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翻译
金蔷薇 豆瓣
Золотая роза
9.1 (12 个评分) 作者: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戴骢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8
《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文学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本书以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金蔷薇》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上起过重要作用。相信这本书今天依然会给读者以诸多教益。
成为作家 豆瓣
Being a Writer: Advice, Musings, Essay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World’s Greatest Authors
7.7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特拉维斯·埃尔伯勒 / [英] 海伦· 戈登 译者: 木草草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 - 9
《成为作家》是一本具有阅读趣味与实用功能的、有关“写作的艺术”的轻松读物。本书涵盖从18世纪至今250年间近200位伟大作家对“如何成为作家”进而“如何生活”的思考和意见,其中包括狄更斯、福克纳、托尔斯泰、海明威、菲茨杰拉德、门罗等众多写作大师,可以视为一部剑走偏锋的现代文学史。
作者通过整理这些作家的日记、书信、公开演讲、著作等文本,提炼出他们或严肃或幽默的写作体验与意见。从狄更斯到门罗,从王尔德到J.K.罗琳,每位处于不同时代的作者将在本书中形成时空交错的对话,本书包括“开始写作”“方法与途径”“不可避免的失败”“写作的艺术”“如何结尾”五个部分,同时有20多福极具个性而简练的插画,与文字呼应。
希拉里·曼特尔说:“一点儿骄傲会给你很大帮助。”
列夫·托尔斯泰建议:“选择对你而言的最佳写作时间。”
洛夫克拉夫特索性直接点明深夜是最佳写作时间:“一个人在没有试过开夜车写作之前,没法知道自己是不是个作家。”
威廉·福克纳提倡广泛阅读:“读,读,读,读垃圾,读经典……先吸收,再动笔。”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说:“写点什么,总比什么也不写强。”
海明威说:“在写得顺的时候停笔,别再想它,第二天继续。”
约翰·斯坦贝克说:“别去管什么时候写完,每天写一页就对了。”
米兰达·裘丽说:“别担心写坏的初稿,初稿是最难的部分,有了初稿后面就相对容易了。”
菲茨杰拉德分享了切肤之痛:“不要一边喝酒一边写作。”
扎迪·史密斯说:“请在一台不联网的电脑上写作。”
穆里尔·斯帕克说:“养一只猫,如果你想集中精力思考一些问题或写重要作品,你应该养一只猫。”
--------------《上海书评》
我们飞 豆瓣
WIR FLIEGEN
7.8 (19 个评分) 作者: [瑞士] 彼得·施塔姆 译者: 苏晓琴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1
瑞士当代文学的旗手、国际布克奖提名作家 彼得•施塔姆 短篇小说代表作
《我们飞》是彼得•施塔姆于200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其英文版入围2013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短名单,体现了彼得•施塔姆作为当今欧洲著名作家的写作水准。他以不动声色的叙事、看似简单实则隐含深意的故事情节和对人物心理、情绪准确的把握,讲出了当代人的种种尴尬:一个女人怎么会和她楼上的年轻邻居好上,一个男人等待着医院检查报告,一对新人如何适应共同的生活……这本小说集可以说是了解施塔姆作品的极佳入门书。
————————————
欧洲最令人兴奋的作家之一……一个可读而且经常想读的作家。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只有极少数几个作家能让读者在放下他的作品后,仍在他的世界里久久徘徊,我认为施塔姆就是其中之一。
——李翊云
这些故事展现了我们生活方式、知识和语言上存在的种种局限,既令人难忘,又令人振奋。施塔姆是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他成功地将普通人的表层一一剥落,揭示了日常复杂心理上的各种挣扎。
——《当代世界文学》
2023年2月7日 已读
很让人惊喜的作家,节制隽永,技巧成熟,或者可能有时候成熟得过了头。有些篇目成熟到在技巧上无限接近了短篇小说结构上能接近的那个完美,然而少了一点风格化的让人铭记的灵光。强求不来。最好的一篇毫无疑问是《我们飞》,《三姐妹》《神的儿女》《你得走进田野……》也不错。
#短篇小说
中文翻译 短篇小说
灯火管制·警报解除 豆瓣
Blackout & All Clear
作者: [美] 康妮·威利斯 译者: 马萍 / 徐彬 中信出版社 2020
2060 年,三位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决定通过时间旅行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用亲身经历感受历史。迈克尔准备去多佛港调查敦刻尔克大撤退情况,梅洛普化身女仆在一座庄园里看护为躲避德军轰炸,从城市疏散到乡间的儿童,波莉则来到伦敦的百货公司成为一名女店员,每日体验着伦敦大轰炸阴霾下普通人的忧虑与坚强。
随着研究的进行,三名历史学家很快察觉到了异常,先是身边发生的事开始和历史记录出现细微差异,随后返回2060年的传送门也出于不明原因无法开启。三人被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成了时间的囚徒,只好努力在战火中寻找一线生机。更可怕的是,可能由于他们不经意间做出的行为,历史本身正在失去控制,战争的结局将被改写……
