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完全就是记录日常啦 - 标记
察势观风 豆瓣
2.2 (21 个评分) 作者: 谭徐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5
所有的历史遗存都源于记忆与遗忘的缠斗,这里面不断复活与竞争的与其说是文本,不如说是个体的心性与情绪。本书试图追索的个体生命、记忆片段与思想竞逐,无疑都是近代中国的流风余韵,中间更多是激烈的一面,因为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一波一波历史巨浪的卷席之下,壮怀激烈,屡 败屡战,摇曳不定的潮与流值得重访与细分,而此前对于这些面相的讨论过于趋实,而较少注重那些在一切事物中的灵魂,殊不知僵硬的外表下面,往往有着曲曲折折的灵魂,只有人“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如果对此不能另辟蹊径,重拾对于“人事”之重视,发潜德之幽光,当然也就无法深入理解孕育这些灵魂的社会。
2020年8月29日 已读
作者什么垃圾男蛆
如何正确吵架 豆瓣
THE HEART OF THE FIGHT
7.1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朱迪斯·莱特 / 鲍勃·莱特 译者: 鍾辰麗 后浪丨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 - 3
学会有效争吵,吵出持久幸福
◎编辑推荐
☆ 爱情也许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童话,幸福却只能来自积极坦诚的撞击,哪有不吵架的伴侣?你们对待争吵的态度,将决定你们关系的未来。
☆ 本书作者莱特夫妇对婚姻进行了30年研究,在伴侣培训项目中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他们发现,一味回避争吵、维持表面和谐的做法,会让伴侣失去共同成长的机会,对爱情有害无益。只有学会正确的吵架方式,勇敢吵,坦诚吵,才有机会解决你们各自身上和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作者将日常生活中的争吵分为15类,剖析了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各种常见误区,提出了帮助伴侣获得幸福的6条技巧。争吵不仅仅是具体事件引发的,它还可能反映出一方或双方未被满足的渴望、未被解决的问题以及某种需要打破的思维模式。你们要做的,正是借着吵架的机会挖掘这些意义,从而让你们不仅有相爱的激情,更懂相守的艺术。
◎ 内容简介
你也许见过很多教你避免吵架、和谐沟通的婚姻指南,本书的主题却正好与之相反。莱特夫妇在对大量伴侣进行研究、提供咨询和培训的基础上提出,将无效争吵转变为高效率、有意义的争吵,借争吵之机发掘其后隐藏的真正问题,才是促进亲密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
吵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吵,徒然让无效争吵一再损害伴侣间的感情。本书将教你分辨15种最常见的争吵类型,并介绍挖掘争吵的本质、将冲突转变为幸福的6个技巧。你将看到,某些通过主流文化深入人心的爱情理论是多么不可靠,能给双方带来真正幸福的亲密关系其实需要你们走下云端,在脚踏实地的冒险中获得。你们能走上持续幸福的道路,同时成为更好的自己,奥秘尽在每一次小小的争吵之中。
◎ 名人推荐
无论是对待朋友、生意伙伴还是伴侣,只要你想建立真诚、充满活力的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吵架》都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创新之作,它会用你意想不到的方法教你如何积极与人相处。
—— 杰克·坎菲尔德(Jack Canfield),畅销书《心灵鸡汤》(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作者
莱特夫妇的创新方法与研究可谓最实用而有效,可以将伴侣与个人的潜能与满足感最大化。
—— 巴内特·巴恩(Barnet Bain),电影导演、《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执行制片人
一部切实有效的伴侣指南。莱特夫妇在大量婚姻咨询的基础上告诉我们,为什么伴侣需要争吵。放心争吵吧,但要用正确和充满创意的方法去吵。你要学习的内容尽在这本书里。
—— 拉里·克什鲍姆(Larry Kirshbaum),时代华纳出版集团前CEO
《如何正确吵架》有充分的社会学证据支撑,是对作者和其他人研究的一次呈现。需要此类建议的伴侣们会发现,本书轻松生动的行文令人乐在其中。
—— 芭芭拉·J. 里斯曼(Barbara J. Risman, PhD),美国社会学协会(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副主席
