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預謀邂逅 豆瓣
9.0 (8 个评分)
阿肆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3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阿肆,來自上海。2008年自學吉他,2009年開始嘗試創作,2011年一曲《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嶄露頭角、被樂迷稱呼為“炸雞少女”阿肆。2012年簽約中國獨立音樂大廠摩登天空,首支單曲《浮光掠影》一推出即獲得了老狼、李健、姚晨等人的大力推薦,成為新一代中國singer / song writer的指標。索尼音樂將於2013年12月3日,正式在台灣發行阿肆首張個人創作專輯《預謀邂逅》。
她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是用音樂構築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歌者“阿肆”;白天正坐在辦公室,晚上就沈溺在吉他哼唱的溫柔鄉裡。工作中她越被同事“調教”得老實本分小心謹慎,音樂中她就越釋放天性無拘無束。生活中對“喜歡”這個詞都羞於啟齒的她,卻可以在作品裡豪邁地唱著“是的,我我我我我我愛你”;創作時看上去總像處於“脫線”狀態,卻總在對歌曲的詮釋中揪出你心裡最細膩隱蔽的那根神經。上一秒她還在舞臺上唱著歌,下一刻她就融入了茫茫人海。
阿肆的靈感像一次次不可預測的小爆炸,貫穿於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瑣碎細事。她習慣用喜劇的輕便外衣包裹憂傷的情歌;當你被這些幽默詼諧的歌詞迷惑得後知後覺時,那份真切的共鳴其實早已悄然而至。
《預謀邂逅》
專輯十首的選歌蘊含了人生各階段的生活。開場曲《Get Up起床歌》代表每一個起點,好比清晨睜開眼就告訴自己“必須由睡夢中醒來迎接新的日子”。從第二首《有女朋友別忘了請我吃飯》裡直抒暗戀情結、寧肯心酸祝福也不願妥協的偏執勁,到《預謀邂逅》呢喃的設想追愛,再到《Itinerary旅行計畫》輕歎的“景色只會因你與我共賞而壯美”,構成了走入愛情的情景/心境變化。而坐擁愛情之後,“我”開始思索自己的《缺乏》,於是又在看古裝穿越劇時產生了《紫卿》的臆想。然而意猶未盡總會盡,我們仍得跳出千年愛情的纏綿畫面經受時間的考驗,自《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中面對無奈愛情的豁達,延伸至失戀帶來的成長,即使受過傷依然能夠活得坦蕩、讓《微涼的心跳》熱烈起來。尾聲處,在細數了《浮光掠影》般的回憶後,以一個留白的《睡前故事》作為傳音筒,給聽者留下開放式的結局、內心漣漪的未完待續。
整張專輯由旅行團樂隊鍵盤手、製作人韋偉親自操刀,摩登天空老闆沈黎暉全程監製。《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保留了原始編曲上海搖滾吉他手阿亂賦予的渾然天成,《Itinerary》與《紫卿》則由北京多棲藝人小類注入延綿遐想,《預謀邂逅》更是在邀請香港獨立樂隊my little airport成員林阿P的清新編曲、融合韋偉電子樂混搭木吉他營造的聽覺夢幻,情懷氤氳;其他所有曲目編曲皆由韋偉包攬,《微涼的心跳》在復古迪斯可渲染下鬼馬搖擺、讓《浮光掠影》在回憶章節中柔情飄逸,編曲色彩之斑斕充沛,歌意表達之自然飽滿,讓人耳前一振。樂器錄製過程中,旅行團全員出動,吉他手子君、鼓手徐彪親力親為,力撐“炸雞師妹”到底。最後由謝天笑的御用調音、混音師陳東完成專輯的混音製作。長達一年的編曲工作跨越北京、上海、香港三地,使得整張專輯在各種元素的碰撞中曲風靈動,簡約流暢又不乏創意。阿肆獨一無二的唱作風格完整呈現。
她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是用音樂構築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歌者“阿肆”;白天正坐在辦公室,晚上就沈溺在吉他哼唱的溫柔鄉裡。工作中她越被同事“調教”得老實本分小心謹慎,音樂中她就越釋放天性無拘無束。生活中對“喜歡”這個詞都羞於啟齒的她,卻可以在作品裡豪邁地唱著“是的,我我我我我我愛你”;創作時看上去總像處於“脫線”狀態,卻總在對歌曲的詮釋中揪出你心裡最細膩隱蔽的那根神經。上一秒她還在舞臺上唱著歌,下一刻她就融入了茫茫人海。
阿肆的靈感像一次次不可預測的小爆炸,貫穿於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瑣碎細事。她習慣用喜劇的輕便外衣包裹憂傷的情歌;當你被這些幽默詼諧的歌詞迷惑得後知後覺時,那份真切的共鳴其實早已悄然而至。
《預謀邂逅》
專輯十首的選歌蘊含了人生各階段的生活。開場曲《Get Up起床歌》代表每一個起點,好比清晨睜開眼就告訴自己“必須由睡夢中醒來迎接新的日子”。從第二首《有女朋友別忘了請我吃飯》裡直抒暗戀情結、寧肯心酸祝福也不願妥協的偏執勁,到《預謀邂逅》呢喃的設想追愛,再到《Itinerary旅行計畫》輕歎的“景色只會因你與我共賞而壯美”,構成了走入愛情的情景/心境變化。而坐擁愛情之後,“我”開始思索自己的《缺乏》,於是又在看古裝穿越劇時產生了《紫卿》的臆想。然而意猶未盡總會盡,我們仍得跳出千年愛情的纏綿畫面經受時間的考驗,自《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中面對無奈愛情的豁達,延伸至失戀帶來的成長,即使受過傷依然能夠活得坦蕩、讓《微涼的心跳》熱烈起來。尾聲處,在細數了《浮光掠影》般的回憶後,以一個留白的《睡前故事》作為傳音筒,給聽者留下開放式的結局、內心漣漪的未完待續。
整張專輯由旅行團樂隊鍵盤手、製作人韋偉親自操刀,摩登天空老闆沈黎暉全程監製。《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保留了原始編曲上海搖滾吉他手阿亂賦予的渾然天成,《Itinerary》與《紫卿》則由北京多棲藝人小類注入延綿遐想,《預謀邂逅》更是在邀請香港獨立樂隊my little airport成員林阿P的清新編曲、融合韋偉電子樂混搭木吉他營造的聽覺夢幻,情懷氤氳;其他所有曲目編曲皆由韋偉包攬,《微涼的心跳》在復古迪斯可渲染下鬼馬搖擺、讓《浮光掠影》在回憶章節中柔情飄逸,編曲色彩之斑斕充沛,歌意表達之自然飽滿,讓人耳前一振。樂器錄製過程中,旅行團全員出動,吉他手子君、鼓手徐彪親力親為,力撐“炸雞師妹”到底。最後由謝天笑的御用調音、混音師陳東完成專輯的混音製作。長達一年的編曲工作跨越北京、上海、香港三地,使得整張專輯在各種元素的碰撞中曲風靈動,簡約流暢又不乏創意。阿肆獨一無二的唱作風格完整呈現。
花斑马 豆瓣
7.6 (14 个评分)
杭盖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15日
出版发行:
天浩盛世
4000年前,马从原始世界的游荡中脱离而出,进入到了人类社会。自此,它在人的历史中一次次腾飞、跋涉,塑造出一幅幅生动的形象。一匹马,也有它的命运轨迹;一介马夫,也有他深藏心底的夙愿;一把马头琴,也有它的天涯憧憬。马,它不只是我们的交通工具,它更是我们的家人和故友。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为马写一段故事、唱一支歌儿?