鱼王 豆瓣
Царь-рыба
8.9 (63 个评分) 作者: [俄]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译者: 夏仲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4
长篇小说《鱼王》是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
活的沉思。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大自然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足迹在其间虽如雪泥鸿爪,却又带着生命不息的尊严。
这些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淡化情节,描写细腻鲜活,“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王小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显露出连贯的内容和意象,犹如
不经意穿成的一串珍珠,每一颗都以其自身的美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
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此后的汉语译本皆因袭此删节版。本次由俄语翻译家张冰将该篇翻译补入,首次呈现这部杰作的全貌,并收入俄罗斯原版精美彩插,满足读者多年期待。
契诃夫手记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安东·契诃夫 译者: 贾植芳 / 洪子诚 导读 2022 - 10
契诃夫有许多手记本,里面是他在生活中随手记下的瞬间感触,将来作品的腹稿、速写,读书心得,以及从别的作家的书中抄录的拔萃。手记既是他的文学创作备忘录,也是他成熟期作品的索引。在他去世十年后,他的妻子克尼碧尔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整理,形成这部《契诃夫手记》公诸于世。七年后,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与人一起将《手记》译成英文出版。中译本最初于1953 年发行,随着译者贾植芳的偃蹇命运在图书馆尘封近三十年,直至1982 年重新印行,用他的话说,这个译本的命运也是他的生活的命运。
非必要阅读 豆瓣
Nonrequired Reading: Prose Pieces
7.4 (5 个评分) 作者: [波兰]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译者: 黄灿然 2022 - 3
【内容简介】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著称,同时她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她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这里收集的散文绝不平凡,与她最好的诗歌不相上下。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它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斯卡专栏文章初次结集
辛波斯卡做了几十年的专栏作家,以谦逊的标题“非必要阅读”来评论各种各样的书籍,结集成这本真诚的阅读札记。
她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以及友善温和的阅读导师。
🔺辛波斯卡私藏书单+阅读指南:从阅读中捡拾智慧,以阅读回答生活
辛波斯卡曾说过:“我是个落伍者,觉得阅读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
在九十六篇短文中,辛波斯卡谈及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以小见大,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
她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善待阅读,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紧密联结。
🔺中文世界初次引进,诗人黄灿然潜心移译,特邀pay2play装帧设计
【名人评价及推荐】
我只是一个读者并且希望做一个读者,一个业余爱好者,一个拥戴者,不受无休止的评估的重压。——辛波斯卡
金刚经 豆瓣 Goodreads
10.0 (15 个评分) 作者: 鸠摩罗什 译者: [后秦] 鸠摩罗什 译 / 田茂志 注译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7 - 4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昕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
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人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豆瓣
Saf ve Düşünceli Romancı
8.2 (85 个评分) 作者: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译者: 彭发胜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9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奥尔罕•帕慕克 最新作品!
截至本书,帕慕克的重要作品已全部出齐。
一个小说家对读者的揭秘与渴望。
成就奥尔罕•帕慕克的文学省思。
更是中国读者熟悉的老帕,充满纯真的乐观召唤大家——“让我们来读小说吧!”
