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
寂寞的游戏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3 (365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 豆瓣
Art Book for Children Yellow Book
作者: 英国费顿出版社 编 译者: 汪瑞 / 浪花朵朵 编译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8
世界公认的儿童艺术启蒙读物,全球销售百万余册
世界知名艺术出版机构英国费顿出版社倾力打造
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妙的纸上艺术旅行
...................
※编辑推荐※
◎世界公认的儿童艺术启蒙读物
世界艺术出版领域的百年王牌——英国费顿出版社——倾力打 造 的这两本书,是世界公认的儿童艺术启 蒙读物,全球销售100余万册。每本书各选出从第十四世纪一直到当代艺术中最著名的30位艺术家以及他们最有名的作品呈现给读者,带领小孩走进艺术的殿堂。
◎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之旅的完美之选
对于大部分不会鉴赏、不懂艺术的家长来说,这本简单、清晰、有趣的书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跟随书中直白有趣的讲解、引人思考的问题,家长和孩子一起细致地了解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阅读这套书时,就好像跟着一个懂孩子的艺术老师细致、专业地逛了一圈美术馆。
◎五大艺术门类,116件打动人心的艺术名作
书中包含了绘画、雕塑、装置、摄影、行为艺术这五大艺术门类,其中还细分了版画、丝网印刷、角色扮演、集成艺术、行为艺术、欧普艺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这两本书的60位艺术家中,不仅有凡·高、马蒂斯等经典艺术巨匠,也有辛迪·舍曼和珍妮·克劳德等先锋艺术家。既能欣赏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或凡·高的《向日葵》,也能看到前卫的装置艺术作品。
◎独特的排版方式、巧妙的问题,启发孩子的思考与观察能力
全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用一个个巧妙且引人深思的小问题请小读者进行思考和回答,唤醒他们的思考能力与观察能力,最终拨开一个个艺术谜题。同时采用了有重点、有主次,错落开来的排版方式,打破了一般图书自上而下的文图结构,希望读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循序渐进地了解作品,激发读者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感受力。
.....................
※内容简介※
这套世界公认的儿童艺术启蒙读物就像一块有魔力的宝石,吸引孩子“进入”到经典作品之中,让他们与艺术家和作品进行互动。《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中精选了30位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从达利的《记忆的永恒》再到丢勒的4张自画像,通过对他们创作理念和作品的介绍,吸引孩子思考艺术背后的创作过程,从而启发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
※媒体推荐※
每个孩子都能从书中这些美丽、惊人的艺术作品中获得乐趣和启迪,它们将会成为孩子童年珍贵的宝藏,让孩子满怀着对艺术的热爱进入成年。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杂志
简洁、清晰、有趣!《儿童艺术大书》是教师和家长的理想工具,是孩子认识艺术的理想入门读物。
——英国《卫报》
一个小孩可能会不满父母没有给他买《哈利·波特》全集,而是给了他一本有关莫奈和毕加索的书,但如果这本书是幽默又极具创意的《儿童艺术大书》,那么他的回答肯定变成“我愿意”!小心呦,你的孩子也许会趁你不注意,用土豆泥和番茄酱在厨房天花板上创作出杰克逊·波洛克风格的作品。
——英国《卫报》
《儿童艺术大书》首先吸引了小读者关注蒙娜丽莎和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等作品,然后巧妙地引导孩子关注作品的理念和技法。
——英国《泰晤士报》
这是一本令人愉快的书,它鼓励读者——无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通过表象看到本质。
——英国《好书指南》
费顿出版社的《儿童艺术大书》是一块真正的宝石,让人不敢相信艺术书也可以这么有趣。
——英国《独立杂志》
镜花水月:西方时尚里的中国风 豆瓣
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作者: [英] 安德鲁·博尔顿 / Andrew Bolton 译者: 胡杨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 11
备受瞩目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尚展览“中国:镜花水月”图录
精美大图展现“中国风”在西方时尚中的多种面貌
...................
※编辑推荐※
☆ “中国:镜花水月”由王家卫担纲展览艺术总监。来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其他世界知名博物馆与时尚品牌的珍贵收藏共同构 成这一美妙巨著。
☆ 著名摄影师普拉顿为本书拍摄近200幅精美大图,诗意呈现西方时装与中国传统服饰和艺术品。
☆ 精心编排的对页与硫酸纸插图让读者得以品味这些西方设计师的灵感源头和对中国元素的全新解读。
...................
※内容简介※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向外输出的艺术品——从玉器、丝绸、青花瓷到近几十年来的电影——刺激了西方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幻想,并成为西方源源不断的时尚灵感来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5年举办了“现象级”时尚展览“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这次展览聚焦于受到中国风影响的西方高级定制时装与成衣,并将它们与中国历史服装、中外艺术品和电影作品一起展出。本书作为该展览的图录,收录了著名摄影师普拉顿(Platon)为展品拍摄的近200幅优美大图,让读者得以品味中国的文化和裁剪符号与西方的时装元素和想象在时尚中的相互作用。本书亦呈现了此次展览艺术总监王家卫、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等人从时尚、艺术、电影等角度撰写的精彩文章,以及有多件作品参展的著名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的访谈实录。
...................
※媒体推荐※
“在这本为我们带来愉悦感受的时装学院的图录中……博尔顿在他的引言中对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采取了去政治化的观点,这为本书——风格在与内容的对垒中大获全胜,封面由烫金的红色丝质面料包裹——定下基调。书中跨越了几个世纪的西方的精美时装、艺术与电影变幻出一幅关于中国的美妙幻景。”
——克里斯托弗·莱昂,《读书论坛》
MoMA的绘画和雕塑 豆瓣
Painting and Sculpture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作者: [美] 安·特姆金(Ann Temkin) 编著 译者: 乔凌霄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85周年馆庆精品画册
全彩大图展现全球200余件现当代绘画和雕塑杰作
...................