2016年,杭盖再度归来,回到你身旁,带来了他们的新专辑《花斑马》,这是他们出道以来的第五张作品。在秉承着蒙古音乐内核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加多元化的变革与创新,但依旧紧贴着游牧民族滚烫的时代脉搏,足以令乐迷充满期待。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为马写一段故事、唱一支歌儿?
2016年,杭盖再度归来,回到你身旁,带来了他们的新专辑《花斑马》,这是他们出道以来的第五张作品。在秉承着蒙古音乐内核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加多元化的变革与创新,但依旧紧贴着游牧民族滚烫的时代脉搏,足以令乐迷充满期待。
吉姆餐厅 豆瓣
7.8 (98 个评分)
赵雷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10月19日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家≪吉姆餐厅≫
2011年10月,
之后的那些秋夜!
我总是习惯从工作室出来之后坐在隔壁胡同的清真餐厅里点几个肉串喝瓶啤酒,吃完,一个人骑着小摩托车,无拘束的,回家睡觉。
因为想念母亲至深,导致我总有一种钻心的孤独。每当天色暗下来,每当一切静下来,眼前就会浮现从前的一幕幕。
秋夜带给我的凄凉是任何喧闹都无法覆盖的。餐厅里生意很好,老板、服务员们和我都很熟悉,就像我对秋天一样的熟悉与敏感。突然我觉得这家餐厅就像我的家,它像家人一样在为我准备着晚餐,那个嘎小子服务员总是对着我笑。顺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怪想法,我跳了出来: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那个正在端着酒杯流泪的男人,不知道该和他说些什么,我能理解他的悲伤,却无法为他清唱一支歌。我为自己起了个新名字,那是从母亲的名字延续而来的。“米尔”!这名字把我和母亲绑在一起。然而我又很讨厌这名字,它提醒着我,催促我走出那片时光乐土。我为这个餐厅也起了新名字“吉母餐厅”,因为在这里吃饭是要付钱的,所以“吉母”变成“吉姆”。
所有的餐厅都是吉姆餐厅,它是从“家”演变过来的另一个似家的环境,隐匿于心。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坐在吉姆餐厅里用餐,但是你们是否像我一样怀念过去,怀念那些陪伴我们走过的故人。
我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是什么,但我会把吉姆餐厅装在心中,像母亲告诉我的那样,一直走下去。
赵雷
2014年6月24日
2011年10月,
之后的那些秋夜!
我总是习惯从工作室出来之后坐在隔壁胡同的清真餐厅里点几个肉串喝瓶啤酒,吃完,一个人骑着小摩托车,无拘束的,回家睡觉。
因为想念母亲至深,导致我总有一种钻心的孤独。每当天色暗下来,每当一切静下来,眼前就会浮现从前的一幕幕。
秋夜带给我的凄凉是任何喧闹都无法覆盖的。餐厅里生意很好,老板、服务员们和我都很熟悉,就像我对秋天一样的熟悉与敏感。突然我觉得这家餐厅就像我的家,它像家人一样在为我准备着晚餐,那个嘎小子服务员总是对着我笑。顺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怪想法,我跳了出来: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那个正在端着酒杯流泪的男人,不知道该和他说些什么,我能理解他的悲伤,却无法为他清唱一支歌。我为自己起了个新名字,那是从母亲的名字延续而来的。“米尔”!这名字把我和母亲绑在一起。然而我又很讨厌这名字,它提醒着我,催促我走出那片时光乐土。我为这个餐厅也起了新名字“吉母餐厅”,因为在这里吃饭是要付钱的,所以“吉母”变成“吉姆”。
所有的餐厅都是吉姆餐厅,它是从“家”演变过来的另一个似家的环境,隐匿于心。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坐在吉姆餐厅里用餐,但是你们是否像我一样怀念过去,怀念那些陪伴我们走过的故人。
我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是什么,但我会把吉姆餐厅装在心中,像母亲告诉我的那样,一直走下去。
赵雷
2014年6月24日
无法长大 豆瓣
7.2 (68 个评分)
赵雷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30日
出版发行:
好有感覺音樂
—— 見素抱樸 不忘初心
聽完《無法長大》這張專輯,總會思考一個問題:成長的意義是什麼呢?是不再帶著稜角和刺直面世界?是對所有不公平和潛規則妥協?還是一路走一路尋找最初的感動?這些零碎的定義,看起來都不足以闡述成長。而趙這張專輯,似乎也在尋找著答案…
《無法長大》共收錄了10支單曲,所有詞曲仍由趙雷自己全部包辦,如果你仔細聽,會發現唱片中有很多特別的音效:家裡的舊電視、微信的語音條,甚至有電磁爐的提示聲等等。它們都來自真真切切的生活,這大概也是趙雷在用音樂傳遞出的內容:音樂來源於生活,也在詮釋著生活。
低頭撫琴,趙雷用一個仍保有純粹童真的孩子視角在歌唱。他的旋律里,有「人和人總是有差距,日子里總要遇難題」的現實,有至今難忘的暮色中的回眸,有「再見北京」中揮別過去的自己,也有「想過平常人的生活,慾望請忽視脆弱的我」的慨然。
站在30歲人生分水嶺上的趙雷,相比《趙小雷》的隨性灑脫和《吉姆餐廳》的寓意深刻,在《無法長大》這張專輯里,他愈見成熟和沈穩,可見獨自闖蕩多年,歲月到底還是有所饋贈。這種「沈穩」和「無法長大」並不衝突,前者是生活經驗的累積,而後者,則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體悟。
在人世間行走,一路風雨兼程,途中總會遇見些什麼。忽然慶幸有趙雷這樣的歌手,始終遠離人群,靜靜地給你唱歌。用難能可貴的赤誠跟你講他音樂里的離別,孤獨和成年人奔向社會必須面對的種種現實。它們偶爾擊中你,也時時刻刻提醒著你,要記得來時路上的自己啊。
誰不是一路走,一路丟棄,再一路拾起呢? 想起紀伯倫的一句詩,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
聽完《無法長大》這張專輯,總會思考一個問題:成長的意義是什麼呢?是不再帶著稜角和刺直面世界?是對所有不公平和潛規則妥協?還是一路走一路尋找最初的感動?這些零碎的定義,看起來都不足以闡述成長。而趙這張專輯,似乎也在尋找著答案…
《無法長大》共收錄了10支單曲,所有詞曲仍由趙雷自己全部包辦,如果你仔細聽,會發現唱片中有很多特別的音效:家裡的舊電視、微信的語音條,甚至有電磁爐的提示聲等等。它們都來自真真切切的生活,這大概也是趙雷在用音樂傳遞出的內容:音樂來源於生活,也在詮釋著生活。
低頭撫琴,趙雷用一個仍保有純粹童真的孩子視角在歌唱。他的旋律里,有「人和人總是有差距,日子里總要遇難題」的現實,有至今難忘的暮色中的回眸,有「再見北京」中揮別過去的自己,也有「想過平常人的生活,慾望請忽視脆弱的我」的慨然。
