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Über den Sternen 豆瓣
Empyrium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Prophecy Productions
With their sixth full-length, "Über den Sternen", an allegorical German rendering of their band name meaning "Above the Stars", EMPYRIUM still draw from the magic and spirits of wild places, nature's beauty, and human relics of ages long past. "Über den Sternen" echoes this reconciliation of the old with the new on a musical level as well. The Franconian duo is putting more emphasis on the electric guitars and harsh vocals again, which marked their first two albums and stood strong upon the band's melodic black metal foundations. Yet EMPYRIUM also revisit the dark folk style, which the Germans had progressively embraced on their third and fourth albums.
What used to appear to be a crossroad in their musical development has now merged into one breath-taking sound. The combined force of mastermind, multi-instrumentalist, clean and extreme vocalist as well as producer Markus "Schwadorf" Stock and classical singer Thomas Helm, who lends his amazing voice also to the Bayerische Staatsoper in Munich, is painting a radiant sonic picture. It comes with the melancholic grounding of the sophomore album "Songs of Moors & Misty Fields” (1997), adds brushstrokes of the fairy-tale tempera colours of "Where at Night the Wood Grouse Plays" (1999), and also makes use of a few hues from the palette that DEAD CAN DANCE have infused with world music, which EMPYRIUM have already employed on "The Turn of the Tides" (2014). The crowning varnish is diligently crafted from rougher elements that reach all the way back to the Germans' legendary debut " A Wintersunset…" (1996). EMPYRIUM have reconciled their early vintage sound with the acoustic expression of later recordings."
Staying true to the Romantic tradition, EMPYRIUM continue to take inspiration for their lyrical flights of fantasy from the local myths, ancient places, and natural wonders of the Rhön Mountains and their Lower Franconian homeland in the West of Germany. A circle is closing, and with EMPYRIUM's label Prophecy Productions, which were originally founded with the mission to release the band's debut album, celebrating their 25th anniversary in 2021, it happens in more than one way.
Buy at our shop here:
worldwide: en.prophecy.de/artists/empyrium/empyrium-ueber-den-sternen.html
US/Canada: us.prophecy.de/artists/empyrium/empyrium-ueber-den-sternen.html
releases February 26, 2021
2022年1月9日 听过 我竟然在画画时拿嚎叫摇滚(喂)当背景乐,接受力是不是越来越高了QuQ……不过真的是很有冬天之感的乐队呢
empyrium 德国 民谣
流浪者之歌 豆瓣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柯晏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8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伽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
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编辑推荐
德国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代表作。
国内首度直译德语原版小说。
台湾学者蒋勋、云门舞集创世人林怀民唯 一推荐版本。
名人推荐
他那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媒体推荐
