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
代号D机关Ⅲ 豆瓣
パラダイス・ロスト
6.8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柳广司 译者: 夏木 新星出版社 2015 - 3
在“魔王”结城中校的主持下,日本陆军内部成产了间谍培训学校“D机关”。在这里,所有成员都被灌输了与武士精神相悖的最高原则:不许杀人,不许自杀!这样的组织自然成为各方势力的眼中钉,然而结城以他魔术师般的高超手段,交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谍战成绩单。
此时,一个试图挖掘结城真实身份的男人出现了。他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远东特派员阿隆•普莱斯。可是,结城宛如幽灵一样,没有留下任何足迹。某一天,普莱斯由一个意外的发现开始,逐渐了解了结城令人意外的成长史……
巴黎、东京、新加坡、夏威夷,贯穿四地、紧张刺激的谍战大戏再次展开。
2016年7月21日 已读
小说写到第三部,基本上已经开始打造神话了,有点不科学吧,大魔王无敌宇宙了?
推理
尸兰 豆瓣
屍蘭
作者: [日] 大泽在昌 译者: 谷子鄂 凤凰出版社 2012 - 5
新宿鲛警部鲛岛警官是让众人闻风丧胆的“新宿鲛”,这次鲛岛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踏入釜石诊所的那一刻,命运也将他带入前所未有的绝境之中。鲛岛是不可能放过釜石诊所的,因为此处是那些伤者和死者共同的交集。女子美香代怀有身孕,前往釜石诊所就诊,没想到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意外堕胎,而院方甚至不愿交出胎儿遗体。美香代的老板滨仓与男友波布里为此先后前往诊所理论,然而滨仓却在隔天遇害身亡,波布里至今仍下落不明。诊所祥和宁静,因为屡次没有证据,鲛岛一次次地无功而返。然而他那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强信念,实际上早已深深威胁到杀人事件幕后的死亡之手,继而使出一连串意想不到的阴险手段。所有可能提供鲛岛情报的人接连惨死,警署更不断收到不明人士密告鲛岛渎职,鲛岛如果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新宿鲛”将被革职!真相即将隐藏在黑暗之中! “新宿鲛”鲛岛能否为那些逝去的人伸张正义?相信在真相大白之前,这场战斗将没有终点……
2016年7月21日 已读
这一本的反派很强啊,总算把新宿鲛逼到墙角了。人物的形象也很丰满,都是性格加心灵双重扭曲的,小说整体三星以上。反派用的东西不符合推理小说原则,所以减一星。
推理
龙文身的女孩 豆瓣 Eggplant.place
Män som hatar kvinnor
8.7 (97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斯蒂格·拉森 译者: 颜湘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3
八十二岁的瑞典产业巨子范耶尔在生日当天,照例收到了一幅匿名寄来的裱框压花,却令他情绪溃堤地哭了起来……
备受尊重的金融记者布隆维斯特一向以揭发企业丑闻为职志,却突然因一篇报道而获诽谤罪,职业生涯跌入谷底,不得不辞去亲手创办的《千禧年》杂志发行人一职。此时,一位大企业家亨利·范耶尔突然找上门来,开出不可思议的天价,请布隆维斯特花费一年的时间为他撰写传记,同时私下偷偷调查一起沉寂多年的少女失踪案,他的侄女四十年前在瑞典北部他们家族所有的一个岛屿上神秘消失的事实数十年来一直折磨着他。失业且面临财务危机的布隆维斯特接受了这一令人不安的请托。最终,他发现了隐藏在这个光鲜亮丽的显赫家族背后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
在调查过程中,布隆维斯特认识了矮小瘦弱的莎兰德,她貌似问题少女,却是个顶尖级的骇客,对电脑的掌控有如跟魔鬼签了契约,有了她的协助,布隆维斯特如虎添翼,然而这个龙文身的女孩的身世和内心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在瑞典,平均每3人就拥有1本《龙文身的女孩》;
在丹麦,《龙文身的女孩》销售程度仅次于圣经;
在法国,每4部车里就可以找到1人拥有《龙文身的女孩》;
在英美,每个读了《龙文身的女孩》的人都为之疯狂!
来自瑞典,史无前例攻占全球畅销书榜、屡创崭新纪录的完美小说,正待您品尝!
