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王冠 第一季 (2016) 豆瓣 TMDB Bangumi
The Crown Season 1 所属 : 王冠
9.1 (454 个评分) 导演: 本·卡隆 / 史蒂芬·戴德利 演员: 克莱尔·芙伊 / 马特·史密斯
年轻的伊丽莎白登上王位,她必须处理好各种重大的政治问题和自己的个人生活,两者之间的冲突往往超乎她的想象。
2019年11月15日 看过
一般般,用来下饭的。主要是每次为王权牺牲个人利益、家庭的时候都配那个激动人心的BGM,不是很能理解渲染的氛围,是想赞扬吗,还是想拔高主题“王冠”?主要是也没见得女王牺牲这些之后为国家带来什么好处,只是巩固了原来的权力结构,特别是妹妹的婚姻,这有什么好激动人心的?
2016 netflix 历史 英国
亚特兰大 第一季 (2016) 豆瓣
Atlanta Season 1 所属 : 亚特兰大
9.0 (149 个评分) 导演: 村井浩 / 唐纳德·格洛弗 演员: 唐纳德·格洛弗 / 勒凯斯·斯坦菲尔德
《亚特兰大》讲述一对表兄弟在亚特兰大这南方说唱之地,为了自己及家人能过更好的生活而打拼。Donald Glover饰演的是年轻的经理人Earn Marks,想让自己表兄弟Alfred Marks的事业能一飞冲天﹑Brian Tyree Henry则饰演Alfred Marks,是个新晋说唱歌手,在试图理解现实及街头下的分别。Lakeith Lee Stanfield及Zazie Beetz在这剧演出。
2020年12月29日 看过
为什么DG写的东西这么奇奇怪怪却可以戳中我的笑点,比如第一集最后电视上放出的他的憨憨乖乖仔证件照,我笑喷了 / DG是sketch的天才,总体的把控不太行,总感觉他想借主要人物表现的黑人社区的东西太多,导致主要人物的发展却没做好,但是又不是每一集都是独立的sketch,节奏感就很乱。如果每一集都像第七集,我绝对会打五星。“I called them”笑死。
2016 donaldglover 电视剧 种族 美国
法制未来时 (2015) 豆瓣 TMDB
法制未来时
8.4 (376 个评分) 导演: 孔大山 演员: 孔大山 / 戴文杰
其它标题: 法治未来时 / 文艺片闷死人了
文艺片常发生闷死人事故,因而拍摄文艺片被视为非法活动。一日,警方接到线报称某小区内有非法文艺片剧组正在筹备新片,一场惊心动魄的抓捕行动即将展开......
2020年2月15日 看过
服装布景道具都好真实啊,一流制作水平()我觉得我们国家从来不缺人才,要是能放开了,可以看到很多这种我喜闻乐见的作品就好了。
2016 中国 喜剧 恶搞 短片
名侦探柯南:纯黑的恶梦 (2016) TMDB 豆瓣 Bangumi
名探偵コナン 純黒の悪夢
5.9 (340 个评分) 导演: 静野孔文 演员: 高山南 / 山崎和佳奈
其它标题: 名探偵コナン 純黒の悪夢 /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20
漆黑的夜晚,一名间谍悄然潜入日本警方某机构,盗走了记载着各国谍报机构重要数据的绝密文件的绝密数据。日本警方和FBI探员赤井秀一(池田秀一 配音)旋即与间谍展开追逐。最后,逃亡者的车辆坠落悬崖。第二天,柯南(高山南 配音)和伙伴们来到东都水族馆观光,结果发现一名受伤的美丽女子(天海佑希 配音)。该女子处于失忆状态,身上的手机也破损无法使用。柯南等人答应要帮她恢复记忆,当他们七嘴八舌之际,藏在暗处的黑衣组织成员贝尔摩德(小山茉美 配音)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在相处过程中,女子非凡的身手和奇怪的言行举止让灰原哀(林原惠美 配音)对其真实身份产生怀疑。
刚刚还一派祥和的水族馆,沉浸在快乐之中的人们,根本会想到随着那名神秘女子技艺的恢复,自己马上就要被卷入黑暗组织的杀戮和混乱之中……
2020年3月16日 看过
看在这部介绍我看高达的份上加一星。声优梗真是让我不断补番的最大动力,乱马和高达都是这么看的。开头逮虾户和最后滚摩天轮都在b站上有高能声优梗视频,我很喜欢。
2016 剧场版 动画 日本 犯罪
重版出来! (2016) 豆瓣 TMDB
重版出来! Season 1 所属 : 重版出来!
