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
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 (1990) IMDb TMDB 维基数据 豆瓣
省港旗兵第四集地下通道
7.6 (46 个评分) 导演: 麦当杰 演员: 徐锦江 / 陈敬
其它标题: 省港旗兵第四集地下通道 / Underground Express
80年代末,政治运动席卷各地,在港的声援会主席欧阳卓为了将几个学生运到国外,找到退役大陆军人“大兵”李文(徐锦江 饰)、阿火(程小龙 饰)一伙去广州将学生们接回。本计划在香港大游行时趁火打劫的大兵一伙人惊悉游行取消,只得以80万的价格接下了欧阳卓的任务。另一方面,保卫局干部袁左为了防止危险分子逃往国外,也一路南下紧紧追踪。大兵与袁左两方在边检站正面交火,成功逃回香港,但是处于香港政府监控下的欧阳卓无法将学生们送出,袁左携众多便衣亦进入香港,本欲求财的大兵一伙此时进退两难,而大兵本人此时萌发了豪情,决计不惜代价将学生们送出香港……
2021年4月4日 看过
#看不见的影像#_x000d__x000d_省港旗兵系列最后一部,片尾曲极佳。_x000d__x000d_《血染的风采》及其作曲者、演唱者的命运极其适合改编。
不存在 豆瓣无条目 香港 麦当杰
極權的誘惑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許知遠 八旗文化 2014 - 5
在香港面臨困境、台灣民主倒退、陷入極權的誘惑之際,這本毋寧更像是警示名言和拍案驚奇。
––本書編輯
獨裁者在進化,民主的典範處於不確定性,甚至出現了退步。對全世界而言,當中國政經勢力向外部擴張、咻咻來襲時,我們更需要了解極權的思維方式、形態特質;它的變形記和偽裝術;它外在的強勢和內在的弱點。否則,人類會陷入短視和迷思,被經濟增長和高效率遮蔽住威權體制之惡,扭曲強化了它的合理性存在。
史達林、毛澤東式的極權社會早已煙消雲散,在一九九〇年代,西方人舉杯慶祝歷史的終結。然而事實上,極權體制早已變形、脫變為威權,甚至是軟性威權、好像包著天鵝絨的、貌似舒服柔軟的鐵欄,而且變得富有彈性和韌性。
對此一變化,許知遠進行了歷史的、比較的縱深剖析(其涉及案例包括日本、蘇聯、法國、英國、美國,知識分子的鴉片是對獨特性的迷戀、對專制的謳歌)。他發現,「中國此刻的經驗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獨特,在歷史中的很多時刻,我們都曾公開讚揚邪惡的力量,漠視個人的自由與尊嚴。中國正是最近的一個例證。」
1930年代,西方最頂尖的知識份子紛紛把人類的希望寄託在信奉共產主義的「新文明」––蘇聯身上。悲哀的是,紀德的呼籲淹沒在一片非理性的喧囂當中。比紀德早五個月抵達蘇聯的羅曼羅蘭,則決定把他的所見所聞塵封起來,他知道,人們要五十年後才能聽懂如此尖銳的逆耳之言。
大約同一時間,來自美國的李敦白(Sydney Rittenberg)一路心甘情願地跟隨毛澤東從事偉大的共產革命。政治迫害的無情、文化大革命的慘烈,甚至是冤屈的牢獄之災,都被他當作實踐理想的考驗。直到三十年後,他才認清現實,終於說出:「我從未真的想要待在中國……」但如今,他又以商業顧問的身份重返中國……
歷史不斷重演。未來學大師奈斯比與江澤民相談甚歡,寫了《中國大趨勢》;約書亞.拉莫在《北京共識》中信心滿滿的指出,「中國給其他國家開創了一條新路。」而《當中國統治世界》的英國作者,則宣稱一種新的文明即將到來––那正是1930年代法國知識分子對蘇聯的評語。然而,這一進程並未調整方向,而一路延燒,演化為媒體對習近平中國夢的讚譽和中國式富強終將抵達的肯定。
我們不禁好奇,極權的誘惑為何如此強大?人類為了這個覺醒,將付出多大代價?
