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阿菲正传 豆瓣
9.3 (129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25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一間製作/正視音樂@TVB/香港電臺
王菲, 永遠的亞洲樂壇天后!
阿菲正傳3CD+DVD
跨越阿菲兩個重要的音樂歷程
3CD收錄48首包括獲獎無數流行經典
容易受傷的女人 / 執迷不悔 / 我願意 /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給自己的情書 / 紅豆
及多首絕版特別混音作品
知己知彼 (Europe Mix) / Di-Dar (Historical Mix) /流非飛 (60's Version) /
不再兒嬉 (Rock Version) / 誓言(Discovery Mix)
DVD收錄10首 TVB/ 香港電台珍貴演出
DSD 完美數碼重新編製
阿菲正傳, 09年至矚目的精選集
非.. 買不可
潜流 豆瓣 Spotify
8.2 (68 个评分) 张亚东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09年2月1日 出版发行: 东乐
专辑介绍:
作为亚洲殿堂级音乐人,张亚东在短短十五年的音乐生涯中已与王菲、朴树、李宇春、许巍、林忆莲、容祖儿、陈楚生等众多港台、内地甚至海外地区的歌手进行合作,并逐渐成为天王、天后的幕后音乐推手。《闷》、《只爱陌生人》、《爱就爱了》等歌曲也成为华语流行乐坛不可磨灭的经典金曲。张亚东作品音乐专辑《潜流》,采用完全国际化的音乐风格与制作水准,并邀请了王菲、朴树、坂本美雨(日本音乐教父坂本龙一之女)、Angela Harry(美)、萧玮(麦田守望者)、田原等知名艺人参与创作或演唱,是近几年来华语流行乐坛最重要的作品。
看着我 豆瓣
9.6 (111 个评分) 王菲 Faye Wong / Nobuo Uematsu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2月24日 出版发行: EMI
王菲凭借重庆森林成功抢滩日本市场,既而受到日本游戏商的青睐,主唱了<FINAL FANTASY 8>的主题曲《Eyes on me》。这张单曲亦曾在日本Oricon单曲榜上占据第9位置,是有始以来,华语歌手在此单榜上的最好成绩!而在香港中文电台2000年外语流行歌曲选举里,《Eyes on me》更名获得“全年最受欢迎十大英文金曲”,亦大大为本地歌手争光。
勿庸置疑的,王菲天后的这张EP单曲是中文唱片出版界之中,首张中日合作制作的游戏单曲CD。这张单曲CD甫一推出,就在日本唱片市场蝉联第一名达八个星期之久。可见这张游戏单曲CD实力不差。
天空 豆瓣
9.2 (21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福茂唱片
《天空》是香港歌手王靖雯的第九张大碟、第二张国语大碟,于1994年11月10日在台湾发行,由福茂(Decca)制作。一共10首歌曲,1首“挣脱”是之前6月粤语专辑《胡思乱想》中的“梦中人”重新填国语词而成。这张专辑摒弃了香港歌手拿粤语歌重填国语词发行的做法,几乎全是台湾音乐人的原创。特别的是10首歌的曲名都是双字。
《天空》作为王菲开拓国语市场的第二张专辑,延用了第一张国语专辑《迷》中的名字“王靖雯”发行。许多歌迷认为《天空》是王菲最经典的专辑。唱片业界也将《天空》视为国语唱片市场的一张典范。《天空》是王菲迄今为止销量最高的一张专辑,单单台湾销量便突破80万张[1]。“天空”、“棋子”、“矜持”等经典名曲也使王菲的知名度大增,是她登上天后宝座的一大里程碑。《天空》大卖后,王菲开始了更多音乐上的尝试,此后无论国语或是粤语市场,都更走向了自己喜欢的音乐道路。