站在30歲人生分水嶺上的趙雷,相比《趙小雷》的隨性灑脫和《吉姆餐廳》的寓意深刻,在《無法長大》這張專輯里,他愈見成熟和沈穩,可見獨自闖蕩多年,歲月到底還是有所饋贈。這種「沈穩」和「無法長大」並不衝突,前者是生活經驗的累積,而後者,則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體悟。
在人世間行走,一路風雨兼程,途中總會遇見些什麼。忽然慶幸有趙雷這樣的歌手,始終遠離人群,靜靜地給你唱歌。用難能可貴的赤誠跟你講他音樂里的離別,孤獨和成年人奔向社會必須面對的種種現實。它們偶爾擊中你,也時時刻刻提醒著你,要記得來時路上的自己啊。
誰不是一路走,一路丟棄,再一路拾起呢? 想起紀伯倫的一句詩,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我們為什麼出發。
安和桥北 豆瓣
8.4 (323 个评分)
宋冬野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2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一个城市漫游者的安和桥北
他
在蓉城的祠堂敲打耳钟的空灵,
在太湖樵头尝过醉人的雨。
在筑城折下腊梅看尽风尘把酒,
在金陵的阅江楼巅览望江淮。
在西湖岸边撑起一把纸伞,
在凤凰城中贺兰山下轻嗅刺玫。
在商都品笑白居不易,
在浏阳河映出的星光里记起奶奶的微笑。
在金城的河床里荡起黄河谣
也在这里点燃一只兰州。
有一天,他还是回到了安河桥,也许就忘掉了混凝土的过错,在桥下寻觅着那些安澜平和。
第一张专辑定名为《安和桥北》,也献给已经和安和桥一起去了天上的,深爱的奶奶。并将未来所有可能得到的成就,归功于她的冥冥之中的庇佑。
一个胖子的城市生活总结
今天的“安河桥”原为“安和桥”,取“安澜、平和”之意,原本一个看到名字就想生活一辈子的世外桃源活生生的改成了一架没灵魂的钢筋水泥桥。宋冬野在安和桥下学会弹吉他,在安和桥下走过肆无忌惮的童年和乱七八糟的青春,在安和桥下遇见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安和桥下吃奶奶做的饭,也在安和桥下历经成长。环境变迁使他将所有美好的记忆深藏心底,流于指间,弹于心弦。那些过往的人、事、物转化成了更真实深刻的情感,也成就了宋冬野的音乐理念。然而宋冬野从不把自己的音乐归于哪一类,只知道他的歌词里有他的全部情感与灵魂。
倾听之余,让我们在面对现在这个无可奈何的居住着的愈发冷漠的城市中,也更深刻的体会着宋冬野的歌曲中带来的简单,真诚,随意流淌着的超越平实的诗意表达,也很容易随之陷入一种情绪里。
六扇门里太龌龊,不如六根弦上取磊落
所有有价值的梦想一开始都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叛逆的,但最终总会被认可。实现的过程总是饱富激情,新鲜和挑战的。
这张专辑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筹备制作,宋冬野一直全身心的投入每一个音符不断的修改编排里,每天坚定着音乐梦想,每天为之克服所有艰难,每天也更享受着音乐带来的一切美好。历时一年,这张由旅行团乐队韦伟精心操刀制作,孔阳担任平面设计,宋冬野及尧十三,李琪弦乐团等众多良师益友联合倾力打造的专辑,共收录了12首歌曲。马头琴,手鼓,弦乐等配器的尝试赋予了这些歌曲崭新的灵魂,还原了它们本就与生俱来相貌,使它们和心灵更加接近!
让所有的描述化作音符,聆听全部……
曲目导读:
1.给抱着盒子的姑娘
动机: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法忘却的人,我选择对她说:撒忧纳拉。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本是一首我和尧十三共同完成的山寨日文歌,由于对曲子的喜爱,这次用吉他和大提琴的简单形式直接制作了这首纯乐曲,用作专辑的Intro。
2.莉莉安
动机:一个关于精神分裂的梦。
创作地:北京
详细:我的朋友们最喜欢的一首歌,大概也是我的旋律感最强的一首,是这张专辑里最早创作,也是第一个编曲完成的歌,如果把它送给尧十三老湿,那就再合适不过了。编曲配器我很喜欢,尤其喜爱间奏中弦乐和古筝的对话,有种左左右右应接不暇的感觉,Double Bass的效果很古典很轻盈,又不抢戏,律动直接走起来了,完整又舒服。这首歌同时用了一条完整的采样,虽然离真正的氛围音乐还有些差距,但至少我自己感觉很好。
3.鸽子
动机:为我儿时死去的一只肉鸽朋友祭奠一下,遗憾总有,希望不能没有。
创作地:成都
详细:歌词部分大概算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首,弦乐四重奏是个跳崖式的尝试,我的制作人韦伟老师最早提出了这个构想,但在弦乐的录制过程中,我们再也来不及想其它的事,激动的手舞足蹈。当然四重奏比不上86442等等大编配,但我觉得已经足够了,而且恰到好处,就是杯子倒满了,再倒一点,水面变成凸起的弧形,碰一下就溢出来了的感觉,整体层次清晰,律动非常震撼,中间的单簧管能融进弦乐,不足的一点是人声不够完美,是我个人的问题。
4.董小姐
盒盒盒。。。。。。
5.斑马,斑马
动机:斑马纹的睡裤,冰雪没化,却已春暖花开的哈尔滨。
创作地:哈尔滨
详细:这首歌是吉他编配方面一直我个人最喜爱的一首,大提琴的旋律想了很久,最后还是贴近了歌曲的主旋律,很有完整度,鼓的部分在制作过程中一调再调,希望能够顺畅、平滑。
6.梦遗少年
动机:啊呸!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首歌的歌词由我和好友洪宇澄先生共同完成,他的文学功底是我望尘莫及的,“六扇门里太龌龊”那一句,便是出自他为我在江湖酒吧的专场演出所创作的一段文字。由于整首歌曲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显得平淡,所以我们大力度的掰开了各个段落的风格,甚至还用了一段特别贱的贝斯小solo,鼓的部分也是精心雕琢,节奏方面没有走寻常路,副歌部分的键盘更是骚气逼人,值得注意:最后的超高音真是我唱的。。
7.六层楼
动机:我热爱在路上的一切。
创作地:重庆、兰州
详细:这首歌算是一个巡演笔记,在路上的感觉永远让人蠢蠢欲动。韦伟老师对这首歌的新编曲是我自己听这张专辑时最大的惊喜之一,其中有提琴的拨弦,还有副歌的弦乐编配,初听感觉有些奇怪,后来越听越爱,超乎之前的想象,我爱不释手。有人说这首歌或者整张专辑弦乐用的太过分了,我觉得非也非也,首先我狂热喜爱一切弦乐,所以多多的来不是错,第二,我试过很多方式,也只有弦乐的表达最能贴近我的原始感情,也许以后会进步,但今天我就要最精彩的弦乐。此外,我的好友吴玫霖的女声和声在整首歌曲里的层次感也是我极喜爱的。
8.关忆北
动机:多年以后,各自为生活奔波的两个老友聊起校园青春。
创作地:无锡
详细:关忆北是我一位多年好友的名字,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最美的名字。这首歌是尧十三的编曲之作,我从没有听过如此好听的吉他编配,简简单单吉他贝斯和声,给人的感觉却很丰富,贝斯的律动已经不能再牛逼了!十三老湿威武!那个特别辽阔飘渺的和声,哎呀我去,青春呐!
