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Generation Rent Goodreads
作者: Chloe Timperley Canbury Press 2020 - 7
Generation Rent can study hard and win at work and still be locked out of Britain's dysfunctional housing market. In this razor-sharp account, Chloe Timperley tackles the myths and mysteries of our runaway house prices and private rental accommodation. She reveals who’s being exploited, who’s being greedy, and the practical steps we need to take to restore justice and decency.
2025年10月28日 在读
B站up主水平的社会热点书,作者第一视角的身边经济学加当下社论精选。之前说一股Guardian味,但就这种cross-ref水平还是抬举了。个人角度来说不推荐,因为好几处概念不清专业水平欠佳,但想了解大众视角下的英国住房危机和认知的话可看。
算是一个普通人理性抒发愤怒的成果,毕竟能成书的不多。不过作者作为mortgage advisor也不应该算是门外的人了。批判一通制度弊病后,有些部分提问却问的是这个行业里的基础性问题,多少让人扶额。
2025年11月17日 评论 合理的愤怒 - 这本算不上社科类科普的水平,更像是个人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反思。摆在时政部分,封面那句“why you can’t buy a home”给人感觉是要揭示住房难这个社会问题的内幕,而通读下来,对此书最恳切的描述应该是:一个普通人对整个住房与财富分配制度的无力与愤怒,也是合理的愤怒。 如作者最后一章所说,她本来只想写private rental sector,开头几章的动机也很直白:为什么当代年轻人不仅买不起房,连租也租不起了?而从执笔到后期调查,一个简单问题的下面是盘根错节的系统:住房的商品属性,代际的分配不均,80年代行政放开后的城市的金融化,僵化的城市规划体系和繁琐失效的租户管理法规……每一个都是够一群政客和学者吃一辈子的问题,只是一本双倍行距的畅销书,怎么能理得清这么多事? 可换个角度来说:一个普通人,勤勤恳恳工作攒钱给头上找片瓦而已,为了保护自己(或者说和自己相同境遇的人)能安心住房这点需求发出疑问。做了种种调查探访后,收获的是更多的问题,以及对一个积重难返的系统的无力感——这个系统值得普通人下这么大工夫吗? 现实是,沼泽里的泥都陷到腰了,爬不出去还不能骂了?人家大概就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写书的。哪怕观点站在分析前,哪怕是身边的统计学,哪怕只是千万个“正常”租户里的几个不“正常”,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代表了普通人的直观感受。遇见了纠纷,有这么多的规定要遵循参考,个体的体验却逐渐失控。中间的调查探访里提到困在种种Acts下对簿公堂的租户和小房东案例最为真实,而作者在试图收束全书的最后一章里,提出政策性思考的苍白内容,也很真实。 这个系统被磨得层层包浆的法律制度,规划政策和经济规律包裹,形成奇怪的自洽,单挑哪个都是堂吉诃德战风车,不足以挑战整个系统。 个人视角,阅读体验并不好,因为章节逻辑(于我来看)混乱,更像作者自己的学习笔记,对英国社会现实有所了解的人也不一定能跟得上。专业角度一些机构和市场模式的定义也有偏误——是出版社和编辑的锅,饼画大了而专业性撑不住。中间几度想弃掉的点,我的问题都出自:这是当下的市场规则/法律制度,基本的游戏规则作者是不知道吗? 可游戏规则本身就有问题,这才是这本书要敲打的点。而此书的写作目的本身是质疑,而不是提新制度。何况书只是被出版了,书也不是圣经。 所以,此书值得读吗?对英国的住房情况有切身体会且不想求系统性梳理的可读,因为语言很有感染力,专业人士想换思路的可读,权当社会观察,都别追求封面提的问题。9.9的定价,比新出版的通俗小说还便宜一些,不算坑人了。 (作者提到自己是mortgage advisor,一定程度地跳反自己饭碗勇气可嘉。但里面一些专业问题的谬误有点令人尴尬。)
住房 社会热点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