凭借处女作《龙文身的女孩》超越丹·布朗与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作者)
荣登“欧洲最具冲击力十大畅销小说家”榜首大师
斯蒂格·拉森“千禧”系列首部曲
王安忆,麦家,虹影一致推荐!
·相关媒体评论:
几乎找不到比这则数十年前发生在斯德哥尔摩北方一座偏僻小岛的少女失踪案来得更冰冷的案件,也找不到比勇于揭发丑闻的瑞典记者拉森所写的这本欧洲畅销书,来得更热卖的小说处女作。
——《出版人周刊》
一项出版界的奇迹,一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成功犯罪小说家……犯罪小说界极少同时需要向一位作家致敬与致哀——拉森就是这样一位光芒四射的作家。
——《周日泰晤士报》
瑞典的犯罪小说,就像该国一样,兼具高水平与社会关怀。这样的国家产生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战争与和平》是早晚的事……这部小说巨著借由许多角色来呈现许多主题……本书的情节与节奏的掌握都极为出色,难怪整个欧洲都为之疯狂。
——《悉尼前锋早报》
我不信你今年还找得到比这本更好看的书。
——英国推理小说作家 薇儿·麦德米
如雪地上的血迹般强烈鲜明!一部完美的杰作,带领读者感受北欧犯罪小说的独特力量。
——英国推理小说作家 李·恰尔德
《龙文身的女孩》是部全新的政治与新闻悬疑小说,内容非常贴近人心且具道德精神。尽管揭露的是社会的黑暗面,斯蒂格·拉森仍完成了一部精彩丰富的小说,书中的主要人物令人难忘。
——《英国病人》作者 麦克尔·翁达杰
一开始,我带着一种老练的读者挑剔的眼光阅读斯蒂格·拉森长达二千一百页的《千禧年》三部曲,但很快就被彻底地征服了。几个星期来,我完全沉浸在每一部作品带给我的无尽的欢喜和极度的兴奋中。这种欢喜和兴奋只有在我童年和少年时阅读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或者狄更斯和维克多·雨果的小说时才有……像所有文学作品中的伟大的复仇故事一样,这个三部曲安抚了我们,让我们觉得在这个残缺的充满了谎言的世界上,还有一些珍贵的东西,也许它们就保存在城市的芸芸众生之中?!
——秘鲁作家 巴尔加斯·略萨
我遇见的每一位瑞典出版人都读过这三本书,也都不吝说出他们的赞美,这在嫉妒心很强的出版界是很难得而有趣的现象。再也不会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推荐了。
——瑞典资深出版人 克里斯托弗·麦理浩
这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看的小说,可惜它不是由企鹅出版社出的。
——企鹅出版社中国公司总经理 周海伦
开始读这本书之后,它几乎接管了我的生活。……当我终于在凌晨三点合上本书时,眼睛已经极度疲累,但脑子却仍停留在拉森所创造出来、那极为鲜明的犯罪小说世界中,根本无法入睡。这是我读过最棒的犯罪小说之一。
——澳大利亚莫道克出版社发言人 朱莉·达拉赫
拉森的《龙文身的女孩》,总的来说属于密室犯罪小说,它起于智力,罪恶,仇恨,但终于一个人黑暗的内心,人性的“恶之花”,性与命相连的宿命。它终究是在丈量人心、世道,这是一般密室犯罪小说所达不到的。它像一首动听的流行歌,旋律是轻曼的,但调子是忧怨的,听着听着就听出一点宗教意味来,像麦当娜唱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
——麦家
已经好久没有像读《龙文身的女孩》的激动,书中的女主人公的野性和正义,智慧和个性的美,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女子所需要的形象!这本小说紧扣人心,使你一拿起就放不下,而且让你心里发出震撼,没人看了这本书会不喜欢的。
——虹影
如果你是个评论家,难免会发现有些书的宣传文字有点言过其实,但就《龙文身的女孩》而言,每一句赞美之词都名副其实……这本书黑暗且极具说服力……是我有幸读过最好的犯罪小说之一。“跨越了类型界线”是一句太常被使用的形容词,但用在这本书上可是再贴切不过了。
—— ReviewingTheEvidence书评网站
杰出、刺激、令人神魂颠倒、令人上瘾、有爆发力的“千禧”三部曲,挑战了所有的纪录。也可以单纯的以两个字来形容:奇迹!
