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地球之美 豆瓣
Le Beau Livre de la terre
作者: [法] 帕特里克·德韦弗 文 / [法] 让·弗朗索瓦·布翁克里斯蒂亚尼 图 译者: 秦淑娟 / 张琦 新星出版社 2017 - 6
★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
★200个改写地球命运的时刻,呈现46亿年漫长的地球史!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地质学会、法国国家地质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专家权威撰写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提供素材
★200余幅史前遗迹、生物、地貌高清还原图
★世界最丰富、最罕见动植物和矿物标本
★在这个地球环境屡遭破坏,PM2.5爆棚的时代,这是一本让我们回味地球之美,期待美好未来的读物。
★四色大开本精美彩印,适合收藏!
--------------------------------------------------------------------------------------------------------
翻开这本书 有如坐上时光机
亲身经历这颗美丽星球令人惊叹的阶段
炙热的岩浆地球,如何冷却成巨大的雪球,又是何时变身美丽的蓝色?
氧气曾经是一种毒气?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人类?
巴黎是用货币虫的骨骼建造的?莫奈钟爱的象鼻海岸事实上是一团巨大的动物粪便?
3570万年前的一次陨石坠落,在今日的俄罗斯形成了巨大的钻石坑?
垃圾将汇聚成第七大陆?
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地方,你真的了解她吗?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7-12 01:46:00
科普
地理学与生活 豆瓣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8.1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格蒂斯 / [美] 朱迪丝·格蒂斯 译者: 黄润华 / 韩慕康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4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最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7-04-14 00:02:52
科普
神秘的量子生命 豆瓣
Life on the Edge
作者: 吉姆•艾尔·哈利利 / 约翰乔•麦克法登 译者: 侯新智 / 祝锦杰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 8
● 在整个科学领域,量子力学是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理论。没有量子力学,我们就无法解释世界是如 何运转的,比如:知更鸟长途迁徙时是如何通过微弱的地球磁场感知方向的?小丑鱼是如何找到回家之路的?光合作用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为什么 那么高?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解答,都离不开量子 力学,离不开量子隧穿、量子相干性和量子纠缠。
● 酶促反应,光合作用,嗅觉,鸟类的磁感应,基因的复制,心智之谜,生命的起源,这种种现象都与神秘的量子世界有关。物理世界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宏观世界,遵循牛顿运动力学法则,第二层次是热力学世界。遵循热力学法则。最深的第三层是量子世界。在这个维度里,原子、分子以及组成它们的所有成分粒子都遵循精确而有序的量子规则。
● 人造生命一定要遵循量子理论,因为没有量子力学,就不会有生命。费曼说过:“凡是我做不出 来的,就是我还不理解的。”如果有一天,人造 生命真的成为现实,那将意味着我们终于理解了生命的本质。我们将会看到:生命正驾驭着混沌 之力,在经典世界与量子世界之间狭窄的边缘上, 乘风前行!
【编辑推荐】
● 媲美薛定谔《生命是什么》,量子生物学奠基之作!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动物磁感应受体基因和“生物指南针”发现者倾情推荐。
● 亚马逊最佳科学图书、《纽约时报》畅销书;《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年度好书;英国皇家学会温顿奖获奖图书。
【各方赞誉】
读到《神秘的量子生命》书稿时,恰逢我在青海的旅途中,环顾四野,在茫然中辨识前路。想起年少时对候鸟迁徙的惊奇与困惑,想起我们这几年在寻找动物磁受体和生物导航机理研究中难于言说的彷徨和狂喜,书中描述的很多场景,和旅途中的一些思考在不停地重叠着,那种愉悦很难言表。这本书中的很多问题,同样是科学家们长久以来困惑和思考的问题。我想,包括我们在内的各领域的科学家正在一步步地逼近真相。《神秘的量子生命》将带我们从一个不常被人涉足的方向切入生物学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用科学揭开自然的迷雾,告诉我们生物学背后的量子真相。翻开这本书,正如走进青藏高原:那种简单的美扑面而来!