9.0 (605 个评分) 导演: 土井裕泰 / 福田亮介 演员: 黑木华 / 小田切让
自幼练习柔道的开朗女孩黑泽心(黑木华 饰)因意外受伤而放弃了竞技的道路。在此之后,热爱漫画的她征战职场,顺利进入一家漫画杂志担任编辑。在这里,她师从于资深的副主编五百旗头敬(小田切让 饰),并从主编和田(松重丰 饰)、同侪壬生(荒川良良 饰)、安井(安田显 饰)、漫画名家三藏山龙(小日向文世 饰)等前辈那里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她积极为漫画家和编辑部出谋划策,努力发掘新人,并深入到销售第一线的书店寻找卖点。在此过程中,无数考验和危机交替袭来,元气满满的黑泽拿出竞技时代的勇气和干劲,全力以赴冲了上去……
本片根据松田奈绪子的同名漫画改编。
2020年6月1日 看过
黑木华作品第二赏。我就喜欢这样热血真诚努力的女孩!所以看到第一集尾“女孩子会柔道就这么容易就受欢迎”的轻蔑评价以及论坛里说女主鸡血过度的帖子,我都想像女主一样向这些因为无法理解而蔑视别人的人重拳出击。剧情好有意思,简直像侦探剧了。/第二集看哭我了,从幽灵到明星,太热血了/没想到后面的剧情是这样组织的,我还以为这是单元剧,有点失望。有几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都很奇怪,问题和解决方法都表达得不完整,有一种“它拍的方式是想让观众很爽但其实爽的逻辑没理清”的感觉。反正第一二集真的是五星!
2016 日本 电视剧 黑木华
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 (2016) 豆瓣
吉祥寺だけが住みたい街ですか?
8.7 (143 个评分) 导演: 菅井祐介 / 望月一扶 演员: 大岛美幸 / 安藤七津
从吉祥寺的信仰中解脱出来吧,这里不仅有东京街道的风情介绍,还有芥川奖作家每集的世界观全开。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故事,东京那么大,一定有你的容身之处。
2020年8月25日 看过
新的下饭剧找到了。很喜欢,感觉是在带领着我细心感受生活环境中的一切。突然觉得大众点评等等的软件上面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只针对食物本身、环境本身、服务本身的评价,很少有人会分享自己为什么会在那个地方,在那个地方做了什么事,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因为那些软件看起来就不像是分享这些故事的地方。而且那些故事看起来也和餐厅/风景区没有直接联系,可能餐厅/风景区也没有让客人分享那些故事的动机。然而鲜活的故事却会让那些地方变得有温度,像第一集里,让街道变成治愈失恋的港湾之后,所有店铺、面包店看起来都更可爱了。希望有一个“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的APP,让世界更有“人”气。/ 男朋友觉得减压强行一次性看完了,没得下饭了。这部剧太治愈了希望继续拍!
2016 日本 治愈 温情 电视剧
副总统 第五季 (2016) 豆瓣
Veep Season 5 所属 : 副总统
9.6 (63 个评分) 导演: 阿尔曼多·伊安努奇 演员: 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 / 托尼·海尔
HBO续订《副总统》续订第五季。
2020年10月12日 看过
笑死我,成人世界就应该这样表现,把政治包装成《纸牌屋》那样高大上的人就像戏内的Jonah一样可笑 / 这一季比上一季还要好笑,笑死我了 / 两个人渣父母居然养出了个单纯善良的女儿也是不容易 / 主席支开翻译说出了流利的英文笑死我 / “你接下来想做什么?”“没有啦,我只是想在一个小城镇,找一个街道,搞个自己的小地方,开个几百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回归简单”
2016 hbo 搞笑 政治 电视剧
BJ单身日记3:好孕来袭 (2016) 豆瓣 TMDB
Bridget Jones's Baby
7.1 (212 个评分) 导演: 莎伦·马奎尔 演员: 蕾妮·齐薇格 / 科林·费尔斯
其它标题: 브리짓 존스의 베이비 / ブリジット・ジョーンズの日記 ダメな私の最後のモテ期
布里切特·琼斯(蕾妮·泽尔维格 Renée Zellweger 饰)偶然邂逅了帅气的亿万富翁杰克(帕特里克·德姆西 Patrick Dempsey 饰),同时,与她有着复杂情史的达西先生(柯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饰)也重新回她的身边。两个完美男人同时闯入布里切特的生活,并且给她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让她深陷甜蜜的烦恼之中。而布里切特的真命天子究竟是谁呢?
