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
想去海边 豆瓣
7.1 (46 个评分)
夏日入侵企画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5日
出版发行:
indie
一些灰鸿写在2019年最后一天的话: 这首歌写于19年初,一些熟悉的朋友可能知道
当时刚结束了一段十年的感情,整个人状态都非常不好
三月的时候去海边散心,在回京的飞机上几乎一蹴而就的完成了这首歌。
想想挺不体面的
分手还是应该决口不提假装不在乎没关系立刻翻篇会显得比较帅吧
可惜我没能做到
所以说起来
这是一首完全“夹带私货”的歌曲
感谢乐队各位伙伴和敦老师
对我种种任性的包容、陪伴与理解 记得第一次去镰仓是高中的时候自己去的
当时刚和前女友在一起不久
觉得江之岛的黄昏也太好看了吧。
暗暗决定以后求婚的话一定要带她来这里
大概是八年后真的和她一起来了
却什么都没说出口
看了大海,也看了夕阳
可还是觉得
就算这样也没办法留住她了。 我这个人可太中二了
经常会给自己一些莫名其妙的仪式感
比如“如果在太阳落山之前挽回的话就能成功”之类的。
或者说不定
如果向着逐渐消失在海平线的太阳奔跑的话
夕阳就永远不会结束了
太蠢了吧
我才不会跑呢。
当时刚结束了一段十年的感情,整个人状态都非常不好
三月的时候去海边散心,在回京的飞机上几乎一蹴而就的完成了这首歌。
想想挺不体面的
分手还是应该决口不提假装不在乎没关系立刻翻篇会显得比较帅吧
可惜我没能做到
所以说起来
这是一首完全“夹带私货”的歌曲
感谢乐队各位伙伴和敦老师
对我种种任性的包容、陪伴与理解 记得第一次去镰仓是高中的时候自己去的
当时刚和前女友在一起不久
觉得江之岛的黄昏也太好看了吧。
暗暗决定以后求婚的话一定要带她来这里
大概是八年后真的和她一起来了
却什么都没说出口
看了大海,也看了夕阳
可还是觉得
就算这样也没办法留住她了。 我这个人可太中二了
经常会给自己一些莫名其妙的仪式感
比如“如果在太阳落山之前挽回的话就能成功”之类的。
或者说不定
如果向着逐渐消失在海平线的太阳奔跑的话
夕阳就永远不会结束了
太蠢了吧
我才不会跑呢。
成为了这样的大人,并不可耻 豆瓣 Spotify
6.4 (30 个评分)
阿肆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8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时隔五年,阿肆的第三张个人唱作专辑《成为了这样的大人,并不可耻》终于在耳畔徐徐展开。
五年,足够一个人长成什么模样?
如果说《我愚蠢的理想主义》中,仍可见阿肆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辗转的执拗身影,那这张专辑里,阿肆则用一种更为包容和坦然的姿态讲述:这两个自我,是如何握手言和、同生共存的。
洒脱,从外壳到羽毛
五年之后的阿肆,依旧存留着那份以轻描淡写的自嘲戏谑生活的洒脱。她借《张大夫说了》的话,通过精准且具有时代语感的表达方式,描摹出都市人群的身心状态,又保留着一份自省和自持——就像主打歌《孤寡人朕》中为自己打造出一方空间的“宅家一族”,或许在旁人看来是孤独的“另类”,但他们却因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享受着独处的乐趣,并坚持着这样的生活方式。而当“丧”字逐渐被附加了原本含义之外的矫情意味,阿肆写出《一首很丧的歌》,给成功学的标准化套路一记漂亮的反击。
不同的是,这份洒脱并非年少时自我中心主义的外壳,在岁月的溶解下,它化解为柔软的“羽毛”,去轻盈地触碰这个世界。于是阿肆才能坦然地正视自己《晚,不能安》的思念;才能在面对《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时流露出心底难抑的珍视;才能没有保留地表达《给爸爸妈妈》的爱,道出那句羞于提起的《谢谢》。在箱琴和纯净的钢琴声中,情感也回归到最质朴的模样。
这身柔软的“羽毛”,在接住旁人的时候,也接住了浮沉的自己。早在前两支先行曲《不在他方》和《尽管如此,还是》里,阿肆就唱出了成长中不得不面对的真相——成长,却不一定能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年少轻狂之时,或许总会着迷于向上对抗的快意,但如今的阿肆,却选择向下接纳真实的自己,坦然地吐出一句:“《好啦》”,以明快的Funk切分和活力涌动的编曲,消解淡淡弥漫的惆怅。
晚熟,恰逢其时
