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oque
David Russell - Passacaille / 大卫·罗素演奏巴洛克音乐 豆瓣
David Russell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GHA
罗素的音色并不仅仅能够使浪漫派的音乐更加贴近人心,同样也能够为严谨的巴洛克音乐增添新的光彩。唱片中收录了三位巴洛克时期的当家作曲家的作品,全部由大卫·罗素亲自改编。亨德尔和斯卡拉蒂的作品都是改编自键盘音乐,罗素弹来不仅保持着吉他的灵性,也颇具钢琴的韵味。巴赫的BWV 1034也是一次经典的改编,这个版本被很多演奏家在专辑中收录,尤其第一乐章,美得让人窒息。可惜,三位作曲家都无法听到今天罗素用吉他对他们作品的演绎,不然吉他的保留曲目中一定会增加不少巴洛克的原创作品。
2018年4月18日 听过 被亨德尔组曲第六首Passacaille击中……吉他演奏巴洛克并不违和,大概是有那么一点点接近羽管键琴的味道,不过温柔了许多
Baroque Classical DavidRussell guitar 画画用
Vivaldi:The Four Seasons 豆瓣
9.6 (5 个评分) Joshua Bell
发布日期 2008年9月2日 出版发行: SONY CLASSICS
美国小提琴家 Joshua Bell 演奏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和塔蒂尼的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弦乐伴奏也由 Bell 指挥。2008 年美国发行。此唱片曾登上 Billboard Classical 榜首。
勃兰登堡协奏曲 豆瓣
9.7 (58 个评分) Johann Sebastian Bach / Münchener Bach-Orchest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9年9月8日 出版发行: Archiv Produktion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 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
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洛克音乐发展的顶峰。
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巴赫被称为 “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 《赋格的艺术》一书。
这张录音是非常著名的,卡尔·李希特与他指挥的慕尼黑巴赫乐团堪称巴赫作品的最佳诠释组合之一,也被誉为最富有德国气质的巴赫作品演奏专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这个经典录音中,正处自己艺术生涯巅峰时期的李希特为我们展现出正是这样一种风格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李希特的演绎舒缓平稳,而且非完全仿古,但是在精神层面他却具有与巴赫最为贴近的气质,而且具有令人屏息的戏剧性与魅力,充满对现世的否定和对彼岸的向往。这套唱片虽然是60年代的录音,但是效果却非常出色,音响效果颇佳,被评选为《音乐圣经》中《勃兰登堡协奏曲》的首选版本,在《日本唱片艺术》“名曲300首”它则占据了第一名的宝座。
惟一巴羅克 / 馬友友演奏巴羅克大提琴曲 豆瓣
9.4 (7 个评分) yo-yo ma 馬友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2月25日 出版发行: Sony
馬友友在一九九三年接受荷蘭音樂會大會邀請,前往演出。馬友友在漫長的音樂生涯中一直在尋找各種靈感以增加他對大提琴演奏的認識,音樂會大會堂的邀請,讓馬友友興起了以古樂器探討大提琴的念頭。因為荷蘭正是近代古樂演奏的重鎮,於是他提議邀請傑出的古樂指揮家兼管風琴 家湯庫普曼率領他的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樂團與他合奏。結果於是造就了這張馬友友錄音生涯中獨一無二的專輯。為此,馬友友特別請英國著名的古樂製造家將他手中的史特拉第瓦里琴改回巴洛克琴的型式:琴弦間距拉大、琴馬變厚且將四弦拉在一個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腸弦、弓也改成大弧度的古弓。而為此馬友友更煞費苦心的調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和風格,讓自己在本片中完全變成一個專門的古大提琴演奏家。
本片中馬友友演奏了兩套不同風格的樂曲:第一套是由庫普曼依巴哈作品所作的改編曲。庫普曼特別為馬友友改編了一些知名或少為人知的巴哈清唱劇作品,身為巴哈清唱劇全集錄音貢獻者之一,庫普最深知這些樂的睛妙之第,他的改編,不僅讓馬友友古大提琴演奏充滿迷人的美感,更讓人對巴哈這些優美的音樂有了新的體驗。片中庫普最選了一首包凱利尼最常為現代大提琴家演奏的協奏曲,這質是音樂學者葛魯茲將兩首包凱利尼協奏曲合成的作品。另一首則是極少為人演奏的作品,這也是從兩首包凱利尼協奏曲合成的曲子。庫普曼在此為馬友友寫了極為艱難的裝飾奏,馬友友的演奏讓他驚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