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东 - 标记
镜中的孤独迷宫 豆瓣
8.4 (13 个评分) 作者: 范晔(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8 - 1
本书集中编选了一批拉美文学中尚未受到国人注意的精粹作品。
拉丁美洲说西班牙语的国家有十余个,加上说葡语的巴西,从殖民地巴洛克时期到“文学爆炸”,几个世纪的辉煌,名家名作灿若星河。这本书无意展现拉美文学史的全景,只希望为汉语读者提供机缘来邂逅拉美文学中些许尚鲜为人知的吉光片羽。其中选入的作家作品对国内读者虽较为生疏,但其已在文学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记,值得我们关注。
魔幻现实主义曾经为拉美文学赢得了空前的关注,但丰富多姿的拉美文学也不是一个标签所能涵盖。本选集就某种意义而言,也是在尝试向读者展现拉美文学于“魔幻”之先、“魔幻”之外的一些风景。
屋顶长的一棵树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曹寇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2
这是一本让你充满惊喜的小说集
本书由曹寇的十五个短篇小说组成。作者用零碎的方式描述了笔下那些杂碎人物的破碎生活。
无论是“我”、邱女士、王奎、乡镇流氓,还是“革命者”、新闻事件中的死者、棺材匠,他们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有短暂的青春、卑微的生活以及让人忧伤的欲望,这也许并非世界的全部真相,但你会发现,事实大抵如此。
《鞭炮齐鸣》中与死者的交谈,使一切都蒙上了死亡的黑纱;《都健在》中那些少年时代的朋友,他们各奔前程,都还活着,但也正在死亡。《王水中的二爷》中作者在向蒙昧致敬,向童年致敬,向与死亡和失踪同样属性的自由致敬。《青龙会老大要多凶有多凶》中乡镇流氓的诗性生活及其宿命。
与其说作者喋喋不休的是现实主义,不如说它们都是寓言。如果说寓言是严肃的,那么这次例外,这里只是一些有意思的小事情。
仲夏之死 豆瓣
真夏の死
8.4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2
文学颓唐趣味之健全写实性呈现,对宿命的忘却与饥渴的极限刻画
藐视日常生活的华丽手笔
三岛由纪夫自选短篇集
挚爱的人死后,留下的人可否获得救赎?!
用尽一切手法描绘人生切实主题之杰作
《仲夏之死》是作者创作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11个短篇小说。《仲夏之死》创作于1952年,是作者以在伊豆金井滨听说的真实故事为基础构思而成,描写有情人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场面,催人泪下。《烟草》是他的名篇佳作,得到过川端康成的推荐。作品描绘二战结束之 后日本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及日本国民走出战争阴影的心态。
2013年1月27日 已读
我不喜欢三岛由纪夫或是陈德文译本的文字风格。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有很奇怪的情节,(不知是否刻意)没控制住的节奏,详细而繁琐到令人倦怠的自然描写,以及有时完全不知所云的心理动态。
三岛由纪夫 小说 日本 短篇小说
豆瓣
Les choses: Une histoire des années soixante
8.7 (18 个评分) 作者: [法] 乔治·佩雷克 译者: 龚觅 新星出版社 2010 - 2
佩雷克的《物》是法国战后最优秀的”社会学”小说之一。1965年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当年的雷诺文学奖。这本书是对物质时代与消费的早期纪事,在描写60年代法国物质奢华的同时也对这一现实对人的影响进行了反思。作者对主人公与大众对于革命参与的对照也表现了当时人心的矛盾心理。
2013年1月27日 已读
经历一个学期商品社会及其影响的洗礼再看此书有点疲劳了,不过60年代就如此深刻地并依然戳中在商品中挣扎的小人物们真是很了不起。
小说 法国 社会学
顾随诗词讲记 豆瓣
9.8 (17 个评分) 作者: 顾随 译者: [加拿大] 叶嘉莹 / 吴之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9
《顾随诗词讲记》内容简介:叶嘉莹教授已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半生辗转流离,却仍然将当年听顾随先生讲课时的八本笔记随身携带,可见恩师对其人生学问之影响何其深广。此书虽名为讲记,看似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但诗歌妙理信手拈来,自见先生对诗歌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见。所有的诗词评述,都直逼性灵,或寥寥数语,点到即止,却让人顿悟其诗心、诗味;或如行云流水,出古人今,东引西联,务求将一家词作的精华妙义点至肺腑之中;或将人生与创作之感悟,以极幽默而练达的态度融人诗词之观感,务求以诚示人,以真问道,在先生看来,此为诗之根本,亦是为人之根本。
顾先生之讲诗,可说如同他所论之诗,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纯任自然,纵横开阖,了无窒碍,又如羚羊挂角,无痕迹可寻,只觉妙不可言。拍案惊奇之余,只盼仍能不断聆听悟道。
2013年1月15日 已读
读罢为顾先生的智慧、博学,以及评点诗词中体现出的高尚情操与品格而震撼、感动。若能听顾先生讲课当是人生一大幸事,而今但浮一大白。
中国 古典文学 可再读 文学评论 诗词
游戏的终结 豆瓣
Final del juego
8.6 (56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莫娅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5
拉美“文学爆炸”主将 幻想小说大师
胡利奥•科塔萨尔 经典短篇小说集
《游戏的终结》是科塔萨尔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故事延续了科塔萨尔早年的幻想小说特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致的封闭结构,先驱性的主题,梦魇般的离奇画面,以及对存在主义及人性的初步探讨。正如科塔萨尔所说:“我知道,这样的故事没有人用西班牙语写过,至少在我国是这样。我国有另一类故事,博尔赫斯的故事是令人赞叹的。但是我写的是另一种。”
2013年1月5日 已读
科塔萨尔绝壁是我一生的爱。这集子里面既有想象奇诡的,又有博尔赫斯爱写的硬汉式精巧结构的,还有格调幽暗令我(在睡前自己读的时候)恐惧的,而且最尾篇「游戏的终结」把我活生生虐哭了,好忧伤。跪求科塔萨尔其他所有集子。
拉美文学 短篇小说 短经典 胡里奥·科塔萨尔 阿根廷
Ways of Seeing 豆瓣
9.0 (1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伯格 Penguin 2008 - 9