这张专辑特别值得一提,即它的制作品质。由于是福茂唱片制作的,而福茂是在台湾代理迪卡唱片公司(Decca)。迪卡是全世界有名的古典乐制作公司,因此在音乐录制、处理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天空》因此也成为华语流行乐唱片中为数不多的发烧碟之一,尤其是提升音质后的日本版更是发烧友收藏的珍品。
你王菲所以我王菲 豆瓣
9.5 (169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百代
当今华语乐坛谁能引领潮流?谁能坚持自我?谁能话题不断?谁能人气不坠?谁能叱咤亚洲?谁能征服日本?唯一共同的答案只有一个,只有王菲!2002 流行乐界第一件菲同小可的大事,就是华人天后王菲将于3月5日推出她加盟EMI以来首张世纪精选辑。
《你王菲所以我王菲》网罗王菲5年来在EMI所推出的5张冠军专辑《王菲》、《唱游》、《只爱陌生人》、《寓言》、《流年》中最精彩的24首代表作品,以双CD的豪华版推出。虽然过去市场上出现过许多王菲炒冷饭的合辑,但是让王菲能全才发挥,尽情挥洒做属于自己的菲式音乐风格,是在加盟EMI之后才真正锋芒毕露的。
在这张独一无二的精选中,你可以一次拥有抒情的“我也不想这样”、摇滚的“闷”、实验的“脸”、流行的“当时的月亮”、电子的“香奈儿”、俏皮的“只爱陌生人”、前卫的“开到荼靡”…16首国语经典+8首粤语金曲,连续5年都入选年度十大国语专辑的百变王菲精华版。
一直让人期待又无法取代,已经没有适当的形容词可以形容她的音乐,造型与行事风格,因为“王菲”二个字,就是一个独特的形容词,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中音乐重要的标记。
Di-Dar 豆瓣
8.9 (138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她于1995年推出粤语新专辑《Di-Dar》,在音乐、造型和音乐录像带中都体现出一种颓废灰暗的氛围。大碟共10首歌曲,曲目名字全部是两个汉字或音节(如《Di-Dar》),除国语歌《流星》外的9首粤语歌都是香港知名词作人林夕负责。王菲自己谱曲《Di-Dar》和《假期》两首作品:在《Di-Dar》中又一次运用了卷舌拖音的技巧,后者的旋律则十分诡异。由C.Y.Kong作曲的《无题》和《迷路》有浓厚的中东风味。抒情类的歌曲有《享受》、《一半》等,但都是慢热型的曲目。《暧昧》是翻唱台湾女音乐人黄莺莺的《情雪》,也是此碟中知名度最高的获奖歌曲。王菲的另类风格,已经从《讨好自己》中的逃避态度转化为颓废兼诡异,渗透著很浓的异域风情。音乐录像带中,她在凌乱的房间中无所事事、镜头不停摇摆晃动,呈现出无助、压抑和躁闷的心态。但在专辑的封面和内页中,她的发型与服装则用蝴蝶背景衬托,十分华丽。这张唱片也是王菲到目前为止最后一张粤语大碟。[
自便 豆瓣
8.1 (41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自便》是香港歌手王菲的第五张粤语EP,于1997年5月出版。一共6首歌,3首新歌,其中1首为翻唱,令3首是原先发表歌曲的混音版。本来王菲之前共录制了10首粤语歌曲,足够一张大碟。但她和新艺宝的合同到期,新艺宝为了对抗她在新东家百代的唱片,便将这10首歌在此后5年内分4次发表。第一次是同年2月的EP《玩具》(5首),第二次是这张EP《自便》(3首),第三次是同年精选《菲卖品》(1首),第四次是2002年的精选《Faye Best》(1首)。10首歌都是林夕负责词作。
王菲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翻唱陈小霞的作品《守时》。黄家强第一次与王菲合作,谱写了上张EP《玩具》中的《敷衍》和这张EP中的《守护天使》。另一首新歌是固定班底Adrian Chan谱写。封面是摄影师张文华在1996年拍摄的王菲旧照。
胡思乱想 豆瓣