无论是交友、恋爱还是结婚,我们想要发展出良好的关系,都需要投入地与对方互动。莱特夫妇为我们提供了一本指南,告诉我们,只有充分投入而非回避,才能享有稳固的关系。
—— 桑妮亚·乔凯特(Sonia Choquette),《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直觉力培训第一人
我参观过莱特的工作坊,学员们充满活力、条理清晰、坦诚直率的互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会告诉你,完美关系有哪些基本要素和值得注意的细节。
—— 布拉德·安德森(Brad Anderson),百思买(Best Buy)前CEO
我从来没有像喜欢《如何正确吵架》这样喜欢一本关于婚姻的书,它介绍了如何重塑伴侣间的冲突,让你们能永远在一起!本书中关于冲突的新概念令人着迷,它们能帮助解锁并维持健康的神经化学反应,不畏惧任何问题和危机的考验。我已经迈进婚姻的第46个年头,这本书给了我新的启示,让我能始终坚持与丈夫实现健康的沟通。不管你们是即将结婚还是希望目前的婚姻能够天长地久,这本书都是必读书。
—— 朱迪斯·E. 格拉泽(Judith E. Glaser),畅销书《对话智商》(Conversational Intelligence)作者
情侣们讨厌冲突,雇员们讨厌冲突,连你的宠物都讨厌冲突,但冲突和随之而来的争吵是不可避免的。而你越爱一个人,或越想爱一个人,你们就越容易发生冲突。然而,如果你们以公平、有爱的方式争吵,这反而会让你们更加亲密。朱迪斯和鲍勃向你展现了正确与错误的吵架方式,每对伴侣都该读这本书。
—— 马克·瓦德门 (Mark Waldman),宾夕法尼亚大学灵性与心智中心副研究员、治疗师
《如何正确吵架》有一个听起来反常识的大前提:你们相爱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快乐,而是为了帮助你们双方做到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提供了非同寻常、有说服力、充满智慧和关爱的新方法,值得推崇。
—— 托尼·西蒙斯(Tony Simons, PhD),康奈尔大学副教授,《正直的红利》(The Integrity Dividend)作者
如果你渴望童话般美好的爱情,那么你会失望的,因为在任何关系中——无论是公是私——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此,学会将冲突变得具有建设性是获得稳固关系的诀窍。《如何正确吵架》会告诉你如何利用冲突拉近双方距离,你会发现这种冲突需要你们共享过往体验,更深入地互相了解,并发展出历久弥新的信任。
—— 布莱恩·巴特利特(Blaine Bartlett),国际知名演讲家、高管教练、管理顾问以及企业与领导力开发专家,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董事
我读过不少关于如何更好地爱你的伴侣的书,但从没读过教你如何正确吵架的书。莱特夫妇不仅阐明了最基本的道理,更介绍了一系列以建立持续而充满活力的关系为终极目标的策略。
—— 梅丽莎·G. 威尔逊(Melissa G. Wilson),畅销书《人脉已死》(Networking is Dead)作者
◎ 获奖记录
获得2016年度美国鹦鹉螺图书奖银奖
2019年12月3日 已读
很多大词 什么“人生的真谛”之类的 不必管也不用尴尬 具体细节和根上的方法和思路是实在的 可行的 也是正确的 蛮好的一本书 适用于纯两人关系 牵涉到双方家庭倒是没有 不过 和这个人过好了 这个人自然会处理好他家的人
OPUS 作品 豆瓣
9.1 (219 个评分) 作者: [日] 今敏 译者: Mrs.X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8
动画大师今敏,漫画生涯至高代表作!
追悼纪念,遗作重见天日,首度作为单行本出版的蕞后长篇杰作!
完整收录生前被拒绝刊登的「神结局」
深具自传色彩,你所能想象的今敏风格之盛宴!
名作《千年女优》《红辣椒》的前身
中文世界初次正版引进
...................
📖 编辑推荐
是谁,创造了神的世界?
OPUS,是安放今敏导演虚拟灵魂的实体容器。
* * *
☆ 动画大师今敏,漫画生涯至高代表作,中文世界首度正版引进!
今敏,是继宫崎骏、大友克洋、押井守之后蕞享誉世界的日本动画大师,具有强烈作者色彩、先锋探索精神的艺术家。年仅46岁,却在10年间接连创作出影响世界影坛的重量级动画杰作——《未麻的部屋》《千年女优》《东京教父》《红辣椒》,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奥斯卡蕞佳动画长片、提名动画安妮奖蕞佳导演&蕞佳编剧。
2010年8月,今敏猝然早逝,世界主流媒体沉痛悼念:“今敏以小小的动画获得了蕞高的赞誉,是日本一位伟大的电影人,也是世界上蕞敏锐、蕞具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时代周刊》;“今敏辞世以后,我们就觉得日本动画的未来没有了。”——电影杂志《CUT》
☆ 长篇遗作重见天日,初次作为单行本追悼纪念出版,完整收录生前被拒绝刊登的神结局!
