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杨照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 - 11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3册《从列国到帝国》中,你会看到:
春秋时代自杀行为很普遍,有一种精神,就是认为有很多准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春秋注重人伦关系,讲究仪式感,而战国更注重国家关系,只剩下利益的博弈;
楚国是商文化与南方本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异类国度,盛产“狂人”,思想自由不羁;
儒家发展到荀子之后与法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至于荀子的两个杰出学生竟然都是法家;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在后世两千多年里一直被忽视的派别,直到清朝考据学兴起才重见天日;
汉朝的成立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那么多贵族竟然围绕在一个普通的亭长身边帮他打天下……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陆续推出——
第一辑“先秦”,中国文明的奠基,2018年10—12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第二辑“汉唐”,两大帝国的运作,2019年1—4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第三辑“宋元”,中国文化的新活力,2019年5—7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第四辑“明清”,帝国的挑战和变革,2019年8—10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
【编辑推荐】
新材料,新成果,新写法
讲给普通大众的130堂中国历史课,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
1.这套中国历史,作者已经在台北完整讲过两次,分别用了5年,影响了两代学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时间整理成文字,讲透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演进。
这是一套专注“讲透中国历史”的中国通史。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拨开层层迷雾,回归中国历史的常识,历史不只是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也不只是刀光剑影和王朝更替,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历史运作逻辑和丰富的细节。
2.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中国通史。
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史,其实多半是50年前的老书,50年来,有无数新的考古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却被束之高阁,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关于中国历史,我们永远缺一套新的通史,把学术界的新成果、新发现,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讲给大家。活在今天,我们要读今天的人,用今天的新视角写的中国历史。
3.一套当代学者讲给今天普通读者的中国历史。
这是一套从史前时代讲到清代结束的通史,它没有吕思勉、翦伯赞、范文澜的中国史那么学术,也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那么戏说;这套中国史用既正儿八经、又简洁愉悦地方式,讲出了干货满满的新知识、新见解,就像《秦谜》《历史的温度》那样讲述有情感、有思想的历史。
4.这套中国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新”。
作者说,“我会比较强调跟传统说法不一样的部分,而如果传统说法在这一百年中没有被挑战或被推翻,我就不讲了”。它吸收了专家学者的严肃认真,却没有学院的刻板僵硬;它采用了轻松幽默的讲解方法,却不是没有节操的搞笑和插科打诨;它主要不是讲哪一年发生了哪件事,也不是繁琐考证一个新历史知识,而是告诉我们历史演进的脉络,寻找历史运作的逻辑,启发我们新的认知。
 使用新材料,让我们比司马迁更懂先秦,比司马光更懂唐宋。
因为我们看到了连那个时代的人都没看到过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献、居延汉简,还有马王堆的帛书。
 广泛吸收新成果,我们发现原来学术的东西还可以这么好玩!
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开启的新史学革命,到今天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欧美汉学界的新成果。
 采用新写法,思维清奇、平易近人,从零开始,重新认识。
从头讲述,从零开始,重新认识,思想的厚重感、讲述的故事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浅,历史的现场感、破案的畅快感,应有尽有。
阳光普照 (2019) 豆瓣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IMDb TMDB
陽光普照
8.2 (1158 个评分) 导演: 钟孟宏 演员: 陈以文 / 柯淑勤
其它标题: 陽光普照 / A Sun
  平凡的一家人阿文(陈以文 饰)和琴姐(柯淑勤 饰)育有两个儿子,叛逆的小儿子阿和(巫建和 饰)与好友菜头(刘冠廷 饰)砍伤人进了少年辅育院,但阿和的女友小玉(吴岱凌 饰)却带着身孕来家里…琴姐不顾阿文反对,将小玉留下来照顾。此时,被砍伤者家属也来找阿文求取巨额赔偿,阿文受不了总是带来麻烦的小儿子,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资优生大儿子阿豪(许光汉 饰)身上,却不知道温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杨照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 - 11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2册《文明的基因》中,你会看到: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
周朝的王官学成了后世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源头;