谢灿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动物磁感应受体基因和“生物指南针”发现者
《神秘的量子生命》对生命中的量子现象给出了最清晰的解释。量子世界中的微观事件,可以影响中等尺度生命体的世界,比如生活中的你、我、他。两位作者以活泼明晰的笔触告诉我们,神秘的量子现象无处不在。
菲利普·普尔曼
英国著名作家
畅销书“黑暗物质三部曲”作者
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新领域,作者的解读如此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真是太赞了!
安东尼·格雷林
英国著名哲学家
畅销书《维特根斯坦与哲学》《友谊》作者
《神秘的量子生命》是一本引人入胜、让人深思的惊世之作,它把坚实的科学理论、合理的推断和巧妙的推测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对生命世界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华尔街日报》
一本地地道道的原创科普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本书堪称了不起的作品。
《金融时报》
作者选择相干性这一复杂现象作为切入点,引领我们深入量子世界的神秘地带。他们用类比和比喻方法,把一些难于理解的概念解读得生动而又形象。
《经济学人》
物理学家艾尔-哈利利和生物学家麦克法登,把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读得既条理清晰又津津有味。
《自然》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6 13:01:43
科普
时间的故事 豆瓣
The Story of Time
作者: 克里斯滕•利平科特 / 翁贝托•艾柯 译者: 刘研 / 袁野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 10
本书中文初版被人民日报、人民网评为2010年度最有影响力10本书之一
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10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书之一
2013年版采用软精装,便于读者阅读与收藏。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与英国国立海事博物馆在新千年来临之际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别具一格的展览,名为“时间的故事”。这场展览得到全球数百家博物馆、美术馆及包括英国女王在内的个人藏家的鼎力支持。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长克里斯滕•利平科特女士邀请各领域顶尖学者参与盛事,并策划了这本主题图文书。每位学者撰写一篇相关领域以时间为主题的文章,配以相关展品图片及解说,经过精心编排,汇成一部集科学、哲学、天文学、医学、艺术、宗教、历史等多学科跨文化的大成之作。
《时间的故事》一书绝无仅有。它多学科、跨文化地探讨了地球上从文明之初到第三个千年伊始关于时间的方方面面。凭借世界各地杰出作者的原创之作,它探究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并反思全世界各种文化对待时间的方式。全书搜罗了400多幅彩图以表现著名的器物和画面,从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历法以及提香的寓意画到萨尔瓦多•达利笔下扭曲的时钟以及哈勃望远镜最近拍摄的深空照片。
《时间的故事》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时间的创造:分析不同的创世神话以深层揭示各种文化关于时间结构的想象。
时间的度量:人类不断寻求,以发现记录、划分和度量时间流驶的方式。
时间的表现:东西方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如何表现时间。
时间的体验:我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如何体验时间,从老化过程到音乐感受、从入定和梦境到讲述未来。
时间的终结:关于时间终结和永恒的种种观念,包括各种关于死后生活和宇宙终结的世界性信仰。
谁若想要涉足这一最为常见但却神秘的主题,《时间的故事》将为他提供极具启发和教益的引导。本书的出版配合了在格林威治国立海事博物馆王后之屋举办的一个主题展览,以及皇家天文台的新千年庆祝活动。皇家天文台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和本初子午线之家,是新千年开始之处。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22 19:55:33
科普
宇宙 豆瓣
UNIVERSE: A JOURNEY FROM EARTH TO THE EDGE OF THE COSMOS
作者: [英] 尼古拉斯·奇塔姆 / Nicolas Cheetham 译者: 刘博洋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 - 10
从地球到宇宙边缘的旅行
写给每个人的天文学通俗指南
...................
※编辑推荐※
《宇宙》是一本极具收藏价值的天文视觉图册,全书近200张精美图像全部由尖端技术拍摄,细致的后期处理更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带领我们踏入茫茫的宇宙。
简明、清晰的科学解读向读者传递了众多有趣的天文资讯,同 时,作者极具人文精神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不易,以及我们在拓展知识疆域时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宇宙》由新锐天文科普达人刘博洋执笔翻译,通俗、流畅的文字为读者扫除了通往天文圣殿的知识障碍,让读者尽情体验天文学的魅力。让我们化身光子,踏上奇妙的天文之旅,去宇宙深处目睹不同天体的兴盛、爆炸、衰亡与新生,用指尖的翻动来模拟宇宙漫长的演化历程。
...................
