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劳斯
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 豆瓣
作者: 列奥·施特劳斯 / 刘小枫编 译者: 彭磊 / 丁耘 等 华夏出版社 2008
施特劳斯接手审理尼采对苏格拉底提出的指控,并得出与尼采相反的结论:西方现代性恰恰是由于西方哲人不再理会或不再能理解苏格拉底问题的结果——从现代性问题出发,尼采提出了“苏格拉底问题”;同样从现代性问题出发,施特劳斯却通过重审“苏格拉底问题”看清了现代性问题的深远本相,并由此找到了超克现代性方案的方案。
我们没有充分地阐释古典哲学,这归因于我们欠缺这么做的哲学动力。几代人过后,我们如今认识到有必要对现代原则进行一次自由的重审,而这场重审必定暗含着对古典哲学的充分理解,这一认识第一次弥补了这一欠缺。
编者说明
我们时代的危机(李永晶 译)
政治哲学的危机(李永晶 译)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丁耘 译)
马基雅维里与古典文学(彭磊 译)
《霍布斯的政治学》德文版前言(娄林 译)
论卢梭的意图(冯克利 译)
德意志虚无主义(丁耘 译)
评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余慧元 译)
注意一种被遗忘的写作艺术(林志猛 译)
斯巴达与色诺芬的品味(陈戎女 译)
论柏拉图政治哲学新说之一种(彭磊 译)
评色诺芬的《希腊志》研究(高诺英 译)
苏格拉底与政治学问的起源(肖涧 译)
剖白(何子建 译)
什么是政治哲学 豆瓣
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
作者: 【美】列奥·施特劳斯 译者: 李世祥 等 华夏出版社 2011 - 10
本书是施特劳斯学述的标志性著作。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依托苏格拉底的哲学经历,以整个西方思想史为织体,所展开的是西方哲学的整个古典传统。施特劳斯学述把源源不断的新生学子引向了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传统,热爱哲学的青年最终在古典大书中安居乐业。一旦古典学问成了一国学术的丰厚土壤,成为显学的显然并非施特劳斯学述,而是古典学问本身。这是更重要的事情,也是出版本书的宗旨所在。正如编者所言:"在施特劳斯所展开的政治哲学引领下,一旦年轻学子的向学热情经受过古典学问的浸润,必将逐渐懂得人类政治生活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不再头脑简单地以种种传媒观念来衍化哲学……"。本书涉及政治哲学与历史,色诺芬的《希耶罗》,法拉比解读柏拉图的《法义》,迈蒙尼德论政治科学,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础以及洛克的自然法学说等诸多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