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众妙之门 豆瓣
作者:
Smashing Magazine
译者:
贾云龙
/
王士强
2012
- 11
《众妙之门——网站UI设计之道(修订版)》是知名设计网站Smashing Magazine上线以来的精华总结,来自全球的知名设计师无私地分享了他们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全书共分10章,前8章讨论了和网站UI设计相关的八个不同的领域,覆盖面非常广,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专业性,全书逻辑严密、言简意赅,设计人员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第9章以访谈的形式介绍了多位专家对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看法,入木三分,极富启发性。第10章以讲故事的方式,把Smashing Magazine的创办和发展过程娓娓道来,同时毫不保留地分享了两位创始人的成功秘诀和价值观,让人受益匪浅。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在传授具体经验的同时,也对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授人以鱼”的同时,不忘“授人以渔”。
设计面面观 (2009)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Objectified
8.0 (50 个评分)
导演:
加利·哈斯特维特
演员:
Paola Antonelli
/
Chris Bangle
…
其它标题:
Objectified
/
造物
…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设计面面观》是一部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长篇独立纪录片。影片详尽地展示了创造工业产品流程的实录片断,并记录了与世界顶尖设计师们的交谈与讨论。导演Gary Hustwit用洞察深切的镜头记录了这些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工业设计产品,看似稀松平常的设计背后,却是设计师们倾尽全力的良苦用心。
《设计面面观》中采访到的设计师们包括: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Paola Antonelli,慕尼黑BMW首席设计师Chris Bangle,巴黎兄弟设计组合Ronan & Erwan Bouroullec,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Walker艺术中心平面设计师Andrew Blauvelt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正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促使我们去思考得更多更多。
《设计面面观》中采访到的设计师们包括: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Paola Antonelli,慕尼黑BMW首席设计师Chris Bangle,巴黎兄弟设计组合Ronan & Erwan Bouroullec,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Walker艺术中心平面设计师Andrew Blauvelt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正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促使我们去思考得更多更多。
城市化 (2011) 豆瓣
Urbanized
7.9 (35 个评分)
导演:
Gary Hustwit
演员:
Gary Hustwit
其它标题:
Urbanized
Director Gary Hustwit (Helvetica, Objectified) completes his design film trilogy with Urbanized. Exploring the design of cities with the world’s foremost architects, policymakers and engaged citizens, Urbanized frames a global 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design of our cities affects our lives.
传奇字体 (2007)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Helvetica
8.4 (90 个评分)
导演:
加利·哈斯特维特
演员:
Michael Bierut
/
Neville Brody
…
其它标题:
Helvetica
/
海维提卡
…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传奇字体》,讲述了Helvetica字体从起源诞生到它的特性和影响力,影片访谈了不同时期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畅谈这款简洁、直接、醒目的传奇字体背后的故事。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
版式设计基础教程 豆瓣
作者:
南云治嘉
译者:
武湛
2010
- 8
《版式设计基础教程》从“什么是版式设计”开始讲解为什么要进行版式设计,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分类以及文字排列的基本方式。除此之外,作者针对如何吸引读者注意以及如何引导读者视线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版式设计基础教程》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不断提醒设计师“版式设计要从读者角度出发,为读者着想”这样的基本原则,因此《版式设计基础教程》更像是一本深谙读者心理并以教授版式设计基础知识为目的的教程类用书。《版式设计基础教程》凝聚了南云治嘉先生40年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相信设计师们一定会受益匪浅。版式设计领域有很多高手,对于初学者来讲一开始就模仿这些高手对自己的成长是不利的。原因很简单,基础不扎实的人,即便使用再高级的工具或技术,也不一定会做出优秀的版式设计。
彼得·科恩木工基础 豆瓣
Woodworking Basics
8.0 (5 个评分)
作者:
彼得·科恩
译者:
王来
