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写作这回事 豆瓣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8.7 (71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金 译者: 张坤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8
“Long live the King!”(一语双关,既是“国王万岁!”,又是“ 斯蒂芬·金万岁!”)美国《娱乐周刊》在《写作这回事》出版之际大声欢呼。
一半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恐怖小说之王的人生回忆录,一半是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文学大师的创作经验谈兼写作大师班。手把手教有志于写作的文学青年要备好哪些必要的装备,如何像发掘一架恐龙化石一般将一个好故事发展成型,如何“关门写作,开门改稿”,甚而至于少用被动语态、“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等等谆谆教导。一切有关文学与写作的高头讲章均化作“卑之无甚高论”的如话家常,而且全部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将众多金氏名著的创作过程公之于众,坦陈自己的私心好恶。
除此之外,本书在斯蒂芬·金的人生和创作生涯当中还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意义:1999年6月19日,斯蒂芬·金在外出散步时遭遇车祸,伤势危及生命。而这本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和创作经验的书还没写完,差一点真成了斯蒂芬·金的盖棺定论。在鬼门关转了一遭后,斯蒂芬·金在髋部粉碎性骨折、仍身受巨痛的情况下重新捡起笔来,艰难地续写《写作这回事》,坦陈:“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面对绝望的挑衅反抗。此书的第二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中写成的。正如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那样,是我拼着老命写出来的。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它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
2014年3月14日 已读
一半是回忆录,一半是淳淳教导,后者穿插沉浮于前者之间,回忆写得精彩,让我学到了很多绝妙的比喻,大致了解了史蒂芬·金的背景,非常有意思;关于写作的也写得具体真切,十分坦诚,自觉大有帮助。
入门 回忆录 学习 工具书 艺术
古文观止译注(上中下) 豆瓣
作者: 吴楚材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古文观止译注(上中下)》译注的底本采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本,此本即据映雪堂本排印。《古文观止》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散文汇编,问世于清初康熙年间,是由吴楚材、吴调侯选辑评注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此次整理,译注者同时用有关史书或别集校勘,择善而从,不出校记。每篇作品均作题解、注释,并附译文,对吴楚材、吴调侯原有的讲评,有选择地加以辑录,保存在题解之中。
数学嘉年华 豆瓣
作者: 伊恩·斯图尔特 2012 - 7
海盗们虽然凶恶,却很讲民主。在最近一次劫掠得手以后,他们准备瓜分赃物,办法是:先由最凶狠的海盗提出一个分赃方案,然后大家来投票。如果反对票超过赞成票,那么提议者就要“走甲板”,即蒙住眼睛后在突出舷外的跳板上行走,最终掉入海中以饱鱼腹,然后由凶狠程度仅次于他的海盗来提出一个新的分赃方案,以此类推。
如果有10名海盗和100块金币,最凶狠的海盗该提出什么样的方案,才能捞到最大的好处?
《数学嘉年华》一书为我们讲解的就是此类趣味数学知识,主要供青少年阅读。
《数学嘉年华》由伊恩·斯图尔特编写。
2013年8月18日 在读
很有意思的书,但是需要花心思攻读、实践,乐在其中的感觉真好。
学习 数学 科普 趣味
迷宫中的奶牛 豆瓣
作者: 伊恩·斯图尔特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2 - 7
《迷宫中的奶牛》是伊恩·斯图尔特《科学美国人》专栏文章的第三本集子,书中的课题很分散,题材十分丰富多彩,真正的数学内容分散在书中那个的各个章节之中:数论、几何、拓扑学、概率……以及应用数学的若干领域,其中包括流体力学、数学物理乃至动物的行走。
图解数学学习法 豆瓣
作者: 畑村洋太郎 译者: 刘玮 南海出版 2008 - 1
前言
1 找出看不见的直角三角形
知道山的高度又怎么样
怎样研究直角三角形
用长度比来表示角度
为个么要找出直角三角形
转动的棒
sin的由来
2 数字背后的意义
不可思议的“行列”
矩阵是怎么出现的
什么是矩阵
数字编组
矩阵乘法运算,为什么由 变成
矩阵活动漫画
3 改变视角,创造新数字
指数背后隐藏着什第
把大数字变成小数字
连接乘法和加法的桥梁
贷款和e
使用e很方便
4 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为什么要学习这种怪东西
合二为一
复数的好处
虚数不是幽灵
窥探高斯脑子里的想法
5 日常生活中隐藏着本质
运用生活感觉
将微分一分为二
积少成多
直观地理解微分
无法“反祖”
描绘微分和积分的关系
6 通过部分看整体
重要的事要提前交待
学微分方程学什么
微分方程的精髓
为什么微分方程不能应用
整体藏在部分之中
……
7 未来被等分
附录1 直观的诀窍在于默记和心算
附录2 自己算出来
Q&A 为什么不懂数学
2013年8月10日 在读
读起来蛮轻松的,浅一点没关系,长知识就好。
学习 数学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 豆瓣
8.5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霍恩比 译者: 李北达 商务印书馆 1997 - 8
本书原称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简称OALD),其英文本自问世以来历经三次修订,在本世纪下半叶40多年中一直风行全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1988年,我馆经牛津大学出版准许,在内地出版发行《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简化汉字本),其英文本即本词典的第三版。1989年,牛津大学出版推出扁英文本的第四版,由著名语言学家A·P·COWIE 主持,对第三版又作了全面的修订,使扁的篇幅比第三版增加了50%以上,在选词、注音、释义、例证、用法说明、句型符号以及习语的收录等各个方面都城作了更新,因而内容更丰富、更实用、更切合非英语国家广大英语学习者的需求,堪称当今英语词典之佼佼者。1994年,词典的英汉双解本问世,书名改称《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经牛津大学出版惠允,我馆可在内地出版发行上述英汉双解版的简化汉字本,也就是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一本书。//本书出版前,经牛津大学出版同意,我们对原书在文字上作了一些技术处理,使之更符合内地读者的习惯。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商务印书馆编辑部//199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