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华夏衣冠 豆瓣
作者: 孙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8
孙机先生治学,向来以严谨、精深著称。先生每考证一物,均旁征博引,细致解析,据此勾勒出整个时代的背景。本书收录先生有关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各个时代冕冠、服饰的梳理,透彻分析了古代服饰史上的若干重大变革,尽展华夏服饰之盛况。考究的措辞,雅致的文笔,再配以精美的手绘线图,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精巧华美的历史画卷。
有对周代组玉佩的深入解读,其起源悠古,胤裔绵延,在服制与礼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华夏深衣之推演,“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亦有“华带飞髾而杂襳罗”之楚风流布;汉式褒衣博带,历南北朝服制之变而辟为双轨,北魏改革后的冠冕衣裳,与北齐、北周改革后的胡服系统并行不悖;及至唐代,以浓墨重彩描绘女子之艳丽服装与精致妆容,“眉黛夺将萱草色,裙红妬杀石榴花”,“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钿金缕镇眉心”;还有对中国古代带具的系统梳理,上溯先秦法服,下及元明绦带,述型式之演变,评纹饰之发展,叹工艺之精湛;惜霞帔坠子制作精巧,式样纷繁,更喜其所蕴绵绵心意——“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更有备受推崇的明代束发冠与头面,若分心般叠曲萦迴,引人入胜,更耐寻味……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2016) 豆瓣
8.4 (348 个评分) 导演: 凯文·麦克唐纳 演员: 蔡国强 / 吴红虹
其它标题: 蔡国强:天梯 / Sky Ladder: The Art of Cai Guo-Qiang
《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艺术家之一蔡国强的首部电影纪录片。既是一个从中国出发、成为具国际影响力艺术家的励志故事,也体现着新时代中国人的追求和精神。
本片由奥斯卡金奖导演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耗时两年,从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北京、浏阳到家乡泉州,遍访艺术家的工作现场及其亲友、工作伙伴和专家,无限度深入蔡国强的工作和生活,并从数千小时的珍贵历史影像素材撷取精华,讲述蔡国强 80 年代从泉州出发,30 年来在五大洲不同文化间成长,并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享誉全球的爆破艺术家。纪录片中也揭露他壮观艺术背后的另一个真实—内心的脆弱、挣扎、妥协,和对家人、故乡、祖国土地深厚内敛的家国情怀。
影片主线《天梯》—— 一座500米高的金色焰火梯子嘶吼着拔地而起,与无垠宇宙对话。这是蔡国强少年时代仰望天空、摸云摘星的梦想,二十多年来在世界不同地方屡试屡败,却从未放弃。2015年6月黎明,泉州小渔村惠屿岛海边,在国内技术专家和当地数百村民的帮助和见证下,他再次一搏,把《天梯》作为献给百岁奶奶和家乡的礼物……
2021年8月24日 看过
2021年8月24日 评论 如此艺术,不看也罢 - 最重要的作品天梯让导演就拍了几十秒还拍的完全没有震撼感,都不如当年在手机看到天梯视频时惊叹。 要了解一个艺术家,最好还是先欣赏他的作品,少些灵魂鸡汤。 小时候很喜欢烟火,特别是过年放烟花,噼里啪啦,火星四射,过瘾,这才叫过年。长大后看了几次大型烟花展,当然不是在主席台内,都是在外800里的范围内和一大群人挤来挤去,等两小时看两秒。最有感触的是这次100年烟花展,各种防xm,各种封锁。当我费尽力气 挤到一小块能看的空间,我感觉到这种大型烟花并不是给我们普通人去现场看的,最好的位置和效果都已经留给了场内的大佬们,留给我们这些凑热闹的人们只是一些边边角角和各种限行封路,这次还额外多了一名晕倒的wj。 那种烟花带给我们的纯粹快乐早已经不见了,艺术已经成为私人定制,即使是这种在天空绽放的艺术。 如此艺术,不看也罢。
中国大陆 传记 纪录片 艺术
艺术的力量 (2006) 豆瓣 TMDB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Season 1 所属 : 艺术的力量
9.4 (80 个评分) 导演: Carl Hindmarch 演员: 西蒙·沙玛 / 安迪·瑟金斯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这部独特而极具震撼力的纪录片《艺术的力量》,荣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2007年第60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类等多项国际大奖。
