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
RECITAL 豆瓣
Yo-Yo M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1年10月26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JAPAN
【日本独自企画ベスト盤】1981年初来日より30年を迎える今年11月にコンサート来日が予定されているヨーヨー・マ。現代最高のチェリストと言われるヨーヨー・マのこれまでの軌跡がたどれる日本独自企画セレクション。代表作であるバッハの「無伴奏」から想いをこめたサラバンド(アンコール・ピースとしても演奏する機会が多い)、また一世を風靡したピアソラや最新作からも収録。共演者の顔も実に豪華(クレーメル、マゼール、マクファーリン等)で、チェリスト=ヨーヨー・マの魅力をあらためて味わえる選曲も魅力。あたかもヨーヨー・マが親しい人を招いて演奏しているかのような「リサイタル」が楽しめる。初心者からヨーヨー・マ ファンまで納得のベスト盤の誕生!
2019年7月30日 听过
喜欢这版的《如歌的行板》,还有第一次听到大提琴版的《野蜂飞舞》,人声笑cry~原来您是这样的Yo-Yo老师吗QuQ!(。
Classical cello 古典 马友友
歌咏乡愁 豆瓣
7.6 (11 个评分) Yo-Yo Ma / The Silk Road Ensemble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22日 出版发行: SONY MASTERWORKS
马友友与丝绸之路合奏团最新专辑《歌咏乡愁》将由索尼音乐于今日发行!该专辑是配合着音乐纪录片《异域弦歌:马友友与丝绸之路合奏团》而发行的音乐原声带。影片由奥斯卡、艾美奖导演摩根·纳维尔(Morgan Neville)执导,讲述了乐团以及丝绸之路计划的故事。
生命之歌 豆瓣
9.1 (34 个评分) Yo-Yo Ma / Kathryn Stott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18日 出版发行: Sony Classical
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凯瑟琳•斯托特友情合作30周年
发行新专辑《生命之歌》
索尼古典于2015年9月18日全球同步发行
享誉世界的大提琴家马友友与钢琴家凯瑟琳•斯托特(Kathryn Stott)将在2015年9月18日由索尼古典发行新专辑《生命之歌》,两位艺术家将携手创造一次独特的古典音乐之旅。时逢马友友与凯瑟琳•斯托特二人友情合作三十周年,发此专辑,以示庆贺。专辑既包括了两位艺术家经常合作但从未录制过的曲目,也有些新的合作曲目。
“我想用《生命之歌》这张专辑作为向听众的邀约,一起来聆听、感悟、想象生命的乐曲。“马友友这样给出了说明。”我和凯瑟琳这么多年来一直说要做一张专辑,收进我们挚爱的乐曲,以此诠释某个人的生命、我们的生命。童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人生的不同阶段,听起来会是什么乐曲?“
“我喜欢专辑的名称。”斯托特如是说,“《生命之歌》,生命确实如歌,中间充满了音符。刚一有了这个概念,我们仿佛就看到了生命里一则美丽的故事,一段丰盈的旅程。由于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会不同,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反复推敲:创造一种什么样的生命旅程呢?“
《生命之歌》专辑第一首与最后一首曲目都是乐迷挚爱的经典作品《圣母颂》,开头那首是巴赫/古诺版高昂、灿烂的改编版本,象征生命的起源,而结尾一首是舒伯特更加宁静、深沉的版本,象征生命的圆满轮回。
除了首尾曲目之外,《生命之歌》专辑中间曲目也都是乐迷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如勃拉姆斯经久不衰的《摇篮曲》、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埃尔加《爱的礼赞》、盖德《妒火探戈》、圣-桑《天鹅湖》,以及德彪西、戴留斯、克莱斯特、梅西安、舒曼、西贝柳斯、柴可夫斯基的经典作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提琴家马友友与钢琴家凯瑟琳•斯托特还把他们的好朋友、当代作曲家乔瓦尼•索利马(Giovanni Sollima)的一首现代作品收录其中。