2020年9月12日 看过
第三部最不一样的就是音乐了,新世纪的音乐,真的和英国爱情喜剧很不搭,就算是新拍的《时空恋旅人》也用的是上个世纪的音乐,感觉只有那个时期的音乐才有那个温馨的感觉。看见里面调侃女性游行还挺生气的,但是一想,这整部电影都很理想化,可能理想的观众看到的时候和电影里的脸叔一个反应吧,就是“虽然很烦但是的确这是必要的”,只可惜世界上几乎全都是不理想的观众,看到妈妈说“女性真的需要更多权利吗”只会嘲。艾玛女爵应该就是负责自己出场的剧本部分,非常明显的她的风格。啊,但是这电影真的太美好了,真·玛丽苏,又全是演技派。脸叔全程都被要求穿着高级西装,我服了,真的是サービス,他每次出场我都被帅到惊呼。好想看脸叔的傲慢与偏见!蕾妮的脸没想象中僵,其实看多了她的作品发现她年轻的时候表情就这样。她的英音还是一如既往的专业
2016 爱情 英国
家族的形式 (2016) 豆瓣
家族ノカタチ
8.3 (315 个评分) 导演: 平野俊一 演员: 香取慎吾 / 上野树里
年近不惑的永里大介(香取慎吾 饰)在东京一家文具公司工作,他贷款终于在闹市中央一栋高级公寓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拥有诸多高雅爱好的他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属于自己的城堡,既不想接纳疏远的父亲,更别提恼人的爱情和聒噪的同事。事与愿违,他的楼上住着某企业时尚单身女性熊谷叶菜子(上野树里 饰),经常一根筋给永里公司的产品提意见的叶菜子,注定和这位邻居关系不睦。雪上加霜的是,永里的父亲阳三(西田敏行 饰)居然还带着续弦妻子的儿子自顾自住了进来。梦幻城堡垮塌,永里盛怒之下不得不别别扭扭和“入侵者们”相处度日。
他能否夺回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
2021年1月5日 看过
是因为是四年前的剧还是因为电视台,这个最后非要结婚的剧本实在是太陈腐了,居然还有人在弹幕里赞这部剧的观念,救命。有点像以前看TVB的剧的感觉,很舒服,但是不惊艳。探讨太浮于表面,大家似乎都只要一有决心就能解决问题。而且人物的问题太不立体,比如想考护校的母亲,她的问题好像就只有那个,然后大家帮她解决就完事了,如果生活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弟弟也是,只要一想交朋友就有朋友了。这样的剧看是看得开心,但看完之后对人物毫无感情,因为都立不起来。近年的《我的话说来话长》和《凪的新生活》里的群像就立体多了。最近我也即将搬入我的城堡了,谁知道看完却没有一点共鸣,太可惜了。谁不想来自己家的都是好人?这部剧想让人勇于承担风险,可这一点坏事都没有就离谱。
2016 上野树里 家庭 日本
流浪猫鲍勃 (2016) 豆瓣 TMDB
A Street Cat Named Bob
7.7 (501 个评分) 导演: 罗杰·斯波蒂斯伍德 演员: 卢克·崔德威 / 猫鲍勃
其它标题: A Street Cat Named Bob / 街角遇见猫(港)
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家庭的破裂令詹姆斯(卢克·崔德威 Luke Treadaway 饰)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开始自暴自弃,他染上了毒瘾,身无分文,成为了一名流连在街头的卖艺者。瓦尔(琼安·弗洛加特 Joanne Froggatt 饰)是负责詹姆斯的戒毒所医生,在她的帮助下,詹姆斯终于有了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家,瓦尔坚信詹姆斯能够凭借自己的意志,彻底摆脱毒品的诱惑。
某日,一只流浪猫闯进了詹姆斯的家,詹姆斯收养了它,给它取名鲍勃,当詹姆斯离开家走上街头卖艺的时候,鲍勃跟在他的身边寸步不离。很快,这一人一猫的组合便吸引了过路人的注意, 詹姆斯的经济状况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与此同时,詹姆斯结识了住在隔壁的女子贝拉(鲁塔·盖德敏塔斯 Ruta Gedmintas 饰),在贝拉的身上,詹姆斯重新燃起了对爱的渴望。
2021年1月15日 看过
居然有那么乖乖的猫,可以做围巾,简直是天使。男主不仅长得像马山芋声音也像马山芋一样常年感冒。Bob本Bob真是太可爱了,我边看边嚎叫。
2016 人生 动物 英国
百年酒馆 (2016) 豆瓣 TMDB
Horace and Pete Season 1 所属 : 百年酒馆
9.4 (309 个评分) 导演: 路易·C·K 演员: 路易·C·K / 史蒂夫·布西密
