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
设计是什么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Michael Kroeger 原點 2010
◆賈伯斯評價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
◆美國LOGO設計教父最精闢、犀利的經典言談
◆從商標設計到好設計的標準,道盡設計人該懂的所有事
◆瑞士新浪潮平面設計運動之父Weingart 撰序
◆所有設計人不能錯過的大師開講
◆最一針見血的思考與經驗談
保羅.蘭德(Paul Rand)為美國當今乃至全球,最傑出的logo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他為IBM、ABC、UPS、西屋所設計的商標無人不識,蔚為經典。他對設計的見解犀利,深信好設計的力量,為業界所尊崇,是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與教育家。
1995年2月,亞利桑那大學傑出學人計畫(ASU Eminent Scholar Program)邀請保羅.蘭德到此客座講學,帶領學生思考設計前該知道的所有事。這本書的內容便是這段講學期間的摘錄。從平面設計初學者該懂的事、該看的書,電腦對設計的幫助,與客戶的溝通,到設計是什麼,透過精闢的問答,道出最一針見血,最直指核心的答案,機鋒處處卻有深富教育性與啟發性,讓人不得不佩服大師的智慧。
大師開講 Q&A
Q:設計的定義是什麼?
A:設計是一種關係,一種比例。
Q:對大學設計系的學生來說,教設計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A:必須給所有詞彙下定義。學生必須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Q:這一代設計人最應該研究什麼?
A:了解情況。
Q:初學者應該學什麼?
A:運用雙手非常重要。那正是你和母牛以及電腦操作員不同的地方。
Q:用電腦的好處?
A:你不會因為有了電腦就變成創意天才。
Q:可以做出完美的設計嗎?
A:除非你是上帝,否則不可能有完美的設計。
Q:設計有過時的問題嗎?
A:設計只有好與壞的差別,不必擔心夠不夠新。
Q:我們如何判斷好設計與壞設計?
A:這問題無法回答。
Q:設計商標時要注意什麼?
A:不能從「多大」的角度去思考,要從「多小」去考量。
Q:設計過程的第一要務?
A:思考。你要怎麼做,而不是你要做什麼。
Q:如何與客戶溝通?
A:如果確定你的想法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接受或拉倒。
Q:要如何才能為你工作?
A:為我工作是最糟的,因為你永遠不會有機會做設計。
为自己工作 豆瓣
Work for Money, Design for Love
作者: [英] David Airey 译者: 侯鸿儒 人民邮电出版社
随着设计行业的逐步成熟以及设计人员数量和水平的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成为了自由职业者,而且其中的一些人甚至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但设计和经商毕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技能,即使之前的工作经验或者经商天赋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帮助,你却依然难以照顾到方方面面。本书总结了设计师们在经商过程中最常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本书还囊括了由设计师们所总结出的大量宝贵经验,从选择直接与客户打交道还是承包项目,到如何给公司起名字;从如何起草合同,到如何获得被动收入等等,可谓应有尽有。
本书适合自由职业设计师、设计公司创业者,以及对设计行业有兴趣的相关人士阅读。
科学发现纵横谈 豆瓣
作者: 王梓坤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 - 11
《科学发现纵横谈》是一本漫谈科学发现的书,篇幅虽然不算大,但作者王梓坤同志纵览古今,横观中外,从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挑选出不少有意义的发现和事实,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总结,阐明有关科学发现的一些基本规律,并探求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应该力求具备一些怎样的品质。这些内容,作者是在“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横行的情况下写成的,尤其难能可贵。今天,党中央率领我们进行新的长征,努力赶超世界科学作者是一位数学家,能在研讨数学的同时,写成这样的作品,同样是难能可贵的。
王梓坤院士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科普作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本书中,他以一个科学家的眼光,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纵谈古今中外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和过程,横谈成功者所具备的品质——德、识、才、学。书中许多保人的思想、经验、警句和诗话,读后让人爱不释手,备受启迪。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励志名作。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豆瓣
7.0 (31 个评分) 作者: [日] 佐藤可士和 译者: 常纯敏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 - 6
书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