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古今数学思想(二)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莫里斯·克莱因 译者: 朱学贤 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8
《古今数学思想》(第2册)论述了从古代一直到20世纪头几十年中的重大数学创造和发展,目的是介绍中心思想,特别着重于那些在数学历史的主要时期中逐渐冒出来并成为最突出的、并且对于促进和形成尔后的数学活动有影响的主流工作。本书所极度关心的还有:对数学本身的看法,不同时期中这种看法的改变,以及数学家对于他们自己的成就的理解。
《古今数学思想》(第2册)的一些篇章只提出所涉及的领域中已经创造出来的数学的一些样本,可是我坚信这些样本最具有代表性,再者,为着把注意力始终集中于主要的思想,我引用定理或结果时,常常略去严格准确性所需要的次要条件。本书当然有它的局限性,作者相信它已给出整个历史的一种概貌。
古今数学思想(四)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莫里斯·克莱因 译者: 邓东皋 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8
第四册的内容包括实数和超限数的基础、几何基础、19世纪的数学、实变函数论、积分方程、发散级数、抽象代数的出现、张量分析和微分几何、数学基础等。
古今数学思想(一) 豆瓣 Goodreads
9.0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莫里斯·克莱因 译者: 张理京 / 张锦炎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7
《古今数学思想》论述了从古代一直到20世纪头几十年,这数千年中数学大部分分支的历史发展,阐述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的来源、数学之间与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力学、物理学的关系。
第一册的内容有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埃及的数学、古典希腊数学的产生等。
豆瓣
Number: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作者: [美] T. 丹齐克 译者: 苏仲湘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数:科学的语言》:卓越系列·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规划教材。
代数学引论(第一卷) 豆瓣
作者: [俄] А. И. 柯斯特利金 译者: 张英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1
代数学引论(第1卷 基础代数第2版俄罗斯数学教材选译),ISBN:9787040205251,作者:(俄罗斯)柯斯特利金
代数学引论(第二卷) 豆瓣
作者: [俄] A. И. 柯斯特利金 译者: 牛凤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 1
《代数学引论(第2卷):线性代数(第3版)》是作者总结了在莫斯科大学几十年来代数课程的教学经验而写成的,全书分成三卷《第一卷:基础代数,第二卷:线性代数,第三卷:基本结构》,分别对应于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代数教学的三学期的内容。作者在书中把代数、线性代数和几何统一处理成一个教程,并力图把《代数学引论(第2卷):线性代数(第3版)》写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材。书中配置了难度不同的大量习题。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专题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三卷的内容包括群论的一些基本理论,群的结构。表示论基础,环、代数与模。伽罗瓦理论初步。
代数学引论(第三卷)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A. И. 柯斯特利金 译者: 郭文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 1
本书是俄罗斯著名代数学家A.и.柯斯特利金的优秀教材《代数学引论》的第三卷。《代数学引论》是作者总结了在莫斯科大学几十年来代数课程的教学经验而写成的,全书分成三卷(第一卷:基础代数,第二卷:线性代数,第三卷:基本结构),分别对应于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代数教学的三学期的内容。作者在书中把代数、线性代数和几何统一处理成一个教程,并力图把本书写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材。书中配置了难度不同的大量习题,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专题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第三卷的内容包括群论的一些基本理论,群的结构,表示论基础,环、代数与模,伽罗瓦理论初步。..
