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十日谈 豆瓣
The Decameron
7.2 (37 个评分) 作者: 薄迦丘 译者: 钱鸿嘉 / 泰和庠 译林出版社 1994 - 7
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青年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讽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智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本书是从意大利文直接翻译的全译本,保留了原著古朴、精练、生动的语言风格。
2016年11月18日 已读
哈哈哈哈哈就好多流水账故事,只能说名著都是只能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被称之为名著。要从当年文艺复兴的背景看来,这些故事的确都很出格,特别是修女共享一男的故事,讽刺了教会人士的禁欲。可是现在看来就是一篇粗劣的小黄文。《裸体艺术论》里对这件事分析得特别好。
人性 名著 宗教 小说 意大利
美丽新世界 豆瓣
美丽新世界
8.8 (9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宋龙艺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 11
2016年11月17日 已读
这本书就是1984的反面……而且通过主人公们的对话阐释了人性,我觉得都挺有道理的_(:зゝ∠)_然而这个乌托邦比1984的乌托邦容易接受多了,只是人不能感受到爱其实挺可悲的……精神上太低级趣味了。所以这个社会到底怎么发展还是个谜噢~
反乌托邦 小说 文学 经典 英国
社会契约论 豆瓣
Du Contrat Social
9.1 (40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雅克·卢梭 译者: 李平沤 商务印书馆 2011 - 4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它正确回答了历史进程提出的问题:法国命运的航船驶向何方。
人类是幸运的,人民是伟大的,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总有人指引前进的道路,人民总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抉择。“在18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领域里,存在着三种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学说:孟德斯鸠主张立宪君主制,伏尔泰主张开明的君主制,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2017年7月14日 已读
人大原典选读这门课还是不错的,让人很完整很全面地读通一本书。看完之后对政体、人性、人与自由的关系之类的论题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感到自己以前的一些见解都非常浅薄。自从看了它,熊孩子不听话真的要打都有了理论支持哈哈哈。
卢梭 政治学 民主 法国 社会学
无人生还 豆瓣 Goodreads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8.5 (230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夏阳 新星出版社 2013 - 7
十个素不相识、身份各异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边一座孤岛上的豪宅。客人到齐后,主人却没有出现。
当晚,一个神秘的声音发出指控,分别说出每个人心中罪恶的秘密。接着,一位客人离奇死亡。暴风雨让小岛与世隔绝,《十个小士兵》——这首古老的童谣成了死亡咒语。如同歌谣中预言 的,客人一个接一个死去……杀人游戏结束后,竟无一人生还!
2017年4月29日 已读
哈哈哈哈哈哈哈题目严重剧透!好一个变态……估计是所有密室杀人故事的鼻祖了,牛逼
小说 悬疑 推理 经典 英国
魔戒 豆瓣
The Lord of the Rings
9.8 (24 个评分) 作者: [英] J. R. R. 托尔金 著 / [英] 艾伦·李 图 译者: 邓嘉宛 / 石中歌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6
这是一部为了世界的光明未来,誓死抵抗黑暗的伟大史诗。
至尊魔戒,拥有统御众戒、奴役世界的力量,黑暗魔君索隆苦觅已久。为了守护家园,魔戒继承人弗罗多毅然离开宁谧淳朴的夏尔,踏上前途未卜的旅途。与他同行的是睿智的巫师、勇敢的人类、美善的精灵、坚毅的矮人和热爱和平的霍比特人。征途见证了勇气与友谊。跃马客栈里的重重暗影,卡扎督姆桥的怒吼炎魔,勇猛骁勇的洛汗骠骑,范贡森林的上古树须,凄厉嘶嚎的邪恶戒灵,陡峭山壁旁的巨型毒蛛……每个人各自抵御着无尽的诱惑与磨难,承担起属于自己的善恶考验。
平凡的霍比特人战栗在末日烈焰面前,他能战胜这噬灭灵魂的至尊魔戒吗?