《作品》(OPUS)原连载于1995—1996年,后因杂志社倒闭惨遭腰斩,在今敏生前未能结集为单行本出版。2010年今敏去世后,出于追悼纪念,从故纸堆中重新整理出遗稿,发现了已勾完线稿却被拒绝刊登的“幻影般的蕞终话”,故特别按照原样状态完整收录、以上下卷单行本形式出版,以完成今敏未尽心愿。
☆ 你所能想象的今敏风格之盛宴,漫画生涯蕞后一部作品,里程碑意义收官之作,转型动画导演的承上启下之作!
今敏漫画作品中有的是动画电影漫画化,有的是应邀参与的企划,有的是篇幅不长的短篇,而《作品》(OPUS)是较完整意义上今敏“自编自导”全身心倾注心血的长篇大作!在文集《我的造梦之路》中,今敏评价《作品》(OPUS):“在绘画方面,这是我风格蕞统一的作品。”
贯彻今敏毕生创作核心主题——当代人的心灵世界,梦境、现实与潜意识的交错,身份认同,后现代焦虑,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关系,多重凝视的目光。《作品》(OPUS)讨论的议题,深深影响了今敏下一阶段的动画处女作《未麻的部屋》,以及后续的《千年女优》《东京教父》《红辣椒》。
☆ 对个人漫画生涯的总结,人物及场景设定具有自传色彩,不同角色身上多有今敏的影子。
今敏在《作品》(OPUS)中直接搬用、描绘了作为漫画家的生活场景,日常遭遇的种种职业焦虑,被编辑催稿、被读者评议等困扰,并且本人在结局中“真实出镜”。
参见今敏在《我的造梦之路》中爆料:“主角漫画家的工作场所,是完全按照自己当时住的房间画下来的。画自己身边的东西还真是有趣。”
☆ 剧情悬念迭起、气氛惊悚;叙事巧设伏笔,层层递进;角色性格鲜明,张力十足;动作场面密集,“加塞”中式元素,港片动作身手;有如电影的绝妙分镜与转场;充分调动拟声词表现力,用“音效”讲故事,阅读体验宛若观赏视听大片!一场跨次元的穿越大戏+高概念烧脑神作!
☆ “元叙事”“超小说”题材在漫画领域的先锋性探索,以严谨的脑洞打破虚构与现实的次元壁,打造双重嵌套文本,戏中有戏,梦中造梦!既有一口气追完的畅快感,又有可供反复琢磨的海量细节。
文本的企划设定,借鉴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心理学理论,存在主义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间离美学和叙事实验,从主题到形式,皆体现今敏驾驭“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高超技巧。
书名“作品”(OPUS)——一语双关、套层结构,打通“漫画世界”、“现实世界”、“被创造的现实世界”三个时空。上下册封面,红蓝CP、镜像对位,上册的封面是下册的封底,上册的封底是下册的封面。
☆ 全方位复刻原版开本、设计,高质量还原细节,适合收藏。
虽然是单色漫画,但因为用墨多、印制要求高,特别采用了市面上少有的进口海德堡双色印刷机;为了方便阅读,采用了锁线装订。
☆ 长篇动画电影化企划进行中!
据官方证实,《作品》(OPUS)将被改编为动画电影,制片人仍然是今敏长期合作的至亲伙伴、生前挚友、日本动画界传奇制片人丸山正雄。今敏毕生蕞爱的音乐家、黄金拍档平泽进,于2018年新发表专辑《回=回》中,收录了已提前完成的、为《作品》(OPUS)专门创作的音乐。
☆ 《作品》(OPUS)之于今敏,犹如费里尼的《八部半》+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伍迪·艾伦的《开罗紫玫瑰》!
其他可类比的相似题材、类型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楚门的世界》《黑客帝国》《危情十日》《闪灵》《童梦》《暗恋桃花源》。
☆ 影视、动画、漫画等艺术领域创作者,亦可以参考学习分镜技法。
...................
📖 媒体推荐
“今 敏的元小说式的叙事使得作品中充满了存在主义和宿命论式的疑问。”
——Fandom Post
“你所能想象的蕞具今敏风格!”
——美国杂志《The Comics Journal》
...................
📖 名人推荐
评论家保罗·格拉维特(Paul Gravett)将《作品》(OPUS)列为2014年10部最佳漫画之一,认为漫画中充满奇思妙想,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元漫画”,并表示这部作品与今 敏的动画作品风格相似,应该十分适合改编为动画。
...................
📖 获奖记录
荣获2013年度ACBD亚洲评论奖
入围2014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主竞赛单元
被评为2016年美国青年图书馆协会杰出图像小说
...................
📖 内容简介
漫画家“永井 力”笔下的人物竟破纸而出
盗走了原稿中蕞关键的一页!