9.卡比巴拉的海
动机:顺着大海往东边看。
创作地:北京
详细:卡比巴拉是一只豚鼠,是来自日本的一个卡通形象,这首歌源于我某次突然文艺起来跑到海边去往东边看大海的经历,大提琴部分和人声的录制方式是我喜欢的部分,尤其是人声位置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正中间,到后来变成一左一右,瞬间宽阔,明明就是大海的感觉嘛!哼!大提琴低且极重,整首歌其实做的很极端,我想说,其实极端突兀和极端舒服是同一种东西。
10.连衣裙
动机:由“送什么生日礼物”而想到的爱情歌曲。
创作地:北京
详细:又是尧十三的编曲作品,所以吉他编配完全不用说了。我和十三讨论了好几天,最后基本颠覆了这首歌,尤其是最后一段的编配,很有黑暗感,我们希望歌词的美好和编曲的黑暗能体现出世界的两个极端和其中的矛盾,说实话我还想表达另一种意思,就是“我操胖子你丫玩儿过了吧,你要干嘛啊?”的感觉,因为极端和偏激一直是我的态度,要玩儿就玩儿一大的吧!歌曲其中贝斯的律动是值得体会的部分,我觉得十三老师真是一神仙,贝斯怎么编的!我跪了!
11.安和桥
动机:家。
创作地:北京
详细:论感情而言,这首歌是我自己最喜爱的,它被我筹划了五六年才出世,想表达的情感也是很多种很复杂的,我不敢多想,怕哭。从这首歌最早在我脑子里出现,马头琴的声音就一直是我对这首歌的最大愿望,这次我完全没顾朋友们和制作人录音师的良好建议和阻拦,执意要加入马头琴和中国大鼓,大家也就都默许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首歌的录音混音工作成了整张专辑里最困难、最残酷也是时间最长的一首。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段马头琴在这首歌里出现,是专辑混音过程中我去录音棚,上楼过程中在楼道里听到的,当时我惊在楼道里动都动不了,随即冲进棚里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冲着惊愕的制作人和录音师大喊:我去你妈的!就要这个!就要这个!于是它就从那时一直保留到了最后,丝毫没有修改。
由于我对这首歌的感情太深,所以已经无法做到从编曲制作的等等其他方面去评述它,列位自己找自己的感觉吧!我只能说,相比之前的两个版本,今天这个才是我的安和桥和我的世界。
12.Intro..
作为专辑的Outro,它的名字却叫Intro,其中意义想想就会懂吧。这个片段取材于我生活中的声音,也取材于我想象中的声音,我试图用它来阐述我这二十几年的小人生,但最后还是撒忧纳拉吧,没有遗憾就不是完美,好像是这样。
民谣音乐人宋冬野首张个人专辑 《安和桥北》
词/曲/编曲/吉他/手鼓/和声:宋冬野
制作人/编曲/钢琴/键盘/弦乐编写:韦伟
编曲/吉他/贝斯/和声:尧十三
录音师/混音师:陈程
弦乐:李琪+李琪弦乐团
母带工程师/录音监制:陈东
录音棚:[粮]录音棚/乐家轩录音棚
出品:摩登天空
监制:沈黎晖
经济/摄影:牧师
平面设计:孔阳
文案:宋冬野/高飞
曲目详解:
购买:
他
在蓉城的祠堂敲打耳钟的空灵,
在太湖樵头尝过醉人的雨。
在筑城折下腊梅看尽风尘把酒,
在金陵的阅江楼巅览望江淮。
在西湖岸边撑起一把纸伞,
在凤凰城中贺兰山下轻嗅刺玫。
在商都品笑白居不易,
在浏阳河映出的星光里记起奶奶的微笑。
在金城的河床里荡起黄河谣
也在这里点燃一只兰州。
有一天,他还是回到了安河桥,也许就忘掉了混凝土的过错,在桥下寻觅着那些安澜平和。
第一张专辑定名为《安和桥北》,也献给已经和安和桥一起去了天上的,深爱的奶奶。并将未来所有可能得到的成就,归功于她的冥冥之中的庇佑。
一个胖子的城市生活总结
今天的“安河桥”原为“安和桥”,取“安澜、平和”之意,原本一个看到名字就想生活一辈子的世外桃源活生生的改成了一架没灵魂的钢筋水泥桥。宋冬野在安和桥下学会弹吉他,在安和桥下走过肆无忌惮的童年和乱七八糟的青春,在安和桥下遇见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安和桥下吃奶奶做的饭,也在安和桥下历经成长。环境变迁使他将所有美好的记忆深藏心底,流于指间,弹于心弦。那些过往的人、事、物转化成了更真实深刻的情感,也成就了宋冬野的音乐理念。然而宋冬野从不把自己的音乐归于哪一类,只知道他的歌词里有他的全部情感与灵魂。
倾听之余,让我们在面对现在这个无可奈何的居住着的愈发冷漠的城市中,也更深刻的体会着宋冬野的歌曲中带来的简单,真诚,随意流淌着的超越平实的诗意表达,也很容易随之陷入一种情绪里。
六扇门里太龌龊,不如六根弦上取磊落
所有有价值的梦想一开始都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叛逆的,但最终总会被认可。实现的过程总是饱富激情,新鲜和挑战的。
这张专辑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筹备制作,宋冬野一直全身心的投入每一个音符不断的修改编排里,每天坚定着音乐梦想,每天为之克服所有艰难,每天也更享受着音乐带来的一切美好。历时一年,这张由旅行团乐队韦伟精心操刀制作,孔阳担任平面设计,宋冬野及尧十三,李琪弦乐团等众多良师益友联合倾力打造的专辑,共收录了12首歌曲。马头琴,手鼓,弦乐等配器的尝试赋予了这些歌曲崭新的灵魂,还原了它们本就与生俱来相貌,使它们和心灵更加接近!
让所有的描述化作音符,聆听全部……
曲目导读:
1.给抱着盒子的姑娘
动机: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法忘却的人,我选择对她说:撒忧纳拉。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本是一首我和尧十三共同完成的山寨日文歌,由于对曲子的喜爱,这次用吉他和大提琴的简单形式直接制作了这首纯乐曲,用作专辑的Intro。
2.莉莉安
动机:一个关于精神分裂的梦。
创作地:北京
详细:我的朋友们最喜欢的一首歌,大概也是我的旋律感最强的一首,是这张专辑里最早创作,也是第一个编曲完成的歌,如果把它送给尧十三老湿,那就再合适不过了。编曲配器我很喜欢,尤其喜爱间奏中弦乐和古筝的对话,有种左左右右应接不暇的感觉,Double Bass的效果很古典很轻盈,又不抢戏,律动直接走起来了,完整又舒服。这首歌同时用了一条完整的采样,虽然离真正的氛围音乐还有些差距,但至少我自己感觉很好。
3.鸽子
动机:为我儿时死去的一只肉鸽朋友祭奠一下,遗憾总有,希望不能没有。
创作地:成都
详细:歌词部分大概算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首,弦乐四重奏是个跳崖式的尝试,我的制作人韦伟老师最早提出了这个构想,但在弦乐的录制过程中,我们再也来不及想其它的事,激动的手舞足蹈。当然四重奏比不上86442等等大编配,但我觉得已经足够了,而且恰到好处,就是杯子倒满了,再倒一点,水面变成凸起的弧形,碰一下就溢出来了的感觉,整体层次清晰,律动非常震撼,中间的单簧管能融进弦乐,不足的一点是人声不够完美,是我个人的问题。
4.董小姐
盒盒盒。。。。。。
5.斑马,斑马
动机:斑马纹的睡裤,冰雪没化,却已春暖花开的哈尔滨。
创作地:哈尔滨
详细:这首歌是吉他编配方面一直我个人最喜爱的一首,大提琴的旋律想了很久,最后还是贴近了歌曲的主旋律,很有完整度,鼓的部分在制作过程中一调再调,希望能够顺畅、平滑。
6.梦遗少年
动机:啊呸!