稍加留意,便能发现阿肆的改变。走过茫茫人海,涉过时间之流,阿肆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更为清晰和完整的构想。她通过“晚熟”这一主线将十首歌串联成一个整体,而所有歌中统一的主体,便是同她一样早应成熟但还未做好准备的当代都市人群。从自身的女性视角出发,阿肆由内而外地完整记录了“成熟”的历程。
五年的积累与蜕变,让阿肆能够游刃有余地行走于音符与字符之间。她以敏锐的感知力记录都市丛林的阴晴变幻,以及晚熟青年斑驳陆离的内心景色,字里行间是恰到好处的温煦与幽默感。而她又是如此多变且不可捉摸,无论是沉稳忧郁式的唱腔,还是轻快的电气节奏,都无法给她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或许这也是一种音乐上的晚熟,但对照阿肆对于人生的领悟,又如此恰逢其时。
支点,柔软而坚定
这些独具一格的作品,正因其包容性而有了更多诠释的方法。不管是在制作还是演绎上,她都寄以突破的可能性和新鲜的刺激。
除《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之外,新专辑中其他九首歌的编曲制作,都由乐迷珍爱的知名制作人和创作人陈珊妮亲自操刀。她的娴熟把控和灵感倾注,为每首歌都赋予了丰富的听觉层次和情感维度,并将多元化的曲风统一于阿肆独有的内在表达。一次次的电话长聊,一封封的电邮长信,一曲曲的反复打磨,“公主”与阿肆终将作品中旺盛的表达欲转译为恰切的音乐语言,模糊掉主流与独立的界线,流淌成润人心田的当下之声,女性之声。
所以也难怪有那么多各具质感的唱作女声加入专辑的合作。以自信的“Neo Kawaii”精神蜚声国际独立乐坛的日本女子乐队CHAI,遇上不时鬼马的阿肆,便让《好啦》一曲中认错的纠结心境也显得顽皮率真;《尽管如此,还是》里徐佳莹深情细腻的声线则像一剂良药,带着镇定治愈的效用;而阿肆与郭采洁,这一对沉浸于爱与光的双子星,将女孩之间烂漫纯真的友谊展现得淋漓尽致。阿肆不断显露出的乐坛“人缘体质”,正是出于她磁石般的作品引力,将不同女性音乐人身上柔软而坚定的力量,汇集成一个强劲的支点,去撬动自身音乐的世界和听者紧锁的心扉。
蜕变,由内而外
阿肆的改变循序渐进,又彻底而决然。如是特点,在她的全新造型中已一目了然。一改往日邻家女孩的形象,银色短发的冷艳中微露粉粉的俏皮,修长的身形被率性的装束醒目烘托,惊艳更自信。如此鲜明,如此夺目,仿佛一种宣告——阿肆的成长与蜕变,不仅发生在音乐里,也存在于生活中。
这是一张温情且酷的专辑,一张让人思考、为人疗愈的专辑。它无需复刻每一个人身上的故事,却可以准确地击中每一个听歌的人。十首歌,仿佛十个收纳瓶,装载着阿肆在“晚熟”路上所拾集的勇气——面对迷惘的勇气、重新开始的勇气、接纳自己的勇气、苦中作乐的勇气、偶尔废柴的勇气、表达爱的勇气……
而将所有细微的勇气汇集到一起,便能在自我审视之时,坦然地说出那句:“成为了这样的大人,并不可耻。”请把这句话,这张专辑,送给每个晚熟中的“大小孩”吧。
五年,足够一个人长成什么模样?
如果说《我愚蠢的理想主义》中,仍可见阿肆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辗转的执拗身影,那这张专辑里,阿肆则用一种更为包容和坦然的姿态讲述:这两个自我,是如何握手言和、同生共存的。
洒脱,从外壳到羽毛
五年之后的阿肆,依旧存留着那份以轻描淡写的自嘲戏谑生活的洒脱。她借《张大夫说了》的话,通过精准且具有时代语感的表达方式,描摹出都市人群的身心状态,又保留着一份自省和自持——就像主打歌《孤寡人朕》中为自己打造出一方空间的“宅家一族”,或许在旁人看来是孤独的“另类”,但他们却因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享受着独处的乐趣,并坚持着这样的生活方式。而当“丧”字逐渐被附加了原本含义之外的矫情意味,阿肆写出《一首很丧的歌》,给成功学的标准化套路一记漂亮的反击。
不同的是,这份洒脱并非年少时自我中心主义的外壳,在岁月的溶解下,它化解为柔软的“羽毛”,去轻盈地触碰这个世界。于是阿肆才能坦然地正视自己《晚,不能安》的思念;才能在面对《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时流露出心底难抑的珍视;才能没有保留地表达《给爸爸妈妈》的爱,道出那句羞于提起的《谢谢》。在箱琴和纯净的钢琴声中,情感也回归到最质朴的模样。
这身柔软的“羽毛”,在接住旁人的时候,也接住了浮沉的自己。早在前两支先行曲《不在他方》和《尽管如此,还是》里,阿肆就唱出了成长中不得不面对的真相——成长,却不一定能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年少轻狂之时,或许总会着迷于向上对抗的快意,但如今的阿肆,却选择向下接纳真实的自己,坦然地吐出一句:“《好啦》”,以明快的Funk切分和活力涌动的编曲,消解淡淡弥漫的惆怅。