9.0 (128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划王菲时代的专辑《胡思乱想》连封面都要大玩另类。惊奇于汉字的巧妙构造。缺个胳膊少个腿,不但不大影响阅读,还搞出个残缺美。实在佩服梁荣骏,能有如此的胆识让王菲唱Cocteau Twins的歌。
1994年,王靖雯终于用她的本名王菲推出唱片了,她的勇气实在是令人赞赏的。而且《胡思乱想》专辑给人对这位从大陆远赴香港歌坛发展的奇女子的好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王菲从出道至今这些年来,她那挥洒不尽的个人魅力,一直来自于她靠强烈的个性驱动的驾驭音乐的能力。虽然她大多时候唱的是别人写的歌,而演绎出来的则完完全全是她个人的感觉。所以她看上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胡思乱想》专辑首先给人的视觉便已是非常的独特了。以一片白色衬底的唱片封套上,大大小小印满了每个字都缺少一至数个笔划的缺笔字句。诸如"没有大头相"、"没有新形象"、"没有写真集"、"没有歌迷会申请表"、"没有混音版"、"没有剧场版"、"没有限量发售"、"只有胡思乱想"等等。这虽然纯属商业花招,却也能起到提醒你注意这是一位个性独特的歌手的作用。
《胡思乱想》专辑在音乐方面依然以慢板抒情曲为主,象"天与地"、"知己知彼"、" 游戏的终点"、" 蓝色时分"和"回忆是红色天空"等均是凸现王菲温柔、婉约一面的抒情曲,她细腻的音乐诠释力在这些曲子中一次又一次的使你叹服。个人最为欣赏另类味道浓郁的"知己知彼",带点鬼气的旋律,与王菲幽怨、缥缈的声线契合得浑然天成。林夕的词也堪称绝妙之笔。
几首中板曲子也有很强的可听性,如标题曲"胡思乱想"、窦唯/王菲作曲,王菲作词的"誓言",俱是流畅悦耳之作。
在90年代初、中期,关于窦唯和王菲关系的传闻一直没有间断过,这次有了个明证。这首"誓言"的音乐是不折不扣的窦唯个人风格,那份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和潜藏着的幽怨,被王菲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了。
唱快歌虽非王菲的强项,但以"梦中人"和"梦游"两首快歌的水准论,王菲的表现已算不过不失。有一点让人奇怪的是,仅有的两首以"梦"为题的曲子竟然都是快歌!
王菲有个很好、很有个性的嗓子,对音乐也有很高的悟性。这张《胡思乱想》专辑显然还不是她最完美的发挥 ,因为她对整个音乐的制作把握还很有限。相信只要给她一个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她有足够的实力站在整个中国最优秀的女歌手之列,这绝对不是什么"胡思乱想"。
讨好自己(港版) 豆瓣
8.7 (4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讨好自己》是香港歌手王靖雯的第十张大碟、第八张粤语专辑(1首国语),于1994年12月20日在香港发行。一共10首歌曲,3首是翻唱。继上一张粤语专辑《胡思乱想》在音乐上取得自己的突破后,王菲开始积极谱写歌曲,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一片粉红的封面设计也由她负责。这次封面上的艺名竟又退回“王靖雯”,但内页中的词曲作者又标著“王菲”。
张亚东首次与王菲合作,为她谱写了“飘”。后来二人与林夕一起组成了“铁三角”,奠定了王菲今后的音乐事业。“讨好自己”是王菲自己作词作曲,是她所有唱片中唯一一首自己填写过粤语词的歌曲。“出路”是国语歌,王菲自己词曲,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尝试说唱形式。
Separate Ways 豆瓣
8.8 (19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1年7月25日 出版发行: EMIミュージック・ジャパン
资料来源1:
资料来源2:
王菲早年发行的一张异型光盘,罕见的长方形VCD。