创作地:北京
详细:这首歌的歌词由我和好友洪宇澄先生共同完成,他的文学功底是我望尘莫及的,“六扇门里太龌龊”那一句,便是出自他为我在江湖酒吧的专场演出所创作的一段文字。由于整首歌曲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显得平淡,所以我们大力度的掰开了各个段落的风格,甚至还用了一段特别贱的贝斯小solo,鼓的部分也是精心雕琢,节奏方面没有走寻常路,副歌部分的键盘更是骚气逼人,值得注意:最后的超高音真是我唱的。。
7.六层楼
动机:我热爱在路上的一切。
创作地:重庆、兰州
详细:这首歌算是一个巡演笔记,在路上的感觉永远让人蠢蠢欲动。韦伟老师对这首歌的新编曲是我自己听这张专辑时最大的惊喜之一,其中有提琴的拨弦,还有副歌的弦乐编配,初听感觉有些奇怪,后来越听越爱,超乎之前的想象,我爱不释手。有人说这首歌或者整张专辑弦乐用的太过分了,我觉得非也非也,首先我狂热喜爱一切弦乐,所以多多的来不是错,第二,我试过很多方式,也只有弦乐的表达最能贴近我的原始感情,也许以后会进步,但今天我就要最精彩的弦乐。此外,我的好友吴玫霖的女声和声在整首歌曲里的层次感也是我极喜爱的。
8.关忆北
动机:多年以后,各自为生活奔波的两个老友聊起校园青春。
创作地:无锡
详细:关忆北是我一位多年好友的名字,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最美的名字。这首歌是尧十三的编曲之作,我从没有听过如此好听的吉他编配,简简单单吉他贝斯和声,给人的感觉却很丰富,贝斯的律动已经不能再牛逼了!十三老湿威武!那个特别辽阔飘渺的和声,哎呀我去,青春呐!
9.卡比巴拉的海
动机:顺着大海往东边看。
创作地:北京
详细:卡比巴拉是一只豚鼠,是来自日本的一个卡通形象,这首歌源于我某次突然文艺起来跑到海边去往东边看大海的经历,大提琴部分和人声的录制方式是我喜欢的部分,尤其是人声位置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正中间,到后来变成一左一右,瞬间宽阔,明明就是大海的感觉嘛!哼!大提琴低且极重,整首歌其实做的很极端,我想说,其实极端突兀和极端舒服是同一种东西。
10.连衣裙
动机:由“送什么生日礼物”而想到的爱情歌曲。
创作地:北京
详细:又是尧十三的编曲作品,所以吉他编配完全不用说了。我和十三讨论了好几天,最后基本颠覆了这首歌,尤其是最后一段的编配,很有黑暗感,我们希望歌词的美好和编曲的黑暗能体现出世界的两个极端和其中的矛盾,说实话我还想表达另一种意思,就是“我操胖子你丫玩儿过了吧,你要干嘛啊?”的感觉,因为极端和偏激一直是我的态度,要玩儿就玩儿一大的吧!歌曲其中贝斯的律动是值得体会的部分,我觉得十三老师真是一神仙,贝斯怎么编的!我跪了!
11.安和桥
动机:家。
创作地:北京
详细:论感情而言,这首歌是我自己最喜爱的,它被我筹划了五六年才出世,想表达的情感也是很多种很复杂的,我不敢多想,怕哭。从这首歌最早在我脑子里出现,马头琴的声音就一直是我对这首歌的最大愿望,这次我完全没顾朋友们和制作人录音师的良好建议和阻拦,执意要加入马头琴和中国大鼓,大家也就都默许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首歌的录音混音工作成了整张专辑里最困难、最残酷也是时间最长的一首。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段马头琴在这首歌里出现,是专辑混音过程中我去录音棚,上楼过程中在楼道里听到的,当时我惊在楼道里动都动不了,随即冲进棚里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冲着惊愕的制作人和录音师大喊:我去你妈的!就要这个!就要这个!于是它就从那时一直保留到了最后,丝毫没有修改。
由于我对这首歌的感情太深,所以已经无法做到从编曲制作的等等其他方面去评述它,列位自己找自己的感觉吧!我只能说,相比之前的两个版本,今天这个才是我的安和桥和我的世界。
12.Intro..
作为专辑的Outro,它的名字却叫Intro,其中意义想想就会懂吧。这个片段取材于我生活中的声音,也取材于我想象中的声音,我试图用它来阐述我这二十几年的小人生,但最后还是撒忧纳拉吧,没有遗憾就不是完美,好像是这样。
民谣音乐人宋冬野首张个人专辑 《安和桥北》
词/曲/编曲/吉他/手鼓/和声:宋冬野
制作人/编曲/钢琴/键盘/弦乐编写:韦伟
编曲/吉他/贝斯/和声:尧十三
录音师/混音师:陈程
弦乐:李琪+李琪弦乐团
母带工程师/录音监制:陈东
录音棚:[粮]录音棚/乐家轩录音棚
出品:摩登天空
监制:沈黎晖
经济/摄影:牧师
平面设计:孔阳
文案:宋冬野/高飞
曲目详解:
购买:
介绍杭盖 豆瓣
8.6 (7 个评分)
杭盖乐队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13年5月23日
出版发行:
广东星外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留下真实的声音”--留真音乐是星外星音乐旗下的新兴的华语独立音乐/原创音乐厂牌。在这里,我们听到的音乐均充满质感。无论是民谣还是摇滚,每一个音符都是来自音乐人真情实意的抒发,真实反映所处生活下的感悟,美与丑,善与恶,喜与悲,爱与怒,汇合在一起,便是整个大时代下最动听的协奏曲。它将穿越时空,不受时间的蒙尘,经久不衰地焕发着人性的永恒魅力。
杭盖乐队作为当下时代的中国青年,怀着对自然和生命的信仰,追求大于听觉美感的音乐内涵,将蒙古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融于现代音乐创作和表演,以极富渗透力和感染力的音乐现场、狂放内敛并在的雄性力量和真诚魅力,征服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及世界各地的媒体。
“杭盖”,一个古老的蒙古语单词,它的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杭盖乐队成立于2004年,是当今国际音乐节舞台上最富盛名的中国乐队,足迹踏遍近40个国家,演出近250场;他们的表演也出现在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荷兰、墨西哥、新西兰、中国等国家电视台演播厅。