——leblogdeslivres博客网站
2016年7月27日 已读
千禧年三部曲的第一部,花了三天时间总算看完了,又熬夜看书了😭,不过超级好看啊。这是我继大侦探小卡莱(小卡来其实有三部)之后读的第二部瑞典🇸🇪文学作品(长袜子皮皮我没有看过全部)。

小说定位是犯罪小说,有着浓郁的北欧情怀,寒冷的天气中探寻一起四十年的旧案。男女主,女配,都很有性格,人物很鲜活,情节构思精巧。略有女权主义的感觉。
推理
玩火的女孩 豆瓣
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
8.7 (65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斯蒂格·拉森 译者: 颜湘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8
她发现阻止恐惧接近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幻想一些能带给她力量的事物。於是她闭上眼睛,想像汽油的味道……
《龙纹身的女孩》中谜样的女子莎兰德,在《玩火的女孩》中成了全瑞典最恶名昭彰、引人议论的通缉犯!两名即将为《千禧年》杂志撰写惊人报导的自由撰稿人、以及一名声誉良好的律师,在家中惨遭谋杀,凶器上遗留的,竟是莎兰德的指纹。她过去不可预测的暴力行为,使她理所当然地成了涉嫌重大的危险分子,但不管警方设下多严密的防线,她却像从人间蒸发般消失无踪。
人真的是她杀的吗?她又究竟躲到哪去了呢?还会有下一个牺牲者吗?
随着案情挖掘愈深,莎兰德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往也逐渐揭露……不论真相如何,莎兰德绝不当一个无助的受害者,她是复仇天使——她正当的愤怒,将降临到那些伤害她的人身上。结局将令你再次震惊又心疼!
2016年7月30日 已读
其实书名有剧透,调查非法性交易为背景的千禧第二部,揭露了莉丝的身世,感觉下一部莉丝的姐姐要出场。这部唯一不太理解的地方就是结尾断的有点莫名其妙,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确认真是结尾了。
推理
直捣蜂窝的女孩 豆瓣
Luftslottet som sprängdes
9.1 (57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斯蒂格·拉森 译者: 颜湘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5
两名重伤病患搭载直升机被送入了约特堡索格恩斯卡医院,一位是头部中弹的莎兰德,另一位是被莎兰德用斧头重创的札拉千科。莎兰德在动过手术后性命暂时无虞,却仍被困在床上动弹不得,且受到警方严密监控,但当她得知札拉千科也住在同一层楼的加护病房后,立即神经紧绷,心理上又进入战备状态。
医院之外,布隆维斯特与欲置莎兰德于死地的秘密组织之间的对抗更是剑拔弩张。国安局内部的这一秘密小组没有名字,不为人知,也没有任何文件能证明其存在。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同时避免引发宪政危机,他们必须确保继续将莎兰德判定为行为失能,并关押进精神病院。布隆维斯特找到一份被隐藏多年的档案,了解了到莎兰德十二岁被关进精神病院的真实缘由,他开始着手为《千禧年》杂志撰写长文,揭开秘密的核心,替莎兰德讨回公道。一旦发表,这篇文章很可能会撼动瑞典政府与国家根本……
2016年8月6日 已读
第三部俨然政治小说+犯罪小说的大长篇,男女主的感情线怎么会这样…摔…尽管作者在三部曲创造完成后去世,但继承人手上有第四部未完成的手稿,还有两部的大纲。而出版社方面找人又签了三部,并且已经出版了一部。
推理
丝之屋 豆瓣
The House of Silk
7.3 (40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东尼·赫洛维兹 / Anthony Horowitz 译者: 马爱农 / 马爱新 译林出版社 2011 - 10
贝克街221B。
故事由一位神秘的访客开始。他给福尔摩斯讲述了自己离奇的经历,而紧接着,一桩桩看似毫无关联的谋杀案接连发生。
重重谜团将福尔摩斯和华生包围,而他们两人还是一如既往地追击邪恶,却无法回避地意识到,自身已落入黑暗的深渊中……
“丝之屋”究竟是什么?福尔摩斯在这个案件里面临他一生中最大的挑战。难道他的推理出错了吗?
