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马克
北京的星期天 (1956) 豆瓣 TMDB
Dimanche à Pekin
8.1 (173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马克 演员: Gilles Quéant
其它标题: Dimanche à Pekin / Sunday in Peking
《北京的星期天》是1956年上映的法国纪录短片,由克里斯·马克执导。
《北京的星期天》讲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更多外文片名: Sunday in Peking.....(undefined)
导演: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克里斯·马克
编剧: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主演: Gilles Quéant ....Récitant/Narrator (voice)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Chris Marker
影片类型: 短片 / 纪录片
片长:USA:22 分钟
国家/地区: 法国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上映:1956年
《北京的星期天》是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于1956年制作的纪录短片。影片在20分钟的篇幅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堤》、《美好的五月》的导演克利斯·马克于1956年到中国就拍摄拍摄短片《北京的星期天》。影片拍摄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街头处处可见老式的人力车,也出现了一些自行车,民众的体育健身气氛相当浓厚,老人击剑打太极,小伙子和小姑娘玩单杠和高低杠,小孩子们认真地做着气象分析实验,偶尔还能看到街头卖艺的人,舞刀弄枪一字步,洋洋精通;亭榭楼台等古建筑,中国水墨山水画,京戏木偶戏,还有盛大的集体演出,出游的人们闲情逸致地泛舟湖面,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民众生活角度,都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老北京们看到此片会发出无限的感慨,新中国的首都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而我们年轻一代看了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导演在片中许多地方都加了中文注释,虽然有些地方用法古怪,简繁结合,但大致意思还是知道的。特别是片尾标志"Fin"也被翻译成了“在”,可能是通“再见”的“再”吧。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街道上老式的人力车和马车,天桥耍着大刀的艺人,天真活泼的孩子以及热闹的国庆游行,这些镜头是那个年代的珍贵历史写照。影片的中文顾问是被誉为“新浪潮祖母”的法国著名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充满浓郁中国情调的北京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给这两位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都反映在影片《北京的星期天》之中。
(1962) TMDB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IMDb
La jetée
9.1 (399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马克 演员: 让·内格罗尼 / 埃莱娜·夏特兰
其它标题: La jetée / 停机坪
遍野废墟,末世凄凉。男主人公(达沃斯·哈内赤 Davos Hanich饰)成为核战爆发后少数存活下来的人类。他幼年时梦中总是目睹一名陌生男子的死亡,这也使得他成为了时光旅行的实验品。他被送往核战爆发前夕的过去,他在堤岸上遇见一位女子(海伦·夏特兰 Hélène Chatelain饰),并且爱上了她。当实验快结束时,他又要被送往躲过浩劫的未来。但是他拒绝了这个机会,势要与自己心爱的女子在一起。然而到最后,他才恍然发现,幼年时常梦见的死亡,原来正是自己。
这部由新浪潮左岸派代表人物克里斯·马克执导编剧的科幻先锋派短片《堤》,是科幻片历史中的一座里程碑。全片用完全静止的画面,模拟人类对往事的印象,讲述一个世界末日后的故事。简洁有力的音效氛围,流畅凝练的剪辑镜头,配上如诗如梦的旁白语言,一段梦中破碎的记忆被描画得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