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用的东西在这里哇哇乱叫 - 标记
秋水堂论金瓶梅 豆瓣
ON THE GOLDEN LOUTUS
9.1 (34 个评分) 作者: 田晓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3
1.高晓松作序推荐,体验“电影拉片”式阅读——高晓松序言说,本书读解《金瓶梅》之详尽,几乎与学电影时一个个镜头“拉片”相似,凡举结构、背景、隐喻、人物、故事、审美、哲学、食物、器具、服饰、音乐、绘画、诗歌、方言……高晓松用五期《晓说》讲述《金瓶梅》,其中不少想法受秋水堂 启发,若对照节目与本书,当能体会其中默契。
2.左手“秋水堂”,右手《金瓶梅》,一本适合入门的《金瓶梅》导读——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书斋名为“秋水堂”)细解《金瓶梅》全一百回,体察《金瓶梅》作者的曲笔深心。我们的生活中原不缺少西门庆或者潘金莲,《金瓶梅》里面的人物是存在于任何时代的,他们需要的不是泾渭分明的价值判断,而是强有力的理解与慈悲。
3.《金瓶梅》读到最后,竟觉得实在比《红楼梦》更好——熟读《金瓶梅》之后,会发现《红楼梦》全是由《金瓶梅》脱化而来。只是《红楼梦》自始至终写得“温柔敦厚”,从来都在丑恶的情景上遮一层轻纱;《金瓶梅》却锐利清晰,极为摹写人心的复杂之处,探入人性的深不可测。须得大智大勇,才能够真正欣赏与理解《金瓶梅》。
4.首次收入20幅清代《金瓶梅》精美插图,“中国最美的书”评委陆智昌封面设计——本书插图均出自美国艺术重镇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珍贵馆藏清代《金瓶梅》插图册,为呈现更好的彩色印刷效果,内文纸张特选用雅质纸。理想国版田晓菲作品封面由“中国最美的书”评委陆智昌设计,后将陆续推出《留白》《赭城》等。
【内容简介】
爱读《金瓶梅》,不是因为作者给我们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了,何必读小说呢——而是为了被包容进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田晓菲
“云霞满纸”,袁宏道在写给董其昌的信里,这样称道《 金瓶梅》。《金瓶梅》问世四百余年来,得到无数作家、学者的宝爱和传抄,从李渔、曹雪芹,到胡适、张爱玲……无不从《金瓶梅》中汲取营养。《金瓶梅》不仅仅是一部闺房私情之书,更是一部深微体察人性的“罪与罚”之书:书中所有人物都沉沦于欲望的苦海,被贪欲、嗔怒、嫉妒、痴情的巨浪所抛掷。《金瓶梅》作者之如椽巨笔,直入人性深不可测的部分,揭示人心的复杂而又毫无伤感与滥情;一个读者必须有健壮的脾胃,健全的精神,成熟的头脑,才能够真正欣赏与理解《金瓶梅》,直面其中因为极端写实而格外惊心动魄的暴力。
词话本,绣像本,《金瓶梅》流传的两大版本,哈佛学者“秋水堂主人”田晓菲从文本本身入手,逐回比对两大版本,细解小说中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叙事结构、象征隐喻等创作手法。两个版本的意识形态和美学原则极为不同,词话本偏重儒家教化思想,绣像本则蕴含宗教精神,是一部更彻底的文人小说。可以说,不是有一部《金瓶梅》,而是有两部《金瓶梅》。
读到最后,“竟觉得《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更好”。其结构、细节上的苦心孤诣,为“秋水堂主人”一一辨析。“虽兰陵笑笑生复活,亦不能有此四百年眼光与刻度丈量自己之著作矣。”(高晓松语)
2023年12月14日 已读
讲得很细,一章一回对照,能提点到很多没留心的情节,把原本看书时那种朦胧的感觉,收拾成确切的记录,非常适合用来对照着细读一边金瓶梅。
孙述宇是挑拣了重点人物详解,以及纵览全书的概括性论述。
一想到世界上还是有人,对一部蒙冤的好书,对一众分明常见的世俗人,对市井中潮热凌乱的生活,对复杂而成熟的爱与欲,与我产生相同的感觉,就觉得也不算十分孤独。
世人竟然以为自己比他们高明许多,以至于成了人物和书的判官,实在是让人厌倦极了。

ps.书后文的感谢篇有一句很有趣”感谢高晓松主动做序“……哈哈哈哈哈总觉得是在撇清
太白金星有点烦 Goodreads 豆瓣