本书可供我国高等院校数学、应用数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用作代数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用作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代数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简明教程 豆瓣
作者: [俄] А. С. 米先柯 А. Т. 福明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1
由A.C.米先柯和A.T.福明柯编著的《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简明教程》是俄
罗斯数学教材选译系列之一,是微分几何教程的简明阐述,在大学数学系两
个学期中讲授。内容包含:一般拓扑,非线性坐标系,光滑流形的理论,曲
线论和曲面论,变换群,张量分析和黎曼几何,积分法和同调论,曲面的基
本群,黎曼几何中的变分原理。叙述中用大量的例子说明并附有习题,常有
补充的材料。
《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简明教程》适合数学、物理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
科生、研究生、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初步 豆瓣
作者: [俄] А. Н. 柯尔莫戈洛夫 / [俄] С. В. 佛明 译者: 段虞荣 / 郑洪深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1
《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初步(第7版)》是世界著名数学家A.H.柯尔莫戈洛夫院士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多年讲授泛函分析教程(曾称《数学分析Ⅲ》)的基础上编写的。《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初步(第7版)》是关于泛函分析与实变函数论的精细问题的严格的系统阐述,书中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方法。内容包括:集合论初步,度量空间与拓扑空间,赋范线性空间与线性拓扑空间,线性泛函与线性算子,测度、可测函数、积分,勒贝格不定积分、微分论,可和函数空间,三角函数傅里叶变换,线性积分方程,线性空间微分学概要以及附录的巴拿赫代数。
《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初步(第7版)》适合数学、物理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希尔伯特几何基础 豆瓣
作者: [德] 希尔伯特 译者: 江泽涵 / 朱鼎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9
第一章五组公理 第二章公理的相容性和互相独立性 第三章比例论 第四章平面中的面积论 第五章德沙格定理 第六章巴斯噶定理 第七章根据公理Ⅰ—Ⅳ的几何作图
本书属于科学元典丛书。本书是数学史上的一本名著,它以严格的公理化方法重新阐述了欧几里得几何学,为二十世纪数学的公理化运动开辟了道路。本书中译本第二版是根据德文最新版即第十二版翻译的,全书包括正文、德文第七版的俄译本序言与注解,以及五个附录和五个补篇。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数学系师生、中学教师以及广大数学工作者阅读。本书译者是数学界老前辈著名数学家江泽涵,朱鼎勋。
数理逻辑 豆瓣
作者: 汪芳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数理逻辑(第2版)》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属数理逻辑基础,包含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形式算术与Godel不完备性定理。《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数理逻辑(第2版)》对Godel第一不完备性定理、Godel-Rosser定理、Tarski定理及形式算术的不可判定性定理等都提供了完整的证明。结合对Church论题与Turing论题的介绍,对这些定理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书中还提出了Godel第二不完备性定理的一种易证形式。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数理逻辑(第2版)》可用作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并可供数学、哲学、逻辑等专业研究及教学人员参考。
近世代数三百题 豆瓣
作者: 冯克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 1
《数学类专业学习辅导丛书•近世代数三百题》介绍:
由冯克勤、李尚志、查建国、章璞编写的《近世代数引论》,历经三版反复修改,作为数学系本科生教材使用已二十余年。这本教材有不少较难的习题。《数学类专业学习辅导丛书•近世代数三百题》则把编者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习题的解答汇集成册,并不断增加一些新的问题。旨在帮助同学和年轻教师进一步了解解近世代数的真谛,掌握它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代数学I 豆瓣
