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降临 (2016) IMDb TMDB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Arrival
7.8 (1924 个评分) 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演员: 艾米·亚当斯 / 杰瑞米·雷纳
其它标题: Premier Contact / Arrival
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现了十二架贝壳状的不明飞行物,悬浮在十二个不同的国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类发出了讯号,但人类却并不能够解读。美国军方找到了语言学家路易斯(艾米·亚当斯 Amy Adams 饰)和物理学家伊恩(杰瑞米·雷纳 Jeremy Renner 饰),希望两人能够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语言之谜。经过数次的接触,路易斯发现外星人使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圆环状的文字,并逐渐了解了其中的奥妙。由于一直无法确定外星人来到地球的真正目的,中国、俄罗斯等四国决定对外星人发起进攻,美方亦决定放弃研究将全部人员撤离,在这个节骨眼上,路易斯终于明白了外星人的意图,利用外星人赋予她的特殊的“武器”,路易斯以一人之力改变了未来。
2021年8月9日 看过
继流浪地球后第二个让我看睡着了的电影 原著挺好看的 但是电影就真的好无聊 开头25分钟我倒回去了n次,后面的内容也是忍不住一直跳过
小说改编 科幻
永不者 (2021) 豆瓣
The Nevers
7.1 (26 个评分) 导演: 乔斯·韦登 / 大卫·塞梅尔 演员: 劳拉·唐奈里 / 安·斯凯利
故事讲述在维多利亚统治的最后几年,伦敦被「Touched」所困扰,这是一个大多数为女性的群体,他们突然表现出异常的能力,有的能力很迷人,有的则令人不安。这群人中,就包括神秘、吝啬的寡妇Amalia True,和杰出的年轻发明家Penance Adair。两人是这个新产生的下层阶级的拥护者,为「Touched」建立起了一个家,同时与各方势力斗争,为那些所知历史上没有立足之地的人赢得空间。 本剧是Joss Whedon自2009年《玩偶特工》以来首部独自创作的剧集,他和《吸血鬼猎人巴菲》编剧Jane Espenson、Doug Petrie共同负责剧本。Whedon在负责完首季前半部分后,因故退出该项目,Philippa Goslett被选任为新剧集运作人,负责后半部分,Whedon仍然保留创作者和执行制片的头衔。
寂静之海 (2022) 豆瓣
고요의 바다
5.8 (113 个评分) 导演: 崔项勇 演员: 裴斗娜 / 孔刘
“静海”是一座坐落在月球静海撞击盆地内的月海。
孔侑&裴斗娜有望主演Netflix反乌托邦科幻惊悚新剧《静海》!郑雨盛担任制作人,改编自2014年同名科幻短片,讲述未来世界遭遇沙漠化危机,缺乏食物和水资源,精明强干的队长(孔侑饰)带领精锐队员们飞往废弃的月球基地回收神秘样本。《母亲》编剧朴恩乔执笔,短片导演崔项勇继续 执导,预计8月开拍,本剧共8集。
图书馆战争 (2013) 豆瓣 TMDB Bangumi
図書館戦争
7.4 (110 个评分) 导演: 佐藤信介 演员: 冈田准一 / 荣仓奈奈
其它标题: 図書館戦争 / Library Wars
进入正化年间(始自1989年),为了改善混乱堕落的社会风气,日本政府颁布《媒体良化法》,并成立特殊部门对所有可能影响世人身心健康的书籍进行查封与销毁。可与此同时,言论自由也遭到粗暴遏制和打压。为了捍卫自由思想,名为“图书馆自卫组织图书队”的组织应运而生,他们为了保护书籍拿起武器,许多人为此献出生命。高中时代曾被视为“王子大人”的图书队员相助,热血女孩笠原郁(荣仓奈奈 饰)决意加入图书队,可是负责训练她的二等图书正堂上笃(冈田准一 饰)似乎总有意刁难笠原,而女孩依旧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图书特殊部队成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笠原和堂上教官、同期手冢光(福士苍汰 饰)的友情和信任日益加深。未过多久,左右言论自由的重大事件到来,图书队和媒体良化队宿命的战争拉开大幕……
本片根据有川浩的“图书馆系列”的第一部改编。
索拉里斯星 豆瓣 Goodreads
Solaris
8.6 (294 个评分) 作者: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靖振忠 译林出版社 2021 - 8
🌌这颗星球,知道你内心深处的秘密。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代表作,塔可夫斯基《飞向太空》原著小说。
🌌刘慈欣、梁文道、戴锦华、吴岩、江晓原诚意推荐
【编辑推荐】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代表作,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人类追寻着地外文明的蛛丝马迹,遇见了索拉里斯星的蓝色大洋。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的忧伤与迷惘,恐惧与执念。而它本身是什么,人类却永远也无法知道。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据此改编《 飞向太空》,铸就电影史上的经典。
🌟被无数人誉为无法超越的科幻神作,设立太空想象天花板,刘慈欣、梁文道、戴锦华、吴岩、江晓原诚意推荐。
🌟莱姆是波兰科幻作家、哲学家,被译成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100周年诞辰纪念版,波兰驻华大使亲自撰写序言。
