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 豆瓣
Kafka Tagebücher
作者: [奥] 弗兰茨·卡夫卡 译者: 姬健梅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 - 10
不要绝望,也不要因为你不感到绝望而绝望。即使一切似乎都到了尽头,也还是会有新的力量源源而来,这就表示你还活着。——卡夫卡,1913 年 7 月 21 日
没有谁不是韶华已逝却仍未成熟,没有谁不是在漫长的生存之旅的起点便已精疲力竭。——本雅明,写于卡夫卡逝世十周年
******
卡夫卡自1910年开始写日记,到1923年为止,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沛的时期。相较于他的小说,他在日记中表现得更为坦诚、自由,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
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写于1910年至1913年的日记。在这一时期,他记录了与父亲的矛盾、在写作和工作之间的内心挣扎、对犹太历史的兴趣、与恋人菲莉丝的相识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的灵感片段、未完成的残稿,以及他内心全然的疲弱、孤独。
******
☆ 醒着做梦,整夜内耗,困于办公室,双面人生,在失业与自我追求之间……深刻描摹现代心灵孤独的多种形态。
☆ 体察亲人,省思生活,探索婚恋,深入犹太文化与教育本质……展现荒诞世界里卡夫卡思想的力量。
☆ 以布罗德编纂德文版为底本,著名德语译者姬健梅经典译本。
详加注释,索引标题列于目录,收录手稿与涂鸦,在权威读本中走进卡夫卡的真实人生。
饥饿艺术家 豆瓣
9.1 (9 个评分) 作者: (奥)卡夫卡/ 著 / 熊亮/ 编绘 新时代出版社 2008 - 8
《饥饿艺术家》主要内容:他,作为一个饥饿艺术家,曾经辉煌一时,现在却遭人遗弃。因为他所追崇的克制精神在这个时代变得不再重要。这个时代,到处都充满了欲望,到处都是迎合与奉承,有的甚至为此而出卖自由……
这又岂止是他一人的悲哀?
城堡 豆瓣
Das schloss
8.4 (75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高年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
小说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审判 豆瓣
Der Prozess
8.8 (61 个评分) 作者: [奥] 弗兰茨·卡夫卡 译者: 文泽尔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4
在约瑟夫·K.30岁生日的早上,他被闯入家中的两个陌生人逮捕了。但K.却不知道自己的罪名,也没有失去人身自由,只是需要定期接受审判。在这一年中,K.为了这场难缠的官司四处奔走,他求助于画家、商人、律师和神父等人,获得了许多有关法院和法律的信息,然而K.知道的越多,却越感到困惑和无助。直到31岁生日前夜,K再次被捕,审判落幕。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豆瓣
9.3 (33 个评分) 作者: [奥] 卡夫卡 著 / 韩瑞祥 译者: 韩瑞祥 / 杨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记述卡夫卡生前鲜为人知,他的作品也未受到重视,可在他身后,文名鹊起,蜚声世界文坛;他的崇拜者们一次次掀起“卡夫卡热”。他的《城堡》、《美国》、《诉讼》、《变形记》等小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被推崇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作家中之作家”;他的许多小说已成为许多作家必定研读的作品,被人们说成是“需要用心去阅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