政治学
民主新论 豆瓣
The Theory of Democracy Revisited. Part One: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乔万尼·萨托利 译者: 冯克利 / 阎克文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8
我们生活在民主观混乱的时代,错误的民主观将导致民主的错误
当代最清澈犀利的民主理论著作,开启政治反思旅程的权威首选
~~~~~~~~~~~~~~~~~~~~~~~~~~~~~~~~~~~~~~~~~~~~~~~~~~~~~~~~~~
每个真正对民主理论感兴趣的人都会欢迎《民主新论》一书的问世。它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对读者保持清新与活力。
——罗伯特•A. 达尔
萨托利重新检视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民主理论,并对其中的突出议题进行了机敏且细致的考察。他那尖锐犀利且抽丝剥茧的论证,巧妙地出入于各种竞争性的思想派别之间。这部博学多识的著作以其清晰性和惊人的力量足可成为大学本科生的入门佳作。
——威廉•T. 布卢姆
这是一部对政治学研究有重要贡献的杰作,可以说是“二战”以来关于民主最为重要的理论分析。作者以尖锐的妙语和讽刺感出色地营造出一种写作风格,清晰的洞察不时闪现。就学术书准而言,这样一位对政治科学的实证结果与政治哲学的经典文献同样熟稔的作者实属罕见,他将哲学分析与历史视角完美地结合起来。
——塞缪尔•S. 芬纳
~~~~~~~~~~~~~~~~~~~~~~~~~~~~~~~~~~~~~~~~~~~~~~~~~~~~~~~~~~~~~
《民主新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萨托利耗费十年心血撰写而成的经典之作,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广泛赞誉。学术界盛赞萨托利在民主学说上“堪称我们时代最为强大的头脑”,“他的论证没有真正的对手”。该书至今仍是民主理论研究的权威著作。萨托利希望以西方传统政治理论为基础,恢复其所谓的“主流民主学说”。
在上卷“当代论争”中,萨托利回顾了当代重要的民主理论,并以清晰的思路彻底检视了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由此综合而成他向读者提出的所谓一种新的主流观点,其犀利的论说与敏捷的思维巧妙地穿梭于不同的思想派别之间。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萨托利认为,规范性(理想的)理论与描述性(现实的)理论必须被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在民主可能的理论中行之有效。这部博识之作的清晰和生动,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非常具有可读性。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4-06 09:30:39
政治学
政治思考 豆瓣 Goodreads
Political Thinking: The Perennial Questions
10.0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格伦·廷德 译者: 王宁坤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0 - 9
本书从探讨人类在本质上是隔阂的还是统一的、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这两个永久性的问题开始,深入剖析政治权力关系各个层面的诸多问题,最终展现出“人类的不确定性”这一主题。作者呼吁要以苏格拉底的对话精神和康德的二律背反概念破除意识形态的藩篱,构建开放的政治思考领域,以利于公正社会的建立。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4-02 23:55:10
政治学
政治学 豆瓣 Goodreads
Politics
9.3 (11 个评分) 作者: [英]安德鲁·海伍德 Andrew Heywood 译者: 张立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6
《政治学》系统地阐述了政治学的理论及其发展脉络,内容涉及政治理论、民族与全球化、政治互动、政府机构、政策与绩效。作者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有机地勾连起来,梳理了针对同一政治现象的不同理论和思想,并详尽分析了每种理论的优点、缺点以及不同理论之间的争论。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经典教材系列•“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政治学(第3版)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2-15 23:27:58
政治学
地理与世界霸权 豆瓣
Geography and World Power
7.1 (9 个评分) 作者: [英] 詹姆斯·费尔格里夫 译者: 胡坚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20世纪地缘政治学经典著作,在欧洲大陆产生巨大影响
………………
※编辑推荐※
☆20世纪地缘政治学经典著作,在欧洲大陆产生巨大影响,欧美高校地理学专业畅销教科书
☆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一部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附麦金德经典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 》新译,阐释“枢纽地区”的核心概念
………………
※内容简介※
历史、地理与政治之间有着错综复杂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要线索,也一直吸引着人们加以关注和思考。在20世纪初政治地理学研究兴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引入“地理条件”“能量”“ 支配作用”等概念,以系统的解释框架梳理了世界历史的脉络。
