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ec
人生拼图版 豆瓣
La Vie mode d'emploi
9.3 (9 个评分) 作者: [法] 乔治·佩雷克 译者: 丁雪英 / 连燕堂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这部小说的场景设置在巴黎十七区西蒙-克鲁贝利埃街十一号的一幢十层公寓楼,讲述了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和故事。
这幢公寓楼被作者纵向剖开,将房间、楼道、电梯、地下室划分成一个横竖各10格的国际象棋棋盘,除左下角的格子之外,其余99个格子分别对应书中的一章。作者从四楼楼道开始,依次描绘每个格子中的物品、人物、故事,描写的顺序按照国际象棋中马步的走法,绝不重复,故事最终在四楼最左侧的房间结束。整部小说按照严密的数学结构,有条不紊地描绘了1468个人物包罗万象的生活。
作者佩雷克将小说设置成这种无以复加的烦琐结构,使读者如堕迷雾、不辨东西,但是一旦理解了这种结构,即撤去了作者安放在小说中的“脚手架”之后,读者就会发现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那些或感人至深、或玄妙有趣、或意味悠长的故事。
可视为小说主人公的有三位:亿万富翁巴特尔布思决心用50年时间完成一项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拼图板计划,手工艺天才温克勒持续20年负责为他制作拼图板,画家瓦莱纳则要把公寓楼的百年故事呈现在一幅巨型画作上。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楼房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光怪陆离的遭遇缓缓呈现出来,充满了人生的真实和谎言、幸福和忧愁。总之,它涉及到了当代社会生活里人们所关注的一切题材,从而形成了一部集各类小说体裁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巨著,被人们誉为堪与《人间喜剧》《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比肩的杰作。
生与死融为一体,没有进化,也没有命运,只有存在。
豆瓣
Les choses: Une histoire des années soixante
8.7 (18 个评分) 作者: [法] 乔治·佩雷克 译者: 龚觅 新星出版社 2010 - 2
佩雷克的《物》是法国战后最优秀的”社会学”小说之一。1965年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当年的雷诺文学奖。这本书是对物质时代与消费的早期纪事,在描写60年代法国物质奢华的同时也对这一现实对人的影响进行了反思。作者对主人公与大众对于革命参与的对照也表现了当时人心的矛盾心理。
W或童年回忆 豆瓣
W ou le souvenir d'enfance
8.5 (10 个评分) 作者: [法] 乔治·佩雷克 译者: 樊艳梅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9
乔治·佩雷克是波兰犹太人后裔,在二战中失去双亲。作为当代最具世界声誉的法语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集敏锐的观察、睿智的分析、悠远的情感和非凡的形式感于一身。本书中包含两个交替出现的文本;似乎可以认为,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共通点,但它们又错综复杂地彼此相联,仿佛任何一个文本都不能独立存在,仿佛只有从它们彼此的衔接中,从它们远远地投向彼此的光线中,才可揭示某个从未在这个或那个文本中言说而只在它们微弱的交叉处言说的东西。 其中的一个文本完全是想象出来的:那是一部冒险小说,是对一段童年幻想任意却细致的重构,它描写了一个被奥林匹克理想统治的城池。另一个文本是一部自传:战争期间童年生活的破碎叙事,缺乏探索与回忆的叙事,由零散的碎片、缺失、遗忘、怀疑、假设以及贫乏的小故事构成。位于旁边的冒险小说表现出一种宏伟,或者也许是可疑。因为,它开始时讲述一个故事,然后忽然间,又开始讲述另一个故事:在这断裂中,在这将叙事悬于不明所以的等待的裂缝中,存在着一个最初的地方,这本书正是从那里诞生的,童年时代断开的线以及写作之线都系于那些悬置点周围。
沉睡的人 豆瓣
Un homme qui dort
8.4 (21 个评分) 作者: [法] 乔治·佩雷克 译者: 李玉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1
他是最独特的文学家之一,和任何人都没有丝毫相似之处。——卡尔维诺
“你二十五岁,有二十九颗牙、三件衬衣、八只袜子、几本你不再看的书、几张你不再听的唱片。你并不想回忆别的事,无论你的家庭、你的学业、你的爱情、你的朋友、你的假期,还是你的规划。你旅行过,没有从几次旅行中带回任何东西。你就干坐着,你只想等待,仅仅等待,一直等到再也没有什么可等的了:等到夜晚来临,打了钟点,一天天逝去,而记忆也渐渐淡漠了。”
《沉睡的人》出版于1967年,是乔治·佩雷克的第三部小说。作者使用第二人称,直接与主人公对话,用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大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逐渐沉浸在麻木和无谓之中,最终彻底遁世的经过。
53天 豆瓣
53 jours
作者: [法] 乔治·佩雷克 译者: 汤城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 - 3
《53天》是法国先锋派小说家乔治·佩雷克所著的一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是其写作至其1982年3月3日去世为止的遗作。故事讲述了一名法国殖民地教师受托追查某著名侦探小说家的神秘失踪事件,从其失踪前所作的一本惊险小说和手稿中搜索蛛丝马迹,探寻隐藏在法国抵抗组织抗击纳粹的时代大背景中的复杂真相。本书收录了佩雷克关于这部小说已完成的全部内容,第一部分包括佩雷克已经完成28章中的11章,第二部分包括作者留下的丰富的笔记和草稿,第三部分包括小说最后17章的构想,以满足读者对整个故事的窥探欲。
