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
绎史(共10册) 豆瓣
作者: (清)马骕 撰,王利器 整理 2002 - 1
《绎史》共160卷。《绎史》正文分为太古、三代、春秋、战国和外录五部分,一为太古三皇五帝,共10卷;二为三代即夏、商、西周,共20卷;三为春秋十二公时事,共70卷;四为战国至秦亡,共50卷;五为外录,记天官、地志、名物、制度等,共10卷。书后还列世系图表与正文配合,这在以往的史书中属前所未有,“卓然特创,自为一家之体”。
《绎史》在内容上既详载各代治乱兴替及其规律,又详载诸子百家之学说和典章制度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在材料上,除儒家经典外,广采百家学说,将经、史、子、集一例看待,互相印证。考订极为精详,容纳材料相当全面。在体裁上,既具有记事本末特色,又糅合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的长处。他创造了集记人、记事、图表、书表于一书的综合史书体裁。
绎史 豆瓣
作者: 马骕 2001 - 6
《绎史》则上遡太皞,下乞亡秦,纪事纪人,总以首尾为疆畔,其独胜者三也。一曰论次之最核也。中垒着书,仅有题署;承旨作史,并绝赘疣。知人论世,不太略欤?《绎史》则文成踰万,其旨盈千,或夺或予,遂以笔舌为衮铖,其独胜者四也。《绎史》百六十卷,今灵阳令邵平马侯所记。以一人揽百世之奇,以十年穷三才之业。文成俞万,其旨盈千,或寺或予。上至三皇五帝,下迄清末,内容博大,对每部史籍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全书资料翔实、科学,图文并茂,解说详尽,通俗易懂,并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西周金文字词关系研究 豆瓣
作者: 田炜 2016 - 3
本书立足于出土文献的研究,分析西周金文中能够反映字词关系的各种材料和现象,进而揭示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字词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并归纳总结其中的特点,剖析其原因,为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以及释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参照。因此,本书的研究在理论建构和应用实践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先秦巡狩研究 豆瓣
作者: 李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3
本书在系统梳理、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传世文献、甲骨文、商周金文以及大量地下出土文献等资料,深入地探讨了先秦巡狩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现象。特别是作者引入“地方治理”的行政学视角,阐发了巡狩活动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将我国周代的巡狩与古罗马帝国的巡狩进行比较,彰显了中西方两种国家制度发展初期的异同。该书选题气魄宏大,史料运用扎实,对一些文化疑点和学术难题做了极富创新的解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