作者: B. L. van der Waerden 科學出版社 2009 - 6
范德瓦尔登的《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部奠基之作,这部书不仅对提高数学家的学识修养有很大意义,对现代数学如扑拓学、泛函分析等以及一些其他科学领域也有重要影响。全书共分两卷,本书是第一卷,分成11章:前5章以最小的篇幅包括了为所有其余各章作准备的知识,即有关集合、群、环、域、向量空间和多项式的最基本的概念;其余各章主要讲述交换域的理论,包括Galois理论和实域。
目录
引言
第1章 数与集合
1.1 集合
1.2 映射,势
1.3 自然数序列
1.4 有限与可数集合
1.5 分类
第2章 群
2.1 群的概念
2.2 子群
2.3 群子集的运算,陪集
2.4 同构与自同构
2.5 同态,正规子群,商群
第3章 环与域
3.1 环
3.2 同态与同构
3.3 商的构成
3.4 多项式环
3.5 理想,同余类环
3.6 整除性,素理想
3.7 Euclid环与主理想环
3.8 因子分解
第4章 向量空间和张量空间
4.1 向量空间
4.2 维数不变性
4.3 对偶向量空间
4.4 体上的线性方程组
4.5 线性变换
4.6 张量
4.7 反对称双线性型与行列式
4.8 张量积,缩并与迹
第5章 多项式
5.1 微分法
5.2 多项式的零点
5.3 内插公式
5.4 因子分解
5.5 不可约性判定标准
5.6 因子分解在有限步下的完成
5.7 对称函数
5.8 两个多项式的结式
5.9 结式作为根的对称函数
5.10 有理函数的部分分式分解
第6章 域论
6.1 子体,素体
6.2 添加
6.3 单纯域扩张
6.4 域的有限扩张
6.5 域的代数扩张
6.6 单位根
6.7 Galois域(有限域)
6.8 可分与不可分扩张
6.9 完全域及不完全域
6.10 代数扩张的单纯性,本原元素定理
6.11 范数与迹
第7章 群论续
7.1 带算子的群
7.2 算子同构和算子同态
7.3 两个同构定理
7.4 正规群列与合成群列
7.5 pn阶群
7.6 直积
7.7 群的特征标
7.8 交错群的单纯性
7.9 可迁性与本原性
第8章 Galois理论
8.1 Galois群
8.2 Galois理论的基本定理
8.3 共轭的群、域与域的元素
8.4 分圆域
8.5 循环域与纯粹方程
8.6 用根式解方程
8.7 n次一般方程
8.8 二次、三次与四次方程
8.9 圆规与直尺作图
8.10 Galois群的计算,具有对称群的方程
8.11 正规基
第9章 集合的序与良序
9.1 有序集合
9.2 选择公理与Zorn引理
9.3 良序定理
9.4 超限归纳法
第10章 无限域扩张
10.1 代数封闭域
10.2 单纯超越扩域
10.3 代数相关性与无关性
10.4 超越次数
10.5 代数函数的微分法
第11章 实域
11.1 有序域
11.2 实数的定义
11.3 实函数的零点
11.4 复数域
11.5 实域的代数理论
11.6 关于形式实域的存在定理
11.7 平方和
索引
代数学II 豆瓣
作者: B. L. van der Waerden / 范德瓦爾登 科學出版社 2009 - 6
全书共分两卷,涉及的面很广,可以说概括了1920—1940年代数学的主要成就,也包括了1940年以后代数学的新进展,是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是第二卷。这一卷可分成3个独立的章节组:第12至14章讨论线性代数、代数和表示论;第15至17章是理想理论;第18至20章讨论赋值域、代数函数及拓扑代数。
目录
第12章 线性代数
12.1 环上的模
12.2 Euclid环中的模、不变因子
12.3 Abel群的基本定理
12.4 表示与表示模
12.5 交换域中一个方阵的标准形
12.6 不变因子与特征函数
12.7 二次型与Hermite型
12.8反对称双线性型
第13章 代数
13.1 直和与直交
13.2 代数举例
13.3 积与叉积
13.4 作为带算子群的代数,模与表示
13.5 小根与大根
13.6 星积
13.7 满足极小条件的环
13.8 双边分解与中心分解
13.9 单环与本原环
13.10 直和的自同态环
13.11 半单环与单环的结构定理
13.12 代数在基域扩张下的动态
第14章 群与代数的表示论
14.1 问题的提出
14.2 代数的表示
14.3 户心的表示
14.4 迹与特征标
14.5 有限群的表示
14.6 群特征标
14.7 对称群的表示
14.8 线性变换半群
14.9 双模与代数之积
14.10 单代数的分裂域
14.11 Brauer群,因子系
第15章 交换环的一般理想论
15.1 Noether环
15.2 理想的积与商
15.3 素理想与准素理想
15.4 一般分解定理
15.5 第一唯一性定理
15.6 孤立分支与符号幂
15.7 无公因子的理想论
15.8 单素理想
15.9 商环
15.10 一个理想一切幂的交
15.11 理想的长度,Noether环中的素理想链
第16章 多项式理想论
16.1 代数流形
16.2 泛域
16.3 素理想的零点
16.4 维数
16.5 Hilbert零点定理,齐次方程的结式组
16.6 准素理想
16.7 Noether定理
16.8 多维理想归结到零维理想
第17章 代数整量
17.1 有限n模
17.2 关于一个环的整量
17.3 一个域的整量
17.4 古典理想论的公理根据
17.5 上节结果的逆及其推论
17.6 分式理想
17.7 任意整闭整环中的理想论
第18章 赋值域
18.1 赋值
18.2 完备扩张
18.3 有理数域的赋值
18.4 代数扩域的赋值:完备情形
18.5 代数扩域的赋值:一般情形
18.6 代数数域的赋值
18.7 有理函数域△(χ)的赋值
18.8 逼近定理
第19章 单变量代数函数
19.1 按局部单值化元的级数展开
19.2 除子及其倍元
19.3 亏格
19.4 向量与协向量
19.5 微分,关于特殊指数的定理