杭盖乐队专辑《远走的人》在英国著名权威音乐杂志《MOJO》评选的“2010年度十大世界音乐唱片”获得第6名;该专辑同时还被欧洲著名音乐杂志《Songlines》评选为“2010下半年最值得收藏的十大世界音乐唱片”,专辑《远走的人》中的歌曲《希格希日》也同样获得该杂志评选的“十大世界音乐”排名第五。
杭盖乐队作为当下时代的中国青年,怀着对自然和生命的信仰,追求大于听觉美感的音乐内涵,将蒙古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融于现代音乐创作和表演,以极富渗透力和感染力的音乐现场、狂放内敛并在的雄性力量和真诚魅力,征服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及世界各地的媒体。
“杭盖”,一个古老的蒙古语单词,它的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杭盖乐队成立于2004年,是当今国际音乐节舞台上最富盛名的中国乐队,足迹踏遍近40个国家,演出近250场;他们的表演也出现在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荷兰、墨西哥、新西兰、中国等国家电视台演播厅。
杭盖乐队专辑《远走的人》在英国著名权威音乐杂志《MOJO》评选的“2010年度十大世界音乐唱片”获得第6名;该专辑同时还被欧洲著名音乐杂志《Songlines》评选为“2010下半年最值得收藏的十大世界音乐唱片”,专辑《远走的人》中的歌曲《希格希日》也同样获得该杂志评选的“十大世界音乐”排名第五。
二手玫瑰 豆瓣
8.8 (135 个评分)
二手玫瑰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
二手玫瑰:中国摇滚乐中最妖娆的一支乐队;同时,也是一支严肃的摇滚乐队,比超载严肃比唐朝严肃比大部分同志都严肃的好乐队,他们严肃的搞笑,严肃的调侃,严肃的批判,严肃的反省,严肃的扭着大秧歌,严肃的和你捉着迷藏。 二手玫瑰突破了千篇一律的摇滚格调,并直言不讳地批评现代人心理病变和假道学。 他们夸张的表演和幽默智慧的唱词被梁龙用东北二人转的腔调唱出,你可以感觉,这个不甘自我平庸的团体抛弃了中国摇滚的油腔滑调和不思进取,从民间音乐中吸引根源的力量,并在细节处表现出隐藏在形式背后的无边想像力。
贤良 豆瓣
9.0 (124 个评分)
苏阳
/
Su Yang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十三月音乐独立厂牌
《贤良》是这样一张专辑,从文化切入,它秉承了西北千年民歌的精髓,字里行间都包含着远离家乡的赤子对故乡风沙与乡土的眷顾。而在表现形式上,除了最为简化的木箱琴,对于那些根本无须伴奏就能被唱的或高昂亢奋或者阴沉情迷的古调,因为西式乐器的加入, 因为结构的修整而显得别有风味,在不同耳朵前,它呈现出不同的品位与美学标准。
苏阳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西北版的另类摇滚,以煤油炉式的、以红辣椒式的分散与跳跃性手法,结合西北民歌宏大与苍茫的音律杂交的母语摇滚。人们可以在任何时期,以任何的动作、心态去倾听这样深厚的,包含着激动的音乐。在更高的层面面,这种尝试的意 义在于一个中国音乐家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探索。而对苏阳来说,10年的艰辛与磨难化做十首通达古今,音盖江河的诗唱。
不以种族的名义,不以地域的名义,不以文化的名义,不以立场的名义,仅仅以音乐的名义,用音乐标准去检验音乐品质,苏阳和他的《贤良》等待着你的检验。伪装的人会很快死去,赤子会不朽,并一直被人们所铭记。
“有一天,我们发现从小熟知的几句民歌,永远不知她的整首是什么样的了,有些时候我是奔波在找寻民歌的路上,我讨厌采风这个词,我更想看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在生活里歌唱的态度,他们怎样用身体来完成歌唱,而不是用五线谱或者阿拉伯数字来记下他们的旋律,其实我们不必去过访找寻所谓的艺术梦想,在很多那样的地方,贫瘠但是倔强地长着我们的父辈,苍凉的黄沙滩和土房,黄色的村落,没有一点绿色,冬天枯草边那结实的冰,和来来去去相处一辈子的人,他们能把村子里每一家了解得很熟悉,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叔叔和阿姨们,忍受贫瘠,在这里建工厂,造化肥,他们为忙碌后的低工资无法维生而争吵,哭,为生活的一点点改善而从心里笑,我们,还有后来的少年,同样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那样倔强,我们的生活在发生改变,跟随逐渐起来的小城镇。
日出的时候,各种街心公园,伴随忙碌起来的汽车喇叭声,老人们把迪斯科等音乐开得天响,在跳舞。夏利牌出租车,和拖拉机还有摩托车擦肩拥护,夜晚来临的时候,站街女和加班辛苦一天的女职员擦肩在并不宽的街道,不远处,即是一大片充斥各种化肥的田野,哪里不是这样呢?一切虚幻而真实,我们的生活更多的由此组成,我们说什么原生态?我们的血液在悄悄地丢掉,回禀我们想要换成统一标准的所谓世界化,换成向前看齐的统一姿势,社会上统一品牌的职业白衬衣,我们手里的一块要用统一经典的音色来衡量优劣,并以各种套路来分类,在此包裹下的喉咙和心脏渐渐随着改变,但是,街道的两边,依然结集了各地的方言,陕西人的面馆,乡音明显的宁夏人,甘肃的面馆伙计,新疆的羊肉串,河南来的真假和尚,在西北各种装修得很爆发的酒吧里,深夜的划拳声,沉重的西北口音,依然像在战场,这是我们加快脚步的结果,新世纪的新民间,在新的音乐形式下,曾经发出了鱼鼓书、贤孝、秦腔的声音的人群,在今天,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语言吗?可以有自己的习惯吗?能发出离人群最近的歌声吗?能在生活中歌唱吗?能让眼泪和笑都在歌唱里更直接吗?能尝试让血液回到身体里来吗?通过喉咙,可以有自己身体发出的歌唱吗?希望能听我们掩盖的笨拙的表达下的声音,有关逐渐被公路和楼宇吞噬的土地,有关简单卑戝的像蚂蚁一样奔波惶恐繁衍生息的人群,有关我们血液发出的哭和笑,有关变了形的家乡的消息,有关生活的细节,更多,但,不仅如此。
总之,我希望在生活里,快乐地歌唱!”