8.3 (165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6
太白金星李长庚最近有点烦。
天庭和西天联合推出了“西天取经”的重大项目,他受命策划九九八十一难,确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平稳取经成佛。老神仙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谁知天大的麻烦才刚刚开始:费用报销、工作汇报、人事安排、各路大仙塞来的条子、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捋不出的千头万缕,做不完的琐碎繁杂……当大闹天宫的真相重新浮出水面,牵扯出无数因果,李长庚发觉自己成就金仙的道路越加渺茫。
【编辑推荐】
这是每一个成年人应该重读的西游故事。
太白金星李长庚最近有点烦。天庭和西天联合推出了“西天取经”的重大项目,他受命策划九九八十一难,确保项目无虞。老神仙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谁知天大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项目过程中,如何报销活动费用?如何写工作汇报?如何平衡不同上级的诉求?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如何解决人事纠纷?一系列问题在不改变经典著作《西游记》结局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有趣的职场生态,即便李长庚锦囊无数,也不免常常陷入焦虑。
都说神仙要“超脱因果,太上忘情”,都说不要在职场里动感情,太白金星却说,“很多人间执念我们无法理解,但不代表那些痛苦就不存在。”即使得了“仙”“佛”之号,依旧抛不下一个人字,有人,就有抛不下的牵挂、因果与苦乐得失。
打碎无意义的追逐,才是真的得道。
延续《长安的荔枝》小开本双封设计,随书附10张著名画家施晓颉所绘创意插图。
【媒体推荐】
地下取经队伍降妖除魔百般威武,天上神界仙界各怀心思斗智斗勇。现代视角另类演绎西游故事,就算成仙也得讲究职场智慧。
——《收获》杂志
2023年10月19日 已读
故事写得有趣,他抖的机灵总是很跟得上潮流,借古喻今也用得巧妙好玩。不了解中国官场职场者,也未必看得懂。考据详细,细节到位。
中国的小说里但凡有点自我存在,结局势必除了加入宏图就是远离大业,大家最终都只能“唯修自身”方得情景,这个地方是真的碰也碰不得。

btw马是个聪明世故的人,善于观测风向,有时会过于鸡贼。但作品里男味有所收敛总是好的,再敢写成《圣女贞德》那样,怕是臭气会盖过自由意志了。这本写得比以前都好。
走出韩国 豆瓣
7.2 (23 个评分) 作者: [韩]张康明 译者: 王宁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 5
主人公桂娜出生平平,没有傲人的学历,也没有出众的容貌,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公司工作,每天挤在拥挤的地铁里上下班。尽管有一个很珍爱她的男友,但是在极度看重现实条件的韩国,男友的家人却非常瞧不起她,虽然男友父母的身份也算不上显贵。在度过几年庸庸碌碌的职场生活之后,她意识到自己这种“毫无竞争力”的人在韩国是得不到幸福的。对于她这样的人来说,如今的韩国是“五弃时代”(放弃恋爱、婚姻、生子、买房、人际交往),剩下的只是疲于谋生而已。未来的一切都已注定,不会有奇迹发生。桂娜的一段台词中提到“韩国爱的是它自己,而不是我。它只爱让它发光的那些人,比如金妍儿,而对于那些让它蒙羞的人,它都是避之不及的。”因此,她决定到另外一个迥然不同的环境中去寻找幸福。接下来,她毅然辞职,告别家人和男友,远赴澳大利亚。在人地生疏的异国,她经历了各种生计艰难和形形色色的男友,直面东西方文化差异,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韩国人的本质。尽管回韩国和一直钟情于她的男友结婚可以让她过上更安逸和熟悉的生活,但她终还是选择留在澳大利亚,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幸福。小说叙事风格轻松,行文流畅,将沉重的话题融入轻快的闲聊当中。通过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视角,反映出韩国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及社会现实对于女性的无形打压,以及普通人对于幸福的反思和追求。