天命观念、封建宗法制度、稳定的文字系统和天下观念,这都是周朝为中国留下的丰富遗产;
司马迁对老子这个人的记录是一笔糊涂账,有至少三个版本的“老子”在历史上流传下来,让人分不清楚……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陆续推出——
第一辑“先秦”,中国文明的奠基,2018年10—12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第二辑“汉唐”,两大帝国的运作,2019年1—4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第三辑“宋元”,中国文化的新活力,2019年5—7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第四辑“明清”,帝国的挑战和变革,2019年8—10月上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
【编辑推荐】
新材料,新成果,新写法
讲给普通大众的130堂中国历史课,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
1.这套中国历史,作者已经在台北完整讲过两次,分别用了5年,影响了两代学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时间整理成文字,讲透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演进。
这是一套专注“讲透中国历史”的中国通史。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拨开层层迷雾,回归中国历史的常识,历史不只是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也不只是刀光剑影和王朝更替,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历史运作逻辑和丰富的细节。
2.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中国通史。
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史,其实多半是50年前的老书,50年来,有无数新的考古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却被束之高阁,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关于中国历史,我们永远缺一套新的通史,把学术界的新成果、新发现,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讲给大家。活在今天,我们要读今天的人,用今天的新视角写的中国历史。
3.一套当代学者讲给今天普通读者的中国历史。
这是一套从史前时代讲到清代结束的通史,它没有吕思勉、翦伯赞、范文澜的中国史那么学术,也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那么戏说;这套中国史用既正儿八经、又简洁愉悦地方式,讲出了干货满满的新知识、新见解,就像《秦谜》《历史的温度》那样讲述有情感、有思想的历史。
4.这套中国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新”。
作者说,“我会比较强调跟传统说法不一样的部分,而如果传统说法在这一百年中没有被挑战或被推翻,我就不讲了”。它吸收了专家学者的严肃认真,却没有学院的刻板僵硬;它采用了轻松幽默的讲解方法,却不是没有节操的搞笑和插科打诨;它主要不是讲哪一年发生了哪件事,也不是繁琐考证一个新历史知识,而是告诉我们历史演进的脉络,寻找历史运作的逻辑,启发我们新的认知。
 使用新材料,让我们比司马迁更懂先秦,比司马光更懂唐宋。
因为我们看到了连那个时代的人都没看到过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献、居延汉简,还有马王堆的帛书。
 广泛吸收新成果,我们发现原来学术的东西还可以这么好玩!
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开启的新史学革命,到今天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欧美汉学界的新成果。
 采用新写法,思维清奇、平易近人,从零开始,重新认识。
从头讲述,从零开始,重新认识,思想的厚重感、讲述的故事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浅,历史的现场感、破案的畅快感,应有尽有。
真實的叩問 豆瓣
作者: 郭力昕 麥田 2014 - 10
「這樣的紀錄片,無論無心或有意,效果上大力維護了環境政治現狀的穩定結構與不被挑戰。政客與資本家們歡迎這樣不痛不癢的紀錄片,因此地方政府與資本家爭相贊助、投資,列隊集體觀賞,還要變成中小學生教材……」
【本書特色】
從羅興階、吳乙峰,一直到齊柏林憑著《看見台灣》一片紅遍大街小巷,台灣在過去已有許多傑出的紀錄片導演以透過鏡頭的方式來關懷、探索這片土地。然而,細察這些傑出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有一個台灣的紀錄片往往遺漏了國外紀錄片經常承擔起的責任與義務:對政治問題的探索與批判。
素以影像與媒體分析批判聞名的政大廣電系老師郭力昕,在累積了對台灣紀錄片多年的觀察之後,將他對台灣電影工業的期許與針砭化為26篇篇精彩的文章,分從理論與個案的角度來探討台灣紀錄片的未來。
【名人推薦】
推薦序作者
◎王派彰(策展人、任職於公共電視「紀錄觀點」)
◎吳永毅(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
掛名推薦
◎井迎瑞(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教授 / 2014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
◎李惠仁(紀錄片導演 / 2014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及百萬首獎得主)
◎李道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主任)
◎沈可尚(紀錄片導演 / 2013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得主)
◎邱貴芬(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張照堂(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教授)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兼視覺學院視覺藝術研創中心主任)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 豆瓣
9.0 (14 个评分) 作者: 杨照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 - 10