截稿期限将至,他不得不一路追进自己所创造的世界……
“热血女警”“连环杀手”“时空穿越”“VR 洗脑”
无辜被害者的鲜血,并不仅仅是漫画家的“笔墨”而已
现实与虚构,交织成“作者”无法脱身的迷宫……
各路登场人物与他相遇,两个正在崩溃的世界,将会如何结局?
2019年8月26日 已读
想撕开我们这个世界的裂缝
Lonely Planet “IN”系列:青岛 豆瓣
作者: 澳大利亚Lonely Planet公司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5 - 7
青岛是一座适合闲逛的城市,岛城人民本身就是休闲自在的代表。众多西洋建筑是青岛美丽又沧桑的外衣,老城区里的各种历史建筑总能瞬间把你拉到百年之前的时光,然而旅行中让你着迷的远不止这份欧洲风情——在啤酒屋里的热情与喧腾,海滩边头带脸基尼大方让你拍照的青岛大妈,公园里热火朝天的够级场子,散布在各犄角旮旯的独立书店,渔民脸上极易绽放的笑容,都是这座城市洋气外表下生动的内里。春有花,夏有浪,秋鱼肥,冬雪凉……青岛怎么会让你失望?
2019年4月10日 已读
信息有一点点旧了
我的阴阳两界 豆瓣
9.1 (19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9 - 1
《我的阴阳两界》收录了王小波的几部重要作品。他的武器很简单,不过是常识和理性。本卷包括《我的阴阳两界》和《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四部长中篇。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读小说,《我的阴阳两界》就是为他们而写。与此相似,我的生活也有硬软两个时期,浑如阴阳两界。
王小波对个人存在的追问是赤裸裸的。人们总是为性添加了很多的附加值,而王的小说使它回到了纯粹状态。福柯说过,性和政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我的阴阳两界》中,小孙是文化的代表,她深入到王二的地下室去,为他治病。当她治好了他的阳痿,使他成为一个正常的男人之后,同时也把他拉回到文化里去了。这里,反讽的意义是十分深刻的,性和历史、文化、政治之间的界限被打通了。王小波的写作风格是自我对话式的,他在追问自己的存在,在所有的细节上都在追问自己。
2017年1月26日 已读
5星
更大的信息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英] 马丁·盖福特 译者: 王燕飞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 1
《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由马丁·盖福特著。《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是这位艺术家与艺术批评家马丁·盖福特对话的记录,这一对话历时十多年,涉及他从事艺术的方方面面,他的生活和艺术经历,他的艺术激情的来源,他对历史上许多经典大师和现代艺术家的认识和分析。
小妇人 豆瓣
8.2 (11 个评分) 作者: 露易莎·梅·奥尔科 译者: 洪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本书以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生动描写了作者亲身经历的家庭生活:父亲参加北军出征,四姐妹伴着慈爱的母亲,过着清贫而富有乐趣的生活。全书歌颂了家庭的伦理观念,邻里间的助人为乐。本书也被当成了妙龄少女的必读书。
2015年1月9日 已读
简爱(英文全本) 豆瓣
Jane Eyre
8.0 (300 个评分) 作者: [英] 夏洛蒂·勃朗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 11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追赶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小说以其感人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人物奋斗史的刻划取胜,《简爱》也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
2015年1月9日 已读
失乐园 豆瓣
7.1 (4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渡边淳一 译者: [中国] 竺家荣 作家出版社 2010 - 4
《失乐园(全译本)》是一部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悦与痛楚相互交织的震撼心灵的杰作。奇妙的心理活动与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溶入到异域特有的四季更迭的绮丽环境里,令人回肠荡气。《失乐园(全译本)》在日本出版后曾长期雄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上演后家喻户晓,形成所谓“失乐园现象”。
2015年1月9日 已读
情人 豆瓣 Goodreads
L'Amant
8.0 (600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7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2015年1月9日 已读
天使,望故乡 豆瓣
Look Homeward, Angel
9.1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托马斯·沃尔夫 译者: 乔志高 新星出版社 2013 - 1
小说以南方小城石匠甘德家的小儿子尤金从出生到十九岁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甘德一家几代人动荡而矛盾重重的生活,铺陈细腻,笔力澎湃,仿佛波浪层层漫涌般以时序推进,众多复杂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纷然杂呈。年岁与学识渐长的尤金感到小城天地的偏狭与庸俗。与他相契的哥哥阿宾去世后,他离开令他爱憎交织的故乡与亲人,去哈佛求学开始新的生活。
在这部自传性小说里,二十九岁的文学天才·沃尔夫以无比的真诚进行着自我曝露与探索,以超越年龄的成熟讲述人世悲欢,讲述青春的困顿与迷惘,如歌如泣,喷薄着生命的激情,影响和感动了无数读者,被许多人引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书。
2015年1月9日 已读
纽约三部曲 豆瓣
7.6 (34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奥斯特 译者: 文敏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7 - 3
《玻璃城》、《幽灵》、《锁闭的房间》被称为纽约三部曲。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侦探小说,奥斯特通过营造哥特式的紧张气氛,设置一个又一个悬念来诱使读者与之一起踏上追寻身份和存在意义的心灵之旅。
玻璃城:深更半夜,一个陌生电话打到侦探小说作家奎恩家里,这让他陷入了比任何侦探小说更为扑朔迷离的案情之中。
幽灵:布鲁受雇于怀特去监视布莱克。监视,跟踪,一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布鲁几近崩溃。
锁闭的房间:一封不期而至的信,告诉“我”——范肖的童年好友,范肖失踪了,留下妻儿和一堆非同寻常的手稿。按照范肖以前的意愿,“我”被要求处理这些手稿。起初一切很顺利,范肖的手稿得以出版。与此同时,我娶了范肖漂亮的妻子,做了范肖儿子的父亲。然而,“我”突然发现范肖竟然还活着!
