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頔
阿弥陀佛么么哒·一个孩子的心愿 豆瓣
6.3 (7 个评分) 成方圆 / 马頔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5年7月20日 出版发行: 湖南文艺出版社
“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善意是人性中永恒的向阳面。”——大冰《一个孩子的心愿》
这张专辑源自一个承诺,大冰对越阳的承诺。这个世界曾经来过一个叫越阳的好孩子,他留下的词,被众多歌手谱成曲流传世间若有一天末法来临,人性扭变,风急雨骤天昏地暗愿这颗普普通通的种子,能被按图索骥的人们发现。阿弥陀佛么么哒。
皆非 豆瓣
6.8 (5 个评分) 马頔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21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沉淀一年有余,马頔终于决定交出新作。刚刚过去的重庆草莓音乐节上,马頔新单曲《皆非》与MV同步首发,似乎,那个熟悉的马老板又回来了,而敏感的人,听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陌生。

从首张专辑问世到登上北京工体馆舞台,马頔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是去年人们公认的“乐坛奇迹”。从小范围的争相传颂到街知巷闻,《南山南》迅速成为“国民金曲”和“民谣爆款”,有人为他骄傲,有人为此伤心。舆论风暴的中心,他淡然如故,甚至自嘲道:“还是那么胖,所以放心吧,飘不起来”。终于,爱他的人不再为他的体重操心,而是竖起耳朵,静候佳音。

“拨开时光的脸,还是那个孤孤单单的少年”,这份初心永藏心底,少年终究长大成人。这一次,马頔不再向回忆穷究爱情的因果,毕竟,人生境界,何止一端?对过去,他冷静回眸;对未来,他“背坐愁城自言自语”。

秒针的单调轮转化为琴弦错落的颤动,音符流淌成时间之河,而一切,终将是“一场灰飞烟灭的游戏”,不如“信马由缰飘零半生”。

酒馆里,霓虹下,无人留意那个男人的剪影。繁华落尽,唯余星空,温热的啤酒和老狗的眼神中,是繁芜世事所赠予的沧桑况味,如马頔所唱:“冷暖自知的酒杯,游荡着善良的魔鬼”。

古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有诗云:“目送孤鸿,手挥五弦”,而六弦琴一统天下的今天,马頔唱道:“点燃一场支离破碎的美梦,看光阴散落下的满眼飞鸿。”

世易时移,诗乐恒久。鱼与熊掌,皆非所愿。

听完《皆非》,他们是这样说的:

“马頔用他的作品和声音,带领我看到一串串支离破碎的美夢——只有真实底蕴的歌手做得到!”
——胡德夫

“马頔的声音,像夏季夜晚的一丝清风,清凉解渴……又像张开的双臂,随时给你最温情的拥抱。”
——高原

“生活的碎片泡在无奈的琴声中,调成一杯冷暖自知的‘狗尾酒’,皆非,也皆是。”
——高旗

“我知道,定会有人再次错过马頔的美好。不过,连马頔都能有‘皆非’的泰然与勇气,我们又何必这么的不自然,扮作年轻,或老成呢?他的美好,显而易见,清澈、通透,正如青春该有的样子。”
——小河

“支离破碎的,不只是梦;遥不可及的,不一定非要相拥。卑微,皆非半生。”
——邱大立
傲寒 豆瓣
6.9 (41 个评分) 马頔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10月28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北京,秋日渐凉,雾霾漫天,意懒心灰的时候,还好有马頔陪伴。

作为新专辑正式发表前的序曲,马頔在上月底推出的《南山南》仍驻留在各大网络平台试听榜的前列,就在乐迷们对专辑望眼欲穿之时,我们得到了更确切的消息:近日即将发行的新专辑已定名为《孤岛》,而暂定为压轴曲目的《傲寒》则提前发布,以告慰大家焦急等待的耳朵。

