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
把青春唱完1990-1999 豆瓣
8.3 (43 个评分) 作者: 高原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8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历经短暂的爆发之后,进入了长久的沉眠。但这十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音乐不仅呈现了“一种社会现实性的、个人内心化的焦虑与寻求宣泄表达的企图”,也陪伴很多人走过了青春。
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因其时代的特殊性成为不可复制的时代缩影。一代人对于青春、自由、才华、独立的追求,深远影响了那个时代。在这十年中,摄影师高原近距离记录下了中国摇滚台前幕后的影像经历,凝聚着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回望。与此同时,高原记录的也是自己在摇滚乐圈里的真实生活,记录她和她的朋友们。
看到青春,重返青春。与其说高原在记录摇滚乐的十年,不如讲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朋友的生活状态。这本书里的人物,是音乐人、艺术家,也是高原的朋友。她的镜头里有他们: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老五、丁武、高旗、艾敬、许巍、栾树、汪峰、孟京辉、张扬、黄觉、周迅、讴歌、欧洋、王勇、黄燎原、张有待、贾敏恕、张培仁……高原和他们见证了摇滚乐的黄金十年。若干年后,他们会如何看待曾经的青春时光。
这段在混乱中自在生长的记录,因其真实和诚恳而具有特殊的力量。从这本书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论是从摄影、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还是重新唤起自己的青春记忆。
--------------------------------------------------
【编辑推荐】
❀作者高原双重身份,既是摄影师,同时也是摇滚圈内的生活者和记录者,她与这些音乐人的近距离生活和接触,让她拥有独有的一手影像资料。
❀高原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第一次面世;
❀Lens出品,编者从从数万张底片中精挑细选,入选本书的图片都是标志性的精品;
❀老树、张震、王小帅、周迅、许巍、汪峰、张楚、孟京辉、郑钧、阿克曼、唐朝老五、高旗、黄觉、张有待、老狼、王勇、宋宁、左小祖咒、杨坤、朴树、张铁志等联合推荐;
❀国内5个城市、持续半年的高原摄影展及音乐人座谈等活动;
❀不仅是摇滚记录与生活影像,更是整个90年代的缩影和回忆,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评论】
“每个人从书里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可以从摄影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音乐的角度,以及青春的角度去解读,非常好。”
——阿克曼(孔子学院顾问,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原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
它是在我的年轻岁月中,和一帮哥们儿,怀抱着理想,放胆地各自表述,在工作中同欢同悲,在混乱中一起成长的记录。
——贾敏恕(台湾音乐制作人)
我们在这些照片当中只看到了人,而不再是什么牛逼的摇滚和摄影。
——-刘树勇(摄影评论家、文化学者,微博名:老树画画)
高原镜头下的每一个瞬间,我都是不在场的:它定格的每一个时间,我又是在场的。我们同处一个时代、一个空间......一起撒野,一起张狂。
——王小帅(“第六代”导演)
青春终将逝去,但歌声却可以将它重塑!高原用她眼中的影像不可思议地记录了这一切珍贵的记忆⋯⋯
——汪 峰(歌手、音乐创作人)
心存善愿和远方,我们是永远的少年。
——许 巍(歌手、音乐创作人)
高原不强加于现实什么特质,只是基于事物关系的本身。她的作品对未参与关系的人,会更容易真实理解,并有一种信任感。
——张 楚(歌手、音乐创作人)
关于青春,不管曾经多么疯狂、不堪、精彩、忧伤,最后你能收获的都只是两行热泪。
让燃烧凝固!
——郑 钧(歌手、音乐创作人)
在我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常常会听到一首歌就想起一个人,或是某一部电影的一幕戏,又或是某些地方空气中特别的味道。
摇滚乐对我而言,可以代表我的学生时期。在我青春期的那些年,最爱听的就是摇滚,当时的那种衝动、叛逆、玩世不恭的调调,很酷。
当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合辑《中国火》,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的摇滚乐,震惊。唐朝、张楚、何勇、窦唯等,在那时期,这些人都是我所响往的。
缘分很有意思,在距离青春期这么遥远的今天,收到一封朋友转寄的E-mail,认识了高原。透过高原的照片,我见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对音乐的追求以及摇滚的精神。带我穿越时空,更贴近那些我所响往的人。当所有喜欢的事都可以自在生长,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们便以潇洒的姿态继续向前迈进。
——❀张震❀(演员)
那些激情、懵懂的少年时代⋯⋯
——周 迅(演员)
这些粗粝而饱满的影像,带我们重返那个充满摇滚的纯真年代,空气中尽是爆炸的张力,而所有的故事正在开始被书写……
——张铁志(台湾摇滚与文化评论人)
那段事情起头的日子最珍贵。
刹那永恒的摄影作品!
——倪重华(发掘伍佰、林强、张震岳的幕后推手,现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
声音与愤怒 豆瓣 谷歌图书
7.3 (48 个评分) 作者: 张铁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6
摇滚乐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叛逆的胎记,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武器,从未放弃对保守的社会体制提出尖锐的质问。
60年代的民歌运动是摇滚乐与政治关系的原型;70年代的华丽摇滚、朋克摇滚将音乐、青年亚文化和社会颠覆性紧密联系在一起;80年代的“红楔”、“四海一家”等运动为音乐与政治的结合提供了各种可能的样板,90年代至今,面对全球化、环境污染、种族主义、霸权主义等更加复杂的社会议题,摇滚乐在丰富自身形态的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反抗姿态。
约翰·列侬、鲍毂·迪伦、琼·贝兹、冲撞乐园、U2电台司令……当我们被这些伟大的摇滚乐手感染时,可曾留意到他们面对社会总总不公时的呐喊?
《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回顾了历史上摇滚乐与种种社会运动的关联,并在回顾中去提问、反省音乐介入政治的各类实践途径的可能性与局限。声音与愤怒,将唤起你青春的热血,并且让你重新认识摇滚乐。相信当你合上本书时,对于“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这个提问,心中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谁是崔健 豆瓣
5.1 (9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京文唱片特别企划 国内首张真正意义上的致敬专辑!