《生命之歌》这张专辑的原委,一来是开启钢琴家凯瑟琳•斯托特与大提琴家马友友合作第四个十年的序幕,二来初衷也是马友友六十岁生日要来临了“我今年就要六十岁了,我觉得这真的很有意思,因这不仅让我想象耳顺之年将会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让我思索起从前所发生的一切。”马友友说:“我们二人可谓是旧相识了。我们经年同台演奏,二人之间愉快的对话与共同的经历难以尽数,所有这些,我们愿意用这张专辑《生命之歌》,与你们分享。”
Longtime friends, cellist Yo-Yo Ma and pianist Kathryn Stott, create a unique classical music experience with their new recording, Song s from the Arc of Life. The album includes pieces they have frequently performed but never recorded, as well as a handful of discoveries. Songs from the Arc of Life begins and ends with two, much-beloved settings of the traditional "Ave Maria," opening with the soaring, radiant Bach/Gounod arrangement and closing with Schubert's more serene, contemplative version. In between is a remarkable spectrum of music that includes such enduring favorites as Brahms' "Lullaby," Dvorák's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Elgar's "Salut d'amour," Gade's "Jalousie" and Saint-Saëns' "The Swan," as well as richly evocative works by Debussy, Delius, Fauré, Gershwin, Grieg, Kriesler, Messaien, Schumann, Sibelius and Tchaikovsky. Ma and Stott also include a haunting piece by the contemporary composer Giovanni Sollima, a friend and colleague of both artists.
The Deluxe Edition includes three bonus audio tracks plus an extended booklet.
欢乐颂:马友友与友人的音乐礼赞 平装版) 豆瓣
马友友
《欢乐颂:马友友与友人的音乐礼赞》是马友友生平首张以“圣诞、新年及节目祝福”为主题的全新专辑;13座葛莱美奖,无数特别贡献奖的加冕、全球唱片销售量超过千万张。



◎史上绝无仅有的梦幻盛大阵容结合,涵盖古典、爵士、流行、乡村,与跨界音乐家:黛安娜·克瑞儿、詹姆斯·泰勒、艾莉森·克劳丝、戴夫·布鲁贝克、克里斯·伯堤、蕾妮·弗莱明、艾尔加·梅耶等;
◎22首欢乐之歌、专辑长度将近80分钟;
◎内页收录马友友亲笔撰写专辑介绍文章、合作音乐家照片精彩照片。

专辑介绍
这张全新专辑的发想,源于马友友对整个圣诞季节延伸至新年的温馨回忆,期望以欢乐、祥和的音乐飨宴,与大家一同分享感动,欢度各地的节庆佳节——不论是“传统圣诞节”、“犹太教光明节”、“伊斯兰教斋戒节”,或者是“美国非裔收获节”等。不仅仅是一张充满“希望”、“梦想”,和“四海一家”的概念专辑,更是一张能引起共鸣、触动人心的“季节祝福乐飨”。

专辑中,马友友特别邀请他不同音乐领域的好友们,透过与不同乐器的合作,将熟悉的曲调作最巧妙的改编,让他的大提琴音与各种乐器、歌声合奏,将宗教、流行、传统歌谣,以及受到普世喜爱的乐曲,以令人惊叹的流畅性串连在专辑中,齐心献给您一场充满欢愉、平和与爱的音乐盛宴。马友友衷心期望所有乐迷聆听这张专辑时,能感受到亲切、舒适的氛围,从而重新发掘并喜欢上这些音乐。