百代唱片公司为了配合王菲2001年参演的日剧《弄假成真》所做的宣传碟,收录了该剧的主题曲《Separate Ways》的MV,同时这也是王菲首次演唱日文歌曲。
豆瓣
8.3 (55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王菲的首张国语专集,1994是王菲的音乐处处开花的一年,两张国语片、两张粤语片惊人的畅销,年底创下纪录的首次个人演唱会,无数的奖项,93年时时而听闻的天后称号不但在这一年牢固地确立了下来,还从香港这一弹丸之地走向了整个华语界。其中第一张正式国语专辑《迷》当然功不可没。香港艺人发国语片往往遵循用台湾创作班子的传统,王菲的《迷》也将制作人换为后来不幸车祸身亡的杨明煌。这和94年王菲国粤语专辑曲风相离是有关系的。
《迷》很少会是我听王菲时的第一选择,尽管其音乐已经超越别人许多了。两个版本的《我愿意》被奉为经典。没兴致的时候我一句都听不进去,但投入地听这首歌时,时光都好似停滞了。整颗心随着乐曲自然地舒张驿动。王菲忽强忽弱的嗓音容易让人想到Dolars O'ridon,不过王菲还多了一分中式的柔情,音符的传递之间也多了一层润滑的感觉。接下来的《执迷不悔》虽是旧作,却换上了新的编配,录音也重新来过,王菲唱得更为冷静坚强。《软弱》是很慢热的作品,有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半点感觉都没有。忧郁的saxphone伴着王菲冷冷的嗓音,深夜里听舒服极了。王菲从《迷》开始的大部分音乐都是属于夜晚的。寂静的黑夜,不开灯的房间,窗外吹来习习凉风,又没太多杂念,王菲的音乐就成了我的好伴侣。《迷》如此,《菲靡靡之音》如此,《天空》更如此。
王靖雯 豆瓣
7.8 (50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8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王靖雯》是香港歌手王靖雯(王菲)的首张正式大碟,粤语专辑,于1989年11月发行。
Everything 豆瓣
6.4 (27 个评分) 王靖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Everything》是香港歌手王靖雯(王菲)的第二张大碟,粤语专辑,于1990年6月发行。一共11首歌曲,5首为翻唱。销量再次突破金唱片。
Coming Home 豆瓣
7.9 (38 个评分) 王靖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驶向北京的列车上,清纯的少女望出窗外,若有所思。美国求学归来,王菲一张名为《Coming Home》的专辑无声无息被摆上了货架。CD封册的所有图片都在北京拍摄,封面的王菲还是少女,内页就成女郎了。着超短裙装、黑丝筒袜,王菲游荡在老家被遗忘的角落中。暴土的酸奶、汽水价目牌旁站着时髦的王菲,回家的王菲。听着音乐,却绝无香港--北京的感觉。美式风格的充斥,很有纽约--香港的说。
《浪漫风暴》、《Miss You Night and Day》,那几年王菲的每张专辑总有几首轻快悦耳的改编曲,这一次也不例外。唱中快板的舞曲,对于香港歌手特别是新进歌手来说就像一种必尽的义务,冷静的王菲也不例外。这一点与台湾有极大不同,可以说是香港流行乐商业化的一个明证。《Coming Home》中,王菲继续翻唱EPO的歌曲,《这些 那些》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对EPO知之甚少,无法作比较。我注意到王菲大量的翻唱有集中的现象。早期对EPO的百唱不厌,然后沉醉在张宇和陈小霞的情歌之中,后来的Cocteau Twins再说。中岛美雪的作品王菲也二试歌喉,其中之一就是让其大红大紫也是本碟中最重要的歌曲《容易受伤的女人》。演唱会上王菲唱起此歌全场拍掌和着拍子,足见其在港深入人心。1992年的香港乐坛是天王掌权的时代,《容》的脱颖而出对于失踪一段时间的王菲有奇迹的味道,不过在我看来并未将专辑内的其它歌曲光芒抢尽(PS,对这首歌感受不深,不作过多分析)。相对于《容》,我更喜欢《一个不相识的约会》,尽管编配很俗气。王菲自己坦言喜爱的那首原创英文歌《Kisses in the Wind》出自杜自持之手,气氛的渲染很成功。