/
马菲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 1
《彼得·科恩木工基础》是一本木工入门书,2003年至今稳居木工书畅销榜首,近10万人验证成功的木工学习之路。1993年,美国“家具手工艺中心”校长彼得·科恩,亲笔写出这本基础、诚意的木工学习书。2003年,作者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专业摄影师吉姆·杜根为新版本提供了大量精彩的照片。
20年来,《彼得·科恩木工基础》一直是美国最畅销的木工书,陪伴着成千上万的爱好者踏上了可靠的学习和实践之路——而木工在美国的流行度也与日俱增。
20年后,经过两名爱好者兼译者的两轮细心翻译,和一名台湾木工——何美莹老师(何老师曾于2000年在美国从师于作者)的审阅,《彼得·科恩木工基础》终于能与中国读者相见。
20年来,《彼得·科恩木工基础》一直是美国最畅销的木工书,陪伴着成千上万的爱好者踏上了可靠的学习和实践之路——而木工在美国的流行度也与日俱增。
20年后,经过两名爱好者兼译者的两轮细心翻译,和一名台湾木工——何美莹老师(何老师曾于2000年在美国从师于作者)的审阅,《彼得·科恩木工基础》终于能与中国读者相见。
CSS禅意花园 豆瓣
9.2 (8 个评分)
作者:
[美] Dave Shea
/
Molly E. Holzschlag
译者:
陈黎夫
/
山崺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 6
这本书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的网站设计师,书中的范例来自网站设计领域最著名的网站——CSS Zen Garden(CSS禅意花园)。全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1章为第一部分,讨论网站“CSS禅意花同”及其最基本的主题,包含正确的标记结构和灵活性规划等。第二部分包括6章,占据了书中的大部分篇幅。
每章剖析“CSS禅意花园”收录的6件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围绕一个主要的设计概念展开,如文字的使用等。通过探索36件设计作品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的问题,读者将洞悉主要的Web设计原则以及它们运用的CSS布局技巧,理解CSS设计的精髓,恰当地处理图形和字体来创建界面优美、性能优良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网站。
每章剖析“CSS禅意花园”收录的6件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围绕一个主要的设计概念展开,如文字的使用等。通过探索36件设计作品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的问题,读者将洞悉主要的Web设计原则以及它们运用的CSS布局技巧,理解CSS设计的精髓,恰当地处理图形和字体来创建界面优美、性能优良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网站。
超越CSS 豆瓣
作者:
Andy Clarke
译者:
谭振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对于普遍缺乏编程经验的Web设计师来说,语义标记和CSS无疑是实现自由设计的障碍。如果没有高效工作流的支持,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客户要求都将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国际著名Web设计师Andy Clarke对这种情况有着切身的体会。在本书中,Andy将与您分享他的“超越CSS”方法,引导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来创建富有艺术性并且可用、易用的站点。
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作者通过可视化的范例来展示标记和CSS的创造性,带领您掌握实现创意的设计方法。您将学会:
如何使用新的工作流来创建对所有团队成员——特别是,包括设计师在内——都非常好用的原型;
有效地使用网格;
设计标记的视觉效果;
如何把握优秀设计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从使用最新的浏览器到在团队协作中高效地运用CSS3,等等。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作者通过使用标记和CSS的形象的创造性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实现创意设计的方法。读者将学会如何使用新的设计流程,创建对包括设计师在内的所有团队成员都很好用的原型,有效地使用网格,设计标记的视觉效果,并了解优秀设计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从使用最新的浏览器到在团队协作中高效地应用CSS3。.
本书适合Web设计师和开发人员研读,对那些客户要求高、工作节奏快的设计师有着尤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本书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Web设计爱好者阅读。
国际著名Web设计师Andy Clarke对这种情况有着切身的体会。在本书中,Andy将与您分享他的“超越CSS”方法,引导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来创建富有艺术性并且可用、易用的站点。
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作者通过可视化的范例来展示标记和CSS的创造性,带领您掌握实现创意的设计方法。您将学会:
如何使用新的工作流来创建对所有团队成员——特别是,包括设计师在内——都非常好用的原型;
有效地使用网格;
设计标记的视觉效果;
如何把握优秀设计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从使用最新的浏览器到在团队协作中高效地运用CSS3,等等。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作者通过使用标记和CSS的形象的创造性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实现创意设计的方法。读者将学会如何使用新的设计流程,创建对包括设计师在内的所有团队成员都很好用的原型,有效地使用网格,设计标记的视觉效果,并了解优秀设计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从使用最新的浏览器到在团队协作中高效地应用CSS3。.