晚熟,恰逢其时
稍加留意,便能发现阿肆的改变。走过茫茫人海,涉过时间之流,阿肆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更为清晰和完整的构想。她通过“晚熟”这一主线将十首歌串联成一个整体,而所有歌中统一的主体,便是同她一样早应成熟但还未做好准备的当代都市人群。从自身的女性视角出发,阿肆由内而外地完整记录了“成熟”的历程。
五年的积累与蜕变,让阿肆能够游刃有余地行走于音符与字符之间。她以敏锐的感知力记录都市丛林的阴晴变幻,以及晚熟青年斑驳陆离的内心景色,字里行间是恰到好处的温煦与幽默感。而她又是如此多变且不可捉摸,无论是沉稳忧郁式的唱腔,还是轻快的电气节奏,都无法给她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或许这也是一种音乐上的晚熟,但对照阿肆对于人生的领悟,又如此恰逢其时。
支点,柔软而坚定
这些独具一格的作品,正因其包容性而有了更多诠释的方法。不管是在制作还是演绎上,她都寄以突破的可能性和新鲜的刺激。
除《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之外,新专辑中其他九首歌的编曲制作,都由乐迷珍爱的知名制作人和创作人陈珊妮亲自操刀。她的娴熟把控和灵感倾注,为每首歌都赋予了丰富的听觉层次和情感维度,并将多元化的曲风统一于阿肆独有的内在表达。一次次的电话长聊,一封封的电邮长信,一曲曲的反复打磨,“公主”与阿肆终将作品中旺盛的表达欲转译为恰切的音乐语言,模糊掉主流与独立的界线,流淌成润人心田的当下之声,女性之声。
所以也难怪有那么多各具质感的唱作女声加入专辑的合作。以自信的“Neo Kawaii”精神蜚声国际独立乐坛的日本女子乐队CHAI,遇上不时鬼马的阿肆,便让《好啦》一曲中认错的纠结心境也显得顽皮率真;《尽管如此,还是》里徐佳莹深情细腻的声线则像一剂良药,带着镇定治愈的效用;而阿肆与郭采洁,这一对沉浸于爱与光的双子星,将女孩之间烂漫纯真的友谊展现得淋漓尽致。阿肆不断显露出的乐坛“人缘体质”,正是出于她磁石般的作品引力,将不同女性音乐人身上柔软而坚定的力量,汇集成一个强劲的支点,去撬动自身音乐的世界和听者紧锁的心扉。
蜕变,由内而外
阿肆的改变循序渐进,又彻底而决然。如是特点,在她的全新造型中已一目了然。一改往日邻家女孩的形象,银色短发的冷艳中微露粉粉的俏皮,修长的身形被率性的装束醒目烘托,惊艳更自信。如此鲜明,如此夺目,仿佛一种宣告——阿肆的成长与蜕变,不仅发生在音乐里,也存在于生活中。
这是一张温情且酷的专辑,一张让人思考、为人疗愈的专辑。它无需复刻每一个人身上的故事,却可以准确地击中每一个听歌的人。十首歌,仿佛十个收纳瓶,装载着阿肆在“晚熟”路上所拾集的勇气——面对迷惘的勇气、重新开始的勇气、接纳自己的勇气、苦中作乐的勇气、偶尔废柴的勇气、表达爱的勇气……
而将所有细微的勇气汇集到一起,便能在自我审视之时,坦然地说出那句:“成为了这样的大人,并不可耻。”请把这句话,这张专辑,送给每个晚熟中的“大小孩”吧。
再见金华站 (2011) 豆瓣
7.8 (71 个评分)
导演:
毕鑫业
演员:
张师
/
王羽西
…
其它标题:
Goodbye
高考冲刺在即,一群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学校、家里这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早就让张乙(张师饰)按耐不住性子。虽然跳不出这压抑又无奈的学习环境,可他还是在自己的死党圈子里寻些小乐子。直到有一天,张乙在金华站邂逅了美丽的邻家女孩(王羽西饰),他躁动的内心终于一发不可收拾。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张乙一次次的在金华站“偶遇”他的梦中女孩……在那段懵懂的岁月中,我们都曾是单纯羞涩的男女主人公,就像其网络副标题写的一样“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这部由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毕鑫业导演的原创DV作品《再见金华站》,网上迅速走红,得到众多网友的好评。
这部由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毕鑫业导演的原创DV作品《再见金华站》,网上迅速走红,得到众多网友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