从商业上讲,本碟是王菲演艺生涯一大突破点,她的灵歌唱腔真正给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香港乐坛上王菲不再可有可无。
十万个为什么 豆瓣
8.5 (58 个评分) 王菲 / 王靖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金典唱片
93年底王菲在新艺宝旗下推出粤语大碟《十万个为什么》,俨然成为当年港产流行唱片的标杆。其以主流姿态迎接正于全球蔓延的另类(地下)风潮的创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几年内,以TORI AMOS、CRANBERRIES、CT为代表的FEMALE FRANTED强烈冲击华语乐坛,大大拓宽了听众的欣赏层面。
无疑,本专辑的重头戏是引起强烈反响的《冷战》。敢于翻唱Tori Amos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王菲的这一步简直就是下注。她赢了,还很光彩。能让Tori Amos的音乐普及化,许如芸做不到,王菲做到了。将《Silent All These Years》与《冷战》比较对于我更象是将英文与中文比较。单单评判嗓音过于主观,而演绎上各有精彩。英文语音的特点可以使大段的唱词犹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泻直下,从句的灵活运用,修饰的错落有致也展示了语言的魅力。中文歌的词就得一个个唱出,只靠音的强弱去配合节奏。但中文逻辑关系的暗藏又可让一些成分被巧妙地重复或省略。林夕的这首词是让我满意的,配上华美的钢琴声,表现出爱人的细微心理。和《Silent》相比,高潮部分我就更喜欢《冷战》,“破裂过厌弃过怨过伤过变过,你我却永远怕说破。”这样的词,英文怎么唱得出如王菲版冷酷。
《十万个为什么》专辑作为王菲掌控较多的专辑在其整个歌唱生涯中的转折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较之监制ALVIN LEUNG对RNB的偏爱,王菲个人对一些风格更为独特而又不失旋律性的作品显现了敏锐的触觉与洞察力。她所欣赏的一些歌手或者团体,大都是在评论与受众两方面上“双赢”的优秀歌者,比如STING、TORI AMOS、QUEEN、SINEAD OCONNOR。《十万个为什么》作为一张着意体现王菲“自我”的专辑,在选曲上可谓深思熟虑,并且发展为其后王菲出辑的模式与标准。也就是另类+主流+格调的基本模式。
菲靡靡之音 豆瓣
9.2 (118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inepoly新艺宝
王菲的出现,令香港歌坛有了一点生气,执迷不悔、胡思乱想、十万个为什么虽然都是‘影印’别人,然始终有她独特的风格,讨好自己,更是出色之作,这次翻唱邓丽君老歌,亲自挑选非太熟的歌曲,重新编曲,重新演绎,完全是王菲式,刻意摆脱邓丽君的影子。 DB
但,邓丽君是她偶像,不知听过她的歌曲多少遍,深印于脑中,完全不带任何邓丽君风格并非易事,因此,部份地方听上去仍容易令人联想起邓丽君的声音,而且,王菲的声底与邓丽君实在有点相似。
翻唱老歌从来比推出新碟的路难走,因为别人先入为主,新歌则像一张白纸,无从比较。王菲此举实在相当冒险,不过,她只为一偿心愿,好不好卖,别人的评语好坏与否,绝对影响不到正在北京休假王菲的心情。
此碟仍由梁荣骏监制,十三首歌曲并非首首皆为人熟悉,可是王菲又能赋予老歌新生命,让老歌再活一次。菲靡靡之音是王菲起的名字,意思明显不过,说邓丽君的歌曲非庸俗不堪,为当年受此指摘的邓丽君作出大平反.