本书适合Web设计师和开发人员研读,对那些客户要求高、工作节奏快的设计师有着尤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本书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Web设计爱好者阅读。
BranD 豆瓣
● 《BranD》是一本双月刊的英文品牌设计类杂志,2012年起在香港出版,全球发行。《BranD》面向世界各地著名及新一代的品牌设计 师,旨在介绍并传播最新的优秀品牌设计作品、创作理念以及发展趋势。每期杂志将从视觉,行为,理念(VI、BI与MI)三方面识别系 统整合展示全球近百个设计师或团队的品牌设计相关作品。
《BranD》杂志旨在开启未来品牌价值的语境,为全球品牌设计师,品牌客户,设计及学术机构开创了一个面向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我 们秉承开放、多元的视角,运用高质量的内容将品牌设计中的各部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传播、影响全球品牌设计行业的目标。
● [BranD] is a bimonthly English-language magazine tailored for both 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Brand Design professionals around the world. Published in Hong Kong and distributed internationally since 2012, [BranD] informs and influences a wide range of designers and initiatives with the latest top Brand Design cases, concepts and trend leading visions. Every issue showcases a world of around a hundred designers and initiatives with coverage across VI, BI and MI elements of Brand Design.
Aiming at inaugurating the future narrative of brand values, BranD starts off a platform and forum to showcase and communicate among brand designers, brand clients, design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With a vision focused on an open diversity, we bring together different parts of Brand Design with high-quality contents, to inform and influence the global Brand Design industry.
《BranD》杂志旨在开启未来品牌价值的语境,为全球品牌设计师,品牌客户,设计及学术机构开创了一个面向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我 们秉承开放、多元的视角,运用高质量的内容将品牌设计中的各部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传播、影响全球品牌设计行业的目标。
● [BranD] is a bimonthly English-language magazine tailored for both established and emerging Brand Design professionals around the world. Published in Hong Kong and distributed internationally since 2012, [BranD] informs and influences a wide range of designers and initiatives with the latest top Brand Design cases, concepts and trend leading visions. Every issue showcases a world of around a hundred designers and initiatives with coverage across VI, BI and MI elements of Brand Design.
Aiming at inaugurating the future narrative of brand values, BranD starts off a platform and forum to showcase and communicate among brand designers, brand clients, design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With a vision focused on an open diversity, we bring together different parts of Brand Design with high-quality contents, to inform and influence the global Brand Design industry.
UCD火花集2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UCDChina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4
本书收集了UCDChina第一本博客集出版之后的两年间,UCDChina收录的、更广泛范围的文章,内容涵盖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第1~6章,讨论了职业的分工、通用的设计方法和原则;第5~16章,热议了互联网上常见的功能、服务和应用,如排序、评论和评价、屏幕分辨率和布局等,同时也讨论了部分具体的产品形态,如微博、群组、邮箱、地图、相册、电子商务等。第17章,仍然是大家喜闻乐见的UED故事,毕竟生活无处不体验。第18章,收录了UCDChina这两届年会中所分享的一些实例和实践者的观点。
本书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从事产品设计、产品策划、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用户研究、前端开发、网站运营以及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从业人员阅读。
本书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从事产品设计、产品策划、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用户研究、前端开发、网站运营以及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从业人员阅读。
About Face 3 交互设计精髓 豆瓣