2015年1月9日 已读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豆瓣 谷歌图书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7.9 (348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 小二 译林出版社 2010 - 1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出版于1981年,是雷蒙德•卡佛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本书由十七篇短篇小说组成,讲述了如餐馆女招待、锯木厂工人、修车工、推销员和汽车旅馆管理员等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的生活。这些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愿望,做着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他们发现自己在为生存而挣扎,无法获得在常人看来并不远大的人生目标。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窘困和不如意,婚姻破裂,失业,酗酒,破产。卡佛用“极简”的遣词、冷静疏离的叙事,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边缘性以及现代人脆弱的自我意识。
2015年1月1日 已读
5星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豆瓣
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Hidden Rules of English Behaviour
8.2 (3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凯特·福克斯 译者: 姚芸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0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的出版引起英国人自己的大辩论,有人认为它泄露了太多英国人的秘密,也有人认为它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英国人行事风格背后的潜规则。不过所有人都一致同意,这本书实在是太有趣了。“老实说,我真弄不懂,人类学家想要研究那些带有古怪观念、神秘习俗的陌生部族文化,为何非要冒着得痢疾、疟疾的危险,大老远地跑到偏远地方,而最古怪、最叫人费解的部族明明近在眼前嘛。”
为什么英国人一见面总是在谈天气,英国酒吧要有多种游戏器具?为什么英国人似乎都有社交拘泥症,而英国足球流氓却一反常态?《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作者将这些带有民族性的怪癖和性情放在人类学的显微镜下,从中发现了奇异而迷人的文化,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不成文规矩和透着神秘感的行为规范。
2014年10月17日 已读
性本恶 豆瓣
Inherent Vice
8.9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品钦 译者: 但汉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
洛杉矶私家侦探多克上次见到他的前女友莎斯塔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倏忽间,她出现在他眼前,带来一个无从佐证的故事,一桩离奇绑架案,受害者——她现在的情人——是一个“腰缠亿贯”的房地产商。多克明知道“爱情”是个含混不清、随时会惹出一串麻烦的词儿,还是鬼使神差地撞进了莎斯塔的故事,而且愈卷愈深,江湖各色人在眼前时隐时现,其中包括冲浪手、皮条客、贩毒者、摇滚乐手、犯了命案的高利贷者等。