这家酒吧叫Horace and Pete,开了一百年,这一个世纪由历代的Horace和Pete来经营。这家年迈的酒馆在光鲜的布鲁克林似乎已经过气了,现在的主人也如同这家疲倦的酒馆一样。Horace离过婚,没有固定女友,跟子女处理不好关系;Pete一辈子都在这家酒吧里,有精神疾病,一旦停药就会失控。还有他们的叔叔、姐姐、前妻、爷爷的前女友、不定期的床伴以及定期的老顾客,构成了属于这家酒馆的百年江湖。
二手时间 豆瓣 Goodreads
Время секонд хэнд
8.9 (247 个评分) 作者: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吕宁思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
发表后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法国美第契散文奖(2013)、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2014)、波兰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2015)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2018年4月9日 已读
作者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她让更多人倾听她所倾听到的那些人的声音。这个时代信息太多,我们需要大家都去倾听,互相理解。然而现实中却人人都做不到,懒得倾听,懒得理解。这样的世界矛盾不多才怪。有人说这本书可替代性强?这本书就像是帮那个时代的人做了个知乎,让他们畅所欲言。它不是叙事,它是直接引用当事人原话,我觉得这比“叙事”要更宝贵。光是它的“剪报”式摘录就足以体现它的价值,摆满史料、回忆录的大本本,能被随便代替?我不认同。Know Yourself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我觉得挺好。Let more voices be heard. 人类真的很渺小,所以只能顺势而为地做出更有利于自己活下去的选择。希望我们在自己的“二手时间”里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其他和政治有关的评论见书评。
2016 俄罗斯 历史 文学 白俄罗斯文学
造房子 豆瓣 Goodreads
7.7 (32 个评分) 作者: 王澍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6 - 8
本书是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10篇建筑文化随笔——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以建筑的角度,从中探寻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的美学价值。
4篇建筑作品历程书写——王澍的著名建筑作品 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在本书中,从设计开端、建造过程,直至建成后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还原这些作品的诞生历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的深入思考。
6篇散文随笔+1篇对谈——作者漫谈个人经历、社会与人生,更触及当下人关心的居住空间等话题,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文情怀一览无遗。
2021年2月2日 已读
王澍谈中国建筑的困境挺有意思,对传统材料的探索也很棒,重视工匠交流也很重要。去网上搜了他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杭州中山路的改造。至于其他作品,象山校区我看到了学生抱怨不好住,滕头案例馆我看到内部装修土得无法直视。和读建筑的朋友聊天,她提到很多名建筑其实都有各种问题,但会因某方面特别出色而留名。但王澍在本书里大谈建筑给人的体验,强调是做“一个世界”,那为什么不关注后期这个世界是不是他设想的样子?他在本书对自己的作品就只说了自己的灵感、创意、方法有多么高明,对后来民众的体验却以非常含糊的语言代过,还用“外国观众都驻足中国观众都不care”凸显自己的孤傲,我只觉得不客观。他还有“到建筑的最后还能坚持本心就是好建筑”的观点,可这里的最后貌似是工期的最后,难道建筑不是有人用才是它的开始?