全书从地理及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视角,阐释了各个文明、民族与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强调诸如地势、热量、水分、植被、海陆分布等地理因素的 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人口与族群、迁徙与殖民、战争与政治、生产与经济、知识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在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之下,呈现出一部视角独 特而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1-03 01:16:46
政治学
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豆瓣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8.8 (8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诺奇克 译者: 姚大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 4
本书是对当代政治哲学影响最大的外国伦理学名著,为当代自由主义的代表,属于极端自由主义。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包括:自然状态理论,或如何自然地追溯出国家;超越最低限度的国家;乌托邦。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5 10:05:59
政治学
政治秩序的起源 豆瓣 Goodreads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7.8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弗朗西斯·福山 译者: 毛俊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成功的现代自由民主制,将强大的国家、法治和负责制政府三种机制结合在稳定的平衡中。那么,这三种机构最初来自何方?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诞生?又在何等条件下得到发展?建立的顺序如何?彼此间有何关系?
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弗朗西斯•福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今日政治机构是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全面画卷。《政治秩序的起源》(第一卷),把对政治秩序的探讨向前延伸到人类的灵长目祖先,然后依次讲述人类部落社会的出现,第一个现代国家在中国的生长,法治在印度和中东的开始,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问责制政府在欧洲的发展。《政治秩序的起源》是一次严密的尝试,力图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概览,建立一个理解政治制度演化的宏大框架。
本书第二卷将延伸到当代,敬请期待。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5 10:05:43
政治学
政治学说史(上卷) 豆瓣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治·萨拜因 著 / [美] 托马斯·索尔森 修订 译者: 邓正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6
深邃睿智的政治理论圣经
畅销70年的大学经典
最新修订版 全新中译本
在本书中,萨拜因不仅对政治学说从理论上做了探讨,而且从历史的角度对古希腊以来两千多年的政治学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做了系统的阐述。上卷内容涵盖了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教会时代西方政治思想流变的主要脉络。该书内容广泛,史料丰富,是其他同类著作难以比拟的,自1937年问世后,就被西方许多国家列为政治学教科书或必读参考书,在我国今天的政治学研究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此次根据最新修订版译出的全新中文本,在学术规范等诸多方面较之旧译本均有提高。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4 08:45:28
政治学
国家的选择 豆瓣
作者: 田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4
本书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路径下集中关注国际制度与国家自主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理性选择的路径,该书把国家看作是理性的行为体。也就是说,国家行为体会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制度选择以使其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最大化。全书分为八章。第一到四章为理论部分;第五到八章为经验研究部分,包括四个案例研究。其中,第五章结合国际法律化的文献分析WTO与美国贸易政治的转型。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0 00:46:39
政治学