文艺复兴是什么 豆瓣
ルネサンスとは何であったのか
6.9 (1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盐野七生 译者: 计丽屏 中信出版社 2016 - 1
【内容简介】
文艺复兴是想看见、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的爆发——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通过作者虚拟的徘徊在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三个城市的两位旅人的对话描述了依次盛开的文艺复兴之花,展示了以雷奥纳多•达•芬奇、腓特烈二世、圣弗朗西斯、切萨雷•波吉亚等为时代增添光彩的人们的魅力所在,热情洋溢地描写了长达40年的文艺复兴,当属了解这段历史最为精彩的入门书。
-----------------------------
【编辑推荐】
1、盐野七生,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其前作《罗马人的故事》得到俞敏洪、王石、王巍等人倾力推荐,全套十五册累积印量已超百万册。
2、轻松易懂,在作者优美的语言仿佛置身于文艺复兴时代,做一天文艺复兴人。
3、装帧精美,内文纸采用进口轻型纸,质优量轻,不含荧光增白剂,便于读者携带和阅读,具有天然特性。封面采用仿布纹纸,圆脊精装,典雅大方。用文艺复兴时代气质的载体承载这段历史。
-----------------------------
【各方评价】
需要称赞一下盐野七生,一个女性在写历史的时候,写出了男人写不出的气魄和壮烈来。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历史在她笔下如同缓缓展开的色彩斑斓的巨幅油画,栩栩如生又冷静透彻。盐野七生的这些分析让我非常受启发。
──万科集团董事长 王石
我去过意大利四次,也自驾游过西西里岛两次。曾带着盐野手绘的地图在佛罗伦萨四处寻觅马基雅维利的故居。在维罗纳的一个酒店里,看到一幅将意大利历史描绘为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树,展示了几十个诸侯公国,几百个影响欧罗巴文明的政治艺术哲学科学军事等名流的来龙去脉。一瞬间,我体验到了卑微和崇拜,也叹服盐野女士把握历史的勇气与能力。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王巍
镜花水月:西方时尚里的中国风 豆瓣
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作者: [英] 安德鲁·博尔顿 / Andrew Bolton 译者: 胡杨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 11
备受瞩目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尚展览“中国:镜花水月”图录
精美大图展现“中国风”在西方时尚中的多种面貌
...................
※编辑推荐※
☆ “中国:镜花水月”由王家卫担纲展览艺术总监。来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其他世界知名博物馆与时尚品牌的珍贵收藏共同构 成这一美妙巨著。
☆ 著名摄影师普拉顿为本书拍摄近200幅精美大图,诗意呈现西方时装与中国传统服饰和艺术品。
☆ 精心编排的对页与硫酸纸插图让读者得以品味这些西方设计师的灵感源头和对中国元素的全新解读。
...................
※内容简介※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向外输出的艺术品——从玉器、丝绸、青花瓷到近几十年来的电影——刺激了西方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幻想,并成为西方源源不断的时尚灵感来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5年举办了“现象级”时尚展览“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这次展览聚焦于受到中国风影响的西方高级定制时装与成衣,并将它们与中国历史服装、中外艺术品和电影作品一起展出。本书作为该展览的图录,收录了著名摄影师普拉顿(Platon)为展品拍摄的近200幅优美大图,让读者得以品味中国的文化和裁剪符号与西方的时装元素和想象在时尚中的相互作用。本书亦呈现了此次展览艺术总监王家卫、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等人从时尚、艺术、电影等角度撰写的精彩文章,以及有多件作品参展的著名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的访谈实录。
...................