2016 中国 建筑 王澍 美学
东京本屋 豆瓣 Goodreads
8.9 (56 个评分) 作者: [日] 吉井忍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8
总有一盏书店的灯光,等待温暖人心。
日本人对书店有两种称呼,“书店(shoten)”和“本屋(honya)”。前者比较书面,后者则偏口语,带着一种亲切感,我们通常会在“本屋”后面加上一个“桑”。我小时候,没事儿就老往离家不远的小书店跑。母亲听到门口穿鞋的动静,问我去哪儿,我总回答:“去本屋桑。”
可是长大后,“本屋桑”渐渐变少了。他们在哪儿呢,他们还好吗?
2019年7月27日 已读
看完了。一开始还以为是精品书店的介绍,看完才知道是为去书店的习惯唱的挽歌。作者小时候去的书店对她影响很深,这几位书店店主也是,所以他们都发挥所能把书店的价值最大化,来保留书店。里面不乏优秀的商业案例,比如把传达价值观作为主要目标,把价值更高的服务作为主售,书变成帮助传达价值观的辅助产品。还有居然有选书师这个职业,好棒!这些都体现了书对人的意义是很多样的,是生活习惯、是人生驿站、是联通同样价值观的人的桥梁等等。我个人还没有很喜欢的书店,更喜欢图书馆,因为可以看书,中国的书店很少有免费位置看书,所以看本书的感受,比起和书中的人共情,我还是倾向于欣赏里面的商业想法。不过我同意,看书的地方很重要,能营造好的体验的书店很棒,所以我很喜欢本书的书店。
2016 书店 吉井忍 文化 日本
血疫 豆瓣
THE HOT ZONE
8.6 (248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
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
卡尔•约翰逊,埃博拉病毒的发现者之一,他在病毒探索史上是个大人物,发现并命名了地球上好几种最危险的病原体。
“大自然并不平静,我很高兴,”他这么说,“但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咱们就当大自然很平静好了。所有怪物和猛兽都有平静的时刻。”
“扎伊尔当时发生了什么?”我问。
“我们抵达金沙萨的时候,那儿根本就是个疯人院,”他说,“我们知道那里的情况很糟糕,我们知道我们在和某种新病毒打交道。我们不知道它能不能像流感那样,通过空气中的悬浮液滴传播。假如埃博拉能轻易通过空气传播,今天的世界恐怕就大不一样了。”
“会怎么样?”
“人类会少很多。假如一种病毒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那么你想控制住它就非常困难了。我心里想,假如埃博拉具备高致死率,又能通过液滴传播,那么全世界就不存在安全的地方了。与其在伦敦歌剧院被传染,还不如去爆发中心工作呢。”
“你担心那会是一次威胁整个人类的危机吗?”
他盯着我。“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种能抹平人类的病毒。”
“唔,我想有这个可能性——当然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我并不担心那个。更有可能的是这种病毒有能力按比例减少人口。比方说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九十。”
“人类被杀死十分之九?你不担心?”
他脸上闪过一丝神秘的沉思表情。“假如一种病毒能减少一个物种的密度,那么这种病毒也许还是有用的。”
这就是大自然。仔细想一想,从河流到海洋,大自然充满了杀手。
2019年2月6日 已读
在医院读这本书,简直想立刻冲出医院把自己消毒一百遍 / 作者的风格大概是把所有出场过的人物的人生往事都要介绍清楚,前面会觉得很有趣,后来会觉得想跳过,Aint got time for that / 看完这本书之后,对病毒的恐惧↑ / 我想象,雷斯顿埃博拉就像一个还没引爆的炸弹,有可能它已经通过空气传播传遍世界上所有的人类了,就差一个东西按下开关了。
2016 医学 小说 病毒 社会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 豆瓣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Guide
9.1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译者: 黄潇潇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10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版指南
一览600件世界艺术精华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大都会艺术博物三十年来首次更新的指南,精选600余件作品,按展览部门组织,全面展现了博物馆丰富多样的馆藏。
☆一书概览世界艺术精华。本书所选作品涵盖了六千年来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既有欧美大师的油画和雕塑,也有东方风情的水墨画,也有非洲、大洋洲土著的木雕,还有极富特色的武器盔甲、服装设计等。
☆图文搭配,轻松阅读。全书图片进行了全面更新,色彩还原更准确。文字说明均由各展览部门的专家撰写,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
※内容简介※
这本三十年来首次重新编撰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介绍了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六百件精华藏品,呈现了世界各地六千年的视觉文化。全书由十七个展览部门的全体策展人通力完成,馆长托马斯•P•坎贝尔亲自撰写导言。每件艺术品都配以精美的图片和最新的说明文字,既可作为参观手册,也可当作艺术类读物。
...................