最后的结局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力。
2011年元月,柯南道尔产权会宣布,有史以来唯一一次认证一部福尔摩斯新故事。
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福尔摩斯去世一年后,垂垂老矣的华生写下了福尔摩斯生前绝对不会允许他写下的一桩大案:《丝之屋》。
华生说:“我要讲述的是福尔摩斯一生中最耸人听闻的案子。”华生担心他所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准备好读这个案件,就令他的后人将手稿封存一百年…
《丝之屋》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谜案,一个福尔摩斯探案的巅峰之作。
2016年10月11日 已读
丝之屋的精髓在于它将粉丝重新带入了19世纪的伦敦。一些精妙之处的描写只有粉丝才会懂,莫里亚蒂的二项式,华生的授勋,平克顿侦探。也弥补一些我们在原著中没有见过的遗憾:从来没有描写过的法庭和监狱,正面出现的莫里亚蒂,白教堂和开膛手杰克,更加鲜明的人物性格(包括小吃醋的华生夫人)。作为续作,仿写的风范很重,但是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一部优秀作品的地位。
推理
寒鸦行动 豆瓣
Jackdaws
8.1 (1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肯·福莱特 译者: 于大卫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秘密设立了一个新的情报组织——特别行动处,这是一支清一色的女子部队。这群勇敢而出色的女特工在整个欧洲展开了激烈的抗德游击行动。高级特工弗立克是特别行动处的重要成员,也是法国最有影响力的间谍。在一次破坏任务中,由于情报有误,弗立克付出了惨重的代 价,她带领的队伍全军覆没。时间紧迫,盟军的反攻日益逼近,她必须在一周之内再次深入敌后,捣毁德军的电话通讯枢纽,斩断柏林、巴黎、诺曼底所有纳粹分子的联系。于是,一群身份各异又毫无特工经验的女性聚集在弗立克身边:散漫的贵族、分不清幻想和现实的小妖精、脾气暴虐的吉卜赛杀人犯、擅长撬保险柜的小偷、异装癖同性恋……她们临时集结成代号为“寒鸦”的小队,踏上了有去无回的征途。然而,本该绝密的行动计划却让一位嗜血成性的纳粹军官获悉,他通过高超又残忍的审讯技巧,从俘虏口中套出了大量情报。他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寒鸦们的到来……
2016年12月5日 已读
凭借处女作风暴岛就斩获爱伦坡奖的肯福莱特,人们可能比较熟悉他现在的作品,各大排行榜热销的巨人的陨落。04年创作了寒鸦行动,基于历史现实+虚构情节的一部悬疑小说,故事发生在诺曼底登陆的前一周,一个全是女性的特别行动小组要破坏纳粹在法国的通信中心。剧情紧张,写实性很强,丝毫没有违和感。很有间谍小说的feel。
推理
首席女法医1 豆瓣
Postmortem
6.6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帕特丽夏·康薇尔 / [美国] 派翠西亚·康薇尔 译者: 顾效龄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4
弗吉尼亚,里士满。
四名女子连续被勒杀,凶手没有留下指纹,现场却有一股似有若无的气味。警方一筹莫展,被迫向首席女法医凯•斯卡佩塔求助。首席女法医经过不懈努力,发现遇害人尸体在激光照射下会发出奇异的闪光。
气味来自何处?是什么在闪光?女法医渐渐触及真相,阴冷的刀锋却已迫近咽喉……
《首席女法医》(Postmortem)是帕特丽夏•康薇尔(Patricia Cornwell)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也是她创作的以州首席女法医凯•斯卡佩塔为主角的系列小说的第一本。
1990年出版后在美国引起轰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1991年,更以横扫之势征服欧美众多大奖评委,史无前例地在一年中一举斩获爱伦•坡(Edgar)年度最佳新人奖、克雷西文学奖(Creasey)、安东尼文学奖(Anthony)、麦卡维帝文学奖(Macavity)以及法国的浪漫传奇小说奖(French Prix du Roman d’Aventure)等5项大奖。
