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史
神文时代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孙英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 1
本书稿是《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第二辑之一种,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神学领域(包括谶纬神学、星占术、历律学、术数学、政治预言术等)与古代政治间的相互关系的书稿。全书除《绪论》外,分上篇《天命与预言》、中篇《祥瑞与灾异》、下篇《历数与历术》,涵盖了古代神学的主要内容。作者主要关注中国中古时期即秦汉至隋唐时期的特殊神学与政治生活的内容与关系,搜集了丰富的资料,文字流畅,论证详尽。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不多,本书着力较深,其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021年10月2日 已读 论文集。诚如副标题所言,这些论文旨趣在于描述中古时代谶纬知识(现代语境下的知识而非现代语境下的迷信)与政治的交互。
中国 中国历史 历史 政治史 文化史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豆瓣
9.2 (44 个评分) 作者: 仇鹿鸣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 6
对魏晋之际的诸种研究,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修正,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一时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自从19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不少从个别历史事件的考证入手,通过细节的考证复原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佳作,本书之作亦得益于此。《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采取将政治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
2021年10月2日 已读
作者将陈先生的地域集团理论转移到更为细致的个人网络分析。但作者的最近政治网络分析浮于表面,仅是用来组织材料和人物叙述功用,且颇多预设同一网络内的成员政治目标的一致性(需要更多论证)。 网络分析粗略概括就是数据码农活。如需论证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倚重曹魏旧臣的支持,作者可以穷举史料中司马懿(及曹爽)与曹魏老臣的关系网,然后计算司马懿(和曹爽)在此政治网络中eigenvector centrality,从而得出侧面证据论证司马懿是否更得曹魏老臣的支持。 部分分析或许需要更多论证,如司马懿与荀彧的交往能否引申为河内司马氏与颍川荀氏的交往?另外这本书也可作魏晋嬗变的政治通史用,可读性极强(文笔佳,四星升五星),及此书绪论里的文献梳理颇为细致。
中国历史 历史 政治 政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