How do we see the world around us? The Penguin on Design series includes the works of creative thinkers whose writings on art, design and the media have changed our vision forever.
"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 The child looks and recognizes before it can speak."
"But there is also another sense in which 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 It is seeing which establishes our place in the surrounding world; we explain that world with words, but word can never undo the fact that we are surrounded by it. The relation between what we see and what we know is never settled."
John Berger's Ways of Seeing is one of the most stimulating and influential books on art in any language. First published in 1972, it was based on the BBC television series about which the (London) Sunday Times critic commented: "This is an eye-opener in more ways than one: by concentrating on how we look at paintings... he will almost certainly change the way you look at pictures." By now he has.
巴黎的忧郁 豆瓣
Le spleen de paris
9.2 (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怀宇 新星出版社 2011
《巴黎的忧郁》中既有对肮脏、丑恶社会现实和世俗习气淋漓尽致的抨击和讽刺,也有对美的引人入胜的描绘和心向往之的渴求。该书在当年曾引起评论界极大非议,诗集被禁,波德莱尔还为此吃了官司。但流放中的雨果却对诗集大加赞赏,称它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
2013年1月1日 已读
我擦新星真是毁书不倦啊。译者不谈,这本书怎么可以做什么圆角途书馆?老子三次差点坐过站,因为不全神贯注地看真的很快就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啊。。我一定会找别的版本再读的!
散文诗 新星出版社 法国 波德莱尔
吹绉一池春水 豆瓣
《性文本》
6.8 (5 个评分) 作者: 迈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妖艳华丽生动诡谲的个人风格之集中体现。书中文章是迈克常年旅行与观影,对于饮食男女,以及男男与女女种种旖旎风景的心得见闻。迈克阅人阅色无数,又加上有一双慧眼,观察体贴入微,总在旁人容易忽略的生活角落中读出别样的风景,看似平常,但多是以前未所未闻。特别是出于同性恋视角的对于大千世界乃至男男关系的观察,犀利入骨的文笔之中包含着深刻的理解与谅解以及点滴的无奈与妥协,那些百转千回的惦念读来极其动人。
2012年12月26日 已读
问256页的书多久能看完?答曰,含一次蹲马桶的时间,一个10点起床的上午足矣,因为真。没。意。思。无非打打女性主义和酷儿理论的学术擦边球,以低劣的调侃手法谈论有奇怪港式译名的欧美影坛以及乱象丛生的小岛娱乐圈。我说这位迈克(先生?)不如去开个微博,每日开开低俗玩笑,间或扮扮港式臭公知,与廖伟棠之流打情骂俏做小资。祝你粉丝过千。
迈克 随笔 香港
紅樓服飾 豆瓣
作者: 李軍均 時報出版 2004 - 6
中國是衣冠大國,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正足以代表中國文明發展的歷史。中國的服飾工藝與禮儀,發展到曹雪芹創作《紅樓夢》之時,已達登峰造極的鼎盛點,因此書中所展現的各式各色、雍容華貴的衣著韻味與服飾百象,其品種之繁多、樣式之豐富,無不令人驚嘆,不僅傳神體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徵,也具體反映封建社會與貴族生活的真實風貌,讓人宛如進行了一場中國服飾文化的深度巡禮,真切感受服飾藝術的迷人魅力與內涵。
本書以《紅樓夢》眾多人物角色的衣冠服飾為切入點,介紹分成多采的紅樓服飾特色、用料與紋樣,並進一步剖析紅樓服飾與文學文化、情愛婚姻觀、性別意識、社會習俗制度、傳統文化與清代政治等不同領域的深刻連結,不僅是紅樓文學的延伸閱讀本,也是一部鮮活生動的中國服飾文化志。
2012年12月26日 已读
红楼梦业余爱好者极好的百科,资料翔实插图生动内容浅显易懂...我终于可以在读到“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的时候脑补出它的样子了好感动!缺点:1,作者文笔平平;2,每一节讲到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的时候有种高中历史书的既视感= =
掌故 文化 服饰 百科 红楼梦
五味 豆瓣 Goodreads
8.8 (38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4
汪曾祺既不是达官贵人,又不是商贾巨富,因此所食、所喜的多是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他谈萝卜、豆腐,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则津津有味,满嘴噙香。汪曾祺在《葵・薤》里说,自己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怡阿谁”时,尽管他“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想见汪曾祺老人也是多愁善感,性情中人,遇事有激情,有感动,有愤慨。
但汪曾祺并不止于见花流泪,感别伤心,而是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葵到底是什么物种,他从《毛诗品物图考》追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恰巧在武昌见到了古书中的葵―――冬苋菜,终于放下了一件心事,总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当然,汪曾祺的心思可不仅仅在考古,而自有深意,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一尝”,“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中国人讲究寓教于乐,汪曾祺也不例外,在其他几篇谈美食例如《吃食与文学》的文章里,他犹如邻家老妪,絮絮叨叨地讲自己的创作观点和人生感悟,可是你竟然一点也不讨厌他,反而觉得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小老头。