※媒体推荐※
任何年级的教师都可以把这本指南列为认识全世界六千年艺术的入门指导读物。
——《纽约时报》
生活的哲学 豆瓣
Philosophy for Life:And Other Dangerous Situations
8.0 (7 个评分) 作者: [英] 朱尔斯·埃文斯 译者: 贝小戎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2016 - 11
我们都在练习,如何和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生活路上,我们带着自己的困惑,等待着答案。《生活的哲学》提醒我们,如果你已经有些迷茫、甚至陷入恐慌的话,不必心急,不妨听听古代哲人的想法,一些历久弥新的人生感悟,可能正好点出了你的迷津。
这本书中,“街头哲学家 ”朱尔斯•埃文斯找来了人类历史上几位最伟大的智者。苏格拉底、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十二位古典哲学家聚成梦想中的人生学园,一起探秘人的心灵和情感,教给我们控制情绪、享受当下、规划生涯、面对波折等各方面的生活智慧。况且,生活的满足远不止感官的享受,思考生活、领悟生活,本身就是生活最大的快乐。哲学,可以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
畅谈人生哲学的同时,埃文斯还讲述了那些被哲学拯救的人们的真实经历:心理崩溃的大学生、精神过度紧绷的上班族、忍受痛苦战争记忆的老兵、总忍不住想花钱的白领、受幼年创伤折磨的青年……哲学帮助他们荡涤信念上的灰尘,走出各自生活的窘境,让心灵强大起来。
我们可以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过上自己希望的生活——《生活的哲学》传播着苏格拉底式的人性乐观主义,让人类古老的智慧再次照亮我们的生活。
——————————————————————
【编辑推荐】
◆哲学,其实是人生旅途上的医药箱
苏格拉底认为,照顾好自己的灵魂,这是我们的责任。苏格拉底、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爱比克泰德……其实这些古希腊哲学家们在人的心灵中得到的发现,是人类生活智慧取之不尽的宝库。《生活的哲学》一书把十二位古希腊哲学家聚成梦想中的人生学园,来帮助人们打开心结、舒缓忧郁,探讨生活的意义。
◆这会是一次遇见更好自己的哲学之旅
《生活的哲学》传播着哲学对人性的乐观主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把握自己的生活。生活中不时困扰我们的坏情绪、负能量,它们很多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处有害的信念。这本书教你反思的艺术,把内心阴郁的念头拿到理性的阳光下。
◆书里,也许你会巧遇令人终生受用的哲学金句哦。比如说:
★那些放错地方的控制欲★
爱比克泰德说,大量挫折来源于我们的两个错误:我们妄图完全掌控某些外在的、不在我们掌控范围内的东西;同时,却又没有承担起管理自己内心信念的责任。这样,我们会把自己内心的不周全,归罪于外界,归罪于父母、爱人、同事、老板,似乎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失控、被外在环境摆布。
★ “过于乐观的期待”是一种陷阱★
塞内加提出,也许导致愤怒的主要谬误是,我们会对事情的结局有过于乐观的期待。愤怒的人对世界欠他们的非常敏感,对他们得到的却视而不见。
★不让过去和未来毁掉了现在的快乐★
伊壁鸠鲁认识到,我们的享乐能力差得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在编造悲伤的理由时又是那么的天才。我们告诉自己,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会快乐:当我们升职的时候,当我们有了钱的时候……同时,当下未被察觉、未被享受就流逝了。
★与社会、世界和宇宙相通★
人类是自然之道构成的肉身。我们的理性本质跟宇宙的本质是相互联系的。这意味着自我是自然的一部分,“发现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就是去发现一个人本性中的宇宙。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人生的意义”,我们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理由,就是去壮大我们意识的火焰。
★我们有不止一个自我★
正如柏拉图所说,我们的个性就像处于内战中的社会,或者一艘没有船长的船,每个船员喊着朝向一个方向。但是,柏拉图坚持认为,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理性,使之凌驾于其他声音之上,去努力做出更加智慧和长远的决定。
————————————————————————————
【赞誉推荐】
如果今年我们只想读一本书,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本了。
——《心理月刊》主编,苏西•格里夫斯
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哲学并非思想的推理判断,而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更关乎我们如何过上美好的生活。
——《泰晤士报》年度最佳图书