从此,康薇尔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创作“首席女法医”系列小说,斯卡佩塔也成为欧美最为著名的法医形象,于1999年作为美国作家创作的最佳侦探,荣获歇洛克奖(Sherlock Award)。
2016年12月7日 已读
cornwell的首席女法医系列,这是第一部尸体在说话,南海在14年🈶️新版。国内目前翻译到11年的第19部红雾,英文版最新的是16年的第25部chaos。读起来很像CSI或者bones的犯罪推理小说,时代感满满(调制解调器和呼机),但是氛围很紧张,部分桥段略惊悚,尤其是深夜读,美国的犯罪小说很注重环境描写,这一点和国内不同,法医分析和尸检都很专业,作者是具有相关背景知识的圈内人,仅此一点已经比国内这帮只会心理侧写的空想主义小说家强多了!故事讲述了在里士满发生多起勒杀案,作为女法医的主角一面对抗办公室政治,一面机智地找出真凶。
推理
首席女法医2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美] 帕特丽夏·康薇尔 译者: 温怡惠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3
才华洋溢的年轻女作家贝丽尔陈尸家中,身上刀痕累累惨不忍睹,她那份引发众议的自传手稿也不翼而飞。不久,与她关系密切的普立策文学奖得主横死家门,一名涉有重嫌的男子突然上吊自杀,案件陷入绝境……
在案件旋涡的中央,首席女法医斯卡佩塔发现贝丽尔被害 当天刚刚从一处小岛归来。她沿贝丽尔的足迹,走过她充满惊恐的居室,走过那个神秘小岛,走过疑雾重重的里士满……就在她接近真相的一刹那,突然发现自己获得的不是真相,而是陷阱……
2016年12月11日 已读
女法医系列的第二部肉体证据,两条推理主线并存的作品,凶手是一条线,遗失的手稿又是一条。情节紧张扣人心弦,情景描述相当厉害(大爱法医深夜留宿那一段),不愧是DNA时代的阿婆。喜欢法医和马里诺的组合。作者顺便黑了一把key west,我去玩的时候感觉还不错啊。
推理
首席女法医3 豆瓣
6.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帕特丽夏·康薇尔 译者: 蓝目路 南海出版社 2009 - 7
四对年轻情侣被严重侵蚀的尸骸陆续出现,首席女法医斯卡佩塔的取证困难重重,她被迫连续8次写下“死因不明”。
又一对情侣失踪了,女方母亲来自政界高层。背负沉重破案压力的首席女法医,在逐步逼近真相的过程中,猛然发现每个案件都被人为抹去了一个重要物证——一张神秘的红桃J,而她自己也陷入了更大的危局……
2016年12月11日 已读
第三部残骸线索,质量大幅提升的第三部,故事的前半部分岛导向了一个阴谋论的线索,非常符合我们对西点CIA和弗吉尼亚的认识,故事后半程开始抽丝剥茧般的还原案情和推理线索,cornwell很注意关于案件的细节(与国内所谓的犯罪小说家不同,当然我指的雷米周浩辉蜘蛛他们,国内还是逃不过猎奇向,犯罪小说真的不是恐怖小说,这就是我不喜欢法医秦明和十宗罪的原因),故事的结局也很精彩(双重反转),多数人物都和前作有关联。
推理
首席女法医4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帕特丽夏·康薇尔 译者: 严韵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1
十六岁的女子网球选手德鲁·马丁与朋友同游罗马时走失,再次被人发现时已是纳佛那广场上一具赤裸的尸体;身份不明的小男孩内出血致死,浑身满是伤痕,孤独地躺在停尸间里;海滩上价值千万美元的豪宅内,一名女子似乎成为某种仪式的受害者。看似孤立的恐怖犯罪事件,在一名主持、制作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名流身上隐隐产生交集,她不断从自己的一位咨询对象那里收到和受害者有关的邮件。
2016年12月23日 已读
(这个简介对吗,英文名字也不对)首席女法医的第四部,我觉得这一系列的风格就是推理让步于剧情,比如消失的指纹这一部。无论是马克,露西,还是马里诺的人物冲突,篇幅都要远远超过推理需要的人物,模仿型犯罪也好,背后有阴谋的办公室政治也好,全书一定会在最后给你个差不多的人物,强行解释一波,该洗白的洗白,然后宣布全片终结。这一点很难说完美与否,作为非传统的推理小说,我认为这种“美剧味”很浓的小说也是自己的风格。
推理
首席女法医5 豆瓣
作者: [美] 帕特丽夏·康薇尔 译者: 蔡梵谷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6
头部中枪,却无颅内出血,非枪击致命。
指尖干枯,部分发肤脱落,非第一现场。
肺泡无积水,非溺亡。
舌骨无受损与淤血,非闷勒致死。
……
