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
庞贝三日 豆瓣
I tre giorni di Pompei
7.4 (12 个评分) 作者: [意] 阿尔贝托·安杰拉 译者: 董婵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 4
《庞贝的三天》为读者展现的是被火山喷发彻底毁灭前的古城庞贝的“貌似真实的”恢复:地貌,建筑,城市规模,人们的生活习惯、交通方式以及快速有效地互通信息的办法。它将让读者逐一认识从那场史上最惨重的灾难中死里逃生的七个幸存者:他们的性别、名字、年龄、职业。它将为读者提供一条探察庞贝及其周边地区的真实、准确的路线:从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贵族的庭院别墅、再到山坡上的农场……除此,它还将推翻人所共知的“庞贝因维苏威火山的喷发而被湮没”的定论并修正喷发的日期。该书是作者阿尔贝托?安杰拉通过对考古地的每一个最细微的发现加以精密的、科学的观察,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融合了火山学家、历史学家、植物学家、人类学家和法医学专家的研究和意见,献给世人的一部辉煌著作。
上帝之城 豆瓣
作者: 奥古斯丁 译者: 王晓朝 人民出版社 2006
公元四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哥特人在國王阿拉里克(Alaric)的率領下攻入羅馬城,洗劫三天,並放火焚燒了城中的部份地方。此事在帝國上下引起了強烈的震動。異教徒們乘機大肆攻擊基督教,把羅馬城的悲劇歸咎於羅馬人背叛民族神改奉基督教的結果。羅馬人原先日益高漲的基督教情緒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奧古斯丁計劃撰寫《上帝之城》:「我對上帝之家的嚮往由此被點燃,並推動著我去捍衛上帝之城,反對它的攻擊者的指責和歪曲。」作者完成這部世界名著,前後歷時十四年。
這是奧古斯丁的一部晚期著作,其中的內容融匯了他一生中的主要思想,因此可以說《上帝之城》是「奧古斯丁思想的成熟之花」,是他一生思想的結晶。
高卢战记 豆瓣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8.9 (7 个评分) 作者: [古罗马] 凯撒 译者: 任炳湘 商务印书馆 1979 - 9
《高卢战记》叙事翔实精确,文笔清晰简朴,历来很得到爱好罗马历史、拉丁文学和军事史等各方面人物的推崇。凯撒所写的《高卢战记》,共七卷,记述他在高卢作战的经过,从公元前58年至52年,每年的事迹写成一卷。凯撒死后,他的幕僚奥卢斯·伊尔久斯续写了第八卷,以补公元前51至52年的空缺。因此,《战记》又成为记述这些地区情况的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它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的从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到萌芽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里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等记述,成为我们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 豆瓣
ローマ人の物語
8.7 (9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徐越 / 计丽屏 中信出版社 2013 - 11
1、内容简介
《罗马人的故事》(15册套装),完美收官。最值得收藏的罗马史经典。在这平庸年代,人人渴望英雄,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决然出走日本,远赴罗马,寻找英雄。定居罗马三十多年,十五年写就15册巨著《罗马人的故事》,还原一个意大利半岛的小国成为世界帝国,持续1300年的辉煌历程,再现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读懂了罗马,才能读懂过去的欧洲和今天的世界。
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人,但为何却能一一打败对手,建立并维持庞大的罗马帝国?