——苏阳 2006.10.15
苏阳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西北版的另类摇滚,以煤油炉式的、以红辣椒式的分散与跳跃性手法,结合西北民歌宏大与苍茫的音律杂交的母语摇滚。人们可以在任何时期,以任何的动作、心态去倾听这样深厚的,包含着激动的音乐。在更高的层面面,这种尝试的意 义在于一个中国音乐家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探索。而对苏阳来说,10年的艰辛与磨难化做十首通达古今,音盖江河的诗唱。
不以种族的名义,不以地域的名义,不以文化的名义,不以立场的名义,仅仅以音乐的名义,用音乐标准去检验音乐品质,苏阳和他的《贤良》等待着你的检验。伪装的人会很快死去,赤子会不朽,并一直被人们所铭记。
“有一天,我们发现从小熟知的几句民歌,永远不知她的整首是什么样的了,有些时候我是奔波在找寻民歌的路上,我讨厌采风这个词,我更想看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在生活里歌唱的态度,他们怎样用身体来完成歌唱,而不是用五线谱或者阿拉伯数字来记下他们的旋律,其实我们不必去过访找寻所谓的艺术梦想,在很多那样的地方,贫瘠但是倔强地长着我们的父辈,苍凉的黄沙滩和土房,黄色的村落,没有一点绿色,冬天枯草边那结实的冰,和来来去去相处一辈子的人,他们能把村子里每一家了解得很熟悉,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叔叔和阿姨们,忍受贫瘠,在这里建工厂,造化肥,他们为忙碌后的低工资无法维生而争吵,哭,为生活的一点点改善而从心里笑,我们,还有后来的少年,同样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那样倔强,我们的生活在发生改变,跟随逐渐起来的小城镇。
日出的时候,各种街心公园,伴随忙碌起来的汽车喇叭声,老人们把迪斯科等音乐开得天响,在跳舞。夏利牌出租车,和拖拉机还有摩托车擦肩拥护,夜晚来临的时候,站街女和加班辛苦一天的女职员擦肩在并不宽的街道,不远处,即是一大片充斥各种化肥的田野,哪里不是这样呢?一切虚幻而真实,我们的生活更多的由此组成,我们说什么原生态?我们的血液在悄悄地丢掉,回禀我们想要换成统一标准的所谓世界化,换成向前看齐的统一姿势,社会上统一品牌的职业白衬衣,我们手里的一块要用统一经典的音色来衡量优劣,并以各种套路来分类,在此包裹下的喉咙和心脏渐渐随着改变,但是,街道的两边,依然结集了各地的方言,陕西人的面馆,乡音明显的宁夏人,甘肃的面馆伙计,新疆的羊肉串,河南来的真假和尚,在西北各种装修得很爆发的酒吧里,深夜的划拳声,沉重的西北口音,依然像在战场,这是我们加快脚步的结果,新世纪的新民间,在新的音乐形式下,曾经发出了鱼鼓书、贤孝、秦腔的声音的人群,在今天,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语言吗?可以有自己的习惯吗?能发出离人群最近的歌声吗?能在生活中歌唱吗?能让眼泪和笑都在歌唱里更直接吗?能尝试让血液回到身体里来吗?通过喉咙,可以有自己身体发出的歌唱吗?希望能听我们掩盖的笨拙的表达下的声音,有关逐渐被公路和楼宇吞噬的土地,有关简单卑戝的像蚂蚁一样奔波惶恐繁衍生息的人群,有关我们血液发出的哭和笑,有关变了形的家乡的消息,有关生活的细节,更多,但,不仅如此。
总之,我希望在生活里,快乐地歌唱!”
——苏阳 2006.10.15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豆瓣
7.1 (35 个评分)
阿肆
/
郭采洁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10月24日
出版发行:
华宇世博
阿肆&郭采洁闺蜜情深合作新单曲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今日甜蜜发射
当“解忧少女“阿肆联袂超人气女神郭采洁——Boom!最风和日丽的暖意,最“刚好”的少女友谊,全新单曲《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今日甜蜜发射,献给“最亲爱的你”。
如果文字也可以通过味觉感知,那“闺蜜”的口感一定是软软甜甜的,放进嘴里就迫不及待地化掉,与你融为一体。即使相隔千里,也随时随地游荡在身体里;疲倦的深夜,在耳边演奏安眠曲;受伤彷徨时,变身治愈的蔚蓝色小药片;开心的日子里,在心脏上跳可爱的舞。闺蜜就是想到,即是安心。
一个在上海,写歌弹琴,一个在台北,吟唱诗意。在网络上默默钟意彼此好久之后,阿肆和郭采洁终于在现实中同框,一起走进了录音室。
一个像树荫,洒脱葱郁,一个像雨水,轻快透明,两支声线交织在一起,轻巧干净地营造出闺蜜间真切的默契。而徘徊在两人之间的,是女孩子间专属的心有灵犀,千里之隔形同虚设的感应。
她是电影里的“冷艳女王”,在音乐里却保持一颗纯真的“少女心”。或许塑造的银幕形象都太深入人心,提到郭采洁,利落的短发,娇媚红唇,搭配优雅精致的妆容,聪颖俏丽的形象立即在脑中浮现。然而音乐才是她最初的起点。当甜美而不失沉稳的声音跳跃在耳畔,一切都恰到好处。那个身着蓝色衣裙,恬静吟唱着“I Remeber”的女孩,再次出现在眼前,像是无意落入尘世中的精灵。2007年以清新女声出道,发行过五张全长录音室专辑,极具识别度的灵动嗓音,使她成为华语流行乐坛不可或缺的女生之一。而于音乐,不仅是热爱,郭采洁始终有着自己独到的审美品位:喜欢摇滚乐,在演唱会上翻唱Pink Floyd 的《Wish You Were Here》,最爱万能青年旅店……褪去银幕上“女王”的华丽外衣,在《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中,郭采洁再一次以真挚的初心拥抱音乐。
在阿肆的歌里,我们总能窥见自己的影子。熟悉的嗓音之下,阿肆又一次用俏皮而深情的歌词串起轻盈的旋律,捕捉生活里平凡又真实的小情绪,像一个俏皮的吻,趁你不在意,亲吻柔软的心,掀起自然又让人安心的波浪。四年的蜕变,从“炸鸡”到“理想主义”,从“阴差阳错”开始写歌的“放肆的肆”,到以音乐丈量世界的唱作人,专辑,巡演,国内外各大音乐节,对于不断“进阶”的阿肆而言,创作和脑洞一样,没有边界,更自由地表达真实的自己,才是音乐中更重要的部分。而《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无疑是阿肆继与林宥嘉合作《致姗姗来迟的你》之后,作为唱作音乐人打破“独立”与“流行”的边界,化干戈为玉帛的又一力作。
雨点一般活泼的编曲,仿佛要把所有少女专属的彩色泡泡,统统灌进耳朵。一来一往,阿肆与郭采洁以歌声诠释了女孩之间细腻的友谊。而细细回想,这样关于女性友情的女女对唱,对于华语乐坛而言也是久违了。我们忽然才想起,KTV里的“闺蜜歌单“已经许久没有更新,那么就让这首全新的闺密奏鸣曲唤起那些年,你与最亲爱的她之间,那些醉人的幸福回忆吧。
这是关于女孩子们的故事,关于清浅的蓝和明丽的粉的默契,关于蕴藏在两颗心里共同的频率——奇妙的友谊,比恋爱更亲近。今天,我好想你。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今日甜蜜发射
当“解忧少女“阿肆联袂超人气女神郭采洁——Boom!最风和日丽的暖意,最“刚好”的少女友谊,全新单曲《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今日甜蜜发射,献给“最亲爱的你”。