2023年10月12日 已读
牢牢骚骚的一本小书,有很浓重的韩国味。
其实讲得都是身而为人很简单的追求,适合日日急头白脸的中国人和韩国人观摩观摩。
失踪的孩子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la bambina perduta
9.2 (503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7
《失踪的孩子》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四部,小说聚焦了莉拉和埃莱娜(“我”)的壮年和晚年,为她们持续了五十多年的友谊划上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句号。

“我”为了爱情和写作,离开丈夫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那不勒斯,不可避免地与莉拉,还有我曾想要逃离的城区再度变得亲密。“我”和莉拉甚至在同一年怀孕、生子,并经历了恐怖残暴的那不勒斯大地震,一切都分崩离析,一切又将被重建。

“我”在不自觉中卷入莉拉秘密的企图——她希望利用我的名声和写作技巧来对抗城区陈腐而猖獗的恶势力。但在经历了生命最恐怖的打击之后,莉拉选择以一种怪异夸张的方式在城区彻底将自己流放。

而“我”也将以惊人的韧性和诚实面对写作、爱情、家庭的失败。在经历了多年的自我怀疑之后,“我”决定忤逆(罔顾?)莉拉的告诫,将“我”和她一生的友谊写成一本小说,却招来了最深的背叛……
2023年9月11日 已读
心有戚戚。
这本书像一个脚手架,罗列着凌乱无秩序的事由,生活和情绪的碎片,拼合在历史的脉络中,勾勒出了永远在不安、怀疑、寻找自我的女人。
埃莱娜的一生都在与世俗纠缠,她成就斐然,但整本书都感觉不太到她的耀眼。她被莉拉牵绊着走过了大半生,在纷乱的浮世中相互拉扯,定位着自己。也许莉拉在最终,自己也想不清还能走向何方;也许她不愿再影响埃莱娜;也许她想把风筝的线交到埃莱娜手中……
但那两个娃娃相依相生,她们从不会真正的分开。
大人童话 豆瓣
作者: [日]小川未明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2 - 1
◑ 攀越过悲伤与孤独的山头,找回我们失落的童心与逝去的时光。
“我自己总想做个孩子,哪怕不能当个孩子,也要总像孩子怀有美好的感情和美妙的幻想。”——小川未明
◑ 小川未明等于日本的儿童文学史。一生创作1000多篇童话,作品另辟蹊径,不讳言生死,童话里充满了音乐般的趣旨,像旋律也像歌,在稳健地推展简单主题与故事的同时,不求轻柔地抚平读者的灵魂,反而带来剧烈震撼。
◑ 童话故事不一定都是骗人的,真实人生也不一定都是残忍的,小川未明透过他的大人童话告诉我们:深沉的故事,要轻轻地说;沉重的日子,让我们亲亲它。
◑ 书内含有导读、年表、生平小传与年谱、小川未明文学散步地图,看日本童话大师追寻“爱与正义”的一生。
════════════════
本书收录了《红蜡烛与人鱼》《牛女》《金环》《野蔷薇》等13篇小川未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小川未明的童话中,看不到从此过着幸福快乐日子的王子与公主,取而代之的,有被贪念蒙蔽双眼的老夫妇、温暖关怀受伤蝴蝶的老奶奶、因战争而被迫枯萎凋谢的友情、在家人天真开朗的感染下病愈的小女孩。小川未明以儿童坦率的眼睛直面人生的美丽与丑恶、喜悦与悲伤。
《红蜡烛与人鱼》:在人鱼的悲伤里,看见人类的贪婪与神明的惩罚。
《牛女》:尽管形体已逝,灵魂也会幻化成万物守护着孩子的未来。
《月亮与海豹》:海豹遗失孩子的哀伤只能对月亮倾诉,虽然无法让悲剧消失,却获得了安慰。
《千代纸的春天》:死里逃生的鲤鱼、久病而愈的女孩,生命如同千代纸制成的花,还是要相信希望。
《金环》:舞弄金环奔跑而来的少年,意味着生命的解脱还是人生的终结?