【编辑推荐】
新材料,新成果,新写法
讲给普通大众的130堂中国历史课,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
-----------------
1.这套中国历史,作者已经在台北完整讲过两次,分别用了5年,影响了两代学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时间整理成文字,讲透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演进。
这是一套专注“讲透中国历史”的中国通史。寻找被忽略的历史逻辑,拨开层层迷雾,回归中国历史的常识,历史不只是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也不只是刀光剑影和王朝更替,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历史运作逻辑和丰富的细节。
-----------------
2.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中国通史。
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史,其实多半是50年前的老书,50年来,有无数新的考古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却被束之高阁,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关于中国历史,我们永远缺一套新的通史,把学术界的新成果、新发现,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讲给大家。活在今天,我们要读今天的人,用今天的新视角写的中国历史。
-----------------
3.一套当代学者讲给今天普通读者的中国历史。
这是一套从史前时代讲到清代结束的通史,它没有吕思勉、翦伯赞、范文澜的中国史那么学术,也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那么戏说;这套中国史用既正儿八经、又简洁愉悦地方式,讲出了干货满满的新知识、新见解,就像《秦谜》《历史的温度》那样讲述有情感、有思想的历史。
-----------------
4.这套中国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新”。
作者说,“我会比较强调跟传统说法不一样的部分,而如果传统说法在这一百年中没有被挑战或被推翻,我就不讲了”。它吸收了专家学者的严肃认真,却没有学院的刻板僵硬;它采用了轻松幽默的讲解方法,却不是没有节操的搞笑和插科打诨;它主要不是讲哪一年发生了哪件事,也不是繁琐考证一个新历史知识,而是告诉我们历史演进的脉络,寻找历史运作的逻辑,启发我们新的认知。
 使用新材料,让我们比司马迁更懂先秦,比司马光更懂唐宋。
因为我们看到了连那个时代的人都没看到过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献、居延汉简,还有马王堆的帛书。
 广泛吸收新成果,我们发现原来学术的东西还可以这么好玩!
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开启的新史学革命,到今天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欧美汉学界的新成果。
 采用新写法,思维清奇、平易近人,从零开始,重新认识。
从头讲述,从零开始,重新认识,思想的厚重感、讲述的故事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浅,历史的现场感、破案的畅快感,应有尽有。
------------------------------------------
【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1册《中国是怎么出现的》中,你会看到:
 中国历史,如何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讲起;
 如果没有近百年的考古发掘,我们对上古中国的认识就不全面;
 陶器、墓葬、青铜器、聚落都会说话,那是真实的历史声音,有时候比历史文献更真实;
 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让我们比古人更加了解先秦;
 大多数甲骨文字至今不能识别,是因为它们不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 夏商周是同时存在、兴起于不同地域、先后成为共主的三个强大部族;
 商朝的特点是爱喝酒和迷信,在后世士大夫心目中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
 中国之所为中国,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文字……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18-2019年陆续推出——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
鲸落 (2019) 豆瓣
导演: 李洪 演员: 林辉瑝 / 杜妍
其它标题: 大鲸鲸 / 鲨掉
今年夏天,智凯不只高中毕业,还被医生宣布即将从人生毕业。对,癌症末期。三个月之后,智凯再也无法与他从小喜欢的青梅竹马麦子,一起面对本该到来的美好未来,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即将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智凯该如何证明自己存在过?该如何选择面对,最终,他选择将他唯一仅剩的养分留给这个世界......
寄居蟹的诺亚方舟 (2016) 豆瓣
寄居蟹的諾亞方舟
导演: 李惠仁
其它标题: 寄居蟹的諾亞方舟
如果,棲身在「諾亞方舟」的旅客,是延續生命的菁英,那麼位在新北市八里華富山「愛心教養院」這艘大船,則是收容了一群被擠壓到生命邊緣的孩子。如同寄居蟹以螺殼為寄體負殼爬行,他們透過「輔助器具」完成了移動的夢想。23歲的孜維帶我們看見他生命當中最特別的一個夏天。那個季節,有驚險的出國比賽、微甜的戀愛心情,還有淡淡的離別愁緒。重度肌肉萎縮的孜維和他的朋友們讓我們明白,他們的世界不是只有冰冷的天花板,還有繽紛跳躍的色彩。
由於身體殘缺的限制以及社會異樣的眼光,大部分的時間,寄居蟹們必須把他們的慾望和感情禁閉起來,不過他們的笑聲直接清朗,哭聲和歌聲更是無比嘹亮,寄居蟹們的喜怒哀樂中,雖埋伏了分離的因子,但他們卻不時用搞笑的言語或是成熟的哲思來為自己補充勇氣。當「諾亞方舟」裡頭的寄居蟹們開始在自由移動,你是否也得到了能量與救贖?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2007)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7.1 (63 个评分) 导演: 钮承泽 演员: 钮承泽 / 张钧甯
其它标题: What on Earth Have I Done Wrong?! / What On Earth Have I Done Wrong?!