------------------------------------------------
2、盐野七生和《罗马人的故事》获奖记录
·1970年获第24届“每日出版文化奖”(文学·艺术)
·1981年获“SUNTORY文艺奖”(思想·历史)
·1982年获第30届“菊池宽奖”
·1988年获第27届“女性文学奖”
·1993年获第6届“新潮文艺奖”
·1999年获第2届“司马辽太郎奖”
·2001年获土木学会“出版文化奖”
·2006年获第41届“书店新风奖”
·2000年盐野七生获颁意大利“国家勋章”
·2001年盐野七生被日本文部省评为“文化功勋人物”
·2005年盐野七生获日本“紫绶勋章”
日本狂销1090万册,韩国狂销250万册
----------------------------------------------------
3、读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的理由
A.对于以超级大国为发展目标的当代中国,在欧洲历史上可作为借鉴的,唯有古罗马帝国。
B.古罗马人智力不及希腊人,体力不及高卢人和日耳曼人,技术不及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及迦太基人,但为什么能够一一打败对手,建立并维持一个庞大的罗马帝国。
C.古罗马被视为人类史上最早的大型跨国企业,有见识的企业领袖和经营者必读罗马史。
D.罗马史被广泛应用在领导者论、组织论、国家论中,领导者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必读罗马史。
E.古罗马帝国的国家与民族、中央与地方、自由与法制、君主与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每一项都与现代中国息息相关。
F.盐野七生,被誉为最受男人欢迎的女作家,有着女性罕有的理性概括能力,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找出脉动的主线,透彻、清晰、具体。作者定居罗马30多年,有着不同于以往西方作家的第一手资料和东方视角。
-------------------------------------------------------------
4、名家推荐:
这是一部煌煌15 册的巨著,作者盐野七生写了15 年,我曾整整读了一年。读后,逢人就推荐。
过去我也读过罗马史,比如《罗马帝国衰亡史》,但这类史书,更多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来理解罗马帝国。盐野七生不同,她以现代史观的方法论来解读罗马,这其间涉及国家与民族、君主与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领导与公关等方方面面,视野极广,见人所未见。正如她自己所说:“别的研究者是写自己知道的,而我则是写我想知道的。
在作者的描述之下,罗马帝国宛如一个强大的跨国企业,《罗马法》就好比这个企业的内部规章。这个企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思维惯性、话语系统、人力资源储备,甚至还有自己的保安系统。制度、人才、资源配置等等,都是罗马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这部书会被国外一些研究者拿来当作领导者论、组织论、国家论的现成教材。结局意味着过去的历史的终结,也意味着过去管治方式与现实的不匹配,转型则是一个新的开始。
——万科集团董事长 王石
我一如既往地喜欢读《罗马人的故事》,我觉得第一它没有意识形态性,这个真的很好。按照当时的感觉来写历史很好。第二,它的文笔是故事和评论、评价结合,所有的年代、人物都是经过论证考察,因此不具备虚构性,但是又具备可读性,这个非常好。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古罗马一千多年的历史跟中华帝国对比,有很多相似之处,罗马的文化、体制传承下来,文化遗迹也出来。但是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是一脉相承,连文化的内涵都没怎么改,帝国的结构都没怎么改。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我如饥似渴地读完。掩卷长思,深深敬佩。一位日本女人这样如痴如狂地写古罗马,发掘2000 年前的往事,娓娓道来。她的细腻描写让你身临其境,她的逻辑铺陈促你遐思当下因缘。我读过许多不同作者的罗马史,只有盐野七生女士真正带我走进历史。这是一本历史,也是一本游记,还是一本政论,更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
阅读盐野的罗马史与罗马人,时空穿越两千年,体验着人类文明中顽强生长并趋同的精神动力,尽管语言、宗教、习俗、体质和自然环境有千差万别,但内在的思辨、伦理、行为、愿景和组织制度却可以彼此熟悉和理解的。现代人往往以仍然蓬勃发展的中华文明与曾经衰落的罗马文明进行比照,发掘出许多文明之谜和文化冲突的理念。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王巍