引人深思……证明了哲学并不只存在于一本正经的课堂上。
——《金融时报》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著名英剧演员 亚德里安•埃德蒙松(Adrian Edmondson)
我非常喜欢《生活的哲学》。我可是古典哲学的死忠粉,这本书将古典哲学运用得严谨而又完美。
——英国新锐魔术师 达伦•布朗(Derren Brown)
(正在采用) (你提供的)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豆瓣
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8.7 (43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福斯特 译者: 王爱燕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2
遇到这本书之前,你并不知道你会爱上文学
美国密歇根大学最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
美国常春藤大学指定读物 位居美国亚马逊畅销榜超过8年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姊妹篇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推荐
读出一本文学书的深刻不容易,读出趣味更难
“故事一直在我们周围飞翔,我们只要伸手摘下一片就是。”
==========================================================
小时候我常跟爸爸去采蘑菇。我总是看不到蘑菇,可他会说 “那里有朵黄色的松菇”或“那边有几朵黑色的尖顶菇”。
文学教授做的事与此相似:在遍地都是蘑菇而你看不到的时候,提醒你一下。
全美最受欢迎文学公开课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继《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之后,针对小说、电影、戏剧、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告诉我们迈向文学探索之路,找到“蘑菇”,是多么容易且富有乐趣。
旅行的目的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吃一顿饭也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雨雪天也不是天气预报的问题。这些文学中隐而不说的含义,借助作者阅读文学的3件法宝、20多个小诀窍、300部作品的赏析,丰富你的阅读体验。
遇到这本书之前,你并不知道你会爱上文学。
我的应许之地 豆瓣
My Promised Land: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Israel
7.9 (16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阿里·沙维特 译者: 简扬 / 有2016年4月3印本 中信出版社 2016 - 1
《我的应许之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以色列建国史,也是百年来犹太民族的奋斗复兴史。作者阿里•沙维特以自己家族故事为引子,通过亲身经历、深度访谈,历史文献、私人日志、信件等,通过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个体故事,试图描述出以色列的全景大历史,以引出更深层次的以色列国家思考,并对中东地区的纷争渊源进行了历史性梳理。
《我的应许之地》从作者的曾祖父写起,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者是一位英国绅士,1987年却果断横跨地中海走向圣地,意识到这即将是本民族的未来之路;20世纪20年代一个怀理想主义的年轻农夫,自他的阿拉伯邻居处购入了土地种植雅法蜜桔,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出富足繁荣;二战时期德军将至,具有先知使命感的古特曼,率领青年人攀登历史废墟马萨达,激励他们心中强大的犹太复国主义精神;1948年在吕大驱逐的悲剧性的一幕中,全城老小在流泪中背井离乡、渐行渐远;我们看到了二战后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在应许之地辛勤地建设这个荣耀之国,并努力将孩子们培养成真正的新以色列人;60年代纵横捭阖的以色列政治家们,在艰难局势中,顽强推动了绝密的以色列核计划;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惨痛,令举国反思以色列的未来在哪里;以及今天引领世界潮流的互联网以色列新兴企业,还有在那些特拉维夫蓬勃发展的俱乐部里纵夜狂欢的青年男女……
今天,以色列人是赢得了最终胜利?还是深陷巨大危机,精神力衰退?他们能否复兴和救赎自我,挽救深爱的应许之地?在百年来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悲喜剧中,《我的应许之地》为这个生活在流沙之地又充满活力的弹丸小国,完成了一部当之无愧的以色列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