【内容简介】
索拉里斯星是一颗围绕双星运转的星球,表面被胶质海洋覆盖。根据人类既有的认知,这样的星球的运转轨道应该是不稳定的。但仅仅过了十几年,人们就发现,索拉里斯星的轨道并没有显示出预期的变化。这激发了人类对这颗星球无限的兴趣。
心理学家凯尔文降落到索拉里斯星,迎接他的不是同伴们的热烈欢迎,而是杂乱的太空站、疯癫的科研人员和凝重的暗黑气氛,他试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在一片扑朔迷离中撞见自己已经过世十年的妻子……
【媒体推荐】
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莱姆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刘慈欣
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为他们是人。
——梁文道
《索拉里斯星》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科幻作品,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甚至是一部现代哲学读本。
——戴锦华
莱姆总是能从核心处嘲弄我们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论文、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都烹调在一起,并用幽默而力透纸背的荒诞语言和荒诞情节,返照我们的世界。
——吴岩
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
——安东尼•伯吉斯
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库尔特•冯内古特
相比之下,我们疲惫的宇宙显得苍白无力。
——《华盛顿邮报》
与阿瑟•克拉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菲利普•迪克比肩的科幻小说巨人。
——《纽约时报》
2021年9月11日 已读
我们看过太多外星人的科幻文学, 但有没有可能外星人根本不是人呢
2021 波兰 科幻 莱姆
散步的侵略者 豆瓣
散歩する侵略者
7.0 (10 个评分) 作者: [日]前川知大 译者: 谷文诗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从忧郁的日常生活的裂缝,跌入异想天开的新次元
同名电影由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清执导,入围戛纳电影节
长泽雅美、松田龙平主演
🚶‍♀️编辑推荐
“人是一种互相说着毫无意义的话,而且行为难以预测的东西。”
“我们人类不擅长谈论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聊天,散步,追问,像哲学家一样侵略地球
占据了人类身体的外星人,通过与人类交谈“拿走”人类社会的种种概念。
小成本侵略地球,依托对话与独白,营造出不同于电影大制作的现实触感。
👽倦怠婚姻的荒诞变奏,主妇视角的科幻叙事
比起被出轨,似乎丈夫变成外星人更好接受呢。
锚定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在巨大的危机中弥合感情的裂缝。
👽碎碎念与冷幽默并存的语言风格
家庭主妇千回百转的内心独白VS.外星人简洁高效的思维方式。
从外星人的视角对人类社会种种概念追根问底,金句迭出。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清撰文解说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清将本书改编为电影,并以读者和电影导演的双重视角为本书撰文,解说舞台剧、小说与电影如何“从日常生活走入新次元”。
🚶内容简介
《散步的侵略者》是日本著名剧作家、戏剧导演前川知大改编自自己同名剧作的小说作品,后由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清搬上大银幕。
宁静的滨海小镇,鸣海与丈夫真治的婚姻因为后者的出轨而陷入无解的冷漠。真治失踪三天后,鸣海将他从医院接回家,眼前的丈夫虽然仍保留着所有记忆,却不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抽象概念。真治去公园散步,通过陌生人交谈,重新建立认知体系,鸣海也在真治复健的过程中重新发现自己对丈夫的感情。然而与真治聊过天的人都出现了相似的精神异常,甚至小镇上的一起灭门惨案似乎也与真治有关。意想不到的真相即将刺破幸福的泡沫……
本书收录了黑泽清特别撰写的解读文字。
🚶名人推荐
文字的力量真的厉害极了。前川老师能够自由地操控这些文字,他的写作才能也真是令人惊叹不已。《散步的侵略者》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写给21世纪的、预言性的侵略题材科幻作品了。 ——黑泽清
2021年9月24日 已读
3.5 掠夺概念的外星人,小镇上散步的侵略者。奇怪中带点好玩,最后落在“爱”和“战争”上虽然有点平淡,不过立意很好
日本文学 科幻
字母杀手俱乐部 豆瓣
Letterkiller Club
作者: 西吉茨蒙德·科尔扎诺夫斯基 译者: 方军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 3
“被划掉的大师”、天才作家西吉茨蒙德 • 科尔扎诺夫斯基首部中文译作
**********************************************************************************
每周六,“字母杀手俱乐部”秘密社团的成员们会在一间摆满空书架的房子里会面,发展其愈发不太可能也愈发完美的观念:
一个随角色消失的演员排演的哈姆雷特