有关古罗马的书汗牛充栋,我也看过一些,但总觉得对古罗马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读完这套书,古罗马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胡适先生在评论好友陈衡哲女士的《西洋史》时说:“史学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一方面是艺术的,重在史实的叙述与解释。”这样综合的,有断制的叙述,可以见作者的见解与天才。盐野女士的《罗马人的故事》,完全符合这一标准。盐野七生不仅在介绍罗马史,而且有许多精辟的评论与分析,既综合了其他学者的见解,又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经济学家 梁小民
《罗马人的故事》既是历史,又是政治,还有人性。我们终于有了一部不但有价值和深度,而且有趣好看的罗马史。
盐野七生耗时15年,写下了这本恢宏巨著。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她找到了宽容,找到了法治,找到了共和精神,找到了人性中那些最卓越向上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也许可以籍借此书来思考一个强盛大国真正的生命力源泉何在。
——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刘瑜
盐野七生女士写的是罗马人的故事,她的描述你读起来很轻松,但是你要看她后面的参考文献,就知道她认真的参考了很多学者的作品,甚至在我们这些学习过罗马史、罗马法的人看来,有些很难懂的作品,她都钻研过。
打通学术作品的障碍,普及罗马法中自由与平等的真意是《罗马人的故事》的一大意义。
——中国罗马法研究专家 费安玲
我读这本书主要是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就是了解西方。我们读古罗马可以研究,可以了解现代的西方,比如西方法制精神怎么来的,我们从这本书可以得到一些答案。这是第一个收获。第二个收获,因为我们是研究管理的,所以我们从这本书里可以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领袖,比如你要学习魅力性的领导人就读恺撒,要是学制度建设者就读奥古斯都。我们也可以学到组织,比如罗马军团的组织,比如人才的培养。比如组织的变革,等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它确实是百科全书式的历史著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张建君
《罗马人的故事》是一部很好的历史读物,介于学术著作和历史小说之间,正是我一再期待的“公共知识产品”。我一口气读完第一部,很佩服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部深入浅出的历史叙事。其中特点难以尽述,作者的朴实、亲切随处可见。重要的是,作者不是做高头讲章,不是写政治经济教科书,而只是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罗马的发家和繁荣。她对罗马的解读涉及面极广,如国家与民族、君主与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领导与公关,等等。让人读来一点儿也不枯燥。
——青年学者 余世存
盐野七生年轻时就心仪罗马,为此到罗马定居,一住半生,写了很多关于罗马的书,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这套《罗马人的故事》。 15册书写了15 年,字里行间其中倾注了她对古罗马风物的无限向往,其行文流畅,叙事简洁明快,令人读来手不释卷。 而除此之外,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罗马,对国家、公民、宗教、权力等概念进行解读,试图古为今用,寻求一国家之强盛,一种族之崛起的普适性原理。其本人慨然而讲,不掩其非凡志气:“别的研究者是写自己知道的,而我则是写我想知道的。”
——财经作家 学者 吴晓波
我一直在看《罗马人的故事》这套书。中信出版社给这套书写的宣传语叫“古罗马——今天中国最需要读懂的国家”,为什么最需要读懂?因为你真正读懂罗马,才能读懂今天的欧洲和世界,因为今天的欧洲和世界很多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思想的设计,是按照他们时代的思维进行设计。但是同时你会想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可能更多的要在这方面有一个相互的理解,西方人要更知道中国是靠文化进行统治,哪怕它变成一种意识形态,但是西方更多的要靠制度进行统治,当然这不是中世纪的时候,中世纪基督教也做了一些改良,主要还是靠政治制度进行统治。
——原央视主持人 行知探索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曲向东
国家兴盛的关键是对败者的“宽容”。支持罗马繁荣最重要的是国家意志、国家建设、帝王能力和公民。
——日本媒体评论
历史的假设,是应对变化的最好指导。
——日本钢铁集团总裁 三村明夫与盐野七生对谈
历史是最好的教训,也是最好的娱乐。
——盐野七生