相信在点击试听的同时,马老板的乐迷一定不会忘记逐字捧读每一句歌词,在他们的心目中马頔首先是一位诗人。深受顾城、海子等八十年代诗人影响的马頔或许并没有做一个诗人的野心,他只是用了诗人般的灵魂和才情将生活淬炼成句,在这个无人读诗的年代,以歌为媒,唱出永不凋零的爱情主题——这便是《傲寒》,一首沉郁的诗,一曲浪漫的歌,送给即将与自己厮守终身的女人,也献给意外眷顾了自己的命运;而无论是感念、诺言抑或执手相望的情话,都有着马頔式的沧桑隽永,毫无陈腐滥情。专辑版《傲寒》的编曲是词作之外的另一惊喜,八音盒音效、钢琴、手风琴、原声吉他、滑棒吉他及女声伴唱将歌曲逐步展开、推进,层次丰满却不显冗余,一切都随词作的意境点到即止,寥寥几笔即晕染出斑斓情致,一如马老板结尾所唱:“你来的那天春天也来到,风景刚好。”

早在《傲寒》的Demo版公布时,便有乐迷说这是他听过的最动人的“求婚歌曲”。可以想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把这首歌唱给他/她的挚爱。诗虽不昌而爱情永存,无人读诗的年代,我们来听诗一般的歌,来“阅读”这部即将问世的,诗集一般的《孤岛》。
南山南 豆瓣
7.1 (140 个评分) 马頔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9月2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马頔单曲《南山南》正式版首发 诗歌才情与旋律天赋完美融汇
今天的中国独立乐坛,一伙年轻人正愈发引人注目——八零后出生,靠悟性、天分以及荷尔蒙自学成才,又因个人性情和际遇的缘由未登摇滚之贼船;原本各自为阵,逐渐聚义结盟,啸聚社交网络与烧烤摊,Livehouse与露天音乐节,文艺地抒情,却从不掩饰草莽之气,粉丝日众,却从不居高临下自视精英……
对于民谣组织麻油叶和它的创始人马頔而言,这样的描述不算新鲜也不算过誉,但令初识“马老板”的乐迷惊讶的是,他演出不少粉丝无数,却从未有正式音乐出版物问世。当他们兴冲冲打开马老板的音乐人页面,会不幸地发现试听Demo在不久前几乎全数下架;而幸运的是,下架是因为马老板正在录制新专辑。
这首《南山南》已并非新歌,演出现场的大合唱足可说明,就连吉他谱也早就遍布网络。但现在大家所听到的,的确是马頔第一首正式发表的单曲,它在网络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漫长的重录重混和反复打磨,堪为新专辑正式发表前激动人心的前奏。作为马頔的代表作之一,《南山南》是其诗歌才情和旋律天赋的完美融汇,千帆过尽的沧桑感怀被吟哦成诗,质地纯净的词句经音符点化、器乐相协,一经唱出,所有悲戚、怅惘与惶惑,顿时蕴藉而浓烈。吉他与钢琴清浅而克制,只待提琴汇入,一舒百结愁肠;而周旋《四季歌》的采样和曲末的童声,则似闪回的记忆和定格的老照片,成为一道道伤口般的证据。“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风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当我们无法安抚彻骨之痛,就将它升华为死亡般的宁静之美。
马老板喜欢把自己的歌当成自己的孩子,关于《南山南》,他特意写下了下面的文字,所有你想知道的,都在里面了:
迄今为止写过的歌里,这首算是用时最久的了——三年。
怎么说呢,我们曾经都幻想过很多种爱情,那是那个年纪里最丰盛的晚宴,每个人都在自己绘出的布景里以梦的方式欢笑着,推杯换盏着,继续奢望着谁都不曾离去,也不会离去。
可笑的是,没有人教会过我们如何面对分别,梦醒的时候我们已是酩酊大醉,甚至不曾挤出一个微笑,还来不及告别,就这么长大了。
我们开始图谋起悲伤,每天在长夜里奔跑,只为在天亮前精疲力尽,逃避天明时充满光亮的生活,做上一场第一次遇见她/他的梦。
后来的几年,我们会假装很好,假装不高兴,假装谁都没走,山南海北地留下脚印,在某个景色下驻足良久,长长地叹出一口气也不言不语,回忆起所有的画面,再一一说出再见。我们终于学会了道别,却不再说情话,只说谎。
这首歌断断续续写了三年,也是无数个三年里最难忘的唏嘘。
孤岛 豆瓣
6.7 (106 个评分) 马頔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这个秋天,马頔终于带来了他备受期待的首张专辑,来与我们这些领受了相似命运的陌生人,谈论相逢的《孤岛》。