作者:
Alan Cooper
/
Robert Reimann
…
译者:
刘松涛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 11
本书是一本数字产品和系统的交互设计指南,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交互设计过程、原理和方法,涉及的产品和系统有个人电脑上的个人和商务软件、Web应用、手持设备、信息亭、数字医疗系统、数字工业系统等。运用本书的交互设计过程和方法,有助于了解使用者和产品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而更好地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全书分成3篇:第1篇描述了“目标导向设计”,详细讨论了用户和设计的过程及思想;第2篇讲的是交互设计的原则,可以帮助您在较高层次上去把握设计;第3篇则介绍具体的细节方面的界面设计原则。
本书结构清晰、深入浅出,是一本难得的大师经典之作。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数字产品和系统的交互设计师、用户界面设计师、项目经理、可用性工程师等,以及目前正在学习交互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等。
全书分成3篇:第1篇描述了“目标导向设计”,详细讨论了用户和设计的过程及思想;第2篇讲的是交互设计的原则,可以帮助您在较高层次上去把握设计;第3篇则介绍具体的细节方面的界面设计原则。
本书结构清晰、深入浅出,是一本难得的大师经典之作。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数字产品和系统的交互设计师、用户界面设计师、项目经理、可用性工程师等,以及目前正在学习交互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等。
设计的觉醒 豆瓣
8.0 (15 个评分)
作者:
[日] 田中一光
译者:
朱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本书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大陆首次发行的文集,他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设计大奖上的冉冉新星、办公室里的“工作狂”、讲台边的“园丁”、玻璃窗边的编排指挥家……他工作上的非凡才华让人敬佩奋发;而年龄最小的歌舞伎观众、戏剧舞台上的活跃份子、爵士乐的鉴赏家、厨房里的美食创意鬼才……他生活中的情趣又让人心生向往。身为设计师的田中一光先生,以清丽优美的笔触,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与记录,将设计之道与生活之道自然融合,在启迪设计智慧的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
田中一光先生于2002年去世,从02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
田中一光先生于2002年去世,从02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
中國字體設計人:一字一生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廖潔連
MCCM Creations
2009
- 7
我們每天接觸文字:報紙雜誌、廣告牌、餐單……。文字,從來就在我們生活中,只是鮮有人去細研中國文字的底蘊。「宋、仿、黑、楷」是中國第一批有系統的印刷字體。五十年代,中國需要統一和規範字體,出現了我們今天所尊稱的「字體設計人」。在電腦時代來臨之前,整個造字過程,從打手稿、修改、造鉛字、再修改、做模,全是人手工夫;他們一天才造好三至四個字。今天,雖則電腦簡化了造字的工序,但字體設計人的經驗仍需要承傳下去。本書收錄了十二位中國字體設計人的故事,作者用了超過八年時間進行訪談和資料搜集,細錄了從五十年代至今兩代字體設計人的造字故事,還有中國字的結構、美學,和欣賞。他們述說的,又豈止文字的故事,背後實在包含?生活、文化、經濟、政治和科技等。
汉字设计 豆瓣
作者:
季铁
2003
- 5
季铁编著的《汉字设计》全书分四个部分,详尽描述了汉字的视野变迁、汉字的文化特征、汉字的技术特征、汉字的设计与欣赏等。全书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既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为从事艺术类人员的参考书。汉字是汉文化的符号表现和传播工具,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其本身的形态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特色。多元功能要求和表达要求我们有必要将汉字设计纳入设计科学的轨道,理性地分析现代技术概念与科学思想对汉字设计方法的积极影响,研究设计过程中人类的理性行为与感性设计的关系,丰富汉字美学研究内容,扩大汉字艺术表现范围,传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形成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整体民族风格,将对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品牌”有重要的意义。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豆瓣
7.0 (31 个评分)
作者:
[日] 佐藤可士和
译者:
常纯敏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
- 6
书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haru的橡皮章生活 豆瓣
ㄎㄎㄎ·haru的橡皮章生活
8.0 (10 个评分)
作者:
haru 著
/
廖家威 摄影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 6
《我的手工时间:haru橡皮章生活》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刻章相关的各种技法结合生活主题作为章节分类。台湾人气橡皮章达人haru的心得和许多独门绝招、冷门创意,巨细靡遗的各类技法分解步骤图,让从未刻过橡皮章以及虽然刻过但内心仍有疑惑的朋友,都能从书中找到最满意的答案。跟随《我的手工时间:haru橡皮章生活》,一起来体会刻章带来的温暖与快乐吧!刻橡皮章的乐趣在于素材随手可得、花费时间不多,而每一个亲手刻出来的章、创作出来的杂货作品,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从取材绘图、转印、刻章到盖印,每个过程或许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从刻好的那一分钟开始,一股难掩的愉悦及成就感便满满充斥着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