19.6 Riemann-Roch定理
19.7 函数域的可分生成元
19.8 古典情形下的微分和积分
19.9 留数定理的证明
第20章 拓扑代数
20.1 拓扑空间的概念
20.2 邻域基
20.3 连续,极限
20.4 分离公理和可数公理
20.5 拓扑群
20.6 单位元的邻域
20.7 子群和商群
20.8 T环和T体
20.9 用基本序列作群的完备化
20.10 滤网
20.11 用Cauchy滤网作群的完备化
20.12 拓扑向量空间
20.13 环的完备化
20.14 体的完备化
索引
Mathematical Analysis I (Universitext)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V. A. Zorich 译者: Roger Cooke Springer 2004 - 1
This two-volume work presents a thorough first course in analysis, leading from real numbers to such advanced topics as differential forms on manifolds, asymptotic methods, Fourier, Laplace, and Legendre transforms, elliptic functions and distributions. Especially notable in this course is the clearly expressed orientation toward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its informal exploration of the essence and the roots of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ems of calculus. Clarity of exposition is matched by a wealth of instructive exercises, problems and fresh applications to areas seldom touched on in real analysis books.</P>
The first volume constitutes a complete course on one-variable calculus along with the multivariable differential calculus elucidated in an up-to-day, clear manner, with a pleasant geometric flavor. </P>
</P>
Mathematical Analysis II (Universitext) 豆瓣
作者: Vladimir A. Zorich Springer 2004 - 1
This two-volume work presents a thorough first course in analysis, leading from real numbers to such advanced topics as differential forms on manifolds, asymptotic methods, integral transforms, and distributions. Especially notable in this course is the clearly expressed orientation toward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its informal exploration of the essence and the roots of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ems of calculus. Clarity of exposition is matched by a wealth of instructive exercises, problems and fresh applications to areas seldom touched on in real analysis books.</P>
</P>
The second volume expounds classical analysis as it is today, as a part of unified mathematics,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modern mathematical courses such as algebra, differential geomet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complex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The book provides a firm foundation for advanced work in any of these directions.</P>
拓扑学 豆瓣
Topology
作者: [美] James R.Munkres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 2
本书作者在拓扑学领域享有盛誉。