京文唱片老总许钟民和著名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乐评人王晓峰,谈起如何使摇滚乐走向主流,以及京文旗下[嚎叫唱片]的众多产品/乐队资源时,不约而同的想到,为什么不能将两者结合一下呢?不就是一张很好的唱片吗?于是, [谁是崔健?!] 就此诞生。这张特别企划的唱片从此生发。

取名为“谁是崔健”,刚开始觉得是好玩,是个响亮的创意。而后来京文唱片慢慢的回味,才越发感觉到这个名字的深刻意义。除了向崔健这位国内乐坛举足轻重的教父表达敬意之外,也是对崔健直面的质问。甚至一些乐评人认为崔健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这个振耳欲聋的发问,是一种致敬,一种提醒,对所有人们的提醒,甚至包括崔健本身在内。



嚎叫11支顶级乐队 用庞大的音乐向崔健致敬!

这张唱片,创造了许多个耀眼的第一次----是唱片界第一次向国内原创音乐人致敬的音乐秀,也是第一次由国内顶级新生代乐队演绎的崔健作品。所有曲目全部为精挑细选的崔健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如: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无所有等。共11首歌曲,全部由 [ 嚎叫唱片 ] 旗下艺人及嘉宾乐队完成。京文唱片公司的执行制作、嚎叫唱片的负责人吕玻表示:他只对乐队进行了主题的简单指导,精选出了11首崔健老歌,如: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无所有等,而曲风和混音却让乐队完全用他们自己的风格。

这个前所未有的创意也给这些乐队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和再创作冲动和激情。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就完成了对崔健歌曲的再创作、制作的全部过程。这样的激情来源与崔健的不解之缘??乐队成员都有过各自聆听和受崔健影响的音乐历程,他们当中许多人都表示:生平第一张听过的摇滚专辑就是崔健的。崔健的音乐鼓励和启蒙他们走进音乐之路:崔健的智慧和坚忍为他们竖立着榜样 , 有的乐队和成员甚至已经跟崔健成为朋友 …… 但崔健始终在心里为摇滚青年展开大旗 , 因为他就是那不倒的旗竿子 !而今,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们也很期待这样的翻唱来表达自己对崔健的敬意。每支乐队也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翻唱那一首首经典 ,这真的将是是一张绝无仅有的致敬专辑!好玩! 好听! 够酷! 也够严肃! 于是,反光镜乐队赋予了《新长征路上摇滚》更歇斯底里的怒吼,在《一无所有》里,能听到CMCB的不再沉重,《不是我不明白》,挂在盒子上几乎用尖叫释放了所有对世界的思考。