我愿意 豆瓣
8.6 (40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
王菲的首张国语专集,1994是王菲的音乐处处开花的一年,两张国语片、两张粤语片惊人的畅销,年底创下纪录的首次个人演唱会,无数的奖项,93年时时而听闻的天后称号不但在这一年牢固地确立了下来,还从香港这一弹丸之地走向了整个华语界。其中第一张正式国语专辑《迷》(内地版改名为 <我愿意>)当然功不可没。香港艺人发国语片往往遵循用台湾创作班子的传统,王菲的《迷》也将制作人换为后来不幸车祸身亡的杨明煌。这和94年王菲国粤语专辑曲风相离是有关系的。
执迷不悔 豆瓣
8.4 (89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执迷不悔》是香港歌手王靖雯的第五张大碟,粤语专辑(1首国语),于1993年2月5日发行。一共10首歌曲,5首为翻唱。王靖雯首次负责专辑封面概念,并第一次执笔谱写了她第一首国语歌《执迷不悔(国语版)》的歌词,此歌成为她音乐生涯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她在歌迷中的形象。这首歌也让她第一次拿到香港乐坛的女歌手金奖。专辑总体仍延续了前两张大碟《You're the Only One》、《Coming Home》的R&B风格。
一人分饰两角 豆瓣
8.5 (34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一张绝版的EP让人想到的是炒价,然而剔除商业的因素,这张确实是张不可多得的EP,《一人分饰两角》单曲无庸置疑是当中的亮点,AMK 和黄伟文的合作可说是完美之作,尽管当年这首作品的光芒被诸如《暧昧》等大热作品所掩盖,但是若干年后再翻箱倒柜再把这张细品,会发现当年怎么遗落了这么首好作品呢?是王菲精品太多,还是怪自己的耳朵太三心两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王菲首次和独立乐队ANK合作。当中也收录了《知己知彼》的混音版本,是绝不难看之作。最后一Track 也给大家一同卡拉一下的机会,也算是当中的可贵之处。
玩具 豆瓣
9.3 (127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7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藝寶
王菲这边厢跑去生孩子,那边厢新艺宝为她推出了这张全新的《玩具》EP。为了拍摄封套,摄影师不惜千里迢迢跑去北京为王菲拍照。挺着大肚子,嘴上挂着一丝笑容,初为人母的王菲,此刻的心情应该都表露在这张唱片的封套上了。
从这张EP开始,新艺宝正式的开始耍它的把戏了。原本应是一张Full Album,现在却挑了其中五首做成一张EP,不得不赞赏新艺宝的赚钱头脑,等王菲跳槽之后,还可以陆陆续续的把压箱宝搬出来。据说这张《玩具》EP很好卖,尤其是王菲的专辑一向是属慢热型,但这张EP推出不久后便要加印,虽然只有五首歌,不过歌迷也会因为王菲跑去生BB前灌录的《暗涌》和《约定》而义无反顾的掏腰包买CD。
说回这张EP,《暗涌》在九六年的时候已经经常在收音机里听到了,陈辉阳在那个时候初露锋芒,作得如此好曲,非常得难。迷离的钢琴intro,一直把你拉到布满密云的听觉世界里。后来黄耀明又翻唱了此曲,但本人还是偏爱于原唱王菲。接着九七年王菲再下一成功夫,为全华人世界唱出一首《约定》,简直给人石破天惊之感,实在是太动听了!真的要多谢陈小霞的神来之笔,更要多谢林夕的词,例如:“还记得待灯照出一脸黄,还燃亮那份微温的便当,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凝住眼泪才敢细看……”这样的歌词,华语歌坛中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得出,而本张EP所有词作,均由林夕包办。Beyond家强作的曲,充满trip hop节拍的《敷衍》和Adrian Chan《我信》,虽然在以上两首主打歌之下略显失色,但却延续着《Di Dar》的味道,总是听得意犹未尽。同名之作《玩具》里王菲童音的唱腔算是新的尝试,轻佻之中略带性感,高度颇高。
这张唱片的普及程度也较近年她的专辑为高,除了《暗涌》和《约定》成为卡拉OK的热门点播之外,还因为它只是一张EP,只得五首歌曲的CD,乐迷消化的能力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