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血与大地 豆瓣 Eggplant.place
Blood and Earth: Modern Slavery, Ecocide, and the Secret to Saving the World
7.2 (5 个评分) 作者: [美] 凯文·贝尔斯 译者: 张祝馨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10
◆为何时至今日,我们口袋里的手机和餐桌上的鱼虾,可能仍沾染着奴隶的鲜血?
燃烧的亚马孙雨林与奴役活动有怎样的隐秘联系?
我们如何亲手终结奴隶制?
◆《用后即弃的人》作者凯文·贝尔斯全新力作
深入刚果矿场、加纳金矿、孟加拉国渔场、巴西制炭营地……
揭示现代奴隶制与全球环境恶化的惊人关联,
追溯从奴隶手中的原材料到我们手中的商品的复杂供应链
···
【内容简介】
凯文·贝尔斯是现代奴隶问题的顶尖专家,考察过无数危险的奴役活动现场。在调查过程中,他开始注意到一个愈发明显的模式:哪里有奴役发生,哪里就有大规模的环境破坏。
为了确证奴役与破坏之间的联系,2007年贝尔斯再次踏上旅途,深入令人窒息的矿山与酷热的雨林,去收集详尽的证据。他为我们带来环境危机和人权问题高发之地的骇人故事,展示了奴役活动显著加剧全球变暖的惊人证据,也带我们见识了产出我们口袋里的手机、餐桌上的鱼虾、身上的珠宝的残酷供应链——奴役和破坏支撑着全球市场,我们每天都吃、穿、用这桩罪行的赃物。
贝尔斯认为,如果厘清这个连接了人类苦难和环境毁灭的恶性循环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就可以找到终结它的方法,成为亲手终结奴隶制的一代人。《血与大地》就是贝尔斯通过七年旅行和研究给出的答案。
···
融合了采访、历史和统计……请从这本书中获得知识,并着手行动。
——《柯克斯书评》
曝光全球经济在奴隶制和环境灾难之间的“死亡之舞”……贝尔斯用栩栩如生的细节解释了令人恐惧的真相。
——《出版人周刊》
它一针见血地指出,容忍用后即弃的人的思想,同样会容忍用后即弃的地球。
——比尔·麦吉本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凯文·贝尔斯毕生致力于废奴和人权保护工作,创立了全球最大的废奴组织“解放奴隶”,不畏艰险,深入全球各地的奴役活动现场进行调查和采访。
◆贝尔斯的《用后即弃的人》是第一部全面揭示现代奴隶制的著作,已有13种译本,该书中文版于2019年出版,获得《晶报·深港书评》2019年度十大好书。
◆《血与大地》是贝尔斯关于现代奴隶制的最新力作,是对《用后即弃的人》的重要补充,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奴隶制的最新状况,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维持奴隶制运作的深层逻辑和与全人类息息相关的灾难性后果。
◆作为贝尔斯七年旅行和研究的结晶,《血与大地》带来的故事生动而可怖,比如加纳金矿的矿工,虽然他们现在看上去都像是健美运动员,但很快就会变成一具具漂亮的尸体,因为他们的肺部充满了令他们窒息的石英粉尘。
◆本书也讲述了我们都会购买的最常见的产品的故事,这些产品的源头可能就是奴役高发的地带,也告诉我们,作为消费者如何切实可行地打断供应链的运转,通过举手之劳,成为亲手终结奴隶制的一代。
◆本书也向我们揭示,为何燃烧的亚马逊雨林、消失的红树林、被水银污染的水源……经常与奴役相伴而生。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对人权不屑一顾的奴隶主,显然对环境保护法也视若无睹。他们不仅制造用后即弃的人,也制造用后即弃的地球。
◆在读过《用后即弃的人》之后,许多人可能第一次惊觉奴隶制尚未灭亡,但依然以为奴役只发生在看不见的远方;但在读过《血与大地》之后,他们可能会第一次发现奴隶制通过各种产品与我们紧密相关,并经由加剧全球变暖和物种灭绝,正在毁灭对之视而不见的我们,而我们可以改变这一切。
价格革命 豆瓣
The Great Wave: Price Revolutions and the Rhythm of History