《野蔷薇》:从一株野蔷薇的盛开至枯萎,看见远方的战争、生命的无奈。
════════════════
来自我们共同的故乡越后,而能够立足东京文坛的创作者,唯小川未明一人而已。
——相马御风,诗人、文学评论家
未明童话里或许没有令人期待的“冒险”,也没有使人发笑的“滑稽”,亦没有如绘画般的鲜艳色彩、如建筑般的精巧设计,但却充满了音乐般的趣旨,像旋律也像歌,在稳健地推展简单主题与故事的同时,不求轻柔地抚平孩童的灵魂,反而为其带来剧烈震撼。
——楠山正雄,日本儿童文学家
小川未明等于日本的儿童文学史。
——与田准一,日本儿童文学研究者、作家
小川未明的童话,是日本近代儿童文学史上一座高耸的巨峰。
——续桥达雄,日本儿童文学研究者
小时候从未明先生的作品中获得的“憧憬”和 “希望”,长大后仍然蕴藏在我心中,成为我创作的原动力。
——杉美希子,日本儿童文学家
流动在未明作品中的黑暗、绝望感和孤立感,是小川未明将大正中期至昭和初期日本近代社会中不得不面临的矛盾,透过文学将其具体呈现出来。
——山田稔,小说家
是几岁时读《红蜡烛与人鱼》这篇童话的呢?我不记得了,只记得读到人鱼姑娘被迫把白蜡烛涂成红色的场面时,非常恐怖,心都要碎了……但是,把白蜡烛涂成红蜡烛的人鱼,才是我的《红蜡烛与人鱼》,我永远无法忘却。
——佐野洋子,小说家
2023年9月4日 已读
并没有采用传统童话架构里讲一个圆满的故事,更像是许多生活碎片被独具慧心的人捡拾到了,细腻地着眼于以往不会被童话认真对待的角度,譬如悲伤、孤独与死亡。
小川未明的童话有很灵动的角度和温柔同情的人文关怀,最喜欢月光与海豹的故事。
金瓶梅 豆瓣
兰陵笑笑生
9.2 (15 个评分) 作者: 兰陵笑笑生 南洋出版社 2016 - 1
全球首套简体中文完整版双版本《金瓶梅》(一字不删),包括拥有最充分原始信息、最具可读性的“崇祯本”全部内容(该版本曾面向中国高级领导干部和学者及大型图书馆少量印制),并附录万历词话本中和崇祯本内容不同的部分(将词话本中与崇祯本差别较大的第一回前半部分,第五十三、五十四回,以及词话本特有,而崇祯本所无的“欣欣自序”、“廿公跋”、“词曰”以及“四贪词”,也一并附上)使得读者花一套书的钱,同时可得两大主要版本的内容。崇祯本的200幅精美插图,虽然有“春宫色彩”,也全以每图一页予以保留;崇祯本原有珍贵的眉批和旁评以双排小字体全部插入正文里(现有繁体竖排本,则是将眉批放在页眉位置,使读者不知批点何处)可起导读作用。并对原本中的异体字进行认真查对和部分替代,给今日读者的阅读必将带来不少方便。
该书主编董玉振为该书写序。董玉振将他就崇祯本是正宗版本的研究成果融入在该序言中,是对金学界悬而未决的版本课题的贡献。
2023年8月21日 已读
这套很完整,大推荐。
美中不足就是正文页里有花纹,挡得眉批看不清。还每隔几页就印一个老大的“盗版提示”,恐吓你要遭报应,怪吓人的。
人类简史 豆瓣 Goodread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8.7 (589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 林俊宏 中信出版社 2014 - 11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
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
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
【编辑推荐】
1、由书改变而成的人类简史课程风靡全球,成为希伯来大学最受欢迎课程 Coursera最受欢迎课程 ,mooc最受欢迎课程。学界和大众都一致认可,戴蒙德推荐。
2、一大开创性:打通文字发明前后历史的界限。
文字发明之前的年代,是生物学家、考古学家的专长;文字发明之后的年代,是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专长;
许多著名史家的作品,欠缺遗传学或生态学的视野,如何让这两大段历史之间没有断层,能够有一以贯之的宏观解读?
