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no
霍洛维茨在莫斯科 豆瓣
9.9 (41 个评分) Vladimir Horowitz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6年8月11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1986年4月20日的下午,4点,天下着雨。几百名莫斯科人打着伞在雨中,旁边,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大礼堂里,正举行着一场音乐会。雨中的人们一个音符也听不见,他们站在这里只是为了以后能对别人说:“那天,我在那里。”
演出的时间已到,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一个瘦小的老人出现在台 上。他身穿着蓝状,打着蝴蝶形领结,掌声夹杂着欢呼声,老人不太灵便的走到舞台中央,对着狂热的观众耸耸肩,挥挥手,笑了笑。然后,他轻轻抚了一下钢琴,似把乐器和自己都安置稳当,等待观众沉静下来。
手放在了键盘上,按下了斯卡拉蒂奏鸣曲的第一个音。历史,欢悦、激动的音乐从他手上流淌出来,仿佛宣示着:弗拉吉米尔 霍洛维茨,这位82岁的老人,在阔别祖国六十年之后回来了。
60年前的那天,当22岁的霍洛维兹在边境准备出关时,一位闻知这位年轻钢琴家大名的士兵,将手放在了他的肩上:“你走了,别忘了你的祖国。”霍洛维兹紧张的心放了下来,他知道,这位士兵不会再检查他了,而他的鞋里藏着几千美元,这是他出国后的全部费用。他的签证只有6个月,而他一去便是60年。1942年,他放弃了苏联国籍。他常说,他不想回苏联。
然而,时至暮年,他却开始生出了一个愿望:在死之前,再看一看莫斯科。1985年,随着美国与苏联间文化交流的恢复,他的回国之行安排好了。这年,他82岁。
听到他要回国的消息,他的侄女艾莱娜马上激动的来信确证。他出国时,她才9岁。在莫斯科机场的休息处,叔侄俩不顾记者的闪光灯和提问就坐在椅子上叙开了旧。
在莫斯科,霍洛维兹拜访了斯克里亚宾的故居。霍洛维兹9岁时,斯柯里亚宾就听过他的演奏。在作曲家生前用过的钢琴上,霍洛维兹为作曲家的女儿叶莱娜弹奏他父亲的练习曲。。。。。。
莫斯科音乐学院贴出了告示,霍洛维兹将举行演奏会,惊喜传遍了莫斯科。。。。。。
正式音乐会即将开始时,200多名没有票的音乐学院学生,避开警察的防线,钻进礼堂挤满了边道。。。。。。
现在,欢悦、激动的斯卡拉蒂奏鸣曲结束了。可是这首四五分钟的小区还不足以宣誓老人登上舞台为乡亲演奏的欣喜之情,第二手接着是莫扎特的《c大调奏鸣曲》,清新、欢畅、纯净的莫扎特音乐,让劳热更透彻的艺术情怀。斯卡拉蒂、莫扎特的的这两首曲子,是霍洛维兹深为喜爱的,他谈了多少次,可他今天弹得甚至比年轻人还有活力,还要有灵性。82岁的高龄竟然没有在这里印下痕迹,而且,今天圆润、自然、优美达到了他一生从未达到的境界,美得让人难以按耐住心中的喜悦。
接下来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和斯克里亚宾的练习曲。进入角色之后的霍洛维兹,要触及自己与听众共有的心魂了--俄罗斯的音乐。
第三首曲子是,拉赫玛尼诺夫的《g大调前奏曲》。以往多少次的演奏中,霍洛维兹曾在这个美丽的曲子中倾注了无限的优美与幻想的。但今天,味道不同以往,这首小曲的优美与幻想中,精神头出了从未有过的宽阔深情与苍劲感慨。
台下观众的心肯定在为之颤栗,他们肯定从中听到了俄罗斯大地上的歌声,感受到了一个在海外漂泊了60年的老人对这个伟大而饱受磨难的祖国的无限的感怀。许多观众落泪而泣,在这个悲得让人充实、美得让人落泪的曲中哭泣,激动而又幸福。
演奏在莫斯科人的欢呼与泪水中继续前行:肖邦、李斯特、舒曼。。。。。。
大厅以外,世界并不安宁。四时,北非的利比亚遭到了美国空军的轰炸,美国此举也是向敌人苏联的挑衅。但在莫斯科这边,从美国回来的老钢琴家正在为俄国乡亲演奏舒曼的《梦幻曲》。西欧、美国都在转播这场演出,从银幕上关注战争情况的人们,此刻也正从银幕上观看这场音乐会。
远在万里之外的纽约,专栏记者安德鲁 卢莱写道:“看着演出,我的眼睛湿润了。不是悲伤,而是喜悦。当电视镜头从钢琴家的收益到一位苏联听众的脸上时,我发现,他的头正在微颤,笔者的眼中流下了泪水。他不像是敌人。而同时,我的泪水也流了下来。”
----------李清《音乐大师和唱片》
1988年格莱美奖最佳古典专辑,1987年法国唱片大奖