他那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他那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会飞的房子 豆瓣
作者: [德]艾纳·图考夫斯基 外文出版社 2015 - 7
2019年7月22日 已读 可以算作是一本图集因为没有所谓的完整故事……像梦一样,黑白图画的静默非常迷人,还有十分有趣以及可以说是十分明显的隐喻w
M 德国 绘本 艾纳·图科夫斯基
瞬间收藏家 豆瓣
作者: [德] 昆特·布霍茨 译者: 李怡霏 新星出版社 2015 - 1
★幾米最崇拜的插画家的代表作
★获《出版家周刊》《纽约时报书评》推荐
★我只是一个收藏者,一个收藏瞬间的人
★让孩子与成年人交朋友 ,发现未知的潜能
★看似一瞬间,或许是全部
★瞬间,给未来无数种可能
★波隆那国际儿童书展最佳图书奖
★法国年度最佳童书奖
★台湾中小学课外推荐读物
---------------------------------------------------------------------------
一个夏天,小男孩经历了只为他一个人而开的画展。
他曾听过的故事被留在一方小小的画布上,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即使是现在,也只有稍纵即逝的一个瞬间,还有,无限的可能性。
2018年10月7日 已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屏住呼吸……好棒,与其说是绘本不如说是由文字和图画共同构造的世界,温柔地击中人心。是我所爱的世界。
M 德国 昆特·布霍茨 暖心 绘本
Felt 豆瓣
7.3 (10 个评分) Nils Frahm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1年10月11日 出版发行: Erased Tapes
Nils Frahm is a German musician, composer, and record producer based in Berlin. He is known for combining classical and electronic music and for an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the piano in which he mixes a grand piano, upright piano, Roland Juno-60, Rhodes piano, drum machines, and Moog Taurus.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豆瓣
Vom Kleinen Maulwurf, Der Wissen Wollte, Wer Ihm Auf Den Kopf Gemacht Hat
8.8 (39 个评分) 作者: (德)霍尔茨瓦特/文 / (德)埃布鲁赫/圖 译者: 方素珍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 - 10
“嗯嗯”到底有什么学问呢?故事透过一只倒霉的小鼹鼠,寻找到底是哪个坏蛋“嗯嗯”在他头上的过程,轻松愉快地让我们了解:原来每一种动物的排泄物形状都不同,什么样的动物就“大”什么样的“便”,我们也从《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中得到更深一层的认识。 而最后小鼹鼠到底能不能找到那个“嗯嗯”在他头上的坏蛋呢?专吃大便的苍蝇可是破案的关键喔!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好书,在书末还附上一篇“动物的吃喝拉撒”的文章,说明了动物的食物、消化与排泄的关系,让小朋友在哈哈大笑之余,也得到生物学相关的常识。
2017年3月10日 已读
看到第一页就惊呆了0 0!(捂脸跑)太惊人了,太好笑了!小鼹鼠为什么要一直顶着嗯嗯到处跑?这已成为无法从脑海中抹去的画面(哦,是为了最后能给苍蝇鉴定一下)!给32个赞!
埃布鲁赫 德国 绘本 霍尔茨瓦特
狐狸树 豆瓣
作者: [德] 布丽塔·泰肯特拉普 文图 译者: 孙莉莉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4 - 11
狐狸度过了长长的快乐的一生,现在他觉得累了。他朝自己所爱的森林看了最后一眼,就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睡去了。朋友们围在他身边一起回忆他的过去。不知不觉中,在狐狸死去的地方,长出了一颗小小的、橘色的树苗……这是一个有关生命和回忆的动人故事,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所爱的人的逝去。
2017年3月9日 已读
关于死亡的故事,却非常温暖。选取狐狸为主角大概也是因为它的颜色如此温暖吧。拼贴式的画风很漂亮。“活在心中”大概是对生者最好的抚慰了。
布丽塔·泰肯特拉普 德国 绘本
吃书的狐狸 豆瓣
作者: (德)弗朗齐斯卡·比尔曼 著/绘 译者: 王从兵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6
小小的狐狸先生特别喜欢书,他是怎么喜欢的呢?实际上,狐狸先生每次读完一本书,就要把这本书配着盐和胡椒粉全部吃光,就连图书馆的书也不放过。后来,穷困的狐狸先生用非法的手段搞“粮食”,被关进了监狱……
随性自然——切利比达克的音乐哲学 (1992) 豆瓣
Celibidache - I don't want anything, you just let it evolve
导演: Jan Schmidt-Garre 演员: Sergiu Celibidache
其它标题: Celibidache - I don't want anything, you just let it evolve
切利比达克的指挥风格被视作卡拉扬的精细完美风格的对极——随性自然、不事雕琢。他不像卡拉扬是个彻头彻尾的德奥音乐家,切利比达克更崇尚东方哲学,他师从日本禅学大师,精研禅宗学理,他的音乐演绎和哲学中,含有大量东方禅学式的顿悟和冥思。
这部跟踪拍摄长达四年的纪录片,较完整地体现了指挥大师的日常生活,他的音乐活动和灵性体悟。获得1992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银奖。
该片将于2009年5月参加上海国际音乐节“用眼倾听-古典音乐纪录片展映”,由上海艺术人文频道播映。
Solo 豆瓣
8.5 (8 个评分) Nils Frahm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5年3月29日 出版发行: Erased Tapes
Happy
Piano Day!