本书不同于《枪炮、病菌与钢铁》从生物与环境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同于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以文明为单位绘制的人类文明交织的世界。 他笔下的历史,在科学中有深沉的人文关怀。
3、填补传统人类史的三大鸿沟:
历史观与哲学观之间的鸿沟(提供有史实根据的深刻哲学思考);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的鸿沟(作者多从生态来思考,而不是只讲人类的利益);集体和个人之间的鸿沟(检视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到当时一般人的生活)。
4、四大部分描述人类大历史:
7万年前的大脑认知革命(有能力谈八卦,想象不存在的事物,让陌生人开始合作、建立组织)
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让我们渴求更多、生产更多,分工分职愈趋细腻)、
500年前的科学革命(带来快速进步,让我们拥有上帝的力量,也带来毁灭)
全球大一统、人类大融合的关键因素——金钱、帝国、宗教
5、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用通俗的语言和新鲜的视角,将个体的幸福放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审视,不再错过历史中最关键、最有意思的部分。涵盖了生物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艺术,文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涉及幸福,生命的意义等众多话题,有人说这是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6、一部“瘦身版”人类简史。
如果说给我一本书,不到五百页,没有一堆令人晕头转向的年份、人名、地名、称号,就能涵盖了人类如何崛起、影响现代生活甚巨的资本主义、一神教、自由人文主义、基因工程如何兴盛的人类历史重大脉络……这是仅有的一部!
7、一部引发多国版权大战的神秘大书。
获得波兰斯基人文学科创造力与独创性奖。 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在英国,9家出版商疯狂竞价。 23个国家竞相购买版权。台湾上市一周,金石堂、诚品历史类畅销书榜第一 ,诚品总榜第八,西班牙上市两周总榜第一。
------------------------------------------------------------------------------------------------
【内容简介】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
【各界评论】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为什么能够在国际畅销书榜上爆冲?原因很简单,它处理的是历史的大问题、现代世界的大问题,而且,它的写作风格是刻骨铭心的生动。你会爱上它!
——普利策奖得主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
这是此类大历史中最好的一本:规模宏大但绝非泛泛而谈;具有时代性又不花哨,观念惊世骇俗但绝不是个简单的反对者。每个人都能在书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开始讨论,但是弄清楚是哪部分、为什么,对我们都有好处。
——牛津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斯蒂文·刚尼
我拿起这本《人类简史》立刻“着道”了——拿起了就放不下,几乎一口气读完。吸引力主要来自作者才思的旷达敏捷,还有译者文笔的生动晓畅,而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也能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好像自己也被融入其中,读来欲罢不能。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毅
《人类简史》的目的不是传授人类考古学的所有研究成果,而是提供一种看历史的视角,一种全局的观点。当你不再执着于科学、政治或宗教等某一个领域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人类社会的整体演变,观察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你会感到你脑海中零碎的历史知识忽然像拼图一样各就各位,构成一幅宏大的图景,这样的视角非常新鲜。
——果壳网 姬十三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跟着人类一同走过十万年的感觉!