全书共三部:《魔戒同盟》《双塔殊途》《王者归来》。
艾伦•李(《指环王》三部曲,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50幅恢弘经典插画完美收录。
2019年4月19日 已读
极为赞赏邓嘉宛女士的翻译语言,实在是把原著的史诗感复刻了下来,并融入了汉语的历史特色,使故事更有一种纵横世界历史的感觉。她的版本的《魔戒》和《精灵宝钻》以后都要买回家供着,不时拿出来拜读一下。读了原著之后,不得不说Peter Jackson和他老婆还有另一位编剧女士真的很会改编,原著的故事就已经足够精彩了,他们合力把故事梳理成了更有讲头的商业片剧本,每部的开头和结尾都和书不一样,但电影更有旅程的起点和终点的感觉。尤其是第二部,明明书里就是分开来一直讲一条线的故事,但是电影里却改成了三线并进。而且人物也略有改动,比如第二部里本来Eomer没走改成他走了,然后改成皮聘激将计等等,使故事的戏剧感更足。我个人更喜欢电影的故事,尤其是大菠萝的死,更具体(我还特意在高中英语课上针对该改编做了展示)。
j.r.r.tolkien 奇幻 经典 英国 魔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豆瓣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9.1 (34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阿图尔·叔本华 译者: 石冲白 商务印书馆 1982 - 11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这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本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最终解脱痛苦。可以说,本书是研究作者哲学思想的必备书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21年11月17日 已读
差不多三个月,除了去奥兰多那一段时间,每天看一章,坚持下来了。最有感悟的是获得性格的一段,感觉使用豆瓣记录自己的想法、个人真诚沟通自己的感受让我大概是在通往获得性格的路上,能感受到自己越来越近。另外一个没有完全被说服但是觉得很有意思的角度是把每个人都看成不停在追求目标的意志的表象,施害者和受害者本质都是一样的,这样子的话看待人就不会想要贴标签,也不会执着于仇恨,只是很悲凉,觉得这个世界如叔本华说的,痛苦是永远的,快乐是暂时的。
哲学 德国 思想 经典
罪与罚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4 (152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岳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罪与罚》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认定自己是个超人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为生活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教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表现主人公行凶后良心受到谴责,内心深感孤独、恐惧的精神状态,刻画他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小说一方面描绘了俄国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贵族社会的罪恶;一方面也宣扬逆来顺受,从宗教中求解脱的思想。
2020年12月24日 已读
来体验评论里说的又痛苦又爽是什么感觉 / 大概就是顶级的alt text,太具体太形象了,而且还没有什么修辞,就只是很精炼地从各种角度形容一个人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身边的环境怎么样。杀马、杀人、诬陷三段太精彩了,看得我血脉贲张,但是我是绝对不想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杀马和杀人两段的,太恐怖了。从本书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和不可替代性。居然从第一角度写人杀人的全思考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怎么想得这么具体真实的。主角的思考是钻牛角尖的最佳表现,看着看着都觉得要和他一样发疯了。居然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就有这么女权的话语,“嫁给别人,呸,和别人结婚才对”,甚至今天都很少人对“嫁人”这个词这么在意,惊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价值观产生了兴趣。
俄罗斯 小说 文学 经典 陀思妥耶夫斯基
基地与帝国 豆瓣
Foundation and Empire
9.1 (102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叶李华 天地出版社 2005 - 1
《基地与帝国》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此时,由伟大的心里史学家哈里·谢顿所创立的基地,虽然已在银河外缘立稳了脚跟,但还得面对来自银河帝国的压力。
垂死的帝国仍拥有银河中最强大的武力。一位野心勃勃的将军,率太空舰队攻向基地,聚居在基地小行星上的学者和科学家,能逃过大难的一线希望,全维系在谢顿死前留下的语言中……
可是,就连谢顿当年也无法预料到:还有比太空军团更具有威胁性的外力已悄然诞生,那就是银河中的突变异种——“骡”。面对骡奇异的心灵力量,即使是一支最坚强的人,也会俯首屈服,成为听话的奴隶。骡的黑色舰队兵不血刃地接受了成立三百多年的历史,为了征服宇宙,骡和忠贞之士都在寻找第二基地,而骡的第一波搜索行动,被一个平凡的女子贝妲阻止,从而为第二基地的反攻计划争取到充分的时间。
2021年10月24日 已读
比上一本稍微绕了一些,但是还是很史诗。人物奇特但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短评最高赞真是一块黏糊糊的屎粘在豆瓣页面上,臭不可闻。
科幻 经典 美国
山海经全译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袁珂 译注 译者: 袁珂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10
读懂《山海经》的权威实用版本
★ 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的基础上,精炼了过于繁琐的学术性注释,增加了全文的白话翻译,将博大深奥的《山海经》变得浅显易读。
★ 作为《山海经》译注的权威版本,全译本重视学术性和资料性,更强调了通俗性,对于读者来说更为实用。
《山海经》作为研究中国上古社会、领略古代神话传奇的珍贵史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一直存在阅读、理解上的难度。本书作为袁珂先生精心整理的一个“译注”本,没有改变经文本来面貌,并且有校、有注、有译,更加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注释在《山海经校注》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删去繁琐的学术性探讨文字;译文则逐字逐句全部翻译,力求能准确达意,以直译为主,小部分译文采用意译。精校的原文附以吸收了袁珂先生研究成果的注释和译文,除了重视学术性和资料性,更强调了通俗性。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豆瓣
作者: 凯恩斯 译者: 徐毓枬 商务印书馆 1983 - 3
英国凯恩斯的代表作。1936年出版。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提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等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在分析方法上,侧重于对全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投资和消费等总量的分析。此书对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及各国经济政策有重大影响。
通往奴役之路 豆瓣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Road to Serfdom
8.4 (131 个评分) 作者: 哈耶克 译者: 王明毅 / 冯兴元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 8
《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因此,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这仅限于符合他的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应该强调的是,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包括对许多有用的社会制度的赞赏,但这些制度只能是人的自发行动的后果,而不能是人设计的结果。这一论点是从休漠、亚当・斯密和苏格兰历史学派那里继承过来的,它在哈耶克的著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由此出发,哈耶克认为,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br />这部著作从问世直到今天,一直在学术界中存有争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内在悖论。我们知道,哈耶克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它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团体选择的争端之中。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这些论点的非理性特征与其高度理性的几近乌托邦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所存在的这种缺陷,日后也为作者本人意识到,他在后来出版的《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三部曲中,多处涉及这个难题,试图将古典自由主义与“进代”的主题结合起来。至于这一尝试成功与否,尚有待评说,但哈耶克及其著作无疑对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政治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基督山伯爵 豆瓣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9.1 (232 个评分) 作者: 大仲马 译者: 周克希 / 韩沪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小说以法国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大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大副唐泰斯受船长的临终嘱托,为拿破仑送了一封信,受到两个对他嫉妒的小人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了各种知识,还在临终前把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他设法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为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他的恩人,惩罚了三个一心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