and welcome to the first holiday
which celebrates the piano
What's this all about?
At the end of 2014 I had an immediate urge to release a solo piano album which I recorded some time ago, and I was looking for a specific occasion to do so. I wanted it to be a nice surprise for everyone, so I thought of a meaningful release date to begin with.
Seconds later it came to my mind: I was about to create my own holiday in order to come up with a reason for this release. Moreover, if I could be proud of something, then of being responsible for an annual celebration of the piano. And here comes the best bit, Piano Day will happen on the 88th day of the year, which most of the time is the 29th of March. Piano Day is intended to be the most joyful of all holidays.
My album –solo– can be downloaded in any desired format and can be listened to for free. For those who like the real thing, there is a vinyl and all other kinds of round discs available (sorry, these are not for free). It would be appreciated if you get this thing on vinyl, simply because it’s very nice looking and sounding! Anyways, this is all part of a fundraising enterprise for a very special piano project. So please read on for a bit …
植物变形记 豆瓣
作者: [德国]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译者: 范娟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5
《植物变形记》是歌德写的一篇关于花叶变形的理论。歌德对植物学情有独钟,他认为动物和植物都存在一种“原形态”。动物的原形是脊椎骨,而植物的原形是叶子,动植物都是从各自的“原形”经过漫长的演变进化而来,这几乎就是进化论的观点。1790年歌德在《植物变形记》这篇论文中阐述了他的观点。他创造了“形态学”(morphology)一词,意为“对生物结构的系统研究”,该词一直沿用到现在。
2015年3月1日 已读 虽然插图很多段落很短小但读起来还是很晕啊(×_×).....读不了古人的科普书,摊手~
L 上图-杨浦 德国 植物 歌德
Minnenspiel 豆瓣
6.0 (6 个评分) Adaro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teamhammer UK [Spv]
摘自verycd网友ian


Adaro---
作为一个德国民谣,它既拥有日尔曼民族的特有气质,又采用多种表现手段,自然的融会了苏格兰等欧洲民族气息.这张我很喜欢.虽然加如了一些电子的现代元素,但是在民谣的范畴里,算是我认为的少数优秀专辑(爱死了),值得推荐!
第一首Mich wundert harte,音乐刚刚响起,还以为是美国的公路歌曲,可就在10秒后,进入正题,民谣的特质得意体现,虽然整首歌下来有些主流,但是配器和旋律的结合的确值得推敲.男声给我一种来自心灵的安定感(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轻,温柔但是透着顽强.第二首Ich zoch mir einen valken,就是全专辑最激动人心的一首了,我很是喜爱.女声声线吊的很高,有些偏冷.从1分零几秒开始进入第一次高潮,以后这段高潮多次出现,连最后阶段的女声读白都是这个词,你会体验到德国的那种特有感觉,每次听到那里总是有种颠覆死亡的感觉.
接下来的Minnenspiel和Der Schall都是带着FOLK味道的摇滚了,而第五首winnenden则又是专辑的一个亮点,起头只不过男声的自嘲,平淡无奇,45秒出了彩,应合的女声哼吟在旋律调动下和乐器的SOLO交织在一起,会给你心头一亮的.2分50秒的把段尤其精彩,听到这里总觉得Adaro的音乐能在你不经意间调动你的神经,使你的精神处于莫名的兴奋中.
紧跟着的wigen wagen把专辑紧凑的节拍疏缓了下来,向我们展示着女声的魅力.....
而第八首tandaradei是专辑的中坚,给已经厌烦了单一表现方式的你,在纷乱的节奏中带给你新的惊喜,让你的心再次起飞.低迷的情绪稍稍hight了一下.
最后的rosen rot(第十四首),做的很轻柔,男声极尽的表现温柔的一面,虽然效果不是最好的,不过可以看出专辑制作的很聪明!对温柔的男声倒是没太大印象,最后1分多钟插进来的纯音乐倒是做的很有心意.