本片是一部mocumentary(伪纪录片),受访嘉宾包括台湾立委邱毅,知名艺人蔡康永、小S、Ella等。
因主演台湾新电影《小毕的故事》、《风柜来的人》等被观众认识,执导偶像剧《求婚事务所》、《吐司男之吻》等被观众熟悉的豆子(钮承泽)就“是否幸福”街头随访台湾民众,众人皆摇头,随后他与“哈拉之友”陈希圣(杨德昌《一一》等电影的制片人)、冯家瑞(台湾偶像剧之父)等聊起台湾包括传媒在内的种种混乱现状,认为皆是政治的怪力乱神所致,越讨论越兴奋,拍一部mocumentary的念头蹦了出来。
拍片计划如下:摄影机记录下以施明德作后台的演员拔下立委邱毅的假发、男主角在总统府前自焚、开车直撞总统府等的过程,让观众误以为这些事没经过设计,看会引发怎样的反应。在台湾惹怒民众的陈水扁有被人称作“鸭肉扁”,因为他的名字发音与台北一家位于武昌街与中华路转角处的“鸭肉扁”店名相通,民众如此称呼有可随吃随骂的意思,片名因之定为《情非得已之武昌街起义》,很烂俗又很革命。紧接,陈希圣答应做了制片人,由豆子公司的职员组成的新剧组正式成立,而拿到国片辅导金的批文(钮承泽的确以该计划在2005年拿到过350万的国片辅导金)之后,便是豆子和陈希圣四处找投资、演员等事宜。
不料开拍即噩梦:男主角屈中恒一听拍摄计划并且需要自己融资,当即逃之夭夭;公司户头空空……豆子为了找到投资好让影片如期拍摄,做了诸多令他回想起便懊悔不已的事,过程中台湾电影业不景气导致的电影人的尴尬求生一览无遗。而与某女演员“车震”一事被媒体广播后,他与宁宁(张钧宁)本身存有问题的夫妻关系更是几乎崩溃,加上无法释怀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与母亲有关的往事,他的人生似乎在一瞬间步入万劫不复之境。
恐怖分子 (198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恐怖分子
9.1 (540 个评分) 导演: 杨德昌 演员: 缪骞人 / 李立群
其它标题: The Terrorizers / Terrorizers
老顾(顾宝明 饰)率领警察捣毁了一个贼窝,唯一跳窗逃走的女孩淑安(王安 饰)腿骨折断,被路过的男孩小强(马邵君 饰)送去医院。淑安返家后,被母亲关在家中,无聊时四处打电话恶作剧,其中一个电话打给了一个叫周郁芳(缪骞人 饰)的女人。她假冒是周的丈夫在外面的女友,怀孕了要她出来谈判。周郁芬嫁给李立中(李立群 饰)已经有七年,丈夫是个安分守己的男人,在一家医院工作。结婚后她辞了工作,在家写作。匿名电话深深刺激了周郁芬,她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旧情人沈维彬(金士杰 饰)的出现也给了她希望,于是她暂时离开李立中,小说也获了奖。分居使得李立中十分苦恼,后来他得知妻子离去只是因为一个电话,急于解释但并不奏效,最后铤而走险……
光阴的故事 (198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光陰的故事
7.1 (169 个评分) 导演: 杨德昌 / 柯一正 演员: 张艾嘉 / 石安妮
其它标题: 光陰的故事 / In Our Time
该片被誉为台湾“新电影”的开山之作。
四位导演拍摄的四段故事构成了童年(小学)、少年(中学)、青年(大学)、成年(社会)四个人生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梦幻世界的快乐和现实世界的烦恼,只是随着年岁增长,两者比例会有改变。
童年因某个好伙伴的离去而忧伤的小朋友(《小龙人》),成人结婚后的烦恼,可能会是因钥匙丢在房里只能穿着短裤在外面晃动(《报上名来》)。而青春期时被帅气强壮的大学生房客吸引了目光的女孩(《指望》),进了大学未尝不会变成另一种模样(《跳蛙》)——人生充满多种可能,阶段的人生也没有好坏之分,只过就好。
幸福定格 (2018) 豆瓣
5.3 (6 个评分) 导演: 沈可尚 / 卢元奇 演员: 杨世飞 / 张乐会
其它标题: Double Happiness Limited / LOVE Talk
爱,可能更来自真正的对话。沈可尚耗时七年,记录到主要角色从相恋、结婚、生子的生命过程。本片呈现八对夫妻生活对话,他们开诚布公、质问对方日常生活中不会触及的话题。从为什么要与对方结婚到不再有激情的婚姻生活;是否厌倦对方到一触及发的婆媳问题;还有关于性、关于生孩子、关于受不了对方的点点滴滴……中国大陆的小夫妻阿飞与乐会,在打工的地方认识、相爱、结婚,通过质朴的对话,看到大陆年轻一代农民工的婚恋观念;台湾的白领年轻夫妻勇诚与薇之,展现了城市夫妻对婚姻的期待与妥协;另外还有教授、小吃店老板、白领职员、艺术工作者、创业家、家庭主妇等,他们之间最真实的对谈,带领观众反思自身对婚姻与幸福的定义。
野火集 豆瓣 Goodreads
野火集