CD曲目介绍
01 Dona Nobis Pacem (Give Us Peace) 贯穿专辑的世纪圣乐主题
02 You Couldn't Be Cuter 黛安娜·克瑞儿 两座葛莱美、当今畅销首席爵士女声俏皮诠演
03 Joy to the World 戴夫·布鲁贝克&麦特·布鲁贝克
当代硕果仅存的爵士键盘/作曲先锋大师父子档 改编传统圣诞歌曲
04 Here Comes The Sun 詹姆斯·泰勒
五座葛莱美奖加冕、摇滚、词曲创作名人堂、Billboard世纪奖得主 重新合演披头四名曲
05 Improvisation on Dona Nobis Pacem
贯穿专辑的世纪圣乐,即兴变奏
06 The Wassail Song / All Through the Night 艾尔加·梅耶
美国草根音乐、爵士乐的名家,美国最高音乐成就奖"费雪奖"得主
07 A Christmas Slip the Jig / Mouth of the Tobique Reel 娜妲莉·麦克梅斯特
当今居尔特风小提琴手的第一把交椅
08 The Wexford Carol 艾莉森·克劳丝
二十座葛莱美奖、"世界最美女声"美誉,空灵演唱爱尔兰传统名曲
09 Panxoliña: a Galician Carol 克利丝汀娜·派朵
西班牙最著名畅销风笛演奏家,原汁原味改编西班牙民谣
10 Improvisation on Dona Nobis Pacem
贯穿专辑的世纪圣乐 巴西吉他即兴变奏版
11 Vassourinhas (塞吉欧& 欧戴尔) 阿萨德兄弟
巴西音乐的首席吉他二重奏组合,融合古典、爵士与巴西探戈,感受巴西平安夜曲
12 Improvisation on Dona Nobis Pacem
贯穿专辑的世纪圣乐,拉丁爵士及兴变奏版
13 Invitación al Danzón 帕奎多·德瑞维拉
古巴爵士竖笛、萨克斯风手,拉丁爵士的指标领导人,曾获葛莱美奖桂冠
14 My One and Only Love 乔舒亚·瑞德曼
萨克斯风名气小天王、新世纪爵士乐领袖中最具生命力的乐手,活力演出爵士名曲
15 Familia 阿萨德家族 音乐家族齐聚一堂 用音乐欢度佳节
16 Concordia 戴夫·布鲁贝克&麦特·布鲁贝克
当代硕果仅存的爵士键盘、作曲先锋大师父子档
17 My Favorite Things 克里斯·伯堤
全美最受欢迎、继查特贝克后,最受乐坛瞩目的爵士小号王子深情演出电影《真善美》插曲
18 Touch The Hand of Love 蕾妮·弗莱明
当今乐坛最受欢迎的美国顶尖歌剧天后 美声高唱爵士金曲
19 Kuai Le 丝路乐团 全新中国风乐曲《快乐》
20 This Little Light of Mine 艾蜜利亚 广告一唱成名美国女演员,惊艳演出
21 Happy Xmas (War is Over) 岛袋杰克
“乌克丽丽”琴第一把交椅、电影《扶桑花女孩》配乐家演奏约翰·伦农&小野洋子的和平之歌
22 Dona Nobis Pacem /Auld Lang Syne 克里斯·伯堤
小号演奏《骊歌》绝美搭配大提琴声的世纪圣乐
马友友:独奏YO-YO MA Solo 豆瓣
马友友 类型: 古典
《马友友:独奏》时空是古典的,灵感是现代的,Whisky是浓烈的,大提琴是优雅的;五个不同国度的音乐片段,在马友友的巧妙诠释下,虚构的隔阂,拉出深刻而绵延的感情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忽新忽旧,带给你多层次的优雅与时尚。虽然SOLO是丝路计划的一小步,却是友友热切的邀请你加入“丝路会员”的一大步。所以请你放松自己,想象自己迷惑在友友大提琴中,享受特调“民歌味”十足的美国咖啡,搭上“中国小调”的东方快车做一趟丝路的华丽冒险,一路上或许你会听到和蔼可亲的奇怪叔叔“齐尔品”跟你聊聊他的中国体验,或许你还会认识一位来自“塞拉耶夫的大提琴手”聆听那段丝丝入扣的动人故事,一同落泪,顺利抵达终点,等你一同买醉,进入东方式幻想中。



☆突破格局的优雅大碟、超越世纪的多元风格
☆收录五个不同国度的音乐片段,你可以看见一幕幕东西交融的故事。
☆展现不同以往的民歌马友友
☆收录中国音乐家盛宗亮为他所改写的《七首中国小调》
☆古板不落后,复古又新潮将带给古典音乐全新的音乐概念专辑

聆听马友友的琴声——感受自然、和谐、清新、极致的东方韵美。全新专辑《独奏》——带给你跨越东西文化的新鲜感受!!