Wintermusik 豆瓣
8.0 (9 个评分) Nils Frahm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12日 出版发行: Erased Tapes
he name of the review copy was Nils Frahm ... Plays Piano, celeste, and reed organ. I thought, “oh no.” This sounded like a vanity project or low-budget new age disk, the kind that sells next to Sounds of the Humpback Whale at the Rite-Aid checkout counter. I was determined not to like it … but then I listened to it. Again and again. I began to realize that I really liked this disk, despite the title. Then I learned that the real title was Wintermusik.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 And that Peter Broderick, another artist whose music I admire, was also a fan; and that his reaction to Nils Frahm had been the same as mine. Here’s what Broderick had to say: “I laid back and pressed play, thinking I would fall asleep to the sound of some nice piano music. But the sound I heard was more than just nice. It was absolutely breathtaking, and it kept me awake staring at the ceiling until the CD was finished. Then I pressed play again.” Broderick and Frahm are now touring together, and the songs that Broderick had listened to were re-recorded under Broderick’s supervision and will soon be released on Kning Disk.
Wintermusik might have languished in obscurity as well, if not for Monique at Sonic Pieces, who happened upon the disk, fell in love with it and signed the artist for this limited release of 333. The handmade book binding is stark gray, but elegant, and suits the project well; Wintermusik was initially recorded as a Christmas present for family and friends. This puts the disk in the company of Sufjan Stevens' Songs for Christmas, recorded as a series of personal gifts over the years and finally packaged a few years later as a boxed set for fans. There’s certainly a light-hearted, holiday feeling to the music, especially when the bells join the proceedings; one thinks of happy carolers, wandering from house to starlit house as flurries dust their woolen caps. But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one should avoid the disk simply because Christmas is half a year away; nor should one feel that the sounds herein represent any specific religion or creed. This is simply a disk of engaging, well-played music, suffused with a positive vibe.
Richard Allen
我要去找我的爸爸 豆瓣
作者: (德)杰基·格莱希 图 / (德)凯伊·吉特贝尔格 文 译者: 陈俊 连环画出版社 2010 - 11
小尤里乌斯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他总是问妈妈:“爸爸上哪儿去77”。有一天,正在做饭的妈妈随口说了一句:“你爸爸去了生长胡椒的地方。”小尤里乌斯太想爸爸了,他带上最要好的朋友绒布熊伊格纳兹,踏上了寻找爸爸的道路······
《我要去找我的爸爸》是一个单亲家庭的故事,一段令人动容的父子之情,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小孩子对爸爸的渴望与思念。书中的故事幽默、风趣,充满了幸福与温情,善于渲染气氛的插图赋予文字以魔力,令全书诗意盎然。
2014年6月10日 已读 故事还好,不过画很有趣,而且对页的左右是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吧(仔细想想的话,中国古代画作也喜欢这种手法