8.2 (8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時報文化 2005 - 6
1984年,野火集專欄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刊出,作者龍應台當年只是個投書的女子,文章刊出後,回應不斷,在那個沒有網路沒有電郵、電視只有三台、電台只有公營、報禁未開的戒嚴年代,「野火」的影響力靠口傳、靠影印、靠大字報,也正因此,1985年「野火」成書上市,短短二十一天再版二十四次,四個月後馬上要破十萬本的大關,讓「野火」成了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 那正是熱切希望突破現狀、衝撞權威的八0年代。奮不顧身、理想閃爍著光采的野火時代,二十年後看來,那也是充滿了台灣命運的種種契機的時代。
一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的個人投書會演變成一股燎原野火,一個學英美文學批評的女子,成了推動社會說真話的能量來源!「野火」之後不久,台灣經歷了開放黨禁報禁、解嚴、政治強人過世、民意代表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台灣宛然脫胎換骨的青春期男女,經歷著關鍵的二十年。《野火集》二十周年紀念版便是台灣社會不分藍綠充滿熱情的青春的記憶,這場「時代的刻痕」,有著更多豐富的故事,每一篇《野火集》的文字背後,有著說不完風聲鶴唳的時代痕跡,本書整理出龍應台當年精采文章及其幕後種種,並增加了海內外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位華人(柏楊、余秋雨等)為他們所共同見證的台灣青春時期留下文字,共同推薦。
野火集 豆瓣
8.6 (60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5
历史从来没有终结这回事,它有体温,有呼吸……从“1984”开始,龙应台以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点燃“野火”,接着,《生了梅毒的母亲》、《幼稚园大学》、《奥威尔的台湾?》等一篇篇炽烈文字便以燎原之势,迅速波及台湾、香港、大陆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形成余光中所说的“龙卷风”。“野火”所烧的,“不但是戒严体制下各种管制的办法和心态,更是每个人在具体生活中对自己的无能”。30年来,《野火集》历久弥新,已成华人世界人人捧读的经典。
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吗?龙应台说,写了《野火集》的代价大概是:这一辈子不会有人请我“学而优则仕”出来作官了。1980年代“野火”出版之后,正在哺乳1岁婴儿的龙应台第一次公开演讲——我们这一代人所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过是寄望我们的下一代将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在原“二十周年纪念版”基础上,新增加一辑“野火在大陆”。全书收录初版《野火集》21篇文章和《野火集外集》6篇文章,以及龙应台的3篇回顾与省思的序文,还有余光中、柏杨、林达、余秋雨、龚鹏程、马家辉、杨照等人的评论文章。新增内容,包括龙应台2010年以来在大陆的两次公开演讲完整稿、三篇思想“对话”和一篇“官员龙应台”特写。
沙中房间 (2017) 豆瓣
La Camera Insabbiata
导演: Laurie Anderson / 黄心健
其它标题: La Camera Insabbiata / Chalkroom
《沙中房间》是由美国艺术家安德森和中国台湾艺术家黄心健所共同合作的虚拟现实互动作品,并在第74届威尼斯影展VR竞赛片单元中,成功摘下了“最佳VR体验奖”。其中的巨大黑板是一个象征人类记忆的符号,虽然可以不断地擦拭覆写,但旧有的记忆却残留不去。无数的巨型黑板建构了浩瀚的虚拟空间,犹如巨大的记忆迷宫;观众随着安德森的声音引进入梦幻般的世界,在虚拟现实中自由飞行。作品包含了八个不同的房间,其中粉尘之房中有如同星云旋转的文字银河;声之房中参与者的话语或歌唱会转化成雕塑。这些独特的房间将抽象符号转化为具象、可与之互动的实体,让观众身在其中,探索文字与记忆的连结。
大佛普拉斯 (2017) 维基数据 TMDB 豆瓣 IMDb
大佛普拉斯
8.7 (1564 个评分) 导演: 黄信尧 演员: 庄益增 / 陈竹昇
其它标题: The Great Buddha+ / The Great Buddha +