2012年12月23日 已读
喜欢老爷子的地方除了文笔简练之外又多了口味宽泛,此真“馋人”(而非吃货)也。巴特出版社咱能好好编个文集么?老毛爱吃火宫殿臭豆腐的段子出现了三次我一次也没吃上的感觉你懂么?必须减一星><
散文 汪曾祺 生活 随笔
Cognitive Psychology 豆瓣
作者: Smith, Edward E. / Kosslyn, Stephen M. Pearson 2008 - 8
For cours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Learning and Memory, Philosophy of Mind, and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The first book that fully integrat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ain and neural processing into the standard curriculum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Based on a need for a text that could accurately, productively, and seamlessly integrate information on both the brain and neural processing, Edward E. Smith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Stephen M. Kosslyn (Harvard University) created Cognitive Psychology: Mind and Brain 1.e. Without question, the study of cognition has progressed enormously over the past decade. Most importantly, much of the recent progress in cognitive studies has come from the advent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which uses neuroscientific methods and data to address psychological issues. However, throughout years of academic teaching, the authors came to realize that no currently available book was able to summarize and make accessible the major findings, theories, and research the field had produced. Now, in this text's first edition, these issues have been addressed.Using findings in neuroscience to illuminate and motivate key distinction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 authors have written a cognitive psychology book that is informed by neuroscience - the first of its kind and one poised to set a new standard in undergraduate cognitive studies.
MyLab或是Mastering系列是在线作业系统。Access Code Card是在线作业系统的访问码,是老师和学生课堂之外网络互动及交流的平台,个人是无法使用这个平台的。请读者注意您购买的这个ISBN是不带Access Code Card的。
Abnormal Psychology 豆瓣
作者: Barlow, David H.; Durand, V. Mark; 2011 - 2
ABNORMAL PSYCHOLOG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Sixth Edition, is the perfect book to help you succeed in your abnormal psychology course! Authors Barlow and Durand show you how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are rooted in multiple factors: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cultural, social, familial, and even political. You can test your understanding of topics with the text's built-in concept checks and chapter quizzes. Then, watch the book's integrated case studies come to life with Abnormal Psychology CourseMate, which provides real case profiles to give you a realistic context for the scientific findings of the book.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豆瓣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
9.2 (80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塔·米勒 译者: 李贻琼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 10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是一部散文集,寓意丰富。作者运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独到性”,讲述了她在秘密警察的监督下,颠沛流离的灰暗生活。她在极权统治扭曲语言的现状下,选择以冷峻、超现实的诗性语言,表达对现实环境的不安全感。
2012年12月2日 已读
独裁迫害下的反体制作家是诺贝尔主流?当然姿势水平甩微博公知几条长安街,以及好文笔。#整个十一月居然就读了一本书怪不得幸福感这么低#
反体制 德语 散文 诺贝尔文学奖 赫塔•米勒
今生今世 豆瓣
7.4 (51 个评分) 作者: 胡兰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9
《今生今世》是胡兰成坎坷一生的自传,他到日本后写成,书名为张爱玲所取。书中,他多情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和爱情。
2012年10月28日 已读
为了避免把书评写成《九评胡兰成》,我还是别写了。(脑残粉表示情绪很激动!)