M 德国 绘本
毛毛 豆瓣
Momo,Thienemann
9.2 (36 个评分) 作者: 米切尔·恩德 译者: 李士勋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6
与《格林童话》齐名,荣获12项国际国内文学大奖。是现代人诠释时间的最佳底本,是一本对现代物质社会进行尖锐批判的奇书,书中表达了对人类的无限挚爱,对人性回归的强烈渴望。译作达39种语言,是一部能同时感动孩子和大众的经典之作。自出版之日起,32年来一直畅销不衰,仅在日本就狂 销1000000册。
“毛毛”是一个不知年龄、来自何方的小女孩,她拥有常人所没有的“灵敏听力”,她只用倾听朋友的方式就能解决朋友们的问题和纷争。由于人们受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灰先生蒙骗,醉心追求所谓合理化、机械化的生活,置亲情与良心不顾,于是毛毛冒着生命的危险,见到了时光老人侯拉师傅,在时间王国里她发现了世界和人类的大秘密,即“时间就是生命”。生命的诞生即生命的花朵盛开,当生命结束时,又会有同样的生命之花再度绽放。知道这个秘密的她,回到了现实世界勇斗那些灰先生,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势单力薄的女孩子竟能战胜强大的现代恶魔——灰先生?这是不可思议的。不过这个故事却常在我们每个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不断地上演着,精神的力量远远地超出物质的诱惑,这就是“毛毛”胜利的法宝。
《毛毛》是现代人诠释时间的最佳底本,是一本对现代物质社会进行尖锐批判的奇书,书中表达了对人类的无限挚爱,对人性回归的强烈渴望,是一本能同时感动大人和孩子的幻想文学的经典之作。
挖鼻孔真好玩 豆瓣
Nasebohren ist schön
8.0 (8 个评分) 作者: (德)库娄特 译者: 王星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7 - 5
一本给聪明孩子读的图画书。
《挖鼻孔真好玩》是一部让达尼拉久负盛名的作品,在德国一经出版,三周之内即销售8000多册,之后多次再版,至今已经被翻译成13种语言。
“挖鼻孔真舒服。”象说。邻家的孩子老鼠也觉得这样特别舒服。
只有青蛙不敢。他妈妈说:“不许挖鼻孔。”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后来又挖鼻孔了呢?
这是一本会让孩子欢天喜地的书,也是一本会让家长暴跳如雷的书,因此,只有聪明的孩子和聪明的家长才可以阅读。
儿童文学博士、儿童心理学硕士王玉教授特别为本书导读。
童话是童话是童话 豆瓣
作者: [德]苏彼勒·海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5
一位年轻的童话作家突然停止了写作,他未完成的童话中的国王一家一下子茫然失措。经过一番思考,国王、王后和公主离开了童话城堡,去寻找作家,在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中他们都遇见了什么呢…
2013年12月9日 已读 虽然很有趣,但稍微无感,也许本可以写更好吧= =````我想的是,以后不要随便挖坑,挖坑要填上……
L 上图-长宁 德国 童话
帮助我们的人 豆瓣
作者: (德)施尼曼 译者: 齐快鸽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0
《皮卡西随身绘本:帮助我们的人(套装共8册)》把精华浓缩在可以随身携带的空间里,而且丰富的题材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孩子的需求。书中的图画全部由德国著名的绘本画家绘制,十分精美细致,且风格迥异,立即吸引住孩子的眼球,并且给他们带来持续的新鲜感。
《皮卡西随身绘本:帮助我们的人(套装共8册)》包括《书店售货员》、《火车司机》、《农民》、《宇航员》、《消防员》、《急救医生》、《兽医》、《清洁工》。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豆瓣
8.5 (65 个评分) 作者: [德] 于尔克·舒比格 著 / [德] 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 图 译者: 廖云海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 - 10
天堂是这样一个世界——也就是当她还小的时候的那个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改变了。
接下来的其实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舒比格让人惊喜、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是不会让你提前猜到结局的,要耐心等待。我们在那些简单又神秘的事物中发现故事,比如:动物是从哪里得到名字的;怎样才能获得帮助和幸福。
谁读这本书都会惊叹,因为在书中藏满了美丽的灵感。
2013年3月5日 已读
很奇妙,简直莫名其妙!:P 2013.03.05 | 看到一个帖子,楼主说“给小孩子读这本书的好处是,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坏处是,他们从此不相信自己生活在地球上。”而下面的回帖让我笑了半天——“唉,LZ还真以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啊”“其实搞不好,我们就是生活在水球上的一群人,而且是一个人笔下的一群人物”“地球也许是存在在猫猫身上有个跳蚤脑子里的一个细胞。”“还有可能是昨天吃的怪味胡豆壳子里面的那颗花椒!!”“这个坏处真是不错的好处”“呵呵,我多么希望自己没生活在地球上”……等等以上,然后便觉得这本书真不该错过~~~^_^~ 2009.04.30
M 于尔克·舒比格 德国 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