作者: [美]大卫·哈克特·费舍尔 译者: X. Li 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普利策奖得主&《阿尔比恩的种子》作者大卫·哈克特·费舍尔的集大成之作
呈现人类社会的四次价格革命浪潮,重塑800年来的世界史——“改变的历史”。
世界史,因此获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数学般清晰的诗意。
《文明》《历史》《福布斯》《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数十家媒体一致推荐
★通过价格,揭示世界历史巨变的机制和节奏
价格可以说无所不在,不仅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也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形影不离,比如,攻占巴士底狱的那一天,也是巴黎粮食价格达到其周期性高位的一天。
但是价格研究所涉及的庞大数据,对研究者提出了挑战,要求兼具数学家的才能和历史学家的视野。
有名的价格研究者之一是马克思,他借助价格来解释生产系统尤其是交换的结构;而费舍尔则通过价格揭示了世界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机制和节奏。
★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
所有人可能都知道历史是变化的,但不知道变化后面存在某种机制。
当哲学家们试图将之作为形而上学问题,用演绎法来解决时,他们往往提供的是相互对立的解释,反而使得我们的认知更加混乱。而费舍尔则表明,这个终极之谜可以变成经验性的追问,用量化的证据来回答。
为此,他描述了世界历史的四次巨浪,它们并非一模一样,但在很多方面都很类似。于是,我们可以在中世纪盛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维多利亚时代之间,在文明最闪耀的时刻和物质世界的节奏之间,建立起联系。
世界史获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数学般清晰的诗意。
★某种程度上,费舍尔宣布了“价格历史的终结”
费尔南·布罗代尔也是少数试图回答价格革命的起因的历史学家之一,但他认为这“不可能”解决。
而费舍尔在考察历史上的七种因果关系模型之后,另起炉灶地提出了新的具完备性和说服力的解释模型。
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宣布了“价格历史的终结”,以后我们会获得更多的关于价格动态的量化数据,但是基本上不可能超越他的模式。
费舍尔尤其纠正了主流的货币主义模式带来的认知偏差,这种模式认为,美洲财富是16世纪价格革命的首要原因,而他表明,在美洲的白银和黄金流入欧洲之前,欧洲的价格早已经上涨。
★堪为美国的“司马迁”,历史写作的典范
费舍尔无疑不仅有着“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还是一个极其擅讲故事的历史学家。
中世纪价格革命,从沙特尔的圣母诞辰节这一天讲起;
16世纪价格革命,从佛罗伦萨圣乔瓦尼节这一天讲起;
18世纪价格革命,从巴黎庆祝王太子诞生的节日这一天讲起;
20世纪价格革命,则是从伦敦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钻禧纪念日这一天讲起。
各种迷人的细节和有趣的观察遍布书中,填充着精心设计的的框架,几乎不露痕迹地服务于作者的理论雄心。可以说,本书也提供了历史写作的典范。
【媒体推荐】
不朽的杰作……历史表明,通缩时期可能就是繁荣时期。存在一种在繁荣的通缩时期进行投资的策略。证据呢?就在于费舍尔这部注定传世的历史著作。
——《福布斯》
兼有生动活泼的叙述风格和对数量证据的巧妙拆解……他用这样一种方式追古述今,即:启发式地提出有趣的问题,并就我们的处境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真知灼见。一个历史学家还能作出比这更好的工作吗?