——读者
这本书如果要用“宏伟史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其中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例如考古学、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宗教、社会学甚至计算机科学等等。书里里面的大部分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介绍,其中很多都是经无数人严格验证过的,讲师很多时候仅仅是通过自己的表达希望尽量客观地介绍一些内容,至于每个人怎么理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了。
——读者
超级好的课程,付费都坚持下来了,观点独特,从来没想到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人类自己。
——读者
2023年7月17日 已读
很适合我这种大脑一片空白的人阅读。
看来寄希望于人类文明行进到甘心自我灭绝是绝无可能的,那就只能祝祷我们早日被失控的自己灭绝掉好了。
离开的,留下的 Goodreads 豆瓣
Storia di chi fugge e di chi resta
8.8 (523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两个女人 50年的友谊和战争
那不勒斯四部曲NO.3
全球畅销近千万册 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我希望她在场,这是我写作的目的。”
《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 后续,
意大利最神秘的作家费兰特(Elena Ferrante)
探索中年的虚无、困惑、野心和近乎残暴的爱
《离开的,留下的》 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聚焦“我”(埃莱娜)和莉拉躁动、紧密相依的中年。
“我”在未婚夫彼得罗一家人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小说,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而留在那不勒斯的莉拉却身陷贫困而卑贱的工厂生活。“我”像个骑士一样,再度介入莉拉的生活,并动用丈夫一家人的关系,让莉拉和恩佐的生活有了转机——他们成了那不勒斯地区最早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顽强、坚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开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我和莉拉之间再次胜负难辨。婚后的“我”开始面临自己的创作危机,而平静的、中产阶级式的婚姻也令“我”疲惫不堪。对社会变革颇为冷淡的彼得罗希望“我”放弃作家的身份,而“我”在扮演“母亲”、“妻子”这些角色时,总是避免不了内心的分裂、紧张。
莉拉对“我”的新作品的指责更是让我产生彻底的自我怀疑:我接受的教育和拥有的知识是否只是让我的作品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思想,也永远无法拥有莉拉近乎粗野的表达中那些令人不安的真相。直到有一天,“我”丈夫突然将尼诺带回了家……
2023年6月16日 已读
这本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我不能分析写作结构和方法,但它肉眼可见的比前两本更流畅丰盈,也更“好看”,最重要的矛盾开始围绕着婚姻爆发了。
很遗憾里面提到的许多政治事件都是我不了解的,缺少共鸣,但女性的处境以及妇运的部分还是熟悉的,印证了老话,现在围绕女权争执的问题,都是别人走过的老路了,实在不值得大家撕得头破血流,这本身不是个需要定义对错的问题。
同时也跟书评里对着莱侬出轨哭天抢地的阵容相映成趣。
新名字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 nuovo cognome
9.1 (578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新名字的故事》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青年时代。在她们的人生以最快的速度急遽分化的那些年里,她们共同体验了爱、失去、困惑、挣扎、嫉妒和隐蔽的破坏。

莉拉在结婚当天就发现婚姻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她的初夜几乎是一场强奸。她带着一种强大的破坏欲介入了斯特凡诺的家族生意,似乎成为了她和埃莱娜小时候都想成为的那种女人。久未有身孕的莉拉,和埃莱娜去海边度假休养。而在伊斯基亚岛的那个夏天,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出于对莉拉所拥有的爱情的愤怒,“我”(埃莱娜)奋力摆脱这个破败、暴力、充满宿仇的街区。“我”成了街区的第一个大学生,并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男孩订婚,甚至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我”以胜利者的形象回到那不勒斯,却发现告别了丑陋婚姻的莉拉,在一家肉食加工厂备受屈辱地打工。

当“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其实完全窃取了莉拉交托给“我”的秘密笔记本里那些独特的力量和灵感,“我”被迫面临一个极度痛苦的问题:“我”和莉拉,到底谁离开了,又是谁留下了?