这场「霍洛维兹在莫斯科音乐会」在俄国唯一有的宣传是只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墙外一张小小的公告纸,上面写着「霍洛维兹将于此演出一场音乐会」。一张小小的告示,却在整个莫斯科引发有如被电电到般的喜悦和兴奋。所有看到、没看到那张告示,或只是听到这件事的人,口耳相传,光是霍洛维兹要来开音乐会的消息对他们来说就是永生难忘。1986年4月20日,星期天下午4点,霍洛维兹一样步上舞台,一个他久违了的舞台,对着台下音乐会还没开始,就已经如痴如醉的观众挥手致意,献上一个飞吻,再加上他著名的笑容,开始了这场传奇的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从一开始,许多人眼中就是含着眼泪在听霍洛维兹的演奏,对在场聆听的人来说,永远不会忘记霍洛维兹走上台时心中的快乐,这是他们人生中一段永远特殊的珍藏记忆。对于这场音乐会的成功,第二天纽约时报的以头版头条报导的标题是「霍洛维兹在莫斯科,喝采与泪水」,他也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更不提唱片及录影带的狂卖,霍洛维兹的旋风,从1928年开始吹袭全世界,到这时到达了最高顶点。
里赫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豆瓣
9.5 (66 个评分) Sergey Rachmaninov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6年2月13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柴科夫斯基一共有三首钢琴协奏曲,当然就是属第一号最有名了。在这首钢琴中,作者深深情地、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光明的渴望,钢琴与乐队的协奏成功地实现习了真挚的感情抒发与强烈的、激动人心的交响化效果的高度和谐与协调,从而使产生极其巨大的音乐感染力。

1963年由卡拉杨指挥维也维交响乐团、闻名世界、脾气怪异的前苏联钢琴大师演奏钢琴的"大禾花"版被众多乐评称为无出其右。李希特+卡拉扬+维也纳爱乐,这样的组合,精彩绝对可期。

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可以算是20世纪音乐家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最受欢迎的。这一乐曲被公认为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

里赫特的这一版本充满梦幻色彩,可以说是最接近拉氏原意的演绎,当然成为“拉二”的首选版本!
Serenity - Erik Satie Piano Works 豆瓣
9.7 (21 个评分) Anne Queffélec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2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EMI/Virgin Classics
Erik Satie (1866-1925)法国作曲家,他的旋律简单,有时令人感到有点古朴;总谱也很简洁,很少用全奏的段落。
Healer of Hearts 豆瓣
Danny Wright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3年3月11日 出版发行: Real Music
No heart or story is too small to touch Danny Wright. All of his CDs include songs written in response to a fan he may never have met, a child or adult in need of healing or for a wedding, anniversary or other cause for celebration. It is from real life experiences that Danny draws his inspiration and through his composing and playing that he is truly a Healer of Hearts. Real Music is honored to be releasing this newly recorded 2 CD collection of his best-loved songs, including The Best of Black & White and The Best of Original Compositions.

Order your copy of this definitive collection from Danny Wright! 25 newly recorded songs are included on this 2 CD set.
