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生裡關鍵性的一刻,
是一個決定;
是一次選擇;
是向左,還是向右;
是繼續,或者放棄;
是跟過去告別的一刻;
是勇敢擦拭傷口的那一刻;
是抉擇未來的那一刻。
什麼是孫燕姿關鍵性的一刻?
孫燕姿,The Moment_這一刻。
為什麼要發行【The Moment】專輯?
孫燕姿 音樂歷程第一階段總整理!
燕姿每一張作品的推出,都會經過自己、公司及樂迷們嚴苛的審核,對她而言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榮譽。面對這專輯的推出,在網路上也有相當多的意見,燕姿和華納的很感謝大家的重視,也希望大家能了解我們的用心與原因。
【The Moment】專輯發行的原由
在這一個時刻,我們想為燕姿留下一個階段性的音樂作品紀念。三年,一千多個日子,或許不長卻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另一個新生活的開始,國中三年、高中三年,都是人生的一個歷程,因為往後的日子不可能會再重複。在燕姿的前三年,她為大家唱出許多的生活紀錄,不管是高興的、沮喪的、幸福的或是不能在一起的種種情緒,或多或少在歌曲中得到撫慰,而華納為燕姿所能做的也只能將這些大家成長的記憶,化作一個作品、一個影像留存,作為大家對生活片段的記憶。
【The Moment】專輯的構成
A.這一刻的5首新歌
*The Moment_這一刻 作詞_陳忠義 作曲_陳忠義
*遇見 作詞_易家揚 作曲_林一峰
*懶的去管 作詞_蕭賀碩 作曲_陳偉剛
*不能和你一起 作詞_陳俊偉 作曲_黃韻仁
*太陽底下 作詞_廖瑩如 作曲_伍樂城
在五首新歌中,集合台灣、香港、新加坡三地的詞曲創作人,有和燕姿合作過的朋友,也有第一次合作的新朋友,不論熟悉與否,燕姿挑選出最貼近自己現在心情的歌曲與大家分享。<The Moment_這一刻>訴說燕姿渴望擁有像非公眾人物的自由空間,與在處於決定性一刻時內心的取捨和對以前回顧;<遇見>裡對於感情的不可知卻懂得珍惜;<懶的去管>中,是燕姿少一根筋的生活態度;<不能和你一起>唱著對逝去感情的想眷念與無奈;<太陽底下>告訴青少年和提醒自己,自醒的態度和積極的行動力。
B.那一刻的15首關鍵歌曲
*我要的幸福 (2000年舉辦第一場大型演唱會主題曲)
*超快感 (2000年孫燕姿第一首廣告歌曲)
*天黑黑 (2000年出道曲)
*很好 (2000年個人發表創作)
*Someone (2000年個人第一首發表創作)
*風箏 (2001年個人累積百萬銷售第一主打歌)
*任性 (2001年個人發表創作)(2001年Hit Fm年度百首金曲第一名)
*逃亡 (2001年自我曲風挑戰曲)
*害怕 (2000年印象最深MV歌曲)
*永遠 (2003年第一次擔任製作人)
*眼神 (2002年個人發表創作)
*橄欖樹 (第一首接觸國語歌曲)
*沒有人的方向 (2003年個人發表創作)
*真的 (2001年個人發表創作)
*Tonight, I feel close to you (2003年與倉木麻衣中日跨國合唱曲)
燕姿從出道三年的6張專輯中,篩選出15首歌唱歷程關鍵歌曲,其中包含了自己的創作與印象最深刻的記憶,她們傳達出在過程中燕姿在音樂領域裡的所有付出。每一張專輯都是一個驛站,其中所經歷的一點一滴,和燕姿投注的心力,只有在歌曲中才能體會,不管這些歌曲對大家是否有切身的相關,或具有投射的情感,但是她們對燕姿而言,都是最深刻、最不能抹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