极权主义的起源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8.8 (32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汉娜·阿伦特 译者: 林骧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6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作者从19世纪中欧与东欧历史中的反犹主义入手,追索其中的极权主义因素,然后审视欧洲的殖民帝国主义。在研究极权主义运动和政府的机构、组织和运作时,她集中分析了极权主义统治的两种形式——纳粹时期的德国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结论一章中,她出色地分析了人类的孤立和孤独是产生极权统治的先决条件。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0 00:46:17
政治学
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1890—1920 豆瓣
Max Weber und die Deutsche Politik 1890—1920
9.5 (8 个评分) 作者: [德]沃尔夫冈·J.蒙森 译者: 阎克文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0
【内容简介】
马克斯·韦伯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政治密切相关:他激烈批评俾斯麦和德皇保守的社会政策,却更失望于资产阶级的政治软弱;他在“一战”中出于德国利益稳步推动“体面和平”的实现,却被自私的政治领袖葬送;他在魏玛制宪中期盼卡理斯玛威权领袖重振大国荣耀,却未料到会是纳粹主义的兴起……
本书是德国历史学界的重要著作。作者蒙森向读者揭示了韦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热忱的自由主义者,却也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德国民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厘清了韦伯这两个看似矛盾、相悖的立场之间的重要联系。
他们在20年代营造了一个神话,就是韦伯作为一个天然领袖被极度冷落了,但他们描绘的这幅伟人肖像是根本不恰当的……我的目标是根据对原始资料的谨慎分析刻画韦伯的政治人格,这不是一种片面的意识形态解释,而是力求描绘出韦伯的全部复杂性,包括他的内在矛盾与模棱两可。
——沃尔夫冈·J. 蒙森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沃尔夫冈·蒙森是20世纪闻名于世界的德国历史学家,在英国史和德国史研究领域名声斐然,在韦伯思想研究方面更是首屈一指。蒙森生于史学世家,其曾祖父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因写作《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父威廉·蒙森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本书德文版甫一出版便在学界掀起巨大波澜,蒙森对韦伯极具争议性的解读,令这本书先是遭到尖锐抨击,之后逐渐获得普遍好评。许多学者赞誉蒙森“重新发现了许多重要事实”。
◆本书是最详实韦伯传记,是了解韦伯生平及其思想的必读书。在这本独一无二的韦伯传记中,读者将发现一个全新的在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徘徊的韦伯。
◆这是一本韦伯传记,同时也是一本史料详实、论述有力的德国政治史。其从经济崛起却政治保守的19世纪末德国讲起,一直叙述到民族复兴焦虑掩盖了魏玛宪制脆弱的“一战”后的德国,几十年间诸多重要的德国政治家如俾斯麦、威廉二世、胡戈·普罗伊斯等轮番上场。
◆本书译者阎克文是马克斯·韦伯著作中文本译介的专家,从事相关译介工作近二十年,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韦伯著作中译本,半数以上出自阎克文的译笔。阎克文为本书撰写一篇译者序,详细阐释了本书的历史价值以及韦伯的政治使命。
◆特邀著名学者、韦伯研究专家钱永祥为中文版撰写导读。导读将韦伯所处的历史与政治环境及其思想对中国目前处境的借鉴意义一一详述,可谓情理兼备、发人深省。
···
【学者、媒体评价】
尽管由于命运和环境的作弄,(韦伯)没有在政治方面享有显赫的地位,但却毫不减损他杰出政治家的本色,他的伟大就像一个没有手的拉斐尔,没有功绩但却有无限的潜力。
——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韦伯是)历来登上学术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之一。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A·科瑟尔( Lewis A. Coser)
沃尔夫冈·蒙森详细重建了马克斯·韦伯的政治观点……尽管蒙森打破常规的观点引起了巨大争议,但他在学术史料上全面彻底的挖掘不容置疑。
——《美国社会学期刊》
蒙森这本著作的价值不在于重新发现了许多重要事实,而在于对散落各处的文献的仔细校订,系统性的分析,以及从民主和反民族主义者的角度对韦伯突出敏锐批评。
——德国历史学家克洛泽·爱泼斯坦(Klaus Epstein)
在浩瀚的韦伯二手文献中,认真研究“政治人”韦伯因而具有里程碑意义者,首推蒙森這本经典。
——台湾著名学者钱永祥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06 23:45:49
政治学
独裁者手册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Dictator's Handbook: 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 Politics
