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 大法官 宪政
批评官员的尺度 豆瓣 Goodreads
Make No Law: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8.8 (103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东尼·刘易斯 译者: 何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7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和律师的形象。
2013年10月5日 已读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表现出来的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美国建国的理念基础——民主:并非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对于民众理性的充分信任,相信自由竞争的思想市场在人民手中可以发挥良好作用,相信人民主权高于政府主权。第二点是,制度设计。既有地方自治的权力,可以给不同的思想以试验场,各种思想不仅有传播的自由更有实验的可能;对于少数派的尊重,少数派大法官的意见仍然得以刊发并得以在数年后“翻身”的可能;对于司法的尊重,对于宪法原则与时俱进的阐释以及保持司法稳定和独立的并存。
法学 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 大法官 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