本书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第一部分普通拓扑学,讲述点集拓扑学的内容;前4章作为拓扑学的引论,介绍作为核心题材的集合论、拓扑空间。连通性、紧性以及可数性和分离性公理;后4章是补充题材;第二部分代数拓扑学,讲述与拓扑学核心题材相关的主题,其中包括基本群和覆盖空间及其应用。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对理论的清晰阐述和严谨证明,力求让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对于疑难的推理证明,将其分解为简化的步骤,不给读者留下疑惑。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练习,可以巩固加深学习的效果。严格的论证,清晰的条理、丰富的实例,让深奥的拓扑学变得轻松易学。
Topology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美]James R.Munkres Pearson 2000 - 1
This introduction to topology provides separate, in-depth coverage of both general topology and algebraic topology. Includes many examples and figures. GENERAL TOPOLOGY. Set Theory and Logic. Topological Spaces and Continuous Functions. Connectedness and Compactness. Countability and Separation Axioms. The Tychonoff Theorem. Metrization Theorems and paracompactness. Complete Metric Spaces and Function Spaces. Baire Spaces and Dimension Theory. ALGEBRAIC TOPOLOGY. The Fundamental Group. Separation Theorems. The Seifert-van Kampen Theorem.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s. Classification of Covering Spaces. Applications to Group Theory. For anyone needing a basic, thorough,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and algebraic top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代数 豆瓣
作者: (美)Michael Artin 译者: 郭晋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 1
本书是一本代数学的经典著作,既介绍了矩阵运算、群、向量空间、线性变换、对称等较为基本的内容,又介绍了环、模、域、伽罗瓦理论等较为高深的内容,对于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增强对代数的兴趣是非常有益处的。
本书是一本有深度、有特点的著作,适合数学工作者以及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等专业的学生阅读。
本书由著名代数学家与代数几何学家Michael Artin所著,是作者在代数领域数十年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书中既介绍了矩阵运算,群,向量空间,线性变换,对称等较为基本的内容,又介绍了环、模、域、伽罗瓦理论等较为高深的内容,本书对于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增强对代数的兴趣是非常有益处的。此外,本书的可阅读性强,书中的习题也很有针对性,能让读者很快地掌握分析和思考的方法。
本书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得到了广泛采用,是代数学的经典教材之一。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给教师的话
致谢
第一章 矩阵运算
第一节 基本运算
第二节 行约简
第三节 行列式
第四节 置换矩阵
第五节 克拉默法则
练习
第二章 群
第一节 群的定义
第二节 子群
第三节 同构
第四节 同态
第五节 等价关系和划分
第六节 陪集
第七节 限制到子群的同态
第八节 群的积
第九节 模算术
第十节 商群
练习
第三章 向量空间
第一节 实向量空间
第二节 抽象域
第三节 基和维数
第四节 用基计算
第五节 无限维空间
第六节 直和
练习
第四章 线性变换
第一节 维数公式
第二节 线性变换的矩阵
第三节 线性算子和特征向量
第四节 特征多项式
第五节 正交矩阵与旋转
第六节 对角化
第七节 微分方程组
第八节 矩阵指数
练习
第五章 对称
第一节 平面图形的对称
第二节 平面运动群
第三节 有限运动群
第四节 离散运动群
第五节 抽象对称:群作用
第六节 对陪集的作用
第七节 计数公式
第八节 置换表示
第九节 旋转群的有限子群
练习
第六章 群论的进一步讨论
第一节 群在自身的作用
第二节 二十面体群的类方程
第三节 在子集上的作用
第四节 西罗定理
第五节 阶群
第六节 对称群计算
第七节 自由群
第八节 生成元与关系
第九节 托德—考克斯特算法
练习
第七章 双线性型
第一节 双线性型的定义
第二节 对称型:正交性
第三节 正定型相关的几何
第四节 埃尔米特型
第五节 谱定理
第六节 圆锥曲线与二次曲面
第七节 正规算子的谱定理
第八节 斜对称型
第九节 用矩阵记号对结果的小结
练习
第八章 线性群
第九章 群表示
第十章 环
第十一章 因子分解
第十二章 模
第十三章 域
第十四章 伽罗瓦理论
附录 背景材料
记号
进一步阅读建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