Wintermusik 豆瓣
8.0 (9 个评分) Nils Frahm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12日 出版发行: Erased Tapes
he name of the review copy was Nils Frahm ... Plays Piano, celeste, and reed organ. I thought, “oh no.” This sounded like a vanity project or low-budget new age disk, the kind that sells next to Sounds of the Humpback Whale at the Rite-Aid checkout counter. I was determined not to like it … but then I listened to it. Again and again. I began to realize that I really liked this disk, despite the title. Then I learned that the real title was Wintermusik.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 And that Peter Broderick, another artist whose music I admire, was also a fan; and that his reaction to Nils Frahm had been the same as mine. Here’s what Broderick had to say: “I laid back and pressed play, thinking I would fall asleep to the sound of some nice piano music. But the sound I heard was more than just nice. It was absolutely breathtaking, and it kept me awake staring at the ceiling until the CD was finished. Then I pressed play again.” Broderick and Frahm are now touring together, and the songs that Broderick had listened to were re-recorded under Broderick’s supervision and will soon be released on Kning Disk.
Wintermusik might have languished in obscurity as well, if not for Monique at Sonic Pieces, who happened upon the disk, fell in love with it and signed the artist for this limited release of 333. The handmade book binding is stark gray, but elegant, and suits the project well; Wintermusik was initially recorded as a Christmas present for family and friends. This puts the disk in the company of Sufjan Stevens' Songs for Christmas, recorded as a series of personal gifts over the years and finally packaged a few years later as a boxed set for fans. There’s certainly a light-hearted, holiday feeling to the music, especially when the bells join the proceedings; one thinks of happy carolers, wandering from house to starlit house as flurries dust their woolen caps. But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one should avoid the disk simply because Christmas is half a year away; nor should one feel that the sounds herein represent any specific religion or creed. This is simply a disk of engaging, well-played music, suffused with a positive vibe.