在本部作品中,首席女法医斯卡佩塔展示出无与伦比的精湛法医技巧。凭借精微深邃的病理学造诣,从每一寸肌肤聆听死者的诉说,最终走入案件中心,打开了一个令世人目瞪口呆的真相……
2016年12月23日 已读
第五部body farm,其实人体农场只出现了很少的一部分篇幅。我记得bones还是criminal mind有讲到农场,不过是把它当作了犯罪手法。四五六三部,我们终于看到了女法医的莫里亚蒂,凶残的犯罪者,高特,这是推理线。感情戏是两条,法医、马里诺还有FBI老大的三人戏路被引爆,我猜女法医下一步要攻略议员了,颗颗。另一条,露西长大成人开始陷入自己的感情麻烦,并给她和姨妈带来危险。结尾,法医果然还是爱露西,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
推理
首席女法医6 豆瓣
From Potter's Field
作者: [美] 帕特丽夏·康薇尔 译者: 王瑞徽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7
平安夜,大雪纷飞。警方收到一份特殊的圣诞礼物:一具女性裸尸赫然靠坐于纽约中央公园喷泉之前。而这仅仅是开始——交通警察被自己的枪打死,陈尸地铁隧道;治安官眉心中枪,尸体惊现法医办公楼;失踪刑警遭暴力致死,被抛入熊熊燃烧的废弃焚化炉……首席 女法医斯卡佩塔信用卡被盗用,手术刀也不翼而飞,层层迷雾之中,一股阴冷的寒气扑面而来……
2016年12月23日 已读
露西在第六部的主要任务就是作!丢东西,私自调查,引狼入室,犯幼稚病,大决战拎着把枪就冲出去了……斯卡佩塔的属性就是不幸+吸引犯罪者,简直就像某小学生一样,走到哪里死到哪里,身边的下属不是挂掉就是辞职。反派的力度弱了一点。然而,验尸大楼那一段写的很精彩,非常扣人心弦,我就知道自从CIA和州长搞完鬼后,五角大楼也不能闲着,这一部乖乖地跳出来了。
推理
首席女法医7 豆瓣
作者: [美] 帕特丽夏·康薇尔 译者: 黄妉俐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8
新年前一天,美联社著名记者离奇陈尸于冰冷河底。
雪夜,不速之客潜入女法医斯卡佩塔宿处,割破车胎,留下一串神秘脚印。
调查即将深入,斯卡佩塔的年轻助手又惨遭不测,昔日俊美化为一具凄惨尸 骸。
……
这一系列惨案只是冰山一角,幕后黑手超乎想象的复杂、邪恶、强大,而一本令人惊恐至极的魔鬼“圣经”似乎成为揭开谜底的唯一线索。斯卡佩塔一步步深入到黑暗组织的中心地带,此时她接近的,是真相,还是陷阱?
2016年12月23日 已读
第一次给女法医打两星,这本写的真心一般,恐怖分子登场,抢夺核原料。斯卡佩塔化身007和露西里应外合大获全胜,seriously?请不要神化侦探(法医/警察)这些职业,首席女法医简直是首席女杀手,每次都要亲自解决反派,这实力有点夸张吧。弱化推理强化情感我还可以接受,但是由推理悬疑转化成硬汉派小说有点突兀了吧,老大失足落水?这情节设计的……情感线我不会,女性作家一贯比较细腻的风格,这又不是暮光之城,没必要计较这个……
推理
首席女法医8 豆瓣
作者: [美]帕特丽夏·康薇尔 / Patricia Cornwell 译者: 王瑞徽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1
对付嫌疑人要容易得多,但谁会愿意去面对受害者哭泣的母亲呢?你会因此而心碎。——凯•斯卡佩塔
又一具苍白的残骸出现在垃圾掩埋场,连环杀人案仍在继续。
不久,绝迹多年的致命病毒在小岛上诡异出现,一名老妇人受感染卧尸在床,大规模疫情一触即发。
死神化身为“死医客”,在网络上宣告自己的审判,狞笑着挥舞起收割数百万生命的镰刀。
连环杀人案的重重压力、病毒的致命威胁、“死医客”的疯狂挑衅……
又一次,女法医斯卡佩塔站在了生与死的十字路口。
2016年12月24日 已读
第八部的致命暴露:自带吸引犯罪者体质的法医大大又一次引起了对手的关注,分尸案+变种天花,细节描写真的不错,没有专业背景写不出来的,看的我毛骨悚然。情节上可推敲的地方有很多:法医隔离了两天就跑出来了?这种情况不常规关两周么。反派最后就这么束手就擒了?连最后的反抗也没有。我知道首席法医很有钱,但是你也不能一部搬一次家啊……顺便一说,美国在线这么有时代感的东西类似当年的聊天室吧。
推理
尸语者 豆瓣
鬼手佛心
7.0 (68 个评分) 作者: 秦明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10
高速公路上抛下9袋尸块,被割下的膀胱里居然藏有冰碴,2000辆飞驰而过的车里,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垃圾场里被捆绑的女尸,全身器官都已经蜡化,要如何下手,才能验出她死亡的真相?