※内容简介※
跟随本书的脚步,化身为一颗永不停歇的光子,向茫茫的宇宙深处飞去。在几分钟内遍历太阳系中的各位友邻,经过银河系的核心地带,转而拜访我们星系的邻居大、小麦哲伦云,历览星系们的演化、相互作用乃至并和,聆听回荡在宇宙深处的撞击回响。继续推进,我们将进入一个更为陌生而广袤的王国,在大尺度的宇宙结构上观看仿若微尘的星系团们。最终,我们与光一起走向无尽的黑暗,触摸可见宇宙的边界。
本书由近200张精美绝伦的图像构成,其中的近地空间图像由众多人造卫星和行星际探测器组成的庞大舰队拍摄,更有哈勃空间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斯必泽空间望远镜为我们带来宇宙深处的瑰丽景象。这些图像不仅仅是苍穹的掠影,每一幅都在加深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一书通过生动、专业、简明的语言解读了图像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带领读者认识行星、恒星、星云、白矮星、超新星、黑洞等众多宇宙居民。在太空探索持续热门的今天,本书是帮助你了解天文学与航天发展的绝佳入门导览。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06 23:45:19
科普
科技之巅 豆瓣
作者: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 10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会公布“10大突破技术”,即TR10(Technology Review 10),并预测其大规模商业化的潜力,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重大影响。
这些技术代表了当前世界科技的发展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将引领面向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许多技术已经走向市场,主导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
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主编JasonPontin所说,突破性技术的定义非常简单,那就是能够给人们带来高质量运用科技的解决方案。有些技术是工程师们天才创意的结晶;而有的则是科学家们对长期困扰他们的问题所采取的诸多尝试的集大成者(比如深度学习)。评选“10大突破技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示新创新成果,同时也是为了强调是人类的聪明才智促生了这些创新技术。
本书收集了2012年~2016年的50大突破技术。这些技术是为解决问题而生,将会极大地扩展人类的潜能,也有可能改变世界的面貌,值得在未来十年内给予特别关注。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12-06 23:42:52
科普
智识分子 豆瓣 Goodreads
8.8 (13 个评分) 作者: 万维钢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 2
常识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时代。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现代世界的书,作者在这本书中讲了一些现代人应该有,而且只有现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识”——智慧和见识。想要理解这个现代世界,乃至做正确的决策,就得有这种智识。它会纠正你想当然的判断,告诉你一些靠谱的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让你理解或质疑专家的判断,也许你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
“学而时嘻之”精粹,大量深度好文首次发布!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05-01 00:38:20
科普
极简宇宙史 豆瓣
8.7 (4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 译者: 童文煦 上海三联书店 2016 - 3
我们的存在的确让太阳系与众不同。夏夜,你躺在沙滩上,仰望夜空。一颗小小的流星安静滑过,还来不及许愿,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一下子穿越五十亿年,走进时光的旅行……
霍金亲传弟子、物理学博士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带领我们踏上一场关于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惊奇之旅。不需要图表和方程式,只需凭着奇诡的想象,我们就可走向衰亡的太阳表面,飞越遥远的星系,感受来自黑洞的死亡魅力……你可以轻松读懂时至今日的宇宙神奇,继续探究关于上帝的存在、时间的起源以及人类的未来。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6-05-01 00:36:50
科普
死亡晚餐派对 豆瓣
The Deadly Dinner Party: and Other Medical Detective Stories
作者: [美]乔纳森·A.埃德罗 译者: 江孟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10
典型的医学探案故事,将看似普通的病症,一一找寻可能的致病原因,在满布紧张悬疑的线索中,详细推理、分析、实验、调查,媲美福尔摩斯和豪斯医生,。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受到《纽约书评》、《纽约客》、《太阳先驱报》、《星期日邮报》等媒体的一致好评。本书的全部故事都是由作者的亲身经历及从临床同业间收集精选来的真实案例,将格外触动人心且具足可信度。此外,本书的病例故事并不复杂难懂,很多都跟我们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第三部分),令读者在玩味之余,又有不失实用的知识收获。同时,本书所讲述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对于国内的医务工作者绝对会有所启发,会受到他们喜爱,这也算是为国内的就医环境略作贡献了。
2022年4月30日 想读 @2015-11-22 01:31:37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