简单地沿着情节或者类型小说的思路(尽管《性本恶》确实有一个类似钱德勒侦探小说的外壳)来分析当今世界最神秘的后现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的作品,显然是不够的;然而,对这本特殊的小说,如果仅仅做冷冰冰的技术分析,也未必就是正途。事实上,阅读《性本恶》,虽然你看到的仍旧是“百科全书式”的炫目风景,但你无需准备登山鞋;它可能更像是暮年品钦的一次私人化写作,充满了一个老人对六十年代洛杉矶那个曼哈顿海滩的乡愁记忆——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亲历者,更因为他隐秘地怀念着那些嬉皮青年们的天真浪漫和革命理想。他们并不只是为了享受片刻致幻的颓废高潮,他们背靠着一套完整的哲学。
“《性本恶》是品钦写过的最好玩的书。它囊括了所有亦庄亦谐的元素,正是这些使得他成为美国独特的伟大声音。这本书从一开始就燃烧着道德的暴怒——他对美利坚和那些游荡在这里的弃民怀有一种无以复加的强烈悲悯。”
——《滚石》杂志
“一本伟大的美国图书。它是对加州黑色小说绝佳的仿作,从始到终都令人捧腹(但很难在家庭报纸上引用这些笑话,因为它们用的常常都是五彩缤纷的口头语)。它对六十年代最后的喧哗进行了辛辣的再现,而那个时代的一切很快就将不复留存,湮没在记忆和传说里。”
——《华盛顿邮报》
“品钦的口语化文字非常随性,带着厚重的美国风韵,以至于你会忘记它是刻意编造出来的。《性本恶》读起来感觉是那么的不事雕琢,就像是在语言的即兴重复段周围安排了一系列的爵士独奏、场景和谈话。”
——《新闻周刊》
2014年10月17日 已读
很吸引人 能闻到海滩边的风 感觉得到嬉皮们在音乐和大麻中的迷幻 那么多人物 那么多奇异 迷幻 甚至荒诞的场景 译者态度真诚 但有些对话译得奇怪 奇怪部分就去看原文 磕磕碰碰才慢慢地看完 像做了一个模糊的梦 喜欢丹尼斯这个人物 特别逗 为看电影做预习 整个故事虚虚实实 "好的文学必以鲜明的意识形态为敌,它是别样的意识形态,多义、矛盾、朦胧或混沌,言外之意五味杂陈。"
5星 thomas_pynchon
一转念 豆瓣
8.4 (21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 5
《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内容简介:美国有一档帮助穷人的电视节目,选定一户穷人家,一周内为他们建栋崭新的漂亮房子,全新的家具,车库里都放上新车。一夜之间,梦想成真,就要从此幸福地生活……不久之后,记者回访发现,很多受帮助的人把车和家具都卖了,换了钱。甚至还有人生活比以前更显困顿了些,因为付不起房子的财产税。
这本书里绝大部分故事,都有类似的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些故事是从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那里听来的,我记录并转述出来。虽然来自经济学家,但这些故事和税收利息国际贸易无关,而是柴米油盐的道理,是日常生活。拿虐待老人来说吧,子女不孝冷血当然是原因之一,但不管子女如何冷血,不会虐待家财万贯可以留大量遗产的老人。富有的老人,子女通常来探望的次数也要多一些。忙还是不忙,子女要算时间的成本和收益。久病床前无孝子,富在深山有远亲,是经济学的道理。
2014年10月14日 已读
太浅了
3星
消失的爱人 豆瓣
GONE GIRL
7.9 (63 个评分) 作者: [美]吉莉安·弗琳 译者: 胡绯 中信出版社 2013 - 6
婚姻会不会杀人?又是谁谋杀了婚姻?敷衍经营的婚姻值得存在吗?懒散消极的爱人要不要得到教训?把《别相信任何人》、《格雷的五十道阴影》甩出好几条街,密集上演令人侧目的畅销奇迹,从纽约律师,到绝望主妇,人手一册,纷纷失控。荣登《奥普拉》杂志2012年度“十大挚爱好书”!全美最大实体书店“巴诺”、《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杂志》、《Inc.》杂志、《圣路易邮讯报》、《赫芬顿邮报》及全球最大书评网站“GoodReads”2012年度推荐好书!