2023年5月30日 已读
我其实不愿意看到莉拉被世界压制的过程,但很欣慰她从来没有真正遁入无知无觉中。
第二本有点太黏糊了,莱侬那个个性,气人得很。
我的天才女友 豆瓣 Goodreads
L'amica geniale
8.6 (741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莱娜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

莉拉聪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阿奇勒﹒卡拉奇要回被他夺走的玩具;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因此她到父亲和兄长苦苦维持的修鞋店帮工,又面临几个纨绔子弟的追求。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

最终,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但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莱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2023年5月30日 已读
仔细回想了一下,这并不是一本情节上特别引人入胜的故事,文字上也没有多吸引人。然而正想书中推崇的莉拉式写作一样,她直白、清晰,抛却了容易让人误解的形容词,直接剥开了事实,跟史蒂芬金讲的写作技巧异曲同工,我猜想也是很棒的作家共同的结论。
莉拉的人生选择是吸引我看下去的动力,用存在主义的话来说,她是个极其自由的人,短短二十年的人生,她无数次地在进化和突破,灵魂里有种很原始的东西,让她重新把握住自己。在两个女主身上我都能或多或少感知到自己的一部分,也在这些私密、细节的琐事中,理解各个女性(以及男性)的处境的心态。
它甚至有点影响我自己写作,我也想写出这么流畅、干净的故事。
失物之书 豆瓣
The Book of Lost Things
8.3 (8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约翰·康诺利 译者: 安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4
二战时,男孩戴维的妈妈得了重病。他强迫自己执行一套规定,因为他相信妈妈的命运跟他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单数糟,双数好,所以他无论做什么都要双数……尽管他小心翼翼,可妈妈还是弃他而去。丧母的悲伤和痛楚,使戴维不能自已。父亲再婚所带来的惊愕和冲击,对继母及新生儿弟弟的嫉妒与憎恶…深深的幽怨在戴维的身边织就一个幻灵的诡境,他听见了书在说话。从小就和妈妈一起阅读的童话故事,迥异于常的白雪公主、小红帽、骑士罗兰……从黑夜里、从林地里召唤戴维,呼唤他进入一个充满残酷、血腥、征伐的险境。在那里,一切如同真实的人生道路,充满了险恶和重重难关。惟有不逃避、惟有肯原谅,惟有找到神奇国度里那本被遗忘的《失物之书》,戴维才能得到新生。
2023年5月8日 已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豆瓣 Goodreads
7.5 (115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 12
这里有一些胡思乱想。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上亿个神经元在大脑皮质回沟里呼哧呼哧跑步的声音,也可以闻到将历史、悬疑、灵异、科幻、宗教之类的话题扔进搅拌器里哐当哐当混合成鸡尾酒的古怪气味。这里是迷宫,是异教徒的告解室,是小径分岔的花园,但你绝不会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马伯庸
没有一位当代作者可以把时事讽刺写得这样妙趣横生。有时候你想对这个社会说点什么,却不敢说;有时候你鼓起勇气开口,却不知道该怎么说,马伯庸替大家写出了想说却没法开口的话。
年度最受关注中短篇集选,《蓝耳短腔调》系列重磅头阵!
2023年4月22日 已读
前两个故事比较有趣,后两个乏味得很。
之后就没再能有用这种轻松口气调侃的环境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豆瓣 Goodreads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8.0 (541 个评分) 作者: 【英】罗伯特·戴博德 译者: 陈赢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 - 8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它基于TA沟通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讲述了一个抑郁症病人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在书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2023年4月7日 已读
非常通俗易懂的心理疗愈故事。
就是柳林风声中的角色都ooc了……
兔子坡 豆瓣
Rabbit Hill
作者: [美] 罗伯特·罗素 译者: 张建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3
《兔子坡》讲述了新人家就要来了,兔子坡的居民们开始变得既兴奋又不安,因为新的变化意味着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可是到了后来,小动物们突然对新人家产生了误会、猜忌乃至对立的情绪,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他们今后还能像从前一样和睦、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吗?
2023年3月25日 已读
经典童话不应该允许这么明显的性别分工。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豆瓣
Flowers for Algernon