8.9 (147 个评分) 作者: [美] 布鲁诺·德·梅斯奎塔 / [美] 阿拉斯泰尔·史密斯 译者: 骆伟阳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5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国家推行善政却在另一个国家施行最残暴的独裁?在这里,与其说制度是答案还不如说是问题本身。为什么比利时的制度越来越民主,而同一时期,同一领导人的刚果,却越来越独裁?难道是因为利奥波德二世只爱本国人或者有种族歧视?但后来刚果自己“选”出来的领导人并没有做得更好,仍然是一个糟糕的独裁者。
在《独裁者手册》这本书里,梅斯奎塔和史密斯研究多年,得出了一个能够相当完美地解释这一政治现象的理论,即:不管是国家、公司还是国际组织,其政治格局不能简单地以“民主”和“独裁”来划分,而必须用民意选民、实际选民、胜利联盟的数字多少来描写。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很多,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国家。反过来,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非常少,那么不管这个国家有没有选举,都是事实上的非民主国家。据此,很容易明白:在刚果,利奥波德二世只需要让少数人高兴就足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在比利时,他必须让很多人满意才行。
不得不提,对任何想理解政治的真正运作方式的人来说,《独裁者手册》都是一本必读的书,无论是政治领域的政治还是商业界的政治,无论是在独裁国家还是在民主国家。
2022年4月30日 已读
对我来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揭开了温情脉脉和正义凛然的面纱,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出现在眼前。17年5星读物。要找时间再读一遍做笔记。 @2017-10-07 11:17:44
政治学
通往奴役之路 豆瓣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Road to Serfdom
8.4 (131 个评分) 作者: 哈耶克 译者: 王明毅 / 冯兴元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 8
《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漠、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著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认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br />这部著作从问世直到今天,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它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团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所存在的这种缺陷,日后也为作者本人意识到,他在后来出版的《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三部曲中,多处涉及这个难题,试图将古典自由主义与“进代”的主题结合起来。至于这一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评说,但哈耶克及其著作无疑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政治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1-05 13:17:38
政治学
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 豆瓣
作者: 迈克尔·J·希斯考克斯 2005 - 5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关于政治冲突中到底是阶级冲突,还是行业集团竞争起主导作用的辩论由来已久。对此,本书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新观点。本书概括了在何种情况下,哪种政治冲突会比另一种政治冲突更有可能出现——这比目前为止这一领域的所有研究都要更加深入和进步。迈克尔·希斯考克斯关注到了一个影响到人们对自由贸易态度的关键性因素——要素流动程度,或者说生产要素(土地、劳动或资本)的所有者在行业间转移要素的能力。他指出,在贸易冲突中到底会形成什么形式的政治联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要素在行业间流动的程度。希斯考克斯证明了——当要素流动程度高的时候,阶级联盟更容易出现;而当要素流动程度低的时候,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联盟则会成为主流。
本书还以近两个世纪以来六个西方国家贸易政治历史的系统性证据作为理论的支持,并将案例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开辟了研究的新天地。本书针对贸易政策的影响力量得出了全新的结论——这些结论对我们研究全球贸易体系——特别是美国贸易政策的可能演化方向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一书是对学术界的一个巨大贡献,所有有兴趣了解和预测贸易政策发展方向的人们都应该读一读。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0-22 00:02:09
政治学
总统的性格 豆瓣
the presidential character
作者: [美] 詹姆斯·戴维·巴伯 译者: 赵广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 1
《政治心理学前沿译丛:总统的性格(第4版)》是一本曾担任美国特工的作者写给未来的书。本书的写作历时25年,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以妙趣横生的写作手法描述了白宫总统们的故事。但它不是历史书,因为它根本就不打算全面讲述总统们的过去,而是要从已经发生的事实中提炼出可能发生的图景。