Richard Allen
一起走吧 豆瓣 Spotify
7.3 (19 个评分) Cicada
发布日期 2012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小白兔唱片
這是一張關於少女的迷你專輯。
約一年多前,我迷上《我是許涼涼》這部小說集。太多深藏心中已久的想法,都在作者李維菁提出的少女學中,獲得精準無比的詮釋。我開始以音樂捕捉「少女」這個概念,因此創作這些樂曲。

對我而言,少女總是固執地守著某些看似微小實則強大的信念,旁人是無法動搖的。有時會是一種動力,有時則為束縛,這與年紀一點關係也沒有。少女的特徵是天真與倔強,就像我們常說的「活在自己的世界」;少女的影子無處不在,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一起走吧》的關鍵詞是甜美、遲疑、耍賴、古靈精怪,一種搖擺不定的狀態。我以自言自語的方式, 呈現活在自己世界的少女心,曲名像是正與夥伴對話,其實陪伴她在巷弄間散步的只有自己,因為少女總游離於夢幻與現實的交界。

這次的名字都很短,習慣了長曲名的我反而想得特別久。藉由不起眼的隻字片語,希望勾勒出日常生活的輪廓。比較特別的是描繪夢境的〈天橋下有一張床〉:在灰濛濛的潮濕傍晚,我將床搬到馬路,輕輕躺在上頭。車流如浪般襲來,我側身凝望與視線平行的輪胎緩緩滾過,又再度闔眼……也不曉得究竟意味什麼,只是當我在形塑想像中的角色時,一直想到這個夢,這首曲子也成為專輯裡最接近真實的時刻。也許,現實太孤獨、未來太模糊,少女只好活在自己的世界。

Cicada 鋼琴/作曲 江致潔
散落的時光 豆瓣 Spotify
8.9 (47 个评分) Cicada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1年9月10日 出版发行: 小白兔
于是她决定分手
和自己在一起
听见声音,却始终看不到身影;一个以蝉为名的乐团,捡拾起一地「散落的时光/Pieces」,串成一张让耳朵开出鲜嫩花朵的专辑,应该是这个夏天最让人欣慰的事情。
Cicada由大提琴、小提琴、钢琴、民谣吉他三女一男的四件式近未来古典编制呈现,歌曲环绕着以女性為主导与出发点,发挥出其独特的温柔而抚慰的阴性力量,在独立音乐圈中,掀起一阵旋风。
从2010出道的第一场公开演出,为冰岛钢琴作曲家Ólafur Arnalds在台北的演奏会开场,紧接着和台湾知名的爆炸系后摇滚乐团「阿飞西雅」合奏,倍受瞩目。并参与郑宜农 - 海王星之专辑编曲与演出,与郑宜农合作巡演许多曲目,展现出Cicada的柔和弹性和融入之适性。
「散落的时光」这张专辑,延续2010「Over The Sea/Under The Water」EP的概念,改编EP中的「最后仍在一起」,歌名也改为「晨雾」,借用爱情破裂的印象,说明一段女性的心灵自省、探索、寻求独立的过程。其实,Cicada的音乐唤起了我对一个名叫Rachel’s的美国乐团的回忆,不过比起实验性较强、偶尔稍微深邃晦涩的Rachel's,Cicada拥有的是一张更温柔的面孔,情绪的起伏也较为平缓,并未流露过多的哀伤或忿怨,而是填充着纤细的思绪、冷静的情感与回忆的气息。
自组团之初,Cicada便决定,唱片封面皆要采用台湾女性艺术家的画作,「散落的时光」封面便采用了高雅婷的作品,抽象与具象的交融、看似青涩却又沁人的色彩,带着淡淡忧郁的蓝,点缀几许缤纷却又飘渺的嫣红奼紫,女性的生命,正是如此美丽、纤细,却又深深烙印在灵魂之中。
Happiness (Digital Single) 豆瓣
July / 줄라이 类型: 布鲁斯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14日 出版发行: Digital Record
Happiness 앨범은 지난 4집이후 08년 처음으로 선보이는 July의 싱글 앨범이다. 앨범 타이틀은 'Happiness'로써 첫번째 트랙인 'Happiness'란 곡은 늘 잊고 지내는 사소하고도 작은 행복에 대한 느낌을 피아노로 표현한 힙합비트이다.
이 곡은 지난해 주목을 받았던 'My Soul'의 연장선상에 있는 곡으로써 부드러운 느낌의 피아노 멜로디가 귀에 잘 와닿는 곡이다. 이번 Happiness 앨범의 타이틀곡은 '사랑에 베이다' 로써 앨범 제목관 상반되는 빠른 템포에 슬픈 느낌을 잘 표현한 피아노 소리가 인상적인 곡이다. 지금껏 들려주지 않았던 July의 음악 중에서 가장 빠른 템포의 음악으로써 제목에서 느껴지듯 이별에 대한 아픈 감정들을 음악으로 잘 표현해낸 곡이다.
늘 그렇듯 July의 음악은 오로지 음악으로만 자신의 느낌과 감정을 잘 드러내고 있다. 이번 Happiness 앨범 역시 음악만으로 자신의 느낌과 감정을 잘 표현해낸 앨범이다.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四手联弹版) 豆瓣