※媒体推荐※
“在这本为我们带来愉悦感受的时装学院的图录中……博尔顿在他的引言中对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采取了去政治化的观点,这为本书——风格在与内容的对垒中大获全胜,封面由烫金的红色丝质面料包裹——定下基调。书中跨越了几个世纪的西方的精美时装、艺术与电影变幻出一幅关于中国的美妙幻景。”
——克里斯托弗·莱昂,《读书论坛》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 豆瓣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Guide
9.1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译者: 黄潇潇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10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版指南
一览600件世界艺术精华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大都会艺术博物三十年来首次更新的指南,精选600余件作品,按展览部门组织,全面展现了博物馆丰富多样的馆藏。
☆一书概览世界艺术精华。本书所选作品涵盖了六千年来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既有欧美大师的油画和雕塑,也有东方风情的水墨画,也有非洲、大洋洲土著的木雕,还有极富特色的武器盔甲、服装设计等。
☆图文搭配,轻松阅读。全书图片进行了全面更新,色彩还原更准确。文字说明均由各展览部门的专家撰写,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
※内容简介※
这本三十年来首次重新编撰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介绍了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六百件精华藏品,呈现了世界各地六千年的视觉文化。全书由十七个展览部门的全体策展人通力完成,馆长托马斯•P•坎贝尔亲自撰写导言。每件艺术品都配以精美的图片和最新的说明文字,既可作为参观手册,也可当作艺术类读物。
...................
※媒体推荐※
任何年级的教师都可以把这本指南列为认识全世界六千年艺术的入门指导读物。
——《纽约时报》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豆瓣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8.9 (8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尔·麦格雷戈 译者: 余燕 新星出版社 2017 - 11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一共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
艺术通史 豆瓣
Art: The Whole Story
作者: [英] 史蒂芬·法辛 译者: 杨凌峰 未读·艺术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本书追溯了7万余年的艺术发展历程,以全球视角展现出不同时代与地域,不同社会和文化情境中艺术多样的面貌。书中包含1100余张高清全彩插图,囊括了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不同品类,同时聚焦于个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对不同时期大师杰作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
本书自推出以来在全球已有20余种译本,超百万销量,此次的修订升级版中新增了当代艺术发展动态,充分揭示出今日的艺术家对于社会变化的思考和探究。
【编辑推荐】
★不可或缺的艺术入门百科全书 本书由全球艺术博物馆馆长、艺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联手打造,突破了传统以欧洲为中心的艺术视角,放眼全球,展现了世界不同地区的艺术成就,同时书中囊括了绘画、雕塑、行为艺术、地景艺术等不同类型,梳理了7万余年的艺术发展历程,是艺术爱好者可信赖的艺术鉴赏向导。
★重点明确 体例清晰 全书以清晰的内容架构展示了艺术的发展历程,包含艺术概述、代表作品剖析、细节聚焦、大事年表等模块,着力于个体作品的深入分析,深挖大师作品的丰富内涵,全书含1100余张高清图片,为读者带来全方位的艺术享受。
★2019年全新修订 增加当代艺术动态 2019年全新升级,结合当代艺术发展动态,补充了zui新的当代艺术作品及评论,充分揭示出当代艺术家对于社会变化的思考和影响。另外修订版对原文进行了精校,译文更准确流畅。
★读者口碑保证的经典之作 本书自首版上市以来广受欢迎,全球已有二十五种语言的译本,全系列累计销售上百万册,亚马逊、Goodreads读者均给出四星半好评。
DK《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 豆瓣
Sister Wendy's 1000 Masterpieces
作者: [英]温迪·贝克特(Wendy Beckett ) 译者: 秦力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9 - 1
温迪·贝克特嬷嬷是备受推崇的英国艺术史家。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电视艺术节目更让温迪嬷嬷和她的著作广为人知。本书中,温迪嬷嬷以清新而诚实的视角选择并解读西方约500位作家的1000幅世界名画,按艺术家姓名从A~Z顺序排列,包括了许多其他同类图书中未曾谋面的作品。温迪嬷嬷为我们展示了从古代到中世纪,从近代到当代,西方艺术史上主要的艺术时期、艺术家、艺术思潮的经典作品与精辟见解。
不要再把艺术鉴赏看成是高不可攀而拒之于千里之外事情,欣赏绘画、感悟艺术是没有人可以代劳的,通过温迪嬷嬷的推荐和讲述,你不仅可以积累一定的艺术知识、培养艺术鉴赏能力,更会明了如何发现与感受自己心中的美。
西方音乐史十讲 豆瓣
