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过去和现在 豆瓣
作者: [美] 黄宗智 法律出版社 2009
近百年来中国虽然在法律理论和条文层面上缺失主体意志,但在法律实践层面上,却一直显示了相当程度的主体性,今天可以明确并认可这种抉择,而不要陷于完全盲从西方现代主义霸权话语的心态之中。本书提倡实践历史的研究方法的目的,正是为了摆脱那种心态,是为了确立本书所涉及的法律实践所体现的传统法律的现实性以及立法精神上的主体性,由此来探寻中国自己的现代法律。
2016年2月22日 已读
比之前的两本在理论叙述上更加全面完整,也有挺多重复。对具体的论证方法不太感兴趣的看这一本足够了。
历史 法学 法律史
布莱克维尔法律与社会指南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奥斯汀·萨拉特 译者: 高鸿钧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
这部指南包含一篇导论和六编正文,收入论文33篇,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各章重在考察特定领域的历程,描述其现状,分析其得失,指出其挑战,展示其未来走向。作者来自世界各地,代表了广泛的社会情境,体现了多元的文化视域。这些文章横跨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比较法学以及许多部门法学,涉及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意识,涵括民主、人权、法治、程序正义、法律文化等传统问题,触及批判种族理论、女权主义法学、后殖民法律以及法律全球化等前沿领域。由此,本书展示了丰富智识和多重洞见。
本书作者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阐释进路,不仅有实证主义和新制度主义,而且有解释学进路和文化研究视角;不仅有理性选择方法和政策分析模式,而且有批判研究范式和后现代叙事风格。本书论证严谨,意蕴丰厚,行文有趣,观点新颖。
法律与文化 豆瓣
作者: [美]劳伦斯·罗森 译者: 彭艳崇 2011 - 4
法律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同样是法律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尽管法律经常被视为某种具有奇特规则和怪异语言的独特领域,然而它实际上恰恰是某种文化据以表达其秩序观念的具体方式。
本书中,劳伦斯·罗森真诚地邀请读者思考以下问题:这些在法学讲坛上所列举的事例是如何与日常生活领域中所发生的事实相联系的,法律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如何分享某种特定文化据以成为整体的推理方式的,以及法院、调解人或者社会压?是如何塑造某种与生活常识和社群认同相一致的社会观念的。
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 豆瓣
The U.S. Supreme Court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8.4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琳达·格林豪斯 译者: 何帆 译林出版社 2013 - 7
【“牛津通识读本”中的经典之作】
【普利策奖得主、美国最高法院事务30年报道者琳达•格林豪斯著】
【畅销译著《九人》《批评官员的尺度》译者、法政学者何帆法官译】
普利策奖得主、专事美国最高法院事务报道达30年之久的琳达•格林豪斯,在《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中向读者介绍了 该院事实上是如何运作的:在美国,官司是如何打到最高法院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如何判决?首席大法官的地位有何特别?法官助理如何发挥作用?通过描述大法官们面对深刻的宪法 问题和难解的法律涵义时的处理方式,作者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答。贯穿《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全书始终,作者检视了许多具体个案来阐明所讨论的要点,并且将美国最高法院与他国法院进行了有益的对比。
批评官员的尺度 豆瓣 Goodreads
Make No Law: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8.8 (103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东尼·刘易斯 译者: 何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7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和律师的形象。
2013年10月5日 已读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表现出来的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美国建国的理念基础——民主:并非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对于民众理性的充分信任,相信自由竞争的思想市场在人民手中可以发挥良好作用,相信人民主权高于政府主权。第二点是,制度设计。既有地方自治的权力,可以给不同的思想以试验场,各种思想不仅有传播的自由更有实验的可能;对于少数派的尊重,少数派大法官的意见仍然得以刊发并得以在数年后“翻身”的可能;对于司法的尊重,对于宪法原则与时俱进的阐释以及保持司法稳定和独立的并存。
法学 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 大法官 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