回忆录 张爱玲 散文 胡兰成
焚舟纪 豆瓣 谷歌图书 谷歌图书
Burning Your Boats
8.5 (75 个评分) 作者: Angela Carter 译者: 严韵 Nan jing da xue chu ban she 2012 - 3 其它标题: 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
《焚舟纪》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全集,一套共五本四十二个短篇。五个集子依次是《烟火》、《染血之室》、《黑色维纳斯》、《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和《别册》。
这些短篇多以童话、民间故事、文学经典为蓝本,文学女巫卡特以奇绝想象力和非凡叙事技巧将之加以戏仿、混酿 、改装和重塑,并以通透戏谑的视角呈现出童话背后的冷僻真相,传奇之中的幽暗细节,为幻想世界打上现实投影,极具颠覆性却又不损奇幻之美,慑人之余又令人迷醉,形成融魔幻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哥特风格和寓言色彩为一体的独特写作模式。
正如拉什迪所说,短篇小说是展现卡特独特才情的最佳形式。所录每一篇都堪称深邃智思与瑰丽文字结合而成的魔法杰作。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0467090/
================
我重复,安吉拉•卡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许多同行和迷恋她的读者都明白她的珍稀之处,是这个星球上真正绝无仅有的存在。她应当被安放在我们时代的文学之中央,正中央。她最精彩的作品是她的短篇小说集。
——撒缪尔•拉什迪
如果你想以安吉拉•卡特的风格来再现她的作品之诞生,那么你需要召集一整个戏班的神人之幽灵围拢在她的打字机旁随侍。王尔德必须在场,爱伦坡也要来,还有勃兰姆•斯托克、佩罗、玛丽•雪莱、甚至麦卡勒斯,以及一群热爱蜚短流长的鸹噪老太。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这是怎样一场烟花般绚烂的表演!像是书封之下别无他物。哥特,奇异,变态,美妙…语言又那么丰沛华美,就像爱伦坡和奥康纳在联手为苏丹新娘谢赫拉莎德捉刀《天方夜谭》。
——Mirabella
遇见安吉拉•卡特奇观和魔法般的小说,你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它必然会流传,会被阅读,被膜拜。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2012年10月15日 已读
eldritch. 她的哥特式奇诡游乐场令我神魂颠倒。《紫女士之爱》《刽子手的美丽女儿》《秋河利斧杀人案》《在杂剧国度》几篇大爱。盛赞翻译。啊啊啊卡特女神你走得太年轻!!回来吧!!!(脑残粉本性又暴露了= =)
安吉拉·卡特 小说 短篇小说 英国
万火归一 豆瓣 Goodreads
Todos los fuegos el fuego
9.0 (126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范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6
《万火归一》是阿根廷文学大师胡利奥·科塔萨尔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八个短篇组成,每一篇都是传世名篇。
他优雅细密、玄妙迷人的文字能像上帝的手一样翻云覆雨,复制人类感觉与意识的质地,将你带入一个时空交错,如梦似幻的世界。
《南方高速》临摹的是因车流被阻滞在高速公路多日而形成的一个临时微型社会里各色人等的心理群像。《会合》里那些幽微而极富诗情的意识流的主人是几度濒临绝境的切•格瓦拉。《万火归一》叠映了古罗马和现代两段同样魂销大火的三角恋情。《另一片天空》下,善感的“我”游荡在家庭、工作与露水情缘之间,神秘少年“南美佬”魅影般出没眼前,依稀竟是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
洞穴奇案 豆瓣
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 Nine New Opinions
9.3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彼得·萨伯 译者: 陈福勇 / 张世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4
《洞穴奇案》讲述的是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借助这个假想公案,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洞穴奇案》既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又是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理想读本。《洞穴奇案》适合的读者是那些不热衷于给观点贴标签或猎寻虚幻、对严肃而有意义的论证充满兴趣的人。
2012年8月28日 已读
为了避免当墙头草我都是尽量带着挑刺儿的有色眼镜去看每一种观点的...结果还是在风中摇摆着跪了。大好!
三联 伦理 哲学 法学 法理学
暴风雨使我安睡 豆瓣
9.1 (11 个评分) 作者: 顾城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7
写诗不为留存,但留世诗歌仍超过两千首(画作几百幅)。这里辑其童话色彩鲜明的一些短诗和更富于哲思意味的另些小诗各自成集,同时将其难能可贵的百余首寓言故事诗择九十一首成集。童话和哲思都是顾城的诗特点,以优美的诗形式讲了那么多好听的寓言故事,更是顾城的独树一帜。(他的画同他的诗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