※编辑推荐※
☆ 本书邀读者走近观看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珍藏——跨越126年时间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佳作。读者可以同时欣赏到划时代的经典作品、大师的“冷 门”之作,还有现当代艺术史中涌现出的标志性作品。
☆ 绘画和雕塑部首席策展人在引言中为读者揭开作品入藏历程的神秘面纱,将馆藏建立者的倾尽心血之举尽数道来。
☆ 高质量大图呈现出丰富清晰的细节与真实的色彩,精心编排的每组对页实现了相映成趣的视觉效果,也为读者提供了继续探寻、对比作品的表现意图的机会。
...................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4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迎来其85周年馆庆之际推出的艺术画册,由绘画和雕塑部首席策展人安·特姆金与同事们同心协力,甄选出跨越126年时间的200多件绘画和雕塑作品,为读者呈现一场精彩、细腻的“现当代艺术纸上展览”。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精心撰写的引言,能够了解MoMA绘画和雕塑收藏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史的往昔和当下。高清的大幅图片更能让读者产生对这些艺术作品的直观认识,获得对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及理念的独特体会。
西方音乐史十讲 豆瓣
An Outlin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9e
作者: [美] 米罗·沃尔德 / 詹姆斯·米勒 译者: 刘丹霓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3
畅销三十余载的美国高校通识课教材
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最简明指南
杨燕迪作序推荐
🎻编辑推荐
☆ 脉络清晰丨本书概括出从古希腊到20世纪近3000年的西方音乐发展脉络。每章按固定体例,分别论及时代和文化背景、音乐的功能和风格特征、表演实践、体裁类型以及重要的作曲家、史学家、著述家,让读者在较短的篇幅中鸟瞰音乐文化。
☆ 实例丰富丨书中收录《西方音乐发展史:精选集》、《欧洲音乐遗产:800—1750》及《诺顿西方音乐选集》等多部经典谱例集中的乐谱,并附大量作曲家手稿及反映各时期音乐文化生活的历史图片,使读者能够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作为文化的音乐行为。
☆ 查阅方便丨每章提供与音乐相关的历史事件年表,固定的小节标题鲜明提示每章内容,书末还附有乐器介绍及延伸阅读书单,给读者更满意的阅读体验和更方便的查询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纲式的手法对西方音乐发展进行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特点,又突出了实用性。迄今出至第9版,读者甚众。
全书共十章,按年代顺序对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进行了介绍。文中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音乐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作了细致分析。此后,简要地列举了各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有力地说明了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贡献。
本版增加了与音乐和作曲家相关历史事件的年代表,有助于读者更快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发展状况。对讨论流行音乐的章节也进行了扩充和更新,以带给读者更多现代音乐学家最新的学术观点。
🎺名人推荐
这种体例和论述对于初入音乐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对音乐已有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深入的爱乐者,最有实际的效用。一册在手,整个西方音乐史的面貌和轮廓便了然于胸。甚至,因其对音乐史实的概括简明而条理,如要对付相关考试,正好也可资参照。
—— 杨燕迪,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会长
小说鉴赏(双语修订第3版) 豆瓣
Understanding Fiction
作者: [美] 克林斯·布鲁克斯 / [美] 罗伯特·潘·沃伦 译者: 主万 / 冯亦代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2
新批评派里程碑著作
改变美国大学文学教授法的经典教材
编辑推荐
◎ 美国新批评派里程碑式著作,全世界大学的经典文学教科书。两位作者站在世界文学前沿,从内部到外部对小说进行研究,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审美,是新批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小说批评与理论领域的全新体现。
◎ 以人物、情节、主题三个要素排布章节,兼论小说与人生的关系,兼顾小说领域的新发展;章节之内是导读+选文+讨论的架构,新批评领军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和罗伯特·潘·沃伦带您进入“细读”。
◎ 选录51篇杰作,作者为马克·吐温、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海明威等世界大文豪,是不可多得的英文自修读物,中英文双栏对照,便于研习。
◎ 著名翻译家汝龙、李文俊、丰子恺、草婴、冯亦代、雨宁等联手献上绝佳译文。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创始人聂华苓女士郑重推荐;著名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李文俊,著名作家、小说理论家、北京大学曹文轩联袂审阅。
内容简介
这是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编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鉴赏集,是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小说批评与理论领域的体现。作者选用各种题材和多种风格的短篇小说,加以分析讨论和互相比较,提出鉴别好小说的一些原则,阐述小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小说批评与赏析的范例;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其鉴赏力,使读者更接近于成功小说的真谛。
作为新批评派细读式(close reading)批评和理论阐述的名著,本书帮助新批评派在美国大学的文学讲坛中确立了“文学批评”的地位,对文学教学与批评实践影响深远。它既是一本文学教科书,也是文学爱好者的自修读物。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模式,对于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的师生来讲,又是一部难得的英语阅读材料。
媒体推荐
谈到新批评派,不得不提克林斯·布鲁克斯和罗伯特·潘·沃伦合著的《小说鉴赏》。我相信作家比文学作家更能写出有用的文学理论,并且作为作家,沃伦的小说《国王的人马》曾获(1947年)普利策奖。这是非常有力的说明。
—— awritingguide.com
名人推荐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样的书,可能更有助于他们掌握最理想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式,从而使他们更确切地理解小说何为。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作家)
既是一部短篇小说鉴赏集,又是一本文学教科书。……编者从小说鉴赏与写作的角度,把全书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开头都有编者撰写的前言,就优秀小说的一些总的原则和小说的基本要素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即使光从学习英语的角度来说,这些作品可以说都是值得细读的范文。
——李文俊(著名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