01 MARK O'CONNOR Appdlacbia Waltz 马克·欧康诺:《阿帕拉契华尔兹》(民歌马友友)
02—08 B RIGHT SHENG Seven Tunes Heard in China 盛宗亮:《七首中国小调》
Ⅰ.Seasons 四季谣
Ⅱ.Guessing Song 猜谜歌
Ⅲ.Little Cabbage 小白菜
Ⅳ.The Drunken Fisherman 醉渔翁
Ⅴ.Diu Diu Dong 丢丢铜仔
Ⅵ.Pastoral Ballade 牧歌
Ⅶ.Tibetan Dance 西藏舞曲
09 DAVID WILDE The Cellist of Sargjevo 戴维·怀尔:《塞拉耶佛的大提琴手》
10—13 ALEXANDER TCHEREPNIN Suite for Solo Cello 齐尔品:《大提琴组曲》
14—16ZZOLTAN KONALY Sonata for solo Cello,Op.8 高大宜:《大提琴独奏鸣曲》
2014年3月3日 听过 唔……怎么感觉挺奇怪……奇妙呢?中国小调也是,小白菜什么的- -
Classical cello 马友友
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 豆瓣
Herbert von Karajan / Christoph Eschenba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1年9月30日 出版发行: DG
C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作品完成于1798 年,并于当年在布拉格首演。虽名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却比他的《降 B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只是由于前者出版早而被定为第一号。从作品本身来看,第一号比第二号要成熟许多,在管弦乐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单簧管、小号与定音鼓等乐器。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年轻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灿烂的快板,C大调,4/4拍子,协奏风奏鸣曲形式。音乐意气风发, 主部主题坚定有力,副部主题优雅柔美。 整个乐章旋律虽然平稳,但渐渐装饰得异常华丽,主奏钢琴的技巧性很强。
第二乐章 最缓板,降A大调,2/2拍子,三段体。 曲调抒情、柔美,平缓如歌的主题平和、安宁,充满希望。
第三乐章 诙谐的快板,C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主奏钢琴若无其事地奏出了回旋主题,显得非常轻快,错落有致的节奏显得朝气蓬勃。随后是管弦乐充满气势的反复,主奏钢琴在发展部分,充分体现出作者日趋成熟的作曲技巧。最后,在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下,全曲结束。
---------------------------------
贝多芬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与乐队而作的《三重协奏曲》 (作品56号) 与那些具有反映历史重大题材与博大精深充满人类至爱、每个音符都迸发着思想火花的交响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这首《三重协奏曲》创作于1803年.当时愤世嫉俗的贝多芬在写作他的《英雄交响曲》的同时, 又要为取悦于他的一位贵族学生同时也是他的主要经济赞助人鲁道夫公爵而创作.这位鲁道夫公爵曾经当了贝多芬20多年的钢琴学生, 在此期间他曾经给予过贝多芬以极为丰厚的报酬与物质资助, 从而使贝多芬能得以减轻生活的重负而专心从事作曲并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的惊世骇俗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讲, 鲁道夫公爵的善举确实值得称颂.贝多芬为了感谢公爵遂决定创作一首作品题献给他, 以示回报.运用什么体裁写作使贝多芬大伤脑筋, 虽然当时公爵已做了贝多芬多年的学生, 但据资料证实, 鲁道夫公爵的琴艺仍属极为一般.贝多芬为了让这位特殊的学生能在当时的上流社会社交场所中具有显山露水公开上台演奏的机会与能力, 于是在反复思量后便决定采用以三重奏协奏曲的形式来进行音乐创作.