Petr Jiříkovský / Daniel Wiesner
发布日期 1999年3月30日 出版发行: Studio Matous
斯美塔那 ( Bedrich Smetana 1824 ——1884 )
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奠基者贝德瑞赫•斯美塔那,在1824 年3 月2 日生于捷克东南部的里托迈希这一古老城市;父亲是酒坊主,会拉小提琴。由于生活关系家庭多次迁徙,斯美塔那得以从小熟悉许多城市附近的农民生活及其歌曲舞曲,对捷克普通人民的热爱终生不衰。斯美塔那的音乐才能自小就已显露:四岁开始学小提琴,翌年便能参加四重奏演奏海顿的作品,六岁当众演奏钢琴并开始尝试作曲。中学毕业后,他自修音乐,到1843 年,已在一则日记写下这样的话语:“但愿上帝恩佑,使我在技巧上成为李斯特,在作曲上成为莫扎特”——这时他已决定献身于音乐事业了。1844——1847 年,又到布拉格拜师学习,进展很快,这期间,用封•彪罗的话说,他已经是当时肖邦作品的最优秀的演奏者之一。此外,他还写出-不少圆舞曲、方阵舞曲、加洛普舞曲和波尔卡舞曲等作品,1851 年通过李斯特的介绍出版的钢琴曲《 六首特性乐曲》(列作品第1 号),就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为此,他曾说过,“是李斯特把我带入艺术的世界”,但是斯美塔那真正得到艺术世界的承认,却在若乾年之后,而其中的转折点则是1848 年的革命事件。
当1848年革命爆发时,斯美塔那在这如火如荼的革命现实直接影响乏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系列反映这一伟天事变的作品, 包括《两首革命进行曲》、《民族近卫军进行曲》和《自由之歌》等;革命赋予斯美塔娜以力量,帮助他意识到推动现实前进的思想与艺术的功用。他的这些作品第一次出现了热情奔放的旋律,其中还隐约现出胡斯运动时期捷克颂歌的影响,但是,他的创作所拥有的民族气质,只是在成熟时期才得到完美的体现。在革命失败后的反动时期,斯美塔那主要以教课养家糊口,四个孩子接连有三个去世,又使他的生活蒙上一层更加阴暗的色彩,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在布拉格实在无法容身,基后终于接受李斯特的建议到国外小住。
1856 ——1861年间,斯美塔那住在国外——大部分时间住在瑞典的歌德堡,在那里组织乐队和指挥交响音乐会,还到德国、丹麦和荷兰等地成功地进行钢琴演奏。如果说,1848 年的革命使斯美塔那的世界观发生决定性转折的话,那么,在国外生活的五个年头,由于对祖国的深切思念,又有助于巩周他的民族理想,使他意识到自己负有成为捷克民族艺木家的神圣便命。这五年间,斯美塔那的创作分两条路线发展:一方面,他继续早年创作钢琴曲的经脸,又以充满诗意的捷克波尔卡舞曲形式写出了《 回忆捷克》的钢琴套曲;另一方面,他创造性地运用李斯特所奠立的交响诗体裁,写出了《理查三》(莎士比亚)、《华伦斯坦的阵营》 (席勒)和《 雅尔•哈康》(艾伦什奈格尔)。 这三首交响诗中的崇高激情和戏剧性,预示了斯美塔那一些歌剧的风格,它那乐天和欢乐迸发的场面,成为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序曲的蓝本,所有这些也为他后来写出的范作《我的祖国》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1861年春,斯美塔那回到布拉格,就此几乎不曾再离开过捷克的首都。
这时候,斯美塔那三十七岁,满怀创作的激情和力量,全身心地投入领导独立发展捷克民族音乐文化的广泛活动:他同进步知识分子组织起一个团结爱国作家、画家和音乐家的“艺术俱乐部”,自己领导这个俱乐部的音乐组;他为1862年建立的“临时剧院”接连不断地写作歌剧,包括记述十三世纪捷克人民抗击德国封建主这一史实的《勃兰登堡人在捷克》(1863年),反映捷克人民乐观精神的《被出卖的新娘》、借十五世纪末的传奇以强调解放斗争思想的《达里波尔》(1867 年)和描写古捷克明智的女执政官的史诗以歌颂人民鹅不朽功业的《里布斯》(18722 年)等,他领导着名的男声合唱团“布拉格赫拉霍尔”( Hlahol Prazsky),以“心向祖国”为号召,在捍卫民族文化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了唤醒捷克人民建立自己的音乐文化的民族感情,他积极撰写文章,大力宣传捷克本国作曲家的作品。在这段时间,斯美塔那经常是同时进行两三种作品的写作,一部作品尚未完成,另一部作品又已开始;在创作歌剧的同时,还为合唱团写合唱曲,构思钢琴曲和大型交响音乐作品,但是,斯美塔那在各方面进行的斗争却相当艰巨,他受到论敌的攻讦和凌辱也持续不断:他的第一部歌剧《勃兰登堡人在捷克》写出后过了三年才得以分开演出;第三部歌剧《达里波尔》只上演六场便被迫停演;1847年,他新写的歌剧《二寡妇》受到的恶意攻击,使他的神经严重震荡,甚至酿成耳聋的惨剧一一对一个音乐家说来乃是最像惨重的灾难。为此,他不得不辞去剧院指挥的职务,幽居乡间专心写作,在他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继续写出的划时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四部歌剧——《吻》(1876年)、《秘密》(1878 年)、《鬼墙》(1882年)和《微奥拉》(1884年,只写出第一幕)、以及一系列钢琴、室内乐和合唱作品。斯美塔那的晚年生活艰难,实际上只靠出卖作品获得的一点近似布施的收入生活;他的精力显着消退,还常感到出现各种幻象,有时甚至推动理智。1884年5月12日,斯美塔娜终走完他一生的道路,死于布拉格精神病院,葬在维谢格拉德公墓的捷克名人祠中。