2018年8月9日 已读
虎头蛇尾,前七卷好评往后开始不走心了,而且是作者和插图一起,明显的随便搞个前面放过的图充数。作者后几卷,内容重复过多,明显力不足了。写到查士丁尼大帝结束也非常不论不类,和作者自己说的,从头到尾见证,哪儿也不挨。
历史 古罗马 外国历史
罗马十二帝王传 豆瓣
De Vita Caesarum
作者: [古罗马] 苏维托尼乌斯 译者: 张竹明 / 王乃新 商务印书馆 2000 - 2
本书记载了有关罗马帝国最初的12个元首的生平事迹。其中包括朱里乌斯传、奥古斯都传、提比略传、卡里古拉传、克劳狄传、尼禄传、伽尔巴传、奥托传、提图斯传和图密善传等。本书提供了有关罗马帝国丰富的史料,并包括帝王们的日常政治活动、私人生活、奇闻轶事等。
罗马帝国衰亡史(全6册) 豆瓣
作者: (英)吉本(Gibbon,E.) 译者: 席代岳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 4
英国十八世纪史家爱德华•吉本,于游历罗马城废墟时发思古幽情,遂穷毕生之力,勾勒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其著作上起罗马帝国早期两安东尼朝的黄金时期,直迄东罗马帝国毁于异族之手,举凡此1000多年的变幻风云,无不尽收笔下,精彩生动,充满洞见,堪称如椽巨笔。六卷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自著竣至今已经200余年,吉本时代的典雅文风和宏阔精神为现代的拘谨和功利所横绝,西方史学界再无能望其项背的著作问世,使这部煌然巨著终成声遏行云的绝响,如同莎士比亚戏剧一样再难复制,后人引为一叹之余,备加珍惜和推崇。而今,举观西学经典,虽繁如沙粒,能与《罗马帝国衰亡史》比肩而立的,寥然无几。西方人每言及昔日荣光,必称罗马;每言及罗马,必称此书。可想见其在西方的地位。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最早进入中国学界视野的西方经典著作之一,然则因为其篇幅庞大,迻译困难,大陆一直没有全译本问世,只有商务印书馆出过两卷节译本,仅相当于全书三分之一。二十年来,大陆学界译事繁荣,乃至惠及西学二三流的著作,而如《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样超一流的巨著,竟付之阙如,通行仅为节译本,大陆学者和藏书家一直引为遗珠之憾。今吉林出版集团推出的全译本,译文为台湾翻译家席代岳先生所作,席代岳先生国文西文兼长,以迻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为平生大愿,并费十数年之功力,终遂此愿。席代岳译笔优雅朴素,颇有古风,足以传神吉本之风骨。同时本书业经大陆学者进行了严谨校勘,臻于完善。合海峡两岸之力,一代伟大史著的中译本终成完璧,大陆学者和藏书家终于等来迟到二十年的喜讯。
没有《罗马帝国衰亡史》,西方史学界将光华黯淡;没有《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完整中译本,中国大陆翻译界将引憾含羞;而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藏书中没有一套完整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书柜又怎能向他人展示和夸耀?
本书看点:1.本书是真正堪称经典的屈指可数的著作之一:如果开列出必须收藏阅读20部西学经典,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如果开列出必须收藏阅读的10部中外史学名著,也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2.本书文字高妙,语言优美,可读性强。是罕见的可以作为文学作品阅读的学术经典。3.本书是中国大陆通行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诸汉译本的唯一全译本。4.本书揭示了历史盛衰兴替之规律,可做齐身、持家、治国之镜鉴。
塔西佗《编年史》 豆瓣
Annales
9.3 (6 个评分) 作者: [古罗马] 塔西佗 译者: 王以铸 / 崔妙因 商务印书馆 1981 - 4
塔西佗是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也是與希臘的希羅多德齊名的世界最偉大歷史學家之一。他是《阿古利可拉傳》和《日耳曼尼亞志》的作者,同時留下了《歷史》和《編年史》兩部膾炙人口的鉅著;尤其《塔西佗编年史》(上下)更是他晚年封筆之作,一般認為也是他最具特色、最精采的一部著作。
内战记 豆瓣
作者: [古罗马]凯撒 译者: 任炳湘 / 王士俊 商务印书馆 1999
本书为凯撒继《高卢战记》后的另一部作品,包括《内战记》和作者不详而与内战有关的《亚历山大里亚战记》、《阿非利加战记》和《西班牙战记》。
《内战记》一开始就紧接《高卢战记》,从凯撒和元老院之间的往来交涉讲起,讲到凯撒怎样在意大利人民的热烈支持下连战皆捷,终于迫使庞培放弃意大利逃往东方;然后再分别叙述他在西班牙、马西利亚、阿非利加进行的战事,最后他击溃庞培,使其逃往埃及,死在亚历山大里亚。各篇战记的作者都是亲历其境的人,所以本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