这张专辑的录音师、制作人王迪,从一开始欣赏这个创意开始,就深陷于创作不能自拔。他说自己经历了最快乐与最痛苦的唱片制作过程。快乐的是能同时将这些乐队这些优秀乐队集合到一起,而痛苦的则是将11首风格迥异的曲风搭配在一张整体的唱片内,让他几乎崩溃。

嚎叫唱片,国内最大的类型音乐阵地,总监制吕玻历来以神秘低调著称。而今天,为了这张致敬转辑,他却站到台前。除了亲自设计绘制唱片封面,设计的号角是为老崔而作,意喻为他吹响战斗的前奏,红五星是代表老崔是冲锋的主力,是前进的指向。



摇滚红中国专辑系列企划 摇滚红色激荡南北中国!

京文唱片,作为中国原创音乐的生力军,在摇滚音乐来到中国20年后的今天,发行了激情四射的摇滚红中国专辑系列。专辑《谁是崔健》将成为这个宏伟诗篇的激情前奏,与早先崔健的两张再版专辑一起,成为摇滚红中国的主力之作。与此同时,即将在广州召开专辑首发式的沼泽乐队,也签约京文发行上市内地两张大碟《沼泽》、《城市》,一北一南,激荡出红色摇滚潮流,标志着红色中国潮即将正式引爆。
the fly>z 豆瓣
7.8 (12 个评分) 苍蝇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嚎叫唱片
有哪种风格比“后朋克”更适合由一位前卫画家领军的“苍蝇”呢?迷幻摇滚只是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特殊产物,尽管当时的各色艺术家对此情有独钟。可现在是九十年代,人们不想再用迷幻去掩盖痛苦,也不想再用美化去修饰真实。九十年代是消费的年代,他因历史的断裂而纯洁。痛苦随时都有,谁能拯救谁?“我们是一支纯艺术化的乐队。”丰江舟就是这么说的。
“苍蝇”刚成军时可不止丰江舟一个画家,而是清一色全是在画纸、画布上挥毫泼墨的主儿,——艺术本就相通,更何况不止相通简直一样的前卫艺术。只是后来玩票觉得不过瘾的丰江舟又给“苍蝇”注入了“职业乐队”的血液。——高桥浩二(吉他手)和佐藤(贝司手)来自东洋彼岸,高桥在主唱的声音后面任意扭曲,前卫的魂儿里偶有古色古香探透探脑,把丰江舟的“肮脏想法”作最后的飞散式的解构。佐藤则以相对清晰的贝司线条对传统作必要的捍卫和独特的发挥。谁都听的出来,他的动机是任何别的国家的乐手都无法替代的,当然也是最合“苍蝇”的胃口。
“苍蝇”的首张专集首先在台湾发行,当时就作为“中国最脏的摇滚唱片”在国内被广为传播。后来“摩登天空”推出引进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充斥其间的“肮脏词汇”和音乐的“肮脏动机”剧烈的冲击了人们固有的美学观念。“苍蝇”用这种表面的肮脏来诠释了一种全新的美和一种全新的表达美的方式。这种美撕烂理想主义的外衣,保留浪漫但对其进行彻底的重建,尽可能破除障碍,接近人性去寻找真实。于是,“苍蝇“在全国的叹为观止中以“传统美学的终结者”的身份坐上了中国另类摇滚的第一把交椅。
解决 豆瓣
9.5 (86 个评分) 崔健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
《解决》是崔健继《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之后发行的第二张专辑,作品大都完成于1989年之前,专辑于1991年2月在内地首发,3月在台湾地区发行,1994年4月又由日本东芝EMI株式会社在日本发行。由于当年国内版并没有发行CD,使得京文唱片再版的《解决》专辑弥足珍贵,极具收藏价值。《解决》是崔健音乐生涯中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用崔健的话说就是:“我的摇滚乐始终都是乐观的,我相信今后的一切都会得到解决。”而与第一张专辑比较,显然《解决》已不再是单纯的觉醒意识,而是开始在纷杂的社会里,发现问题,挑明问题,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