电话打到一半,话筒里却传来沉闷的挣扎声,潜伏在校园当中的魅影,真的吞噬了那些女孩?
荒山残尸、灭门惨案、校园禁地、公路游魂、水上浮骸、天外飞尸……
2016年12月26日 已读
尸语者写的像解剖学教科书,专业知识是够够的,总结之后就是法医学期末考试题。然而,法医秦明第一季故事性不足,20个小故事拼起来的,完全没有内在的统一线索,语言描述方式像在写报告。一个人发言,其他人装白痴提问,读起来是社会主义办案方式(和资本主义方式的首席女法医和骨头系列),派出所接电话,摸排走访,结尾感叹生活和谐,注意安全。
推理
急电:北方四岛的呼叫 豆瓣
エトロフ発紧急电
作者: (日)佐佐木让 译者: 张文颖 新星出版社 2012 - 1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上空阴云密布,一触即发。
日军在大陆的战争泥潭里越陷越深。为了缓解燃眉之急,日本军部决定对美宣战,在短时间里控制住整个太平洋地区。
然而,美军的实力远在日军之上,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怎么办?日军最疯狂的赌徒山本五十六决定导演人生中最大的赌局——目标,珍珠港。
为了迷惑美军,山本五十六故布疑阵,将日军最精锐的力量隐藏在了日俄交界处的北方四岛。然而,美国的情报部门依稀嗅到了异常的气息。罗斯福和他的手下的间谍们会无动于衷吗?
直木奖作家佐佐木让成名作
连续斩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冒险小说协会奖和山本周五郎奖
偷袭珍珠港,是日本阴谋得逞,还是美国欲擒故纵?
迷雾掩盖的真相,是否隐藏在直到今天依然敏感的北方四岛?
真实全景揭露珍珠港事件真相的间谍小说
美国、苏联、日本、朝鲜联袂奉献谍战爱情大片
疯狂赌徒山本五十六和美国情报部上演针锋相对的智斗游戏
这是日本谍战小说的顶峰作品,也是谍战小说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杰作。
——日本亚马逊
比《潜伏》更热血澎湃,比《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更真实细腻。
——微博
2017年1月9日 已读
广义的日系推理小说,狭义来说属于间谍/战争小说,类似肯福莱特的寒鸦行动。久久木让的太平洋战争三部曲的第一部,视角独特:日裔移民,北方土著,战争描写不带政治前提,着重背景而不加评价(柳广司的代号D机关),过程紧张,个人比较喜欢前往择捉岛的部分。
推理
推理要在晚餐後 豆瓣
謎解きはディナーのあとで
6.6 (2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川笃哉 译者: 黃健育 尖端出版 2011 - 8
上市半年狂銷一百萬冊!
擊敗湊佳苗《告白》銷售紀錄──
2011年本屋大賞第一名 東川篤哉《推理要在晚餐後》 用幽默引爆全日本熱烈迴響!
連續三十週進榜,日本Oricon書籍總合榜銷售TOP1!淳久堂書店、紀伊國屋書店、丸善書店、Tsutaya網路書店、文教堂書店、三省堂書店、Book 1st書店 日本書店店員一致好評推薦:「總之就是有趣!」
「請恕我失禮,難不成大小姐您的眼睛是瞎了嗎?」
無論是多麼悲慘的殺人事件,也要優雅地解開謎團(!?)