An Outlin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9e
作者: [美] 米罗·沃尔德 / 詹姆斯·米勒 译者: 刘丹霓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3
畅销三十余载的美国高校通识课教材
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最简明指南
杨燕迪作序推荐
🎻编辑推荐
☆ 脉络清晰丨本书概括出从古希腊到20世纪近3000年的西方音乐发展脉络。每章按固定体例,分别论及时代和文化背景、音乐的功能和风格特征、表演实践、体裁类型以及重要的作曲家、史学家、著述家,让读者在较短的篇幅中鸟瞰音乐文化。
☆ 实例丰富丨书中收录《西方音乐发展史:精选集》、《欧洲音乐遗产:800—1750》及《诺顿西方音乐选集》等多部经典谱例集中的乐谱,并附大量作曲家手稿及反映各时期音乐文化生活的历史图片,使读者能够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作为文化的音乐行为。
☆ 查阅方便丨每章提供与音乐相关的历史事件年表,固定的小节标题鲜明提示每章内容,书末还附有乐器介绍及延伸阅读书单,给读者更满意的阅读体验和更方便的查询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纲式的手法对西方音乐发展进行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特点,又突出了实用性。迄今出至第9版,读者甚众。
全书共十章,按年代顺序对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进行了介绍。文中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音乐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作了细致分析。此后,简要地列举了各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有力地说明了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贡献。
本版增加了与音乐和作曲家相关历史事件的年代表,有助于读者更快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发展状况。对讨论流行音乐的章节也进行了扩充和更新,以带给读者更多现代音乐学家最新的学术观点。
🎺名人推荐
这种体例和论述对于初入音乐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对音乐已有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深入的爱乐者,最有实际的效用。一册在手,整个西方音乐史的面貌和轮廓便了然于胸。甚至,因其对音乐史实的概括简明而条理,如要对付相关考试,正好也可资参照。
—— 杨燕迪,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会长
雾中风景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2
雾中风景,似乎是二十年来中国电影的一个恰当的象喻……时阴时雨,间或有若干阳光灿烂的日子;为巨大的希望所鼓舞,又为现实困厄所制约;在绵长的期待、躁动中失陷复崛起;在“后现代”的表述中遭遇着前工业社会的现实。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是一部电影文化研究专著,收集了作者1987年以来关于电影文化研究的论文17篇。这些论著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利用崭新的理论资源对新时期的电影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作者在对新时期出现的电影文本进行细读的同时也对新时期产生的电影作者代群进行了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了新时期电影发展状况,并揭示了其与新时期以来社会文化的巨大变化所形成的奥妙的互动关系。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豆瓣 谷歌图书
8.5 (13 个评分) 作者: [美]沃尔特·艾萨克森 译者: 汪冰 中信出版社 2018 - 7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与科学家,是影响了世界500多年的“网红”。带着顽皮而执着的热情,达·芬奇孜孜不倦地投入对众多领域的创新研究,包括解剖学、化石、鸟类、心脏、飞行器、光学、植物学、地质学、水流以及武器。
达·芬奇的天才之处正是基于那些我们也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提升的能力:热切的好奇心,认真的观察以及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同时他能对自己稍显异类而泰然处之。
本书的起点不是达·芬奇的艺术杰作而是他令人震惊的7200页笔记,像好莱坞电影般的演绎着另类而有趣的一生。他的人生提醒我们:无论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孩子,都应不止于吸收知识,更要去质疑,要充满想象力,敢于不同凡“想”,就像任何时代的异类天才和创新者一样。
如何欣赏一部电影 豆瓣
Reading the Silver Screen: A Film Lover's Guide to Decoding the Art Form That Moves
6.7 (9 个评分) 作者: [美]托马斯·福斯特 译者: 沈悦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9