菜埔(庄益增 饰)是一家雕塑厂的夜间保安,家中有一位重病的老母亲需要照顾。肚财(陈竹昇 饰)是菜埔唯一的朋友,菜埔经常在值夜班的时候把肚财叫过来和他作伴。一天,两人突发奇想决定看一看菜埔的老板黄启文(戴立忍 饰)的行车记录仪里记录了哪些影像,希望向来风流的老板能够贡献出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解两个独身男人内心里的寂寞之苦。
行车记录仪所记录的影像果然没有让菜埔和肚财失望,但与此同时,两人也发现了黄启文的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实际上,菜埔和肚财的一举一动皆没有逃过黄启文的眼睛,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他决定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
面包情人 (2011) 豆瓣
麵包情人
导演: 李靖惠
其它标题: 麵包情人 / Money and Honey
《面包情人》自1998年开始拍摄,以在台北市安养院工作的菲律宾看护为拍摄对象,一方面探索女性外籍劳工离乡来台工作,面对生存、贫穷、梦想、亲情、乡愁与欲望等多重难题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试图揭示台湾社会所忽略的老人安养议题。该片的所有动画与国际版海报,皆出自视觉传达系学生之手。影片历时13年,耗资千万进行跨国拍摄,不仅获选为“2011台湾国际女性影展”开幕影片,更入围第十六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垃圾人 (2010) 豆瓣
Trashy Treasure
5.7 (6 个评分) 导演: 李玮训
其它标题: Trashy Treasure
「垃圾」一詞是相對的,但是多數人對垃圾的定義是絕對且刻板的,而「垃圾人」這種人的定義,也是相對的,相對於人類避垃圾而不見即謂之消失的鴕鳥心理。影片以活潑可愛的調性,將兩位主角遊走在城市之間如何看待垃圾的特殊觀點帶出,進而連結兩人對垃圾之情與家人之間的微妙關係。
“Trash” could be so relative that most people have stereotyped definitions about rubbish. For some people, trash could be somehow treasurable. As a production designer for short films, I started to observe trash in the cities and collected them as my own properties for those low-budge films.
获奖情况:
2012年 入圍第九屆韓國首爾綠色電影節
2010年 入圍香港亞洲電影節入圍紀錄片新世代單元
十二夜 (2013) 豆瓣
8.4 (5 个评分) 导演: Raye
其它标题: 十二夜:那些人类教我们的事 / Twelve Nights
九把刀首次監製的電影,与演员隋棠兼任出品人。
一個叫Raye的女新導演拍的一部推廣「以領養代替購買」的精神,去幫助處境可憐的流浪狗的影片。
之所以這支影片叫「十二夜」,是因為在台湾每一隻狗被捕捉進收容所後,法律保障這些狗狗有十二天的時間等待原主人找回、或被新主人領養,過了十二天,就會被安樂死。
很不幸,許多狗狗根本捱不過這十二天,因為在收容所裡極端殘酷的環境根本不允許。
本片記錄了許多狗狗被捕捉到收容所驚慌失措的那一刻,直到他們離開收容所的最後一刻……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離開。
九把刀:「十二夜」影片救援計畫,希望你成為我們的天使!
日常对话 (201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日常對話
8.3 (178 个评分) 导演: 黄惠侦 演员: 黄惠侦
其它标题: 日常對話 / Small Talk
每天早上,我的母亲总是先于我醒来,她会先准备好我的午餐,然后出门。
每天傍晚,我的母亲会在外面吃过晚餐之后才回家,静静地梳洗完毕后就又回到属于她的房间,打开收音机关上房门,在晚上九点睡去。
我们生活在相同的空间里,但几十年来,我们就像是同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唯一的交集是她为我准备的吃食,我们之间没有嘘寒问暖、没有母女间的心里话、没有“我爱你”。
当我注视着她,我知道在那震耳欲聋的沉默之下,藏着让她难以面对、无法言说的秘密。我知道在紧闭的双唇背后,是令她窒息且摆脱不去的耻辱。
这天,我终于鼓起勇气与她开启对话,但我真的准备去好面对她将给出的答案了吗?
我们又是否都能够好好面对那些已经被埋藏许久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