尼克和艾米是别人眼中的完美恩爱夫妻。艾米每天都用日记来记录婚后生活,每个结婚纪念日都精心设计充满惊喜的“寻宝游戏”,以此维系和丈夫的亲密关系,但生活却不可阻挡地越来越平淡如水……
在他们结婚五周年纪念日当天,女主人离奇失踪!尼克通过媒体深情告白,疯狂寻找消失的爱人。
然而,艾米的一本日记,字字直指尼克是真凶,顿时,人人自危,开始重新审视枕边人。
媒体及专家评论:
笔锋活像刀锋般犀利……情节神奇莫测,透着一股机灵劲,始终抓人眼球。不仅设置了一系列峰回路转、精彩缜密的情节,还塑造了诸多鲜活灵动、栩栩如生的人物,笔端透着阴森寒气,手法之高妙媲美派翠西亚•海史密斯——读者如有质疑,请回头再捋一捋书中的细节吧。不管该书在您第一遍读来是哪种滋味,第二遍的感受一定截然不同。
——珍妮特•马斯林《纽约时报》
“没错,《消失的爱人》无疑是近年来人气最旺的小说之一!一位年轻太太的失踪使其丈夫蒙上了重重疑云:他究竟是不是真凶?作为一本大热的口碑之作,这本悬念迭出、引人入胜的小说绝对配得上坊间盛名。”
——《奥普拉》杂志
绝佳的读物,惊心动魄的情节堪比希区柯克,令人爱不释手。这本动人的小说直达人心最阴暗的角落,会让你浑身起上一层鸡皮疙瘩,非要把一颗心提到嗓子眼,直到最后一页。
——《人物》杂志
一本精心打造的惊世之作,涵盖“生命、爱情、失去、愧疚”等主题,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杰出文学作品。
——《纽约客》
一步步揭开身份认同的本质,一笔笔描绘了那些令人战栗的秘密——即使在最亲密的情侣之间,这些秘密也仍会破土而出、茁壮生长。《消失的爱人》开篇就推出了一宗疑案,看上去有待读者挖掘真凶的身份,但到了合卷的那一刻,你会忍不住重新审视身份认同这一命题。
——列弗•格罗斯曼《时代》杂志
这本小说时时在揭露真相,却又特意布下了一道道迷魂阵……吉莉安•弗琳用一副毒舌将当下的文化现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全书结构错综复杂,极尽铺陈之能事,让人难以释手……一句话,这部书有趣得紧。
——《纽约每日新闻》
一部匠心独运的小说,阴暗处让人心头发毛……吉莉安•弗琳必将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前半部入木三分地写出了当下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不过话说回来,小说下半部才真是奇峰迭起,笔锋一转就立马让人喘不过气来,劲爆得不得了!在这里,我只能乖乖地闭上嘴,免得剧透。尽管《消失的爱人》一步步变得离奇惊悚,小说中却处处遍布着妙语,一眼洞察了男女两性之间的权力关系是多么不堪一击,一对对夫妻又如何难以在人生的激流中掌控自己的命运。除了这一个又一个亮点,吉莉安•弗琳居然还创造了一位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反派——哇,谁能猜得到呢。人们总说,人性阴暗面都被写滥啦,写来写去也翻不出什么花样,可是在《消失的爱人》里,那位丧心病狂的魔头说不定会让您“咕咚”一声坠入爱河。
——杰夫•盖尔斯《娱乐周刊》
事情怎么会搞得这么糟?”答案尽在吉莉安•弗琳的新作中。当两个人结为夫妻,但其中一人完全摸不透枕边人的真面目,那会惹出什么样的风波?——《消失的爱人》能让你看出几分端倪。
——卡罗•梅莫特《今日美国》
简直太棒了:又吓人又搞笑,还不时打动人心,我刚一读完全书就想再重读一遍。
——“美联社”米歇尔•韦纳
这本小说写了一宗让人发嚎又惊悚无比的婚姻,会让你忍不住花一番心思琢磨自己的枕边人。
——《时代》杂志
重口味读者会喜欢《消失的爱人》中一环接一环的斗智游戏。在吉莉安•弗琳悬念重重的新作中,一桩危机四伏的婚姻活脱脱变成了一个惊悚故事。
——《纽约时报》
吉莉安•弗琳一连写出三部佳作,与凯特•阿特金森和塔娜•法兰奇等女作家一起将该类型小说推向新的高度。《消失的爱人》并非打着罪案小说的招牌着眼于婚姻,事实上,这部小说中的罪案与婚姻简直密不可分。《消失的爱人》不仅是一出暗黑系喜剧杰作(要不然换句话说,该书是搞笑系的惊悚小说,反正它跟惊悚和搞笑都沾边),还用戏谑的笔调揭开了爱人的真面目:有些时候,正是你的死敌让你成就了自我,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你还不愿意松手放他走呢。
——Salon.com书评
吉莉安•弗琳这部悬疑小说阴气森森,字里行间不见乱溅的鲜血,却仍然把暴力写得活灵活现……书中的好戏可不止一出,本书并不仅仅是一宗失踪案。男女主人公尼克和艾米将交替讲述各自的故事,而读者会发现婚姻从未显得如此来势汹汹,主人公嘴里的话也从未显得如此不可靠。
——《华尔街日报》
吉莉安•弗琳的新书乃是罕见的佳作:《消失的爱人》不仅惊险刺激,逗人发笑,而且为我们竖起了一面镜子,让人反思生活……随着男女主角的谎话一个个被戳破,吉莉安•弗琳用犀利的笔锋和动人的行文编织出了诸多关键的细节,让情节上演了一个大转弯。别太相信你的直觉,当你奋力为某个主人公摇旗呐喊的时候,《消失的爱人》总有办法让你心头一震。