《三重协奏曲》(即《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运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件乐器的组合与交响乐队相对置形式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在这首作品中, 贝多芬将室内乐纤细温暖的重奏形式与大型的具有磅礴气势的交响性协奏曲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产生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新形式.虽然这一形式并非由贝多芬所创立, 并且这首乐曲的艺术成就和音乐价值在音乐史上也不能算做是经典之作, 但是它的问世及音乐表现力的充分展现, 却为以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典范.
Classic Yo-Yo 豆瓣
9.3 (6 个评分) Yo-Yo M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9月18日 出版发行: Sony Classical
SONY CLASSICAL最近特别从马友友历年获得格兰美奖与奥斯卡金像奖肯定的许多张专辑中,精挑细选出他最具代表性的精华曲目,完成了这张马友友20年来最完整的精选集。堪称是让乐迷接近马友友音乐魅力的最佳入门教材。
这张名为《CLASSIC YO-YO》的唱片中,除了有马友友的精彩炫技纵横全碟,更有他与当今乐坛首屈一指的音乐家的联袂演出。例如已故小提琴巨匠斯特恩、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电影音乐天皇约翰-威廉斯等,绝佳的默契搭配,让整张唱片的音乐可听性几乎无懈可击。
除此之外,这张唱片更收录3首从未发行过的全新作品:与小提琴民谣歌手艾莉森-克劳斯再度合作的“Simple Gifts”、探戈大师皮埃尔佐拉的名曲“Fear Tango”以及约翰-威廉斯的新作“American Collection Theme”(Extended Version)。“新曲+精选”的完美组合,使整张唱片更具新意,曲风也呈现出绝无仅有的多元化,完全超越古典的限制,恣意挥洒出无限可能的音乐创意。
这张唱片中的曲目虽然大多数取自已以不同的专辑,但由于SONY工程师后期混音技艺精湛,16段录音竟然无一不呈现出干净细腻的音质、饱满丰润的平衡度,以及迷人鲜活的现场空间感,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发烧友可以透过此碟领略到马友友所使用的两把名贵大提琴奇美绝伦的音色。这两把一直陪伴在马友友身边的名琴,一把是出产于1733年威尼斯的“蒙塔那那”(Montagnana);另一把是1712年由意大利克莱莫纳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大卫多夫”(Davidoff)。后者曾经为英国传奇女大提琴家杜普蕾所拥有,音色苍劲透明,琴腔共鸣之美妙,所弥漫出的“木头味”之浓烈,实在令人难以抵挡。据悉马友友为配合其专辑《繁花似锦巴洛克》中的古乐录音,还特别邀请英国著名古乐器制造家将这把“大卫多夫”名琴改回巴洛克时期惯用的琴型。琴弦间距拉大;琴码变厚;四弦拉在一个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肠弦;弓改成大弧度的古弓;最特别的是将琴身下的支柱拆除,悬空以双脚夹住演奏,完全符合巴洛克时期的演奏特色。
惟一巴羅克 / 馬友友演奏巴羅克大提琴曲 豆瓣
9.4 (7 个评分) yo-yo ma 馬友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2月25日 出版发行: Sony
