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The Lords and the New Creatures 豆瓣
作者: Jim Morrison Touchstone 1971 - 10
The early work of poet, singer, legend - Jim Morrison Intense, erotic, and enigmatic, Jim Morrison's persona is as riveting now as the lead singer/composer "Lizard King" was during The Doors' peak in the late sixties. His fast life and mysterious death remain controversial more than twenty years later. "The Lords and the New Creatures," Morrison's first published volume of poetry, is an uninhibited exploration of society's dark side - drugs, sex, fame, and death - captured in sensual, seething images. Here Morrison gives a revealing glimpse at an era and at the man whose songs and savage performances have left their indelible impression on our culture. Jim Morrison was the lead singer, composer, and lyricist for The Doors until his death in 1971. Several books of his poems were published posthumously.
诗经 豆瓣
作者: 葛培岭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7 - 4
诗经,ISBN:9787534827334,作者:葛培岭
神曲(全三册) 豆瓣
8.5 (24 个评分) 作者: [意] 但丁 译者: 田德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5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故事叙述主人公但丁本人在三十五岁那年突然迷失了正路,彷徨了一夜之后,来到一座曙光笼罩的小山脚下,刚欲登山,却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危急之中,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雅特丽齐嘱托,前来搭救他,并引导他去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后贝雅特丽齐又亲自引导他游历天国。《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三部曲是但丁游历过程和见闻的记载。《神曲》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给了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并显现出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荷马史诗·奥德赛 豆瓣
Oδύσσεια
9.3 (33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荷马 译者: 王焕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 5
《奥德赛》全诗有12110行,叙述希腊军队主要将领之一、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之后,历经十年漂泊,返回家园的故事。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豆瓣
Ἰλιάς
8.5 (29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荷马 译者: 罗念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一场由美女海伦引起的十年鏖战--特洛伊战争!一本有关特洛伊战争的长篇光辉史诗,一部欧洲古典文学的不朽名著--《荷马史诗》!!!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和大无畏的王子赫克托尔在本书中共同演绎了一场为了荣誉、尊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世纪大战……
汉魏六朝诗选 豆瓣
作者: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汉魏六朝诗选》讲述了:从汉兴到隋亡约八百年。在这一段时间里,诗歌园地中生长了不少花果。这里选录的诗约三百首,其中有几组或几家的诗选得比较多,从数量上可以看出这些是重点部分。在汉代诗歌里重点部分是乐府歌辞中的民歌和无名氏的五言诗(包括《古诗》和曾经被误认为李陵、苏武所作的那些“别诗”)。魏代的重点是曹植和阮籍的诗。西晋的重点是左思的诗。东晋的重点是陶渊明的诗。刘宋一代以鲍照的诗为重点。南齐以谢跳的诗为重点。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各为重点之一。庾信的诗也是一个重点。从这些重点部分可以看出乐府民歌和无名氏的作品在汉魏六朝诗里占了不小的分量。
这个选集分为九部分: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隋诗。
恶之花 豆瓣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杨松河 译林出版社 2003 - 8
法国伟大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一部表现西方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的诗歌艺术作品。然而病态未必不是一种美。波德莱尔的天才,恰恰表现在他能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也能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并通过诗歌化腐朽为神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恶之花》是“恶”的艺术,而不是恶的颂歌。
《恶之花》公开发表之初,作者被指控“亵渎宗教”、“伤风败俗”,被判罚款;后来该诗集又成了文坛争论不休的话题;如今,人们对它却好评如潮,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断攀升,不仅被编进文学教科书,而且还被纷纷列入大学必修课程。同一个人,同一部诗,其命运何以有天壤之别?——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的历史命运就是社会病态的表现,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朵“恶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