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 豆瓣
作者: 刘晓蕾 2022 - 8
【编辑推荐】
🏮“得到”、新东方经典领读人,“名校名师”刘晓蕾,面向初读者的《红楼梦》十二讲。
“我在大学教了十多年《红楼梦》课,知道你读‘红’的难点和痛点在哪里。”
不高头讲章,不搬弄大词,而是带你走一条小径,领略大观园的遍地芳华。
🏮整本阅读《红楼梦》,轻松攀登古典名著顶峰。
从成书背景、人物故事、经典桥段,到诗词语言、社会习俗、文学艺术价值,刘晓蕾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做扎实精当又富于个性的解读,让经典活在时间之流。
🏮“少不看红楼,老不读三国”,《红楼梦》被认为有浓厚的悲观和宿命色彩,真是这样吗?作者刘晓蕾明媚处看红楼:《红楼梦》的终点不是“空”,爱与美是永恒的。
🏮双色内文,精选清代改琦图咏,再现红楼风华。
🏮随书附赠三幅阅读地图:人物关系图、情节脉络图、时间线索图,直观感悟红楼之美。
【内容简介】
读过和没有读过《红楼梦》,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一样的。《红楼梦》无疑是阻隔在读者面前的一座大山,“几次拿起,前五回都读不完,就昏昏欲睡了”。如何才能真正进入红楼世界?
本书是“得到”、新东方经典领读人刘晓蕾写给《红楼梦》初读者的十二堂课。全书按“部编高中语文教材整本阅读要求”拟定框架,从成书背景、人物故事、经典桥段,到诗词语言、社会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诸方面,正本清源,做扎实精当又富于个性的解读。随书附录《致读者的一封信》;三幅阅读地图——人物关系图、情节脉络图、时间线索图;精选清代改琦图咏,再现红楼风华。
刘晓蕾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全校开设《红楼梦》公共课,多次被评为“蕞受欢迎的公共课教师”,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教育经验。她古灵精怪聊红楼,活色生香谈人生,让经典活在时间之流——《红楼梦》虽然写的是三百年前贵族大家庭的世故人情,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人心还是那些人心,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爱与怕、希望与焦虑,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从书中看到自己,从刘晓蕾的解读中爱上这部青春之书。
【名家评论】
听晓蕾说《红楼梦》,因为她说得爽利痛快,酣畅淋漓,肝胆相照,活色生香。还因为她让现代人文理念照进红楼,谈笑之间抵达中西合璧的风雅之境,令人心驰神往。
——潘向黎 作家
她写的文章好得不像一个博士写的,不像一个哲学出身的文学博士写的。关于她,有三个关键词:少年气、侠气和梦中人。
——朱丽丽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哪里来的一个刘晓蕾?简直是横空出世,惊为天人。我读了她的两篇文章,一篇写宝玉和西门庆,一篇写妙玉,立马把她列为我蕞喜欢的作家list。
——黄佟佟 媒体人,“蓝小姐和黄小姐”公众号联合创始人
晓蕾谈《红楼梦》,谈得华丽,谈得精灵,谈得妙趣,更谈得有情。晓蕾其人其文都很有少年气,她活泼又生动地讲评,俏皮,妩媚,打破了学者过于严肃的刻板印象。也因此,她的文字走进了读者的心,成为一个极具个人鲜明色彩的作品。
——闫红 作家
只有谈论《红楼梦》,才会有这样奇特的魅力;读《红楼梦》的人,就是这样美好。
——傅元峰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2024年7月26日 已读
在这个“规矩”“斗”尤其热的环境下读,作者对红楼梦“诗意”的肯定显得特别难得。带着善意去解读红楼女儿,不光是对文本的尊重,也是对曹雪芹创作态度的尊重。(我不光怕了索隐派还很怕现实宅斗派…)人物篇后的几章有些内容略重复。另外就是,旁征博引,真的旁征博引…
中国文学 文学评论 红楼梦
世俗神话 豆瓣
Profane Mythology: Savage Mind of the Cinema
作者: [匈]伊芙特·皮洛 译者: 崔君衍 / 笈香 2020 - 8
《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最新修订版;电影学院学生的必读书,伊芙特·皮洛电影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的结晶。
电影是什么?“电影就是现代的世俗的神话”——这是《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一书的别具一格的回答。本书是匈牙利剧作家伊芙特·皮洛(Yvette Biro)电影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的结晶,启发了许多后来的电影研究者。全书尝试从心理学、美学、哲学、神话学、社会学、人类学、精神 分析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视角探讨电影媒体的特征和本性,提出了一系列涉及电影创作实践的新颖命题,有助于激发读者深入认识电影的理论和创作风貌,开拓电影思维和体验电影创作的审美品格。
文心雕虎全编 豆瓣
作者: 刘绪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3
《文心雕虎全编》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阅读学园推出的作品之一。
“文心雕虎”本是刘绪源在《中国儿童文学》杂志所开设的一个极具风味的书评专栏,一直广受读者好评。继2004年结集出版以来,已绝版多年。此次再版,保留了原版“雕虎之辑”的精选之作,并增加了作者后期在《文学报》等媒体上发表的新作,故称为“全篇”。从中既可领略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风云寒暖,也可汲取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所奉献的理论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