馬友友在一九九三年接受荷蘭音樂會大會邀請,前往演出。馬友友在漫長的音樂生涯中一直在尋找各種靈感以增加他對大提琴演奏的認識,音樂會大會堂的邀請,讓馬友友興起了以古樂器探討大提琴的念頭。因為荷蘭正是近代古樂演奏的重鎮,於是他提議邀請傑出的古樂指揮家兼管風琴 家湯庫普曼率領他的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樂團與他合奏。結果於是造就了這張馬友友錄音生涯中獨一無二的專輯。為此,馬友友特別請英國著名的古樂製造家將他手中的史特拉第瓦里琴改回巴洛克琴的型式:琴弦間距拉大、琴馬變厚且將四弦拉在一個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腸弦、弓也改成大弧度的古弓。而為此馬友友更煞費苦心的調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和風格,讓自己在本片中完全變成一個專門的古大提琴演奏家。
本片中馬友友演奏了兩套不同風格的樂曲:第一套是由庫普曼依巴哈作品所作的改編曲。庫普曼特別為馬友友改編了一些知名或少為人知的巴哈清唱劇作品,身為巴哈清唱劇全集錄音貢獻者之一,庫普最深知這些樂的睛妙之第,他的改編,不僅讓馬友友古大提琴演奏充滿迷人的美感,更讓人對巴哈這些優美的音樂有了新的體驗。片中庫普最選了一首包凱利尼最常為現代大提琴家演奏的協奏曲,這質是音樂學者葛魯茲將兩首包凱利尼協奏曲合成的作品。另一首則是極少為人演奏的作品,這也是從兩首包凱利尼協奏曲合成的曲子。庫普曼在此為馬友友寫了極為艱難的裝飾奏,馬友友的演奏讓他驚歎不可能!
经典友友 豆瓣 豆瓣
10.0 (5 个评分) 马友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5年9月8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新索音乐
SONY CLASSICAL最近特别从马友友历年获得格兰美奖与奥斯卡金像奖肯定的许多张专辑中,精挑细选出他最具代表性的精华曲目,完成了这张马友友20年来最完整的精选集。堪称是让乐迷接近马友友音乐魅力的最佳入门教材。
这张名为《CLASSIC YO-YO》的唱片中,除了有马友友的精彩炫技纵横全碟,更有他与当今乐坛首屈一指的音乐家的联袂演出。例如已故小提琴巨匠斯特恩、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电影音乐天皇约翰-威廉斯等,绝佳的默契搭配,让整张唱片的音乐可听性几乎无懈可击。
除此之外,这张唱片更收录3首从未发行过的全新作品:与小提琴民谣歌手艾莉森-克劳斯再度合作的“Simple Gifts”、探戈大师皮埃尔佐拉的名曲“Fear Tango”以及约翰-威廉斯的新作“American Collection Theme”(Extended Version)。“新曲+精选”的完美组合,使整张唱片更具新意,曲风也呈现出绝无仅有的多元化,完全超越古典的限制,恣意挥洒出无限可能的音乐创意。
这张唱片中的曲目虽然大多数取自已以不同的专辑,但由于SONY工程师后期混音技艺精湛,16段录音竟然无一不呈现出乾净细腻的音质、饱满丰润的平衡度,以及迷人鲜活的现场空间感,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发烧友可以透过此碟领略到马友友所使用的两把名贵大提琴奇美绝伦的音色。这两把一直陪伴在马友友身边的名琴,一把是出产于1733年威尼斯的“蒙塔那那”(Montagnana);另一把是1712年由意大利克莱莫纳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大卫多夫”(Davidoff)。后者曾经为英国传奇女大提琴家杜普蕾所拥有,音色苍劲透明,琴腔共鸣之美妙,所弥漫出的“木头味”之浓烈,实在令人难以抵挡。据悉马友友为配合其专辑《繁花似锦巴洛克》中的古乐录音,还特别邀请英国著名古乐器制造家将这把“大卫多夫”名琴改回巴洛克时期惯用的琴型。琴弦间距拉大;琴码变厚;四弦拉在一个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肠弦;弓改成大弧度的古弓;最特别的是将琴身下的支柱拆除,悬空以双脚夹住演奏,完全符合巴洛克时期的演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