对于现代的世俗化个人来说,要在世界里理解一种更深刻、更渊博的意义,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伟大的文学小说。我们在阅读它们时将理解,世界以及我们的心灵拥有不止一个中心。
——奥尔罕•帕慕克
2009年,奥尔罕•帕慕克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说,即著名的诺顿演说,此为结集。
帕慕克说,在完成《纯真博物馆》之后,他觉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说家之后,好像回到了原点,他也意识到,这原点并不是他的出发点(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识)。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个他所经历的文学旅程的意象,他觉得是时候谈谈了。
“我希望谈论我的小说创作旅程,沿途经过的站点,学习过的小说艺术和小说形式,它们加于我的限制,我对它们的抗争和依恋。同时,我希望我的讲座成为小说艺术的论文或沉思,而不是沿着记忆的巷道走一趟或者讨论我个人的发展。”
悼念集 豆瓣
In Memoriam
作者: [英]丁尼生 译者: 张定浩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10
一部日记式的整体,一部由一个男人的自白浓缩而成的日记。这是一部我们一个字都不能错过的日记。——T.S.艾略特
童年并不幸福的丁尼生进入剑桥大学后可谓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几年,而这快乐大部分来自他结交了亚瑟·亨利·哈勒姆。哈勒姆既是丁尼生志同道合的友人,又是最早肯定丁尼生 诗歌天赋的批评家,还与丁尼生的妹妹订立了婚约。但在相识五年后,哈勒姆因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
《悼念集》中的诗歌陆续写于哈勒姆去世后的十余年间,不仅记录了丁尼生从悲恸抱憾到重新振作的心境变化,还记录了他对信仰的怀疑与再度坚定,被T.S.艾略特称为“一部日记式的整体”。《悼念集》既有充沛直接的情感,又有深邃的静观沉思,而以精湛的诗艺出之,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悼念集》出版后,批评界一致好评,大众读者也争相阅读,从此丁尼生成为国民诗人,并接替华兹华斯继任桂冠诗人。
你的夏天还好吗?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谷歌图书
飞行云“비행운”
8.7 (357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薛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韩国八零后天才女作家”金爱烂累积五年的八段人生
《你的夏天还好吗?》是金爱烂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八篇作品。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面临绝境,赤裸裸地暴露在现实之中,却试图寻找渺茫的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五篇作品聚焦于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细腻地描摹了她们在爱情、友情、婚姻、工作等方面的心理状态,或许会激起中国女性读者的共鸣。作为韩国文坛*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金爱烂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品主人公的力量。
2022年7月17日 已读
金爱烂捕获我的集子。不完美,很多篇目的很多部分写得冗长乏味而枝节横生,在短篇小说里几乎是难以忍受的缺点,但有那么一些时刻,她对真实的洞察和捕捉能狠狠攥住读者。最好的两篇是《你的夏天还好吗》和《那里是夜,这里有歌》,人物经历痛苦自怜自伤的同时,背面藏着另一种对他人愧疚的痛苦,受虐者和施虐者互为镜像,在互相伤害的同时也走向彼此。人类是因为这样才可怜也可爱。
#短篇小说#
中文翻译 短篇小说
罗生门 豆瓣
羅生門
8.7 (187 个评分) 作者: [日] 芥川龙之介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7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以其名字命名的“芥川奖”成为日本文坛的重要奖项之一。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多为历史题材,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让读者关注到社会丑恶现象,这使得他的小说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罗生门》是其代表作。本书收录芥川的中短篇小说共十三篇。《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第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书山稗海,文史苑囿,于中沉潜含玩,钩没抉隐,一日发而为文,自是信手拈来,随机生发,纵横捭阖,不可抑勒。由庙堂高官到市井小民,由紫宸之深到江湖之运,其笔下无不呼之即来,腾跃纸上。芥川生性敏感,一般来说,他不重描绘而意在发掘,疏于叙述而工于点化,少的是轻灵与潇洒,多的是沉郁与悲凉。这点不难从其作品中窥其一斑。
2021年12月16日 已读
这个短篇集最触动我的有两个短篇,共享比较类似的内核。《矿车》是更深入内心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阿富》则比较全知,各有各的优势,同是在讲述一种可以被理解但又无法说尽的情绪,以及情绪推动的难以解释清楚的现实行为,《矿车》讲得更清楚,但更清楚导向的是一种更加无力的不可知,以至于阐发出了丰富的隐喻含义,而《阿富》用全知视角和两个人物,根本没有作出解释清楚的努力,反而让一种关系张力和行为层次非常具体可信,值得当作一个真实事件去咀嚼。
另外林少华译芥川还是很不错的,没有他译村上时那些毛病……
#短篇小说
中文翻译 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