一个被服饰变化所打乱的中世纪教士的双重生活
一个囚禁人的心灵并征用其身体的机器世界
一个已死的罗马抄写员被困在冥河的此岸
……
书与人开始对立,写作者凌虐字母、鞭笞词语、杀死构思;
而“词语是恶毒的、顽强的——想要杀死它们的人,会被它们更早杀死。”
同科尔扎诺夫斯基一样,我们都是被词语困住的人。
********************************************************************************
毫无疑问,科尔扎诺夫斯基是上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之一。
——《金融时报》
科尔扎诺夫斯基经常被比作博尔赫斯、斯威夫特、爱伦·坡、果戈理、卡夫卡和贝克特,然而他的小说奠基于其自身独特的异端和逻辑的混合。
——娜塔莎·兰德尔,《书吧》
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尔扎诺夫斯基是俄国散文家中的佼佼者,他与那些在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成长起来的俄国散文家一样,在一个变化了的世界里寻找并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
——奥利弗·雷迪,《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五号屠场 豆瓣
Slaughterhouse-Five
8.6 (85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虞建华 译林出版社 2018 - 7
德累斯顿的空袭,大火后的绝处逢生,外星人的探访,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
四度空间里,五号屠场中的幸存者毕利,透视了生命与死亡,在平行时空里扮演命运的预言者。
所有骇人的屠杀和人世的无常:大轰炸,战俘时期,岳父的空难,妻子的死亡,全都用一句“事情就是这样”来诠释,以黑色幽默反击天地的不仁。
《五号屠场》因一场战争而起,却终止了另一场战争:美国退出越战。冯内古特撼动了60、70世代的美国年轻人,点燃了新世代的观念之火,被奉为一代人的精神领袖。
1945年,德累斯顿遭到大轰炸时,冯内古特本人正巧身在德国。他和其他战俘一起,在“五号屠场”地下贮存兽肉的地窖里捱过了一夜,逃避了头顶上的一场狂轰滥炸。二次大战的亲身经验,衍生出了这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反战小说。
冯内古特运用科幻小说的技巧,让毕利在德累斯顿一场因空袭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后,之后展开了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在《五号屠场》里,无论战场上或时空旅行中,冯内古特描述许多面临生死边缘或受苦受难的人所采取的方式皆是冷静超然——把自己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层,人类可以无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任凭自己的心灵自由飘荡,八方驰骋。
火星编年史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Martian Chronicles
8.4 (32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林翰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7
“我这一生,都在跳下悬崖,长出翅膀。”
★ 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成名作精装纪念版
★ 博尔赫斯、刘慈欣力荐:“这本书让你体会到科幻可以拥有怎样的诗意和美”
★ 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书写人类文明盛极而衰的末世预言
★ 也许,你我都是火星人——只因在书页中看见了自己的倒影
这是发生在火星陌生而神秘的红色土地上,一系列哥特风格的小故事。
世纪之交,地球危机四伏,充满末世气息。火星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虽然前三批探索者都死于神秘的火星人之手,但人类仍然前仆后继,在火星上安身立命。他们遇到了“出轨”的火星女子和善妒的丈夫,精通心电感应和易容术的火星人,盛大狂欢中暗藏杀机的厄舍古堡,两个陌生人在扭曲时空中的灵异邂逅……
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言,“这本书让你体会到科幻可以拥有怎样的诗意和美”。一连串天马行空的小故事,闪烁着奇诡而瑰丽的光芒,唤起人性深处的恐惧与欲望。火星像一面镜子,映出人类文明的困境——在越转越快的陀螺中丢失原始之美,直至山穷水尽。兼具诗意与诡谲的火星编年史,实际是一场盛极而衰的人类文明史,令人读来不胜唏嘘。科幻的浪漫主义在其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超出了科幻文学表达的视域。2012年美国航天局将“好奇”号在火星的着陆点命名为“布拉德伯里着陆点”,向这位科幻大师致敬。
特以此精装典藏版,纪念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逝世五周年。他是科幻界的爱伦•坡,狡黠而忧伤的怪老头。天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火星上有向他作品致敬的火山口。他是斯皮尔伯格、史蒂芬金的缪斯。他去世时美国总统亲自致悼词。如今,他离开我们五年了。来看看他笔下的世界,和我们身处的世界,有着怎样可悲又可叹的相似?
