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otard
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 豆瓣
作者: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译者: 谈瀛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4
【编辑推荐】: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是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解构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
◎本书通过收录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利奥塔的书信、演讲、访谈、其代表作的部分章节,生动展现了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以及他对自己主要著作的反思与坦白。
◎本书为1997年版《后现代与公正游戏》的修订译本。
◎什么是后现代性?为何作者认为宏大叙事失败了,要促进小叙事的繁荣?……阅读本书,您将一一揭开谜底。
================================================================
【内容简介】:
什么是后现代?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意味着一种转向、一种背离。自启蒙时代以来,通过高扬理性,确立人权,宣扬自由、平等与博爱,整个人类似乎随着时代的进步都可以摆脱落后与愚昧、迎接进步与光明。然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美好愿景和幻象。当宏大的人类解放图景已经破产,当突飞猛进的科技力量已经走向了造福人类的反面,后现代就出现了。
那么,后现代意味着什么?对利奥塔来说,后现代的特征是人们普遍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在其中,你可以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可以是执行者,你也可以从事多种游戏。但任何一种游戏规则都不能凌驾于其他规则之上,这就是所谓的公正游戏。如果跨出这一步,那就意味着纳粹、独裁和暴行。
后现代状态 豆瓣
La condition postmoderne: rapport sur le savoir
8.0 (2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 译者: 车槿山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后现代条件下的知识问题”,涉及了19世纪末以来.受到科学、文学、艺术行为原则影响的文化状态,对现代的评论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提出质疑,指出后现代的科技发展向人们提供了权力的增长,使知识变成了商品,成了决策的因素与手段。技术标准并不能判断真实与正义,在分歧中产生了相对临时的、制约性的真理标准。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豆瓣
作者: Jean-Francois Lyotard 译者: Geoff Bennington / Brian Massum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 6
Many definitions of postmodernism focus on its nature as the aftermath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age when technology developed dynamically. In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Jean-Francois Lyotard extends that analysis to postmodernism by looking at the status u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 the significance of technocracy, and the way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are controlled in the Western world. Lyotard emphasized language; the world of postmodern knowledge can be represented as a game of language where speaking is participation in the game whose goal is the creation of new and ever-changing social linkages.
异识 豆瓣
Le Différend
作者: [法]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译者: 周慧 拜德雅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 - 3
★★ 利奥塔重磅力作首度中译 ★★
★★ 以后现代的“异识”抵御宏大叙事的“共识” ★★
★★ 新颖的写作方式和风格,领略后现代思潮的深度和魅力 ★★
-编辑推荐-
德国人是否用过毒气室来杀害犹太人?
——若要回答“是”,那就得有活生生的证人,证明自己死于毒气室。然而,若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人,那毒气室就纯属虚构吗?
★ 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重磅力作
——从批判上述诡辩出发,展开对语言、权力和人性的思考;提出“异识”概念,质疑最终将导向宏大叙事的“共识”,极具鲜明的后现代人文主义色彩。
★ 欧陆传统与分析潮流的实验性结合
——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融入康德式的历史理性批判中;融合西方哲学史上诸多重要思想家的学说或关键概念,通过创造性转换,重新激活经典思想。
★ 完整呈现后现代派的伦理政治纵深
——这本颇具零度写作风格的作品,有力回击了以“事实”“真理”之名来重塑历史的修正主义,强调了生存的独特性和个体叙事的尊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利奥塔历时九年(1974—1983)完成的他自认为极具复杂性和哲学性的文本。在这个时期,利奥塔同时写作了《后现代状况》和《正义游戏》,本书延续和发展了这两个早一点的文本中对语言游戏的讨论,产生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短语哲学,并且比它们更为深入地思考了当代知识、伦理、艺术和政治的问题。
本书涉猎广泛,包含了对大屠杀、现代性、伦理、历史和政治的分析,所有这些主题都与他的异识观点联系在一起。他强调了某些组成短语的方式被主流的话语类型禁声或排挤。本书为利奥塔后期的作品提供了理论根基,在人文学科中具有巨大的影响。这是任何严肃对待利奥塔作品的批评家无法绕过的一个中心文本。
-媒体推荐-
通过《异识》,利奥塔为我们提供了他所谓的“哲学书”。……他独自承担自己的风险,大胆地开始了一项巨大的事业:使哲学与我们的时代同步。
——《世界报》
利奥塔的这本书可以从三个不同方面来认识:作为一个哲学作品的构建阶段;作为对一个当代问题的认识;作为描述当今知识状况的尝试。在现实中,这三个方面显然是联系在一起的,利奥塔的思想一直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希望把自己介入他和他的读者所处的环境中。
——《文学半月谈》
导读利奥塔 豆瓣
Jean-François Lyotard
8.7 (17 个评分) 作者: (英) 西蒙·莫尔帕斯 译者: 孔锐才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8
在诸如《后现代状况》、《歧争》、《力比多经济学》和《非人》等作品中,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激进地改变了人们思考当代文化的方式。他对知识、艺术、政治和历史关系的研究组成了后现代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文本。
这本导读介绍了利奥塔作品的核心思想,包括现代性、后现代、伦理、崇高和“不可呈现”等概念。西蒙•莫尔帕斯将重要的文本放在它们的知识背景中,从而追溯了它们在当代思想中深远的影响力。这样,他不仅让利奥塔的作品变得易于进入,同时也让读者能对这些作品作出他们自己的判断。
利奥塔的作品对于任何研究当代文学文化的学者来说都是无法忽略的。本书对于进入利奥塔范围广阔的批判作品是一个理想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