——《旧金山纪事报》
吉莉安•弗琳的第三部小说不仅拥有紧锣密鼓的节奏,而且对解体的婚姻做出了精妙的剖析……在情节设置上匠心独运,却又富有思想深度,真是一部杰作。
——《波士顿环球报》
依我看,不管读者是惯用Facebook的新生代,还是喜好古风的悬疑爱好者,《消失的爱人》都堪称一部绝佳的罪案小说,会令人指尖留香,回味良久……吉莉安•弗琳笔下的人物好似朵朵光彩逼人的毒花,她在互联网时代玩转了哥特风。
——《克利夫兰实话报》
《消失的爱人》描绘变态心理人格,我从来没有读过如此精彩、如此令人胆寒的描绘。尼克和艾米狠狠地、无情地操纵彼此,手法娴熟,经常展现慧黠的黑色幽默。一个绝顶奥妙、令人心惊的故事,书中快快乐乐、看似正常的表象,背后可能隐藏黑暗的一面,两者紧密交融,难分难解。
──塔娜•弗伦奇
布局道尽一切。年终回顾之时,我坚信我将宣称这是自己年度最喜欢的小说。《消失的爱人》棒极了。
──凯特•阿特金森
容我迫切催促:拜托你赶紧阅读《消失的爱人》。感觉好像吉莉安•弗琳舍弃苦艾酒,改用电池酸液,为我们调制一杯鸡尾酒,不知怎么的,她让这杯调酒非常适口。《消失的爱人》像是一剂可口、迷人、令人陶醉的毒药。这书聪颖慧黠、棒极了,而且趣味横生(最上乘的黑色幽默)。写作功力好得不像话,至于故事则着实神奇迷人!请你赶紧阅读,你会发现书中蕴含种种宝藏,也会惊觉所谓的“神奇迷人”,挟带着多少包袱 (以及多么令人害怕)。
──斯科特•史密斯
《消失的爱人》承袭吉莉安•弗琳展现在前两部作品之中的绝妙才华,带领读者深入一个婚姻触礁、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感情世界。全书对婚姻提出惊人的描述,也为这个众人梦想似乎濒临崩溃的时代,及时道出一个值得引以为戒的故事。
──劳拉•利普曼
《消失的爱人》像是由希区考克重新诠释的《婚姻场景》,布局精巧,始终令人惊奇,而且充满眼熟的人物。这是一个披着悬疑小说外衣的爱情故事,探索一个感情触礁的永恒难题:我们怎么走到这个地步?
──亚当•罗斯
《消失的爱人》将诸多亮点集于一身:悬念迭出,不落窠臼,逗人发笑却又能害人起一身鸡皮疙瘩,更别提精心铺陈的情节和笔力十足的文字。身为作家,吉莉安•弗琳真有一手惊心动魄的绝技。
——凯特•克里斯滕森
吉莉安•弗琳的大作《消失的爱人》让我想起了巅峰时期的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凭借《消失的爱人》,吉莉安•弗琳一跃跻身兼顾情节与人物的圣手作家行列:她深知如何编织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同时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凯琳•史劳特
我刚刚读完《消失的爱人》,整个星期感到被出卖、被欺骗、被操纵、被挑拨、被误解,更别说心中所有的预期都遭到挑战与质疑。既然我是如此欲罢不能,这会儿我居然认真考虑翻到第一页,从头到尾再读一次。
──阿瑟•菲力普斯
这本书值得入选我所知道的任何文学奖项,是一部惊世杰作!
——金球奖影后 莎拉•洁西卡•帕克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可不想剧透,不过它绝对令人胆寒。
——超级名模 辛迪•克劳馥
2014年10月8日 已读
这书教育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别装逼 不然 …… 【一个天生的变态和一个强生的变态
西班牙主题变奏 豆瓣
Don Fernando, or variations on some Spanish themes
7.8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毛姆 译者: 李晓愚 译林出版社 2010 - 1
在西班牙,人就是诗歌,是绘画,是建筑。人就是这个国家的哲学。这些黄金时代的西班牙人生活着,感受着,行动着,但他们并不思考。他们追求并发现的是生活,是骚动的、热烈的、多样的生活。激情是他们生命的种子,激情也是他们绽放的花朵。
——毛姆
毛姆迷恋西班牙风光,迷恋西班牙人。他一直想写一部西班牙的小说,最后写了黄金时代的西班牙。《西班牙主题变奏》毛姆以旅行者的身份,带读者走进黄金时代的西班牙,亲历那个繁华世纪的宗教、文学、戏剧、绘画、建筑、文化、城市、饮食和生活方式。
毛姆为读者讲述埃尔•格列柯、委拉斯开兹、塞万提斯、圣特雷萨的故事,还有风流情种唐璜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2014年5月1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