斯美塔那在哈布斯反动政体压迫的困难社会条件下,热情地维护崇高的民族艺术理想,他的一切活动都只围绕着这样一个主要目的、即用音乐帮助捷克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培植他们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因此,他的作品象一面面战斗的旗帜,时时激发着捷克人民的民族骄傲感情,长时期以来一直成为反抗异族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象征。斯美塔那在奠立捷克古典音乐方面所起的历史作用,可以同格林卡在俄罗斯音乐史上的地位相比,人们常把斯美塔那称为“捷克的格林卡”,这确是十分恰如其分的评价。
2014年6月27日 听过
四手联弹版也很棒><~~原来是作者亲自改编的……
Classical Smetana piano
Horowitz The Poet 豆瓣
9.7 (15 个评分) Franz Schubert / Robert Schuman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1年9月1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aphon
在二十世纪钢琴演奏的辉煌舞台上,最受公众瞩目的也许要数钢琴家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了。他那丰富的演奏技巧、铿锵有力的声音与个性化的音乐特点,使听众与评论家们将他奉为最为出色的钢琴艺术大师。此CD收录了霍洛维茨精彩演绎的舒曼的《童年情景》舒伯特《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斯柯里亚宾练习曲等。
bijou 豆瓣
磯村由紀子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1年7月20日 出版发行: jeffsmusic
矶村由纪子(Yukiko Isomura)是一位日本新生代的优秀钢琴女作家,她可以说是音乐神童,3岁就已经开始练习弹奏古典音乐,十岁就可以创作歌曲。 她的音乐通俗入耳,风格路线近似西村由纪江。 专辑有《风居住的街道》等。 代表音乐曲目有《风の住む街》、《青の夜明け》、《草原の泪》、《火宵の月》等。
めぐりゆく時間たちへ 豆瓣
中村由利子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28日 出版发行: Threeknowman Records
1987年デビュー。「風景が見えるようなピアノ」とよく評され、ニューエイジミュージックの代表的なメロディーメーカーとして多くの 支持を集めている。サントラやユニットを合わせ、今までに30枚以上の作品をリリース。映画では、金子修介監督作品「1999年の夏休み」 「メサイア」「百年の時計」、宮崎駿監督による三鷹の森ジブリ美術館オリジナル短編アニメーション「星をかった日」の音楽も担当。 一方、写真家の作品との関わりも多く、秋山庄太郎、前田真三という2大巨匠の映像作品での音楽を担当した。 コンサート活動も積極的で、ソロの他、安田祥子、細坪基佳、白鳥英美子などの実力派シンガーや、紺野美沙子との朗読ステージなど 多彩な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に加え、その場でテーマをもらい即興演奏する「イメージリクエスト」も人気。
Pachelbel: In the Garden (Dan Gibson's Solitudes) 豆瓣
9.0 (8 个评分) Dan Gibson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3年3月4日 出版发行: Solitudes
我们准备了满天星光及蔚蓝海岸,所有美妙旋律正在画布上尽情跳舞,为您谱出动人的每一刻!11首曝光率最高广告歌曲,贴心加值赠送5首全新卡农版本。听Vincent(梵谷)无尘素净的吉他旋律和娓娓歌声,或是San Francisco(旧金山之歌)的轻松惬意,如果您只想静静沉思,竖琴、二胡、水晶钢琴、弦乐四重奏……如繁花般缤纷的卡农旋律就要盛开了!嘘,仔细听,所有美丽的音乐都在《卡农的广告花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