《如何欣赏一部电影》是全美备受欢迎公开课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继《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之后,用二十堂课梳理电影的各种元素,带我们踏上欣赏电影之旅。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如何令故事扣人心弦?《复仇者联盟》中的打斗为何如此惊心动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许许多多的框究竟有何含义?全书从电影的“语法”写起,讲解电影的画面、框架、剧本、配乐等,并结合经典影片与流行影片论证,所选片目主要来自美国电影学会“百年百部影片”。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观影爱好者,升级为电影解读家,并获得丰富知识和奇妙体验。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豆瓣
作者: 李重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9
由李重光编著的《基本乐理通用教材》共十六讲。包括音律、记谱法
、调式、音程、和弦、节奏、节拍、转调、移调、装饰音和旋律等基本乐
理知识,每课之后的练习题均附有答案,便于自学。在基本概念的表述上
准确、简明,以通俗、浅显和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乐理、和声、试唱练耳
等技术理论有机地结合,易学易用。充分体现“通用”性原则,即程度上
以初级入门为起点。最终达到专业音乐院校乐理修毕水平。在保留传统基
本乐理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现代乐理的观念融入其中,体现了基本乐理
学科的新发展。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不仅适用于音乐专业院校、师范类音乐院系的
学生,还可服务于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准备报考音乐院校的考生。
完全音乐理论教程 豆瓣
The Complete Musician
作者: Steven G. Laitz 译者: 孟酉 / 孟巫娜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8
《完全音乐理论教程(第二版)》全面介绍了基础知识,包括探讨旋律的写作与分析、等级制,以及对位类型。除了自然音与变化半音规程外,调性传统的其它因素也得到了全方位的论述,包括很小的曲式结构(即:动机、乐句、乐段,以及句式)和大型的曲式(二段曲式、三段曲式、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以及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调性音乐实践之间的风格差异。
反对阐释 豆瓣
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
8.5 (33 个评分) 作者: 苏珊.桑塔格 译者: 程巍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反对阐述》是苏珊·桑塔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也正是它奠定桑塔格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今天读者来重温这部将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的论文集,一定能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东西,这些与自己的艺术细胞相碰撞,很可能会有新的灵感火花。
荒木经惟:感伤之旅/堕乐园 豆瓣
作者: [日] 荒木经惟 三影堂出版有限公司出品 2012 - 6
本书为“荒木经惟:感伤之旅/ 堕乐园 1971-2012”展览而作,项目总监、特约策展人、策展人
分别撰文共五篇文章
149幅黑白图片,1幅彩色图片;精选《感伤之旅》系列43幅,《冬之旅》系列57幅,《春之旅》系列10幅,《堕乐园》系列40幅。
限量1500本,每本均有编号,印有荒木经惟签名章。
异域镇魂曲 豆瓣
9.6 (35 个评分) 其它标题: Torment / Planescape: Torment 1999年12月12日
类型: 角色扮演 / 冒险 平台: PC / Mac / iPhone / iPad / Android 开发者: Black Isle Studios 出版发行: Sega / Interplay Entertainment Corp.
  异域镇魂曲(英语:Planescape: Torment)是由美国Interplay公司旗下的黑岛工作室(Black Isle Studio)制作并于1999年发行的一个基于高级龙与地下城规则的电脑角色扮演游戏。中国大陆的简体中文版本也译作异域惊魂曲,由北京新天地互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汉化。
  《异域镇魂曲》作为Gamespot和Computer Gaming World联合评选出的,1999年最佳游戏编剧和年度角色扮演游戏,是续“博德之门”后由Interplay出品的第二款标准的基于TSR的《龙与地下城》系列的角色扮演游戏,这款1999年最佳RPG由著名的Black Isle小组操刀制作,该小组同时也是1997年最佳RPG游戏“辐射”和1998年最佳RPG游戏“博德之门”的制作者。
你将在那里遇到难以想象的生物和出人意料的事件,整个故事情节将如同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一般展现在你的面前它那神秘的世界,宏伟的场景,华丽的效果画面,变幻莫测的游戏主线,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意非凡的物品和NPC设定,冷峻的科幻色彩,诡异的情节,庞大的世界观、AD&D规则和复杂海量140万字的精彩的对话使它盘踞世界游戏排行榜榜首长达半年之久.
艺术趣味 豆瓣
作者: 丰子恺 2002 - 4
本书内容包括:对于全国美展的希望、从梅花说到美、从梅花说到艺术、艺术鉴赏的态度、新艺术、为什么学图画、美与同情、绘画之用、儿童画。
艺术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y of Art
9.6 (16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 4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