随书附赠布拉德伯里语录书签,收获属于你的科幻箴言。
蚁群 豆瓣 豆瓣
7.5 (50 个评分) 作者: 汤问棘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 - 11
2137年,501城。在女性主导的高度智能化社会,人类被无数设备监控和服务着,“社会管理系统”通过打分来评判人的价值。一个宣称要解放男性的组织SFH却反对这种制度,她们在系统的监控下东躲西藏,进行反抗活动……
编辑推荐:
“未见闪电降临,已闻阵阵雷声”
501城的风波将导向何方?人类需要一个怎样的未来?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她们,也是你和我。
★细腻的文笔、宏大的视角
★观念的争辩、思想的交锋
这本不足20万字的科幻小说将带给你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无尽长河的尽头 豆瓣
果しなき流れの果に
作者: [日本] 小松左京 译者: 吕灵芝 2022 - 1
编辑推荐:
★小松左京与星新一、筒井康隆一起被誉为日本科幻小说界的“御三家”。
★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倾心推荐。
★奠定小松左京日本科幻"御三家”地位的杰作。
★被日本科幻圈视作对标《三体》的作品。
★新生代译者吕灵芝全新译本。
在这本书中,我头一次感到,科幻或许是值得全身心投入的、充满价值的工作。
——小松左京
一个永远在流动的沙钟,一次疑团重重的探险。失踪、死亡、遇难、原因不明的重伤……卷入这件事的人无一幸免。而在另一个宇宙维度里,一场穿梭于时间的生存之战正在进行。人类短暂的生命,将如何超越时空,超越星辰岁月,向着虚无与永远、谜团与秘密前进?
骷髅自传 豆瓣
9.2 (10 个评分) 作者: [俄]西吉茨蒙德·科尔扎诺夫斯基 译者: 王一笑 / 冯冬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 3
本书由一系列荒诞而黑暗的喜剧哲学寓言组成,充满了嵌套式的叙述和荒唐的悖论。这是一部虚构作品,作者专注于最为细微且易逝的事物;这也是一本哲学作品,带着自身颠倒的诗学:一位移居莫斯科的省级记者发现,他的存在被他房间前主人的自传所吞噬;一位著名钢琴家的右手手指跑掉,独自在城市里过夜;一个人毕生努力咬住自己的胳膊肘,激发了风靡一时的马戏表演和对康德的反讽……在11个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平凡的现实在我们眼前分崩离析。
具象与抽象、睡眠与清醒、真实与虚幻
走进科尔扎诺夫斯基用文字营造的巨大的思想试验场
大脑与世界的界限开始崩坏
在非同寻常的压迫与张力间
体验这位最出色的“题材猎手”引领的一场颅内冒险
专家、媒体评论:
毫无疑问,科尔扎诺夫斯基是上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之一。
——《金融时报》
这是一部虚构作品,专注于最为细微且易逝的事物。这也是一种哲学,带着
自身颠倒的诗学,其中所有看似文学作品周边末梢的东西——细节、标题、题词、舞台指令——都是科尔扎诺夫斯基最喜欢研究的。
——亚当·瑟维尔 《巴黎评论》
这本书是苏联早期作家科尔扎诺夫斯基的杰作,书中的故事几乎就像他的姓氏开头辅音字母组合一样不可思议。
——《纽约时报书评》
科尔扎诺夫斯基的小说更像是梦境日记,而不是小说。他有意模糊了睡眠与清醒、真实与虚幻、生与死的界限。随着科尔扎诺夫斯基游历,你需要不懈的专注并频繁地查看罗盘。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半梦半醒、甚至梦游着的……在科尔扎诺夫斯基的故事里,过去将来时的遗迹把读者带回他所放弃的现在,带入一种“非生活”,即“存在之间隙”。
——莉斯尔·希林格,《纽约时报书评》
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尔扎诺夫斯是俄国散文家中的佼佼者,他与那些在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成长起来的俄国散文家一样,在一个变化了的世界里寻找并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
——奥利弗·雷迪,《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列萨本迪欧 豆瓣
作者: [德] 保罗·希尔巴特 译者: 徐迟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 3
德国科幻小说鼻祖保罗·歇尔巴特经典星际乌托邦小说,推动德国科幻小说的成形,自问世以来便取得了广泛的影响,长年畅销,亦受到很多大师的盛赞。
书中主要描述了双星帕拉斯星上的生活。在紫色的天空、绿色的星空下,长满蘑菇的草地上居住着拥有橡胶吸盘足的生命体,他们的眼睛能够伸缩,他 们在睡囊中抽着气泡香草,思考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在遍地耸立着灯塔,带状轨道交织的峰峦和山谷之间,出现了一位高瞻远瞩的先知。这个名叫列萨本迪欧的勇者想出了一个计划,他想建造一座高达10德国里高的塔,并利用该塔将双星的两部分连接起来……
奇妙的寓言,具有讽刺意味的星际乌托邦故事,不仅对瓦尔特·本雅明的写作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在布鲁诺·陶特,沃尔特·格罗佩斯和彼得·斯洛特戴克的理论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
专家、媒体评论:
在讲述异世界那些怪诞的自然法则、诞生于那片土地的宏伟宇宙作品及那些发生在外星生物之间纯真又崇高的对话时,作者所展露出的平静与一丝惊诧,令他颇具利希滕贝格和让·保罗这些幽默作家的风格,荒诞幽默但却似乎从未忘记地球是一个天体。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著名作家、思想家,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位文人”)
在歇尔巴特逝世后,德语和英语世界几乎将他全然遗忘,尽管他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比如他笔下那些古怪的寓言不仅对瓦尔特·本雅明的写作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在布鲁诺·陶特,沃尔特·格罗佩斯和彼得·斯洛特戴克的理论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所有的这些建筑师都促成了“科技与环境密不可分”这个观点在 20 世纪的成型。作为跨学科的产物,《列萨本迪欧》本身是一份重要的文本,而歇尔巴特则是一位值得被重新审视的先知。
——埃里克·莫尔斯,《洛杉矶书评》
写于 1913 年,《列萨本迪欧》将哲学与科幻放在同等的位置,深挖一个永恒的论题:以科学为名的建筑和以艺术为名的创造,哪一个更为重要呢?歇尔巴特在科技发明、美学进程以及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的协同合作三者中进行权衡。
——凯瑟琳·布鲁克斯,《赫芬顿邮报》
其主之声 豆瓣 Goodreads
Głos Pana
8.7 (80 个评分) 作者: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由美 译林出版社 2021 - 8
📬️一封来自群星的信,折射出未知的自己。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代表作之一,匈牙利名导乔治•巴勒菲同名电影原著小说。
【编辑推荐】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代表作,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探讨人类与世界的本质。人类意外发现一段来自太空的中微子信号,这个信号也许代表了宇宙中存在智 慧生物。在解读这封来自太空的信件时,人类自身的多重面相反倒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8年被匈牙利导演乔治•巴勒菲搬上大荧幕。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是波兰科幻作家、哲学家,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被译成52种语言,畅销4000余万册。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100周年诞辰纪念版,波兰驻华大使亲自撰写序言。
【内容简介】
机缘巧合之下,科学家发现了来自外太空的一封中微子信件,也许这正是智慧生物的象征。我们不知道发信人是谁,该如何解读这封信的内容呢?如果我们甚至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发信人呢?《其主之声》围绕谜团展开的故事,比众多冒险小说都更扣人心弦,尤其与未知的较量,激发了对世界本质、人类本性和生命为何存在缺陷等基本问题的思考。
【媒体推荐】
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莱姆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刘慈欣
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为他们是人。
——梁文道
莱姆总是能从核心处嘲弄我们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论文、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都烹调在一起,并用幽默而力透纸背的荒诞语言和荒诞情节,返照我们的世界。
——吴岩
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
——安东尼•伯吉斯
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库尔特•冯内古特
相比之下,我们疲惫的宇宙显得苍白无力。
——《华盛顿邮报》
与阿瑟•克拉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菲利普•迪克比肩的科幻小说巨人。
——《纽约时报》
挽救计划 Goodreads 豆瓣
Project Hail Mary
9.0 (132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迪·威尔 译者: 耿辉 译林出版社 2021 - 9
一趟孤注一掷的太空远征
一座没有尽头的科学迷宫
一次争分夺秒的冒险营救
一段跨越星际的真挚友谊
浩瀚宇宙中,瑞恩•格雷斯是整个人类文明仅存的希望。但在醒来的那一刻,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他在未知的恐惧中寻找身份,从记忆的碎片中获取线索。这个肩负拯救地球重任的关键人物,现已命悬一线!人类文明究竟能否存续?在这场“挽救计划”里,一切都充满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