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
房间里的大象 豆瓣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7.6 (29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 译者: 胡 缠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1 - 6
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你,真的确定自己是个好人吗?
恶人的劣言坏行固然可憎,好人视若无睹的沉默更可怕。世上许多不幸,源自没有说出口的事。我们虽然自认只是不赞一辞的旁观者,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沉默的共谋者……
当我们眼见真理却不发一语,就是我们开始死去的时候。
日常生活社会学领域中,本书是关于集体沉默的第一本完整研究著作。
本书从英语谚语“房间里的大象”入手,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作者将之称为合谋性沉默。作者阐述了合谋性沉默的成因、组成形式、参与者的动机和表现,以及这种沉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并探讨了打破沉默的可能和方式。
2013年2月13日 已读
这书也太短小精悍了点吧...
2013年2月13日 评论 房间里有大象,那又怎样 - 这本书开头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仅因为坏人的可憎言行,更因为好人的可怕沉默。”这句话上个月出名了,因为南方无周末的缘故。 然后,我看到了一场网络舆论的盛宴,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象的愤怒。人们一直都看到了的皇帝的新衣,在喧闹中被揭穿了。人群在皇帝的宝座下额手相庆,然后依旧匍匐在皇帝的脚下。 皇帝没有穿衣,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是皇帝,没穿衣服你也要拜。没穿衣服的皇帝很坦然,比自己穿着衣服的时候还得意。 很多时候,我们的沉默不是刻意的。我们的沉默是自然而然的,这难道不是更可怕吗。我们已经接受了房间里有一个大象,如此自然,我们甚至不知道还需要掩盖这个事实。大象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痛苦,但是经过长期的磨合,我们已经接纳了痛苦,只要那痛苦没能杀掉我们,我们就和大象相安无事。房间似乎本来就应该被大象占去大半,只留给我们狭小的空间,大象的跺脚和动作是房间本来就应有的福利。 有一天,一个人觉出了事情的不对。他把这想法跟别人说了。有些人觉得,反正这大象还留给了我们一点空间,有这点空间就够了,你想把大象赶走,只怕大象没走,你先牺牲了。有些人觉得大象确实是有点讨厌,并欣喜于自己发现了房间里似乎不应该有大象这一惊人的事实,为自己的意识之超前而沾沾自喜,最后忘了房间里还有大象。 就算你知道了房间里有大象,那有怎样? 比起刻意地不去看不去听不去说,更加可怕的是不知道有看听说的必要。 包庇大象的不仅仅有合谋,更有无邪。 【读书笔记】
心理学 沉默 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