批判、檢討中國現狀的作品汗牛充棟,許知遠卻另闢蹊徑,從文化史與心理層面的角度來看,為什麼理當是最睿智、最公正客觀的知識份子也常常被一個顯然是問題叢生的極權體制所迷惑顛倒。人類常常在巨大的歷史洪流與意識型態鬥爭中迷失自己,只看到表面繁榮和短期的美好。本書刺破了美麗新世界的虛幻泡沫,引領讀者看到穿上新衣的1984。
本書特色
1.本書曾在2010年出版,本次推出全新版本,恰逢中國因素對港台造成強大壓力和衝擊。這一背景和時機,使得本書分外有意義。
2.新版文字作了大幅修訂,增加了對近幾年、尤其是習近平執政後的觀察,把歷史的維度、現實的觀察、以及港台的困境,結合一起做了深刻的分析。
团员证 豆瓣 Goodreads
4.4 (14 个评分) 作者: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由封面、内芯和团费收缴卡组成。封面为墨绿色,象征着青春和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封面上方印有红色烫金团徽,象征着共青团是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团员证内容包括:团员自然情况、团籍注册、团的组织关系接转、团员荣誉记载、超龄团员、备注等。
伶人往事 豆瓣
作者: 章诒和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 10
艺人,是奇特的一群,在创造灿烂的同时,也陷入卑贱。他们的种种表情和眼神都是与时代遭遇的直接反应。时代的潮汐、政治的清浊,将其托起或吞没。但有一种专属于他们的姿态与精神,保持并贯通始终。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去践履粉墨一生的意义和使命。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仅此一点,就令人动容。 本书记录了八位伶人:尚小云、言慧珠、杨宝忠、叶盛兰、叶盛长、奚啸伯、马连良和程砚秋的感人事迹,反映伶人在种种政治运动中的坎坷遭遇和他们高贵的品格。这书是记录性的,是写给不看戏的人看,故着墨之处在于人,而非艺。
遇罗克遗作与回忆 豆瓣
作者: 遇罗克 译者: 徐晓 / 丁东 Zhongguo wen lian chu ban she 1999 - 1
1966年7月至9月,正当“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对联风行之际,25岁的北京徒工遇罗克,为了向社会公开其独立思考和向血统论发起挑战,伏案写下了著名的《出身论》等文章。30年岁月并没有封尘遇罗克思想的光华。
该书收集了现存遇罗克大部分遗作,重读其论著,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在温和的言词后对平等的竭诚追求。
遇罗克之所以能够“举世皆浊我独清”,与他被剥夺上大学机会,但仍在社会大学学习,并研读大量哲学、历史书籍有关。本书的回忆文章,再现了遇罗克在疯狂的年代中的觉醒之路、抗争之路。
尋找家園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5 (18 个评分) 作者: 高爾泰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09 - 11
風物依舊,新世界不新,好像舊世界的延伸,只是沒有了家。——高爾泰
一個理想主義者對尊嚴、美學與自由的追求
美學名家高爾泰生死歌哭之作
2007年獲北京當代漢語研究所「當代漢語貢獻獎」
被譽為當代散文最美的收穫之一
你很久沒有看見這樣一部作品了。文字可以如此簡單又無比優雅,情感可以如此清簡又無比飽滿。原來故事可以這樣講,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看,不用吶喊,不用悲泣,卻讓你懂得!從內心裡真正懂得。
本書共三卷。
第一卷【夢裡家山】,從一個孩子的眼睛,看一個角落裡的一段歷史。江南小城,抗戰逃難,深山小村,戰後還鄉,政權易手,「土地改革」、「鎮反運動」……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安排他外出上學。孩子在外想家,故園家破人亡。
第二卷【流沙墜簡】,寫一個大學生在「肅反運動」中,因「思想問題」被審查,畢業後分配西北,被打成右派,送往戈壁灘上一個關押著三千多人的右派集中營「勞動教養」。不到三年,已有兩千多人死亡。他偶然倖存,得以回到社會,成家立業。文革中又被揪舉,再次家破人亡。
第三卷【天蒼地茫】,寫「新時期」一個獨立知識分子的命運。「平反」、「歸隊」以後,因違反「四項基本原則」,被「清除清神污染」,禁止教書和出書。後來又被國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稱號。再後來又以「反革命宣傳」被捕入獄,出獄後逃出中國。
高爾泰說:「除了活著,還有更多。更多之一,是意義的追尋。」又說「在這資訊滔滔,文字滾滾,每天的印刷品像潮水一樣漫過市場貨架爆滿的日子裡,我一再囑咐自己,要寫得慢些,再慢些。少些,再少些。」他的文字清麗,飽滿而沉重,書中有控訴、有寬容,也有對現實的詰問與超越歷史的思考,使人看見潔白底下的黑暗,以及黑暗底下真正的潔白。面對歷史與過往,高爾泰選擇了寬恕,但對於現世,他卻以剛直的秉性,發出了「絕不妥協」的強音!
采访 (2014) IMDb TMDB 豆瓣 Min reol 维基数据
The Interview
6.3 (356 个评分) 导演: Evan Goldberg / Seth Rogen 演员: James Franco / Seth Rogen
其它标题: The Interview / 刺杀金正恩
戴夫·斯盖拉克和好基友亚伦是某八卦脱口秀的主持人和制作人,虽然收视率节节攀升,但是新闻记者出身的亚伦还是希望能在正统的领域内大有作为。与此同时,北朝鲜统治着金正恩号称要用核武器轰炸美国西海岸,朝美两国关系瞬间跌至冰点,剑拔弩张。而戴夫则突发奇想,要面对面采访这个世人眼里如同恶魔一般的独裁者。当两人还未动身之际,CIA探员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他们在采访期间伺机刺杀金正恩。几个回合下来,不靠谱的戴夫和亚伦答应了这个危险的任务。他们总算来到神秘的朝鲜,可是突发状况却接二连三出现……
垃圾围城 (2010)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垃圾围城
9.0 (21 个评分) 导演: 王久良
其它标题: Beijing Besieged by Waste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王久良通过对北京周边几百座垃圾场的走访与调查,最后用朴素与真实的影像向我们呈现了垃圾包围北京的严重态势。这些令人震惊的影像,让我们得以具体知晓垃圾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伤害与威胁。在本次展览中,王久良《垃圾围城》的全部摄影作品,以及同名纪录电影将全面展示。一些新公示的影像中所揭示的新的深刻问题,期待能持续地引起社会公众的正视。那就是——垃圾之前的资本主义商业消费生产以及因之所带来的我们的生活观问题。
事实上,通过前段时间媒体对部分作品的传播,已经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的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并亦卓见成效。作为摄影参与社会变革的成功范本,《垃圾围城》显示了作为艺术之外的现实意义。在展览开幕期间,我们将就摄影在当今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同诸多学者展开积极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