8.7 (527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陈澄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4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
— 以《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原著改编,野岛伸司编剧、山下智久主演的TBS日剧于2015年春季开播
— 《24个比利》作者人性关怀经典,全新完整译本
— 囊括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
— 全美销售超过500万册,多 次欧美影视、舞台剧及日剧改编
— Reddit社交网站读者最爱百大书籍
— “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
— 美剧《疑犯追踪》女主之一“根姐”(Root)最喜欢的书
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丹尼尔.凯斯重要作品: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1966年)
《第五位莎莉》(The Fifth Sally,1980年)
《24个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1981年)
《比利战争》(The Milligan Wars,1994年)
《镜像姊妹》(The Asylum Prophecies,2009年)
2023年3月6日 已读
祝愿我们在走过人生的高峰后,还能留住一些光明。
本当は恐ろしいグリム童話 禁断のエロス編 豆瓣
本当は恐ろしいグリム童話 禁断のエロス編
4.0 (5 个评分) 作者: 桐生操 ベストセラーズ 2013 - 7
2023年2月26日 已读
最想看的考据的成分都一笔带过了。
中世纪的邪典故事再经过一些刻意性化的渲染,显得有点……土?像是为博人眼球而作的。
成年人写的童话里,真的蛮多私货,恋童、厌女、各种残酷的癖好都以童话之名口口相传,唉,无论之后再怎么美化和删改,内核都没有改变。

以及,所谓童话真的最该给父母去阅读,去像旁观者一样看看你们都在对儿童做什么。
天浴 豆瓣
8.8 (17 个评分) 作者: 严歌苓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 9
《天浴》是严歌苓的短篇文集序列中情感最汹涌和悲怆的一部。全书收录《天浴》《老囚》《爱犬颗韧》等7部中短篇,每一个故事都有种莽莽然直击人心的力量。军人、乞儿、演员、知青,人、狗……那些被时代洪流所裹挟的人物,在故事中展露出自己生命的一角。
《天浴》女知青文秀在牧场的堕落与老金两枚救赎的子弹。
《扮演者》一个在虚幻中追寻自我,又死于虚幻的故事。
《老囚》那个愿意为了女儿铤而走险的老囚,归家后也不过是个被儿女嫌弃的普通老人。
《爱犬颗韧》在某些时候,犬比人更像人。
2023年2月24日 已读
严歌苓的文字好有灵性,最喜欢倒淌河。
她的故事都是老中人熟悉的旧套路,颇为滥俗的煽情,东亚社会的沉疴,那个年代人不能避免的伤痛文学,幸好被很有活力的行文带动起来了。
叹,女作者多好啊,即使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保守的性化描写,也明显要更脱俗更灵敏。
年年春系列之草莓觀察日記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緒慈 威向
草莓,十五歲,是個天真活潑的女孩子;兔子,沒有嘴巴的填充娃娃,是草莓的寵物,有雙紅色的眼睛;佐彌,喜歡男人,自己也是男人,草莓叫他沒節操的同性戀;我,阿滿,在我被養父虐待的時候,他們一個個出現在我身邊,我習慣簡單說明我們的情況──人格分裂。
我的身體不只屬於我一個人,而是大家的,我們住在同一副軀體裡,是密不可分的共同體,所以有時也得避免其中一個人傷害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譬如── 昨晚拐騙了男人回家,和對方大搞特搞的佐彌……
2023年2月11日 已读
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看的,一个悲伤又温暖的故事。
夜莺与玫瑰 豆瓣
8.7 (18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张乐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9
本书为王尔德的经典童话作品集,包括《夜莺与玫瑰》《快乐王子》《好朋友》《了不起的高筒炮》《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渔夫和灵魂》《星童》《自私的巨人》九部脍炙人口的作品。王尔德首创的成人童话,风格独树一帜,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语言轻松机警,不乏讽刺,每一个故事的讲述都饱含对社会的同情,在童话中蕴含着比寓言更丰富的社会内容,他跟儿子讲童话的时候曾落泪道:“真正美的东西都是让人忧伤的。”
2023年2月11日 已读 浪漫永远不死。它像月亮,永生不灭。
胡萝卜须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儒勒•列那尔 译者: 徐知免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10
一个叫“胡萝卜须”的小男孩,满头红发,一脸雀斑。他的家不曾给他任何温暖,有的只是母亲的捉弄、爸爸的冷漠、哥哥的欺负、姐姐的取笑。为了获得关注和认可,胡萝卜须做了很多蠢事,好笑又令人心酸。随着成长,他渐渐明白,只有独立才能挽回自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怀着希望,勇敢面对成长。
一个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的孩子,一个个让人边笑边流泪的故事。如果读童话会使人善良,那么在不如意甚至感到整个世界都在背弃你时,看看胡萝卜须,请记得不要有恨,你还有你自己。
2023年2月11日 已读
很奇妙,我小时候的网名就叫胡萝卜须,因为觉得那很可怜,又有一种古怪的可爱。
竟然真的有一本书,有一个倒霉孩子叫胡萝卜须,也有那么多的童年创痛,书评都是假的,我肯定他不会成为什么可爱淘气的人,他会成为糟糕的大人,但这糟糕也许只是对他自己而言。
很难理解这倒霉孩子的经历会被称为童话,或是少儿必读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