A Void 豆瓣
作者: Georges Perec 译者: Gilbert Adair David R Godine 2005 - 11
The year is 1968, and as France is torn apart by social and political anarchy, the noted eccentric and insomniac Anton Vowl goes missing. Ransacking his Paris flat, his best friends scour his diary for clues to his whereabouts. At first glance these pages reveal nothing but Vowl's penchant for word games, especially for "lipograms," compositions in which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letter is suppressed. But as the friends work out Vowl's verbal puzzles, and as they investigate various leads discovered among the entries, they too disappear, one by one by one, and under the most mysterious circumstances ...
A Void is a metaphysical whodunit, a story chock-full of plots and subplots, of trails in pursuit of trails, all of which afford Perec occasion to display his virtuosity as a verbal magician, acrobat, and sad-eyed clown. It is also an outrageous verbal stunt: a 300-page novel that never once employs the letter E. Adair's translation, too, is astounding; Time called it "a daunting triumph of will pushing its way through imposing roadblocks to a magical country, an absurdist nirvana of humor, pathos, and loss."
La Disparition Goodreads 豆瓣
La Disparition
作者: Georges Perec Gallimard 1989 - 5
Trahir qui disparut, dans La disparition, ravirait au lisant subtil tout plaisir. Motus donc, sur l'inconnu noyau manquant - " un rond pas tout à fait clos finissant par un trait horizontal " -, blanc sillon damnatif où s'abîma un Anton Voyl, mais où surgit aussi la fiction. Disions, sans plus, qu'il a rapport à la vocalisation. L'aiguillon paraîtra à d'aucun trop grammatical. Vain soupçon : contraint par son savant pari à moult combinaisons, allusions, substitutions ou circonclusions, jamais G.P. n'arracha au banal discours joyaux plus brillants ni si purs. Jamais plus fol alibi n'accoucha d'avatars si mirobolants. Oui, il fallait un grand art, un art hors du commun, pour fournir tout un roman sans ça !
B. Pingaud.
庭院深处,是哪辆镀铬把手的小自行车? 豆瓣
Quel petit vélo à guidon chromé au fond de la cour ?
8.1 (10 个评分) 作者: (法)乔治·佩雷克 译者: 唐洋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 - 1
时隐时现间,恰巧有位诗人,无惧山巅稀薄的空气,敢于超越世俗,以史诗般的气息赞美当下。因为别搞错了,这些勇敢的年轻人,面对最激烈的战斗,曾尝试着让一位哭喊着饶命的年轻士兵避免堕入阿尔及利亚的地狱(唉,没有成功),他们堪称埃阿斯、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和忒勒马科斯、阿尔戈英雄、三个火枪手,甚至是尼摩船长、圣埃克苏佩里、德日进真正的继承者……
至于那些对史诗美德无动于衷的读者,他们可以在这本小书中找到足够多的东拉西扯和离题之话,从中获得乐趣,例如橄榄饭的食谱,应该会让最难缠的人心满意足。
****************************************
佩雷克的每一本书都出人意料、别出心裁又自成一派。读者从他的独特作品中体会到的,不仅有新的文学感受,还有怪异、刺激和乐趣。
——《纽约客》(The New Yorker)
在佩雷克作品中,风格、叙事技巧和一般规则成为游戏的托辞。
佩雷克实际上创建了一种周围文本性(péritextualité)实践,此后他每部作品都将具有这一特征。[……]为我们预示了一种游戏机制,这将在其后作品中进一步发展:能指游戏……互文游戏或伪装的引用游戏……以及文体游戏。
——西尔维·罗西安斯基-佩尔兰,《文学研究》(Sylvie Rosienski-Pellerin,Études littér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