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erto
Haydn Cello Concerto No.1&No.2 豆瓣
9.4 (17 个评分) Mstislav Rostropovich /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0年3月14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罗斯特罗波维奇无疑是如今最为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在他专心沉醉于大提琴演奏的艺术生涯黄金时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唱片,录制了几乎所有著名作曲大师的大提琴独奏曲、奏鸣曲以及协奏曲。而这张于1976年录制的《海顿第一、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则是经典中的经典。2000年,EMI再次将它收录到“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世纪伟大录音)”系列当中,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海顿的这两首协奏曲无疑是古典主义时期最受欢迎的协奏曲之一,而罗斯特罗波维奇在这里的演奏则显得无懈可击,大提琴的音色刚强、温暖而富有力度,技巧是出类拔萃的,更可贵的是罗氏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也极其精准而贴切。担任协奏的圣马丁室内乐团更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作品的最佳演绎组合,乐团的音色柔美,很好地衬托起独奏大提琴的辉煌。唱片的录音十分优秀,大提琴的音色尤为厚重、空气感非常强,经过EMI独家的art技术处理后,音质更上一层楼。著名的企鹅评价也予以三颗星的高度评价。
勃兰登堡协奏曲 豆瓣
9.7 (58 个评分) Johann Sebastian Bach / Münchener Bach-Orchest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89年9月8日 出版发行: Archiv Produktion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 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
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洛克音乐发展的顶峰。
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巴赫被称为 “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 《赋格的艺术》一书。
这张录音是非常著名的,卡尔·李希特与他指挥的慕尼黑巴赫乐团堪称巴赫作品的最佳诠释组合之一,也被誉为最富有德国气质的巴赫作品演奏专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这个经典录音中,正处自己艺术生涯巅峰时期的李希特为我们展现出正是这样一种风格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李希特的演绎舒缓平稳,而且非完全仿古,但是在精神层面他却具有与巴赫最为贴近的气质,而且具有令人屏息的戏剧性与魅力,充满对现世的否定和对彼岸的向往。这套唱片虽然是60年代的录音,但是效果却非常出色,音响效果颇佳,被评选为《音乐圣经》中《勃兰登堡协奏曲》的首选版本,在《日本唱片艺术》“名曲300首”它则占据了第一名的宝座。
Chopin: Piano Concertos Nos. 1 & 2 豆瓣
9.8 (24 个评分) Krystian Zimerman / Polish Festival Orchest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11月2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青年时代的作品,因为是早期作品,尤其是协奏部分比较弱,其风格受胡梅尔(Job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的影响。后人曾对其管弦乐部分加以润色,以托西克(Tausig,1841-1871)对第一号、克林沃特 (Klindworth,1830—1916)对第二号的订正最为著名。
第一号协奏曲,E小调,OP.11,作于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曲的慢极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这首作品呈献给钢琴教师卡尔克克伦纳(Kalkbrenner, 1788-1849),共3个乐章: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 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