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Letters to a Young Poet 豆瓣
作者: Rainer Maria Rilke 译者: Charlie Louth Penguin Classics 2012 - 4
At the st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Rainer Maria Rilke wrote a series of letters to a young officer cadet, advising him on writing, love, sex, suffering and the nature of advice itself; these profound and lyrical letters have since become hugely influential for writers and artists of all kinds. This book also contains the "Letter from a Young Worker", a striking polemic against Christianity written in letter-form, near the end of Rilke's life. In Lewis Hyde's introduction, he explores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se letters were written and how the author embraced his isolation as a creative force. Charlie Louth's afterword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contrasts of the two works, and Rilke's religious and sexual wordplay. This edition also contains a chronology, notes, and suggested further reading.
2024年8月11日 已读
里尔克不不停地对年轻人说教的,是Loneliness和Solitude是如何重要。在他那里,你想要从事艺术,你必须扪心自问,确定你必须从事艺术,必然性是一切好作品的基础。你必须将自己隔绝在黑暗、不可言说之中沉思,怀着耐心等待一切成熟。你必须也只能相信自己,无需外求,批评是最无益的东西,只有爱是公正的。他同样推崇爱,但这爱一定不能遵循世俗的定义,不能是对世俗关系的模仿。真正的爱是难的。人注定是孤立的,而也注定需要在孤立中体会痛苦如何进入自己、改变自己,在孤立中得到clarity和clearness,在孤立中理解爱。里尔克不惧怕痛苦,并希望年轻人在孤独的思索中理解自我和事物最准确的名称和形状,远离将人扭曲变形的他者。但锚定价值的原点仍是爱。
忽然又想起去年读张定浩的批评集一句印象很深的话:“艺术不是嗜痂,艺术家是有能力去爱的人。”
有意思的是,在这样十封信劝导下的青年诗人,最终放弃了艺术,而里尔克衷心为他的幸福感到高兴。
文学评论 非虚构
金蔷薇 豆瓣
Золотая роза
9.1 (12 个评分) 作者: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戴骢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8
《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文学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本书以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金蔷薇》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上起过重要作用。相信这本书今天依然会给读者以诸多教益。
鲤·严肃点!文学 豆瓣
6.5 (8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主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 - 2
🌟备受欢迎的文学Mook《鲤》十五周年,全面改版,再次出发!
🌟邀约唐诺、黄昱宁、马伯庸、徐皓峰、双雪涛、刁亦男等数十位一线创作者,深入严肃文学与类型文学的交战现场,拒绝标签化分类,探索文学新坐标
——
📖严肃文学和类型文学的边界在逐渐消失,文学正变得越来越不“严肃” 。
《使女的故事》《别让我走》《2666》《我的天才女友》等在评论界获得不俗反响、又拥有广泛读者的“严肃小说”,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类型小说的方法和元素;反过来,雷蒙德·钱德勒、厄休拉·勒古恩、斯塔尼斯瓦夫·莱姆等 “类型小说”作家,似乎也正在挣脱其固有的标签,被迎入“严肃文学”的万神殿。
如何面对“严肃”与“类型”的这种交融?它是象征着娱乐文化入侵文学,还是代表着一股新的文学潮流?严肃文学对类型文学的借鉴,意味着活力,还是“堕落”?身为读者,应当如何看待这种交融,是提出“严肃点!文学”式的呵斥,还是继续沿着这个交叉点,享受这种交融带来的新体验?
带着这些问题上路,《鲤》邀请数十位创作者一起讨论、思索,给出自己的观点或方法。这些文字也许无法提供最终的答案,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些路标,为读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自行探索提供些许帮助。
——
【编辑推荐】
✏️知名文学Mook《鲤》十五周年,全面改版归来,捕捉当代文学和创作的演变动态。
《鲤》自2008年起开始发行,至今已有15年历史。2023年,《鲤》全面改版归来。装帧上改为130X187的小巧平装本,方便随身携带阅读;内容上每期分为主题讨论、小说、访谈、专栏、评论等五个固定栏目;主题上每期选取一个重要的文学话题,邀请各个领域的创作者共同参与探讨。以更轻盈的形态、更聚焦的目光、更广阔的视野捕捉当代文学和创作的演变动态。《鲤·严肃点!文学》是《鲤》全面改版后的首期。
✏️本期邀约唐诺、刁亦男、双雪涛、徐皓峰、黄灿然等数十位一线创作者,以开放的视角探讨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的最新焦点。
本期以“严肃文学与类型文学的关系”为主题,邀请到唐诺、双雪涛、马伯庸、班宇、徐皓峰、吉井忍等知名作家,范晔、黄灿然、黄昱宁等知名学者、评论家,以及著名导演刁亦男,一起参与探讨。形式开放多样,包括专题文章、深度访谈、多人对谈、小说新作、大问卷等。这些一线创作者跨越多个领域,不同的视角和经验,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灵光发想。
✏️思索“严肃文学”与“类型文学”如何相互影响、交融,追问我们时代文学的更多可能性。
类型文学给严肃文学带来了哪些改变?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斯蒂芬·金、厄休拉·勒古恩、J.K.罗琳这样的类型作家?严肃文学对类型文学的借鉴带来的是一种活力,还是“堕落”?……本书围绕当今时代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最新焦点而展开,梳理了“严肃文学”与“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且针对最近的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网络文学热潮,提供了富有深度的思考,进而延伸、追问我们时代文学的更多可能性。
2024年1月18日 已读
批评部分可圈可点的有几篇可看,黄昱宁、唐诺、黄灿然。访谈部分西语三人谈、双刁聊电影都可,此外问卷调查蛮好玩的。但讽刺的是作为一本谈论小说的mook,登的三篇小说一篇比一篇差,尤其是班宇,烂到发抖。
中文 文学评论 短篇小说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 豆瓣
作者: 张定浩 2022 - 7
本书是张定浩2015年出版的首部文论集《批评的准备》的最新修订版。作者抽换掉原书三分之一篇幅,借此重新整理自己十余年来的文论写作,以表达对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本认知。文章虽大多围绕当年出版的某部具体作品展开,但最终讲述的,是从这些具体作品中所感受到的普遍性问题。他认为,在人人都独自奋战似乎无所适从的当代文学批评现场,准确是最切身的道德律,它首先意味着要“如其所是”地谈论作品,而要抵达这一目标,则需对已有的经验不断怀疑、求证、表达、反思,最终得到整体式判断。唯此,批评才不再是批评家们的智力游戏,而能够面对普通读者;才不再沦为文学创作的附庸,学问的阑尾,而真正成为一项激动人心的志业;才可以从此时此地出发,竭力理解曾经有过的人类情感与创造。
2023年5月2日 已读
张定浩真的是我读过的中文世界最会写评论的批评者。并且是有温度的评论。
中文 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