如果文字也可以通过味觉感知,那“闺蜜”的口感一定是软软甜甜的,放进嘴里就迫不及待地化掉,与你融为一体。即使相隔千里,也随时随地游荡在身体里;疲倦的深夜,在耳边演奏安眠曲;受伤彷徨时,变身治愈的蔚蓝色小药片;开心的日子里,在心脏上跳可爱的舞。闺蜜就是想到,即是安心。
一个在上海,写歌弹琴,一个在台北,吟唱诗意。在网络上默默钟意彼此好久之后,阿肆和郭采洁终于在现实中同框,一起走进了录音室。
一个像树荫,洒脱葱郁,一个像雨水,轻快透明,两支声线交织在一起,轻巧干净地营造出闺蜜间真切的默契。而徘徊在两人之间的,是女孩子间专属的心有灵犀,千里之隔形同虚设的感应。
她是电影里的“冷艳女王”,在音乐里却保持一颗纯真的“少女心”。或许塑造的银幕形象都太深入人心,提到郭采洁,利落的短发,娇媚红唇,搭配优雅精致的妆容,聪颖俏丽的形象立即在脑中浮现。然而音乐才是她最初的起点。当甜美而不失沉稳的声音跳跃在耳畔,一切都恰到好处。那个身着蓝色衣裙,恬静吟唱着“I Remeber”的女孩,再次出现在眼前,像是无意落入尘世中的精灵。2007年以清新女声出道,发行过五张全长录音室专辑,极具识别度的灵动嗓音,使她成为华语流行乐坛不可或缺的女生之一。而于音乐,不仅是热爱,郭采洁始终有着自己独到的审美品位:喜欢摇滚乐,在演唱会上翻唱Pink Floyd 的《Wish You Were Here》,最爱万能青年旅店……褪去银幕上“女王”的华丽外衣,在《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中,郭采洁再一次以真挚的初心拥抱音乐。
在阿肆的歌里,我们总能窥见自己的影子。熟悉的嗓音之下,阿肆又一次用俏皮而深情的歌词串起轻盈的旋律,捕捉生活里平凡又真实的小情绪,像一个俏皮的吻,趁你不在意,亲吻柔软的心,掀起自然又让人安心的波浪。四年的蜕变,从“炸鸡”到“理想主义”,从“阴差阳错”开始写歌的“放肆的肆”,到以音乐丈量世界的唱作人,专辑,巡演,国内外各大音乐节,对于不断“进阶”的阿肆而言,创作和脑洞一样,没有边界,更自由地表达真实的自己,才是音乐中更重要的部分。而《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无疑是阿肆继与林宥嘉合作《致姗姗来迟的你》之后,作为唱作音乐人打破“独立”与“流行”的边界,化干戈为玉帛的又一力作。
雨点一般活泼的编曲,仿佛要把所有少女专属的彩色泡泡,统统灌进耳朵。一来一往,阿肆与郭采洁以歌声诠释了女孩之间细腻的友谊。而细细回想,这样关于女性友情的女女对唱,对于华语乐坛而言也是久违了。我们忽然才想起,KTV里的“闺蜜歌单“已经许久没有更新,那么就让这首全新的闺密奏鸣曲唤起那些年,你与最亲爱的她之间,那些醉人的幸福回忆吧。
这是关于女孩子们的故事,关于清浅的蓝和明丽的粉的默契,关于蕴藏在两颗心里共同的频率——奇妙的友谊,比恋爱更亲近。今天,我好想你。
致姗姗来迟的你 豆瓣
7.6 (30 个评分)
阿肆
/
林宥嘉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9月29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致姗姗来迟的你》,一个文学化的名字,乍听起来,就像一篇书信体短篇小说,写给想象中那个对的人,但终究是写给自己。幸运的是,这次我们听到的不只是阿肆的独白。
“我不介意你慢动作,也不介意这次先擦肩而过”,林宥嘉透明的声线悠悠扬扬,犹如梦境深处传来的一声问候,在梦醒时分的耳畔留下袅袅余韵。
而后画面切入现实,琐碎而亲切,“一人份”的生活被阿肆过得井然有序,得心应手。她说她真的没有觉得孤单,因为这“整个世界的孤寂”,只是为注定的相拥布好舞台。
她不再“预谋邂逅”,那不够磊落也没有结果。擦肩而过亦是缘,或许,那只是为了让灯火阑珊处的相逢更加美妙,让各自“一人份”的等待更加值得。
命运兜兜转转,人生马不停蹄,那句脱口而出的“好巧噢”,正是两个世界相融时发出的声响,那么轻盈短促,却又如此动人心魄。
整首歌清爽明快的基调同步于爱情观的转变,而林宥嘉的完美献声,同样使“治愈系”的阿肆不再留给我们“致郁”的后遗症。这样一份笃定从容的心态,被他们描摹得无比真切而美好。
从自我出发,阿肆又一次完成了对都市情感生活的妙手诊断,更遇到了音乐中那个“对的人”。《致姗姗来迟的你》并非虚构的情书,而是真实的祝福。
“我不介意你慢动作,也不介意这次先擦肩而过”,林宥嘉透明的声线悠悠扬扬,犹如梦境深处传来的一声问候,在梦醒时分的耳畔留下袅袅余韵。
而后画面切入现实,琐碎而亲切,“一人份”的生活被阿肆过得井然有序,得心应手。她说她真的没有觉得孤单,因为这“整个世界的孤寂”,只是为注定的相拥布好舞台。
她不再“预谋邂逅”,那不够磊落也没有结果。擦肩而过亦是缘,或许,那只是为了让灯火阑珊处的相逢更加美妙,让各自“一人份”的等待更加值得。
命运兜兜转转,人生马不停蹄,那句脱口而出的“好巧噢”,正是两个世界相融时发出的声响,那么轻盈短促,却又如此动人心魄。
整首歌清爽明快的基调同步于爱情观的转变,而林宥嘉的完美献声,同样使“治愈系”的阿肆不再留给我们“致郁”的后遗症。这样一份笃定从容的心态,被他们描摹得无比真切而美好。
从自我出发,阿肆又一次完成了对都市情感生活的妙手诊断,更遇到了音乐中那个“对的人”。《致姗姗来迟的你》并非虚构的情书,而是真实的祝福。
一碗 豆瓣
5.0 (6 个评分)
花粥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14日
出版发行:
SAG
我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心怀着一个疯狂的念想:每个人都可以写歌。
公鸭嗓的人写一首难听的歌,五音不全的人写一首跑调的歌,抑郁的人写一首很丧的歌,我们充分享受着创作的权利,像是学会文字的每个人都可以写作,音符也跟文字一样被放在一个储存库里,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将它们挑选摆放,写一首歌就像发一条朋友圈一样简单。
大部分勤学苦练的人不会赞同我,在挑战他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也逐渐懂了些人情世故。
于是,这张专辑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开始,这是一个关于包容的话题。
我幻想音乐是一个容器,可以盛饭,可以盛粥,可以盛茶,也可以盛酒,有人盛着鲍鱼海参,有人盛着小咸菜臭豆腐,每个人随意的挑选自己的口味,又不曾置喙他人。
在这里,它是一个碗,承载着所有的可能性。
公鸭嗓的人写一首难听的歌,五音不全的人写一首跑调的歌,抑郁的人写一首很丧的歌,我们充分享受着创作的权利,像是学会文字的每个人都可以写作,音符也跟文字一样被放在一个储存库里,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将它们挑选摆放,写一首歌就像发一条朋友圈一样简单。
大部分勤学苦练的人不会赞同我,在挑战他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也逐渐懂了些人情世故。
于是,这张专辑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开始,这是一个关于包容的话题。
我幻想音乐是一个容器,可以盛饭,可以盛粥,可以盛茶,也可以盛酒,有人盛着鲍鱼海参,有人盛着小咸菜臭豆腐,每个人随意的挑选自己的口味,又不曾置喙他人。
在这里,它是一个碗,承载着所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