剛任職於警視廳國立署的菜鳥刑警寶生麗子,其實是聞名全球、坐擁無數企業的「寶生集團」千金大小姐。工作時,麗子總是刻意隱瞞自己的身分──然而和她搭檔調查案件的直屬上司風祭警部,毫不掩飾自己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實在是蠢到不行。這樣一對大少爺與千金小姐的刑警搭檔,調查命案現場時也毫不意外總是往錯誤方向推理,使得案情陷入膠著......就在麗子下班回家之後,一邊吃著晚餐一邊閒聊著今天發生的事件時,在她身旁服侍的管家影山,總會一針見血地道出破案的關鍵──
千金刑警與毒舌管家一搭一唱的絕妙演出,幽默感十足的本格推理在此登場!
人物介紹
寶生麗子
任職於警視廳國立警署的新人刑警。不過一回到家就成了名震天下的「寶生集團」總帥寶生清太郎的獨生女。麗子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優秀的大學,是個貨真價實的名媛千金。這樣的她選擇了警察作為職業。在工作時,她總是刻意隱瞞自己是千金大小姐一事。
影山
名字不明。他是侍奉麗子的管家兼司機,受雇於寶生家才剛滿一個月。平時身穿黑色西裝配上銀框眼鏡,體型苗條,不輕易表露感情。聽完麗子描述事件的概要後,時常做出逾越管家身分的狂妄發言,惹得麗子火冒三丈,不過事件也往往因此而得到解決。
風祭警部
國立署的警部,也是麗子的直屬上司。他是「風祭汽車」創業者的公子,該製造商揚名國內外的跑車同時兼具了最棒的設計與最高的耗油率。愛車是銀色的Jaguar。因為把麗子當「小姑娘」看待而被麗子討厭。
2017年1月15日 已读
东川笃哉号称破纪录的销售量,推理要在晚餐后。开始看👀书,我以为自己在逛晋江女频,略女性向作品,人物关系简单:傲娇的大小姐刑警,自大狂的土豪上司,幕后大boss一般大帅哥管家。文风和剧情都比较轻松(巴宝莉的风衣配阿玛尼的眼镜,作者有点被郭敬明毒害的感觉),安乐椅推理本来就比较弱势,某个故事看到一半就被我猜到结局。一旦接受了作者这种设定,整个故事完全可以被当作爱情轻喜剧来看,而且确实有点小幽默。如果抱着要看严肃推理作品的读者,可以出门左转了,这部小说真的不适合你。
推理
时间的女儿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约瑟芬·铁伊 (Josephine Tey) 译者: 王傅雷 / 刘钊 现代出版社 2017 - 1
2017年6月15日 已读
推理小说的集大成者,约瑟芬铁伊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描述了一场轮椅侦探故事,所谓安乐椅或者轮椅侦探,指侦探本身行动不便,以纯粹的逻辑推理为侦破线索,而不是实地勘验。故事除了有着严谨的逻辑以外,还着重强调了汤尼潘帝(因政治等因素夸大的历史事件)。塔中王子与理查三世的情节,对于非英国历史爱好者来说,肯定会影响到阅读体验,我对人名已经是一头雾水了,重塑历史的方法很有趣,毕竟所谓历史真相本来就是镜花水月。
推理
别相信任何人 豆瓣
Before I go to sleep
6.4 (85 个评分) 作者: [英]S.J.沃森 译者: 胡绯 中信出版社 2011 - 10
每天醒来,克丽丝汀都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身旁躺着一个不认识的男人。
当她面对镜子,发现自己居然老了20岁。那个男人会告诉他,你今年47岁,20年前遭遇严车祸,从此记忆受损。我是你的丈夫本,你很安全。
克丽丝汀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醒来,就再也不记得昨天发生过事。关于她世界里的一切,全部只能由本告知。不过每一天,她也会接到陌生的纳什医生来电,要她到衣橱后方找出日记。原来,克丽丝汀在睡前会写下今天的事作为“备忘录”,提醒明天失忆的自己。
就这样,克丽丝汀借着日记的累积,一天天重建了自己的历史,但细节渐渐和本以及纳什医生的说法产生矛盾。他到底该相信谁?
今天醒来,她翻开日记,只见第一页写着:别相信本。
2017年8月11日 已读
又冲动到四点看小说,短期记忆消失症的背景,小说大部分都是铺垫,最后结局反转。推理小说无非就是正反逻辑的问题,利用日记来创作记忆并不算是新手法(记忆碎片是利用照片和note),小说并不难看,如果有基于三重逻辑的二次反转可能会更精彩。即使有患者信息保护,这么多年没人找女主我是不信的。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