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豆瓣
作者: [美]斯滕伯格(Sternberg R.J.) 译者: 杨炳钧 / 陈燕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 1
本书是美国高校心理学专业的主要教科书之一,作者Robert J.Sternberg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现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公认的巨大成就。本书是他有感于目前流行的认知心理学教材的种种缺陷,为达到科学教授认知心理学知识的目的而亲自编写的。
本书可供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
普通心理学 豆瓣
7.5 (12 个评分) 作者: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5
《普通心理学》是国家教委推荐的一本高校心理教材,它适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自学高考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也可作为广大心理爱好者,电大、函选修心理学课程学员的参考读物。学科在发展,教材要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现状。因此,更新教材内容是教材修订的和项基本任务。这里包括适当补充和增加新的知识、删除某些相对陈旧的知识。例如,第二章在讲到小脑的功能时,补充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小脑在某些高级认知功能(如感觉分辨)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在记忆一章中,对“记忆的SPI理论”重新做了解释。在动机一章中增加了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补充了成就目标理论。在情绪一章中,根据近年来感情神经科学的新发展,修订了情绪与脑一节,介绍了情绪脑机制的两个回路的假设和相关的一些研究成果,删去了原教材中“情绪与下丘脑”一节的内容。由于情绪调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我们对相关的内容也进行了补充。在人格一章中,我们进行了两个重要的调整,一是在介绍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后,增加了合理论一节,其中介绍了艾森克的人格到论,这样在结构上显得更严密些;另一个是重新改写了人格成因一节,使内容显得更完整。
点击链接进入: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人格心理学 豆瓣
作者: [美] 伯格 译者: 陈会昌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 9
本书全面介绍了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内关于人格研究的理论。主要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展开论述。并加以客观、公充、生动的分析,同时对其他分支理论、学说和流派也都有所涉及。阅读本书,读者将了解科学心理学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全貌,并对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理论、人格心理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本书叙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不以概念介绍新理论,而且从生活的实例出发,机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很主义本书的实用性和生活化,或穿插报刊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或给出若干自测题目,让读者检测自己或者他人的人格特征,读来既有用,又风趣。

本书不仅适合从事心理学工作或学习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阅读,也必将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人格心理学导论 豆瓣
作者: 郭永玉 武汉大学 2007 - 11
本书以人格心理学的六大理论和三大主题为学科基本架构。六大理论(theories)包括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三大主题包括人格表现(demonstration)、人格动力(dynamics)和人格发展(development),合起来就是理论加“3D”(或“T&3D”)构架。三大主题不仅贯穿于六大理论中,而且体现在丰富的具体研究中。其中围绕具体人格变量展开的研究成果展本书篇幅的三分之二,反映了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主要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
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 豆瓣
作者: 甘怡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本书介绍了行为科学(重点是心理学)中用到的基本统计知识:描述性统计、 简单的假设验证和最简单的多元统计。 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性统计,第二部分是推论统计,第三部分是简单的多元统计,第四部分,对初学者进行数据分析的几点建议
逃避自由 豆瓣
8.8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希·弗罗姆 译者: 刘林海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2 - 8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埃里希·弗罗姆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这本《逃避自由》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目前的政治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最伟大的成就——个性及人格的独一无二性的潜在威胁,使他决定中断大范围的研究,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对现代文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
现代社会心理学 豆瓣
作者: 时蓉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现代社会心理学(修订版)》于1998年初版以来,迄今重印20余次,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由于近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必须进行修订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本次修订不仅在整体框架上有所变动,而且在内容上有许多更新,具体如下:
第一编总论,删除了原第一章中的社会心理学任务,对第三章的内容进行了扩展,既回顾了历史,又展望了社会心理学未来的发展。
第二编社会化,依然从社会化、自我意识和性别角色差异心理三方面进行论述,引进了诸多新的研究观点和成果。
第三编个体社会心理学和第四编群体社会心理学,作了较大的改动。如把挫折合到了动机一章;将相符行为放到群体社会心理中论述;重新编排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而把利他与侵犯专门作为一章进行介绍;把领导心理作为群体心理的一部分加以介绍;增加了社会印象管理这一备受现代社会关注的内容;对内隐态度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在删除动机理论系统的同时,增加了人的亲和动机的内容。
第五编应用社会心理学,结合目前社会对心理学关注的热点,删除教育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增加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社区心理卫生的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 豆瓣
作者: 刘金花 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9
《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主要内容简介: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由刘金花主编,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性模式,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解释和测量了儿童个体的心理差异;探索了不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帮助和指导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既是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系和教育系的教材,也可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参考用书。
人体解剖生理学 豆瓣
作者: 左明雪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人体解剖生理学》共分13章,系统阐述了人体基本组织及运动、神经、感官、血液和循环、呼吸、消化、营养及代谢、泌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对神经系统作了重点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学》大部分章节均反映了近年来在细胞和分子生理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配有丰富的插图。每章后附有小结和复习参考题。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豆瓣 Goodreads
8.7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Roger R Hock 译者: 白学军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 1
本书中所囊括的研究是根据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杂志和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权威专家的建议精心挑选出来的。虽然对应选多少研究事先并无计划,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和本书的篇幅两方面来看,选40项研究似乎恰到好处,所选的这些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也许是最著名、最重要或是最具影响的。我用“也许”这个词,是因为本书的许多读者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选择提出不同的意见。毫无疑问,要列出一张让所有人满意的40项研究报告的目录是不可能的。
豆瓣
作者: (法)彭塔力斯 译者: 孟湄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1
作为萨特的学生和哲学教授,《窗》的作者,精神分析学者彭塔利斯与同仁拉布朗什合著的《精神分析学词汇表》在法国当代精神分析学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但是作者在这里远离了学术。《窗》对梦给予了独特的信任。从窗的歌颂开始,在林间空地的缤纷色彩中收笔。间刻的思想,此时彼时的相逢,种种都在梦的画面中显现,从接受精神分析的病人嘴中流出。每个简短的故事其实都可以是一篇篇小说:失去了记忆的老太太,跟自己的身体器官发火的男人,一朵花的名字,睡美人,书里的能够把你抓住的一句话。童年味道,回忆与忘却,生活的情趣和悲伤,泪水和呜咽。
每一页每一行,我们都会惊讶其中的细致和准确,使我们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同时并不无视其中的感动、细腻,还有对永远不再的“故土”的绵绵乡愁。
心理学与生活 豆瓣 Goodreads
8.9 (42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格里格 / [美国] 菲利普·津巴多 译者: 王垒 / 王甦 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 10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还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教材。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原书中所有元素——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十分宝贵,此中译本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这些资料。
直面内心的恐惧 豆瓣
7.8 (16 个评分) 作者: [德] 弗里兹·李曼 译者: 杨梦茹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如果你是心理学的门外汉,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却想认识人类性格的差异,那么《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所概括的内容和易于理解的叙述方式,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性格心理学”入门书。
作者弗里兹•李曼以地球的行星运转原理——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为模式,分类出四种恐惧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变以及害怕既定的规律。由这四种恐惧原型为出发点,书中分类出四种与之对等的人格类型——精神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人格。每一章都以理论为开端,从情感、侵略性、环境的角度,并辅以他行医多年搜集到的真实故事,微视每种人格的心理冲突、运作机制,及其行为表征。进而深入患者自幼及成长的环境因素,用重新建构的方式,恢复支离破碎的原始经验,给患者以治疗。
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他人,有助于探索自身恐惧的来源,抚慰我们受伤的身心,并在四种恐惧之间取得健康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