从扎根乡土的农业社会,到变动不居的现代都市,最深刻的改变,大概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的交汇成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景象。这无疑是一个互为陌生人的社会,人们被偶然性编织在细密的关系网络中,有家人、朋友和同事,却无以对抗灵魂深处的孤独无依。存在的荒谬感与生俱来,从被抛掷于世间的那天起,我们就在寻找另一个赋予自我以存在意义的人——那个人给予我们爱情,而在相爱之前,每个人都是茫茫人海中漂浮的孤岛。
然而马頔比任何人都清楚,爱情也并非孤独永恒的解药,孤岛一次次相逢又一次次分离,每一次都如地震般激起内心狂暴的海啸,而后在伤痕和废墟上归于短暂的安宁。那些无法安抚的彻骨之痛,被马頔升华为死亡般的宁静之美(《南山南》),或深埋于童话般的隐喻之中(《棺木》),为整张专辑涂上悲戚的底色。悲戚之上,是对于爱情的沧桑况味。开篇的《Intro》即是一封留在桌边的道别信,仿佛在出门前最后一次回望室内的陈设,转身投入更深的孤独。而在下一次相逢之前,且让时光回溯,细细分辨来路上绵延如迷宫的脚印——《最后一次看不见那些人老去》,慢板钢琴与人声的委婉倾诉流露着时间淘洗后的释然,歌名隐含的悖谬色彩却早已道出堪破与放下的困难。“不能远行也不能死去/相依的人啊你在哪里”,入骨哀愁暂作悠然吟唱,转而在之后的《南山南》中得到了更有力度的释放:“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大梦初醒荒唐了这一生”;而当《棺木》后半段陡升八度的人声骤起时,绝望已铺天盖地:“你说,我们的未来/被装进棺材/染不上尘埃”……
似乎“哀而不伤”才更能体现诗与乐的中和之美,但年轻敏感如马頔,并不刻意追求此类优美雅致。马頔要的是至情至性,也并不介意肉体的在场,荷尔蒙不是摇滚乐的专属,《海咪咪小姐》有着相对直白的名字和不算过分含蓄的歌词,曾有人谓“哀莫大于情色”,诚哉斯言。从这首歌开始,专辑暂趋清朗,间或闪现早年校园民谣式的澄明的诗意。“告诉我你爱的歌被谁唱起/歌词里我爱的全是你/我学了你爱的歌被谁听去/忘情的没看见你要离去”(《表》),只有年轻的心才能如此感伤而又如此轻盈。《时间里的》和《切尔西旅馆有没有8310》虽然满是追忆和怅惘,我们却可以从马頔此处尤显清澈与敏感的声线中,读出少年般的幻想和赤诚。
《孤鸟的歌》以清冷幽深的前奏为铺垫,编曲逐渐呈现出开阔的格局,似乎在呼应词作基调上的转向。“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一只不再垂涎自由的鸟/在你的笼子里陪着你衰老 ”,以爱情为信仰,于未知之境中选择义无反顾,这显然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马頔不愿永为孤岛,伤痛反而让他坚决——《傲寒》即是他所得到的报偿,作为专辑的压轴曲,这是一首沉郁的诗,一曲浪漫的歌,送给即将与自己厮守终身的女人,也献给最终眷顾了自己的命运。早在《傲寒》的Demo版公布时,便有乐迷说这是他听过的最动人的“求婚歌曲”,但只有歌者马頔才知其甘苦与分量。
《孤岛》的编曲大多由宋冬野《安和桥北》的制作人韦伟(他也是旅行团乐队的键盘手)完成,从《安和桥北》开始,中国乐迷已不再仅从地下\草根\粗粝这样的角度来欣赏民谣,更可以从精雕细琢的制作里去体会歌者的匠心。《孤岛》显然是又一个典范,从吉他、钢琴、手风琴一直到Midi程序与女声和声,丰满的器乐层次之下是苦心孤诣的加减运算和对作品最深刻的理解,马頔的旋律天赋与诗歌才情得到了最完整的保留和呈现。
确实,在乐迷的眼中,马頔首先是一位诗人。深受顾城、海子等八十年代诗人影响的马頔或许并没有做一个诗人的野心,他只是用了诗人般的灵魂和才情将生活淬炼成句,在这个无人读诗的年代,以歌为媒,唱出永不凋零的爱情主题。早逝的海子曾有诗言,“为自己的日子,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伤口,因为没有别的一切为我们作证。”(《我,以及其他的证人》)那些如伤口般淋漓而疼痛的歌,也同样是在为青春作证,幸运的是,它们有着更多的知音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