作者认为个人的性格、世界观和政治风格有助于预测他们上任之后的行为,并对十几位总统以及潜在候选人的行为进行了解释和预测。阅读《政治心理学前沿译丛:总统的性格(第4版)》,我们可以通过白宫里琐碎的日常生活,参透经久不息地萦绕在里面的根本文化传统。同时,本书的写作手法能够引起读者更深入的思考和更深刻的判断。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0-20 22:53:19
政治学
商业与联盟 豆瓣
Comerce and Coalition: How Trade Influence Domestic Political Alliances
作者: 罗纳德•罗戈夫斯基 译者: 杨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5
本书是一部研究国际经济对国内政治影响的著作。全书分为七章。作者研究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并用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历史事实对他的理论做了检验。作者甚至将他的理论扩展到16世纪和古代,并发现了一些例外。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0-20 22:52:22
政治学
政治学博弈论 豆瓣
Game Theory for Political Scienctists
作者: [美] 詹姆斯·D. 莫罗 译者: 吴澄秋 / 周亦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5
《政治学博弈论》是一本在西方久负盛名的专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领域学者和学生写作的博弈论教材。它不像弗登博格与梯若尔的《博弈论》那样需要较高深的数学背景,也不像迪克西特与奈尔伯夫的《策略思维》那样满足于对博弈思维的浅显介绍。《政治学博弈论》一书可以说做到了中庸,它系统地介绍了博弈论,使读者能初步掌握这一研究工具,同时又不需要高深的数学,并且书中也提供了对于一些数学基本概念的介绍。不仅如此,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博弈论在政治学与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非常有帮助,它围绕该领域的四个重要问题——立法规则的作用、国际危机中的威慑、大众选举中的投票、讨价还价等——由浅入深地展示了如何用博弈论来分析政治问题。虽然这本书英文版出版年份较早(1994年),但那时美国的政治学研究刚刚经历过一个形式化建模在政治学中发展的黄金时期,本书中所总结的此前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天尚处于形式化建模起步阶段的中国政治学来说尤为有益与合适,对形式化建模感兴趣的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可以透过本书扎实掌握这一领域的学术基础。
《政治学博弈论》致力于在不要求有广泛的数学背景的条件下为政治学者详尽而谨慎地介绍博弈论的精华思想。其目标是让读者有能力求解他们自己的模型。我希望读者会获得对博弈论基本概念的理解、解答博弈模型的能力以及关于应用于政治学的基本模型的一些知识。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0-20 22:51:57
政治学
狐狸与刺猬 豆瓣
Expert Political Judgment: How Good Is It? How Can We Know?
作者: 菲利普·E·泰特洛克 (Philip E.Tetlock) 译者: 季乃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 3
本书作者阐述了在预测未来的事件时,好判断由哪些要素构成,为什么专家预测时常常犯错,并详细分析了狐狸式与刺猬式专家在做判断时的区别和优劣。他通过分析大量数据表明:在做政治决策的估计和预测时,最好的专家也赶不上简单的经过评估的数学公式。
该书是一座里程碑,不仅体现在讨论的内容,而且体现在讨论的方式上。在十分重要和几乎不可能的政治和战略预测任务中,它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对专家判断的理解。泰特洛克还向我们提供了公正的社会科学的独特例证。这可能是我所见到的第一本,论点和对手的反对意见同时呈现,如同关照作者自己的观点一样。
——丹尼尔•卡尼曼,普林斯顿大学,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
该书恰如人们对美国最有影响的政治心理学者所期待的那样:机智、重要和势均力敌的辩论。无论是科学还是政策领域皆因泰特洛克令人着迷的讨论而熠熠生辉。
——丹尼尔•吉尔伯特,哈佛大学
该书对我们思考政治判断大有裨益。菲利普•泰特洛克详细论述了解读的规则,对个体的观察进行了归类,得出了非常有意思的假设。
——黛博拉• W•拉尔森,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这是一部非凡之作——极其重要又令人着迷。提供了令人鼓舞又时常深邃的讨论,不仅包括什么类型的人预测好于他者,也包括我们时常讨论的好的判断和客观性的本质。它考察了我们处之安然的信念与对信息的迅速回应间的紧张关系。该书的不凡之处在于分析的广度和深度、精致和复杂性,同时对另外的视角能够保持公正之心,它是一本所有对政治判断如何形成感兴趣的读者的必备之书。
——罗伯特•杰维斯,哥伦比亚大学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0-20 22:51:19
政治学
以利为利 豆瓣
9.5 (31 个评分) 作者: 周飞舟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2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序论:政府行为与中央-地方关系、改革前的中央地方关系、财政包干的效应和后果、分税制改革及其影响等。
2021年4月1日 想读 @2018-03-06 09:19:02
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