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摩尔
大家伙 (1997) 豆瓣
The Big One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迈克尔·摩尔 / Elaine Bly
其它标题: The Big One
The Big One 是其在全国巡游售书过程中记录了90年代中期各大公司“因势利导”大批移血汗作坊至第三世界国家、强性削减对本国劳工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民不聊生社会危情。影片中,耐克公司总裁Philip Knight 满怀信心的主动发出接受摩尔采访的邀请-----大出摩尔本人意外地成了他此生“闹事”以来正式面谈的第一位大公司CEO。如人心所向,记录的影像与摩尔先生的灵智表现使得一直是被认为一代体育用品天骄的Knight 总裁相形见绌,顾左右却无法言它,犹豫应付中被无情的撕去虚伪假面。
华氏11/9 (2018)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Fahrenheit 11/9
7.7 (20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迈克尔·摩尔 / 唐纳德·特朗普
其它标题: Fahrenheit 11/9 / 华氏119
曾拍摄过《华氏911》的金棕榈得主迈克尔·摩尔将执导川普纪录片《华氏119》。片名取材于川普当选总统那天的日期——2016年11月9日。
深入川普之地 (2016) 豆瓣
Michael Moore in TrumpLand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迈克尔·摩尔 /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
其它标题: Michael Moore in TrumpLand
Oscar-winning filmmaker Michael Moore dives right into hostile territory with his daring and hilarious one-man show, deep in the heart of TrumpLand in the weeks before the 2016 election.
2016美国总统选战正酣之际,迈克摩尔带着他的个人秀深入最支持特朗普的地区进行表演,并记录下了整个过程。
摩尔之前就 “警告大家特朗普有可能获胜”。早前,他就向公众宣布自己在十月份会有大动作,并且在 Facebook 上说自己要去俄亥俄威明顿市的一个 “共和党小城” 演出,“那里有25000个注册选民,却只有500个民主党人。”
说到拍片的目的,他说:“我就是想问问这些选民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并且为这场有史以来最疯狂的选举做一场更加疯狂的演出。”——《VICE中国》报道
接着侵略哪儿 (201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Where to Invade Next
7.3 (22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Krista Kiuru / 迈克尔·摩尔
其它标题: Where to Invade Next / 美猪出城(港)
麦可.摩尔(Michael Moore)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这次他要「侵占」他国,在比美国福利优渥的领土上插旗示威,藉此展开一场奇特又讽刺的文化之旅。曾拍摄《罗杰与我》、《华氏911》,多次创下美国纪录片票房最高纪录的导演麦可.摩尔最新话题之作。
本纪录片已获芝加哥、汉普顿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有望角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片提名。
医疗内幕 (200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Sicko
8.5 (58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迈克尔·摩尔 / Tucker Albrizzi
其它标题: Sicko / 健保真要命(台)
一向作风犀利的美国纪录片导演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 饰)此次将矛头对准美国引以为豪的医疗保险体制,他采访了因无医保饱受伤病折磨的美国民众,揭露了美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黑幕,对美国负责药品审批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负责监督医疗保健行业的国会议员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通过大量个案以及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甚至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比,向观者展示了所谓完善的美国医疗保健行业当前存在的种种弊端。
本片荣获美国电影电视剪接师协会最佳纪录片剪辑奖、2008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2007芝加哥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2007拉斯韦加斯电影评论组织奖最佳纪录片奖、2008纽约电影评论圈奖最佳纪录片奖等,并与导演之前两部作品《克伦拜恩的保龄》、《华氏911》并称为“高调三部曲”。
罗杰和我 (1989)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Roger & Me
7.4 (8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迈克尔·摩尔 / James Blanchard
其它标题: Roger & Me / 大亨与我
这部《罗杰和我》是Moore在89年拍的,那时候他老家密执安州的FLINT镇,因为通用汽车公司大幅裁员而全面衰败,他拍这个片子不是为了拯救他们镇,而是拿来质问大企业,用事实撕开他们的正人君子的假象。罗杰是Roger Smith,当时通用汽车的大头头。
一部非常成功的记录片,非常流畅,不像别的片子,你可以随时按下“暂停”去接个电话或者把烧开水的灶关了。这种一气呵成的节奏,让人觉得片子一点儿也不烦闷,看得很有情绪。
Moore一直在找罗杰,但是罗杰根本就不给他机会见着、其实也根本不在乎他,于是全片就一直在Moore的“追访罗杰”的情节下被贯穿起来。虽然他最后终于在某次活动里终于让罗杰曝了光,对方还是没有说出来啥,但是这已经足够了。
另外两个连贯全片的人物,一个是负责EVICTION的政府代理人,另一个是普通的养家畜为生的下岗女工。EVICTION这份工作,以前在一部荷兰电影《CHARACTER》里面见过,像我们在红旗下长大的都难以想象的职业,就是把拖欠房租的家庭,从房子里“逐出”。听起来像两三百年前工业革命那年头的事儿吧?其实这活儿一直都存在着。那老兄一贯穿着风衣但是没法儿像发哥那么酷,是个有点儿臃肿的中年黑人,他不说什么狠话,只是事务性地安排下岗缴不出房租的人搬走。有的家人大吵大闹,他也是很低调地等人消气了再说一句,“你碰上了我算你的福气,起码还有个人和你讲理”。
在家里养家畜的那位女士,看起来还是非常成熟自立有爱心的,下岗以后除了一点儿有限的福利补贴,她就靠着这个生意过活。她养的兔子,既可以当宠物也可以作食用,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Moore刚开始去的时候她还有戒心,怕是来检查卫生的。后来几次就越来越乐意接受采访和拍摄。直到有一次,她表演了亲手杀死一只兔子,而且很利索地剥了皮,而一分钟之前,她还在把这只兔子抱在怀里嬉戏。
记录片不一定是客观的,就像这一部。Moore对通用肯定有个人恩怨,他用不着掩饰这个。他要做的事儿是,战术性地压抑自己的愤怒,用专业精神制作一部人们愿意看的悲剧性现实影片。我觉得他挺成功的。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200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Capitalism: A Love Story
8.1 (76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William Black / 吉米·卡特
其它标题: Capitalism: A Love Story / 资本主义:爱情故事
按照资本主义的理想化定义,在该社会体制下生活的人民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但现实究竟如何?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美国的土地上无数人因为丧失赎回权而被银行赶出家园;有的商人则与司法系统勾结兴建感化院,通过监禁犯错的少年大殓其财;还有的企业偷偷为员工投保,并待其死后赚其巨额赔偿金;而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之际,华尔街的银行则向政府请求高达7000亿美元的救济金,这笔钱的最终走向却无人得知。纪录片导演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再次拿起摄像机,试图揭穿政客和商人剥削民众、暴敛钱财的真实嘴脸……
本片荣获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小金狮奖。
科伦拜校园事件 (2002) IMDb 豆瓣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Bowling for Columbine
8.3 (45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Jacobo Arbenz / Mike Bradley
其它标题: Bowling for Columbine / 科伦拜恩的保龄
这部记录片拍摄的起因是美国哥伦比亚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纪录片人摩尔着眼于大屠杀的背景、环境以及公众对这个事件反应,深入到美国暴力事件的本质,把枪支作为一种符号来探讨美国自由和自我毁灭之间的联系与矛盾。
摩尔通过与南方公园作者Matt Stone、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Charlton Heston和音乐人Marilyn Manson等人的互动,逐步揭示出科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和美国高暴力犯罪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