——《纽约时报书评》
一份关于普通男女们如何在一部不啻于经济生活现代化历程的大戏中担纲主角的大胆概述。
——《文明》
通常所谓的历史视角,不过是回溯十年或二十年,费舍尔对数据的追踪,却是从中世纪开始的。他发现了价格变化的不断重复的长期模式,推翻了关于通胀原因的各派理论,其论述既令人信服,又引人入胜。
——《纽约时报》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而且意义重大……费舍尔成功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中一再重复的价格革命的浪潮……他的作品给出了一份鞭辟入里的历史分析,并且应当成为每个人认知架构的组成部分。
——《新政治家与社会》
《价格革命》有真材实料,以脚踏实地的研究作为后盾,而不是宣扬作者的政治理念。……费舍尔的著作仿佛一则警世故事,既非常易于理解,又极其地扣人心弦。
——《先驱报》
内容详实,引人入胜……全景式地展现了古往今来价格所扮演的角色和通胀所造成的危害。
——《华尔街日报》
费舍尔绝对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对于叙事主线,他有着准确无误的直觉,并以大量充分的细节点缀其间……他的著作以颇具绅士风范的追根究底的精神,罗列了一个个跳脱于数字之间的绝佳问题。
——《波士顿环球报》
引人入胜的历史事实和奇闻轶事……极大避免了学术写作中常见的那种云山雾罩和晦涩难懂的毛病。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妙趣横生……一条串联起800年间经济史的醒目线索。
——《市场》
非常具有说服力……一部值得所有历史学家关注的重要著作。
——《历史》
妙趣横生……尽管费舍尔的主要目的以及最卓越的贡献是对价格革命的记述,不过他也尝试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他大胆宣称:一些学者先入为主,犯下了令人尴尬的错误。没有经济学家或历史学家会对他的所有观点照单全收。许多人会激烈地表示反对。但是,大多数人都会从中获益良多。
——《列克星敦先驱领袖报》
令人倾倒……对费舍尔这部石破天惊之作的细节的熟稔,以及对它所提出的困难问题的回答,应当是每一位自称知晓未来通胀轨迹的投资经理所必须的。
——《投资政策》
现象级的广阔视野和渊博学识……费舍尔的这本通胀历史是一部绝佳的读物。他应当给财政部寄一本。
——《星期日电讯报》
细节丰富入微,行文令人着迷,内涵发人深省……历史学家们的事业将会因费舍尔的数据而受益匪浅。
——《多伦多环球邮报》
博学明智、可钦可敬,而且极能以理服人……费舍尔行文叙事笔力千钧,这正源于他将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人类历史中的老生常谈以及各个时代关于经济基础的复杂故事交织在一起的方法。
——《波士顿书评》
“是价格将一切变得确实可靠;
在此之前,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历史含糊不清。”
【内容简介】
大卫·哈克特·费舍尔,以生动地再现历史而闻名,即使是像《保罗·里维尔的骑行》这样的故事,或者像《阿尔比恩的种子》这样复杂的故事。现在,费舍尔将广泛的研究、细致的学术研究与引人入胜的写作结合在一起,通过描述和分析世界史上的四次价格革命浪潮,重塑了800年来的世界史——“改变的历史”。
价格记录比任何其他可量化的数据都要丰富,并且跨越了历史的整个范围,从中世纪的谷物价格表到过剩的现代统计数据……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却很少会用历史学的眼光去审视它们。
费舍尔研究了这些丰富的数据,将广泛的研究和细致的学术研究与引人入胜的写作结合起来,以令人惊叹的价格的历史为轴,创造了一个涵盖所有西方文化的故事,赋予了世界史以全新的面目:四次价格革命浪潮,每一次都始于一个均衡时期,盛世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最后是维多利亚时代。每一场革命的特点都是持续的通货膨胀,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日益增加的不稳定,最后在这一浪潮的高潮出现一场危机,其特点是人口紧缩、社会和政治动荡以及经济崩溃。
费舍尔还精彩地阐述了这些漫长的经济浪潮是如何与社会和政治事件紧密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他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世纪之交以来形成的价格革命的最后阶段。这场革命自世纪之交以来就一直在酝酿。不稳定的价格暴涨和下跌,近年来美国遭受的预期降低,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饥荒和战争,都是典型的价格革命高潮。他没有试图预测将会发生什么,他认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我们目前状况的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对于关心当今世界状况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