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
古屋森画集 豆瓣
Koyamori画集 grow
作者: [加] 古屋森 译者: 邓小放 吉林美术出版社
本画集收录了古屋森近几年的大部分作品。她大部分作品多使用水彩,极富想象力的插图融合了植物、动物、水和星星等丰富多彩的自然元素,还有超级可爱的少女。将自然与少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互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平和舒适之感。
本书采取了双封面,内外封面都是为这本期待已久的画集专门绘制的新插图。
2023年9月5日 已读
因为暂时缺货的缘故这本成了之前买的一堆书中来得最晚的一本。本来还没有什么感受,拆开后…翻开…开始大喊大叫啊啊啊好漂亮啊!水彩/水墨这样纯粹地传达到眼睛中的色彩真的是非常美丽呢,这一点和heikala有点相似啊……不是最喜欢但也是很喜欢、相当打动人心的风格了。赠品中有两张明信片烫黑的设计简直就是天才,和画面结合得很好的美丽……因为整个的装帧设计都很优秀,翻到最后才发现是直接用了PIE的设计QuQ……而且发现作者明明是加拿大人笔名却如此日系,大概是因为和芬兰小姐姐一样是日系爱好者吧233(和友说了这件事,友(kurumi):我们好像也……我(natsuki):啊确实∑(゚Д゚)
加拿大 古屋森 画集
欢欣岁月 豆瓣
The Unreluctant Years
作者: [加拿大]李利安·H.史密斯 译者: 梅思繁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4 - 10
本书并不旨在成为一本为儿童选书时可供参照的面面俱到的指南。它应该是这样一本书:能够引领人们看到在大众已经熟悉,或者还未出版的书籍中,具备优秀素质的作品应该具有的一些基本特质。
儿童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我们难以对优秀作品进行一一解读。本书将要分析的作品,是从众多不朽之作中挑选出来的。但这只是笔者的个人选择,它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些作品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对于某些作品的特殊共鸣是非常个人的,尤其是当从文学的眼光和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探讨,而不是仅仅是将其当作商品或者工具时。儿童文学理论不是对渊博学识的炫耀,也不是枯燥的学术研究。它是一片令人欢欣雀跃、硕果累累,又不断回馈于人的田野。
歡欣歲月:李利安·H·史密斯的兒童文學觀 豆瓣
作者: 李利安·H·史密斯 译者: 傅林統 編譯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 - 11
史密斯女士在本書中有系統的以英美豐富的古典兒童文學作品做為論述的背景,從內容的每一單元,都可以看出作者的見多識廣。
本書的主題是在闡述一個理念-把兒童文學最好的作品發掘出來,讓更多的讀者去了解,這種選擇圖書的機能是如何重要的一件事。
2014年6月30日 已读 虽然译者爷爷相当用心(还是一如既往的活泼口语风),可是由于是日文版转译的,误译的地方多得有点不忍直视TT……所以仅供参考,无论如何,还是努力把简体版做好一点吧
critical_theory 儿童文学 加拿大 李利安·H.史密斯
帐篷 豆瓣
The Tent
8.2 (9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张璐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8
《帐篷》的内容丰富多彩,就像一盘精心烹饪的杂烩,虽然“杂”,却并不乱,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清晰可辨。这部文集是阿特伍德四十多年写作生涯的思想荟萃,集中了她所感兴趣的话题:女性、神话的改写以及生态问题等。
在本书中作者试图努力维护她所热爱的东西,把它们庇护在自己的“帐篷”中。阿特伍德在此书中自比女预言家西比尔,以此回应艾略特的诗歌《空心人》中的很多隐喻。在本书的最后一篇小说的开头,阿特伍德借人物之口说:“事情看起来很糟糕,我承认这点。它们看起来比这多年来,几个世纪来更糟糕……危险无处不在。”
《帐篷》(The Tent)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2006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称它为小册子是因为里面的文章(共35篇)篇幅短小,最长不过五至六页,短的仅一两个段落。它们包括短故事、微型传记、童话、诗歌、谈话、寓言、思想片段等,作者还设计了封面插图,并为其中某些短文配上了钢笔画。尽管每篇文章不长,但是它们沿袭了阿特伍德一贯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别出心裁的手法以及对社会的辛辣评论。 可以说这是一部充满了想象力的作品集,媒体曾这样评价它:“巧妙而且有趣……令人恐惧又充满智慧,有先见之明且具有自我意识,使人愉快却又语气尖锐。”
每个孩子 (1979)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Every Child
8.0 (103 个评分) 导演: 尤金·法德仁科 演员: 伯纳德·卡里兹 / Sophie Cowling
其它标题: Every Child / 弃婴
198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两名口技演员抱着小孩开始了表演,各种声音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孩子和大人间的故事。
童话里孩子被当作礼物,由安琪儿送到每个人的门口。然而每个人面对孩子的到来,却有着不同的感触。有的只是一时兴起,有的难以割舍工作或是自由的生活。结果孩子从一个门口 被送到另一个门口。直到一个能够真正接受他,爱惜他,让他成为生活中快乐源泉的地方,而那里却不一定有一扇门。
使女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Handmaid’s Tale
8.1 (43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陈小慰 译林出版社 2008 - 4
《使女》是一部未来小说。未来小说在西方批评界也被称为思辨意味颇浓的“悬测小说”,它描写的是未来之事,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未来小说尽管含有科幻成分,但具有强烈文化内容。它讲述已成历史的未来,从而使它具有可企及性。
《使女的故事》描写的最远时间距小说写作时间二百多年,以几名历史学家的发现,让一位在基列不幸沦为“使女”、后来侥幸逃出的女性,通过录在磁带里的声音,向读者讲述发生在那个时间之前的故事,即主人公在未来21世纪初的亲身经历,其间夹杂着大量主人公对20世纪80年代生活的回忆与反思。
阅读障碍与阅读困难 豆瓣
作者: (加)J.P.达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 4
本书主要是对阅读障碍和阅读困难进行解释。它是一个应用手册,给教师提供了一些精心挑选的、最新的、压缩的知识材料。它们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并被广泛公认的PASS(计划-注意-同时-继时)加工的观点。在实践方面,本书为教师对阅读困难学生的识别提供了帮助,介绍了有针对性的矫治方案,并于本书最后附上了较为详细的PREP任务举例。本书最后两章综述了我国学者在汉语阅读方面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因此,本书不仅是教师的一个重要应用参考手册,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9年11月29日 已读 没能够精读;PASS可继续关注 09.11.29.|啊啊啊~今天才知道原来J.P.达斯就是那个提出PASS的人~!>.<~09.12.11.
L znufe.lib 加拿大 张厚粲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