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东 - 标记
二手时间 豆瓣 Goodreads
Время секонд хэнд
8.9 (249 个评分) 作者: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吕宁思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
发表后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法国美第契散文奖(2013)、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2014)、波兰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2015)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2021年7月29日 在读
企鹅欧洲史·古典欧洲的诞生 豆瓣
The Birth of Classical Europe: A History from Troy to Augustine
7.4 (16 个评分) 作者: [英]西蒙·普莱斯 / [英]彼得·索恩曼 译者: 马百亮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2019 - 5
今天的欧洲议会门前立着一座欧罗巴的雕像,那是21世纪初克里特岛居民的捐赠,意在彰显小岛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毕竟,欧洲得名于传说被宙斯带到克里特岛的欧罗巴,米诺斯文明则得名于她的儿子。然而,欧罗巴神话成为欧洲象征,是19世纪的事;在希腊先民眼中,米诺斯也并非原始文明的创始人。我们对古典世界、对西方文明源头的认知,既源于过往,也出自当下。
驱动古典世界向前发展的,不是我们对他们历史的了解,而是先民们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凿出我们如今所说西方文化基石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也有他们的神话,他们的过往,他们自己的记忆和历史。要理解他们的世界,就要先理解他们的记忆。
从公元前第二千年中期到公元5世纪早期,从青铜时代到罗马帝国的一代又一代先民站在当下,回望过去,重构过往,不断定义自己和自己所居的世界。从泥板、遗迹、陶器、著作中,我们探寻跨越两个千年的历史,也探寻记忆留下的痕迹。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古时的人讲述、美化、利用着对过去的记忆。而古典欧洲,就诞生于这样层层叠叠的记忆之中。
2021年5月31日 在读
東課樓經變 豆瓣
作者: 費瀅 INK印刻出版公司 2017 - 1
棄置不用的無 人教室,被灰塵層層掩蓋在角落的雜物,集市裡被廢置的日常家私……逸出人們意識之外的物件與細節,卻不曾被時間遺忘。
曾獲得多項華文文學殊榮的青年作家費瀅,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在中國文壇展露頭角,並以〈東課樓經變〉囊取台積電文學賞正賞,標示著一顆文學新星的降臨。
《東課樓經變》除了輯錄同名中篇小說,同時收入〈naga〉、〈朝天宮〉兩個短篇。〈東課樓經變〉敘述一個喜歡在校園中閒晃的中學生小費,漫遊在即將被拆除的民國初期建築群之間,漫無目的遊走其中的同時也讓自己從人群前消隱,和那些被人遺忘的廢墟一起,在自外於時間的世界裡兀自窺視著人間的種種。〈naga〉透過一對病友的互動描繪了被疾病侵襲,身體機能不再完整之後,作為疾病/身體主體的個人如何面對「剩餘」生命的依存與延續。〈朝天宮〉則聚焦在古廟朝天宮周圍的一群失意文人、古玩販子,圍繞著文物古玩各種如過眼雲煙般的流風軼事。
三個題材迥異的故事,內裡卻都暗暗指向生命中被忘卻、遺留下來的殘餘之人或物,帶引人們窺見在時光的意義被消解之後,事物本質安靜而純粹的存在。
2017年6月17日 在读
金瓶梅词话 豆瓣
作者: 兰陵笑笑生 香港太平书局
1980年第一版,1993年第三版,此书无ISBN号,上述号码为乱写。
2016年7月15日 在读 瞥了一眼前几年香港拍的《金瓶梅》电影简直醉了,去其精华取其糟粕,赶紧从图书馆借了一套足本回味下压压惊(实际上是广智书局版,懒得加条目了)
简明犹太民族史 豆瓣
作者: 塞西尔·罗斯 译者: 黄福武 / 王丽丽 2005 - 8
本书中所叙述的内容并不仅仅是某种有关迫害、苦难以及学术成就的记载;而屠杀的血腥与文学的优美也并非像迄今为止的所有作品那样,机械地交替流溢于书面之间。它更像是一部社会的历史。我尽力去展现普通犹太人的本来面目——他们如何开始那咱与众不同的经历,取得了一些什么样的成就,他们都从事什么职业以及缘何会从事那些职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目前的分布状态和活动方式,以及同他们普遍相联系的形形色色的特点又是如何发生演变的,等等。当然,文学与精神生活也没有忽视,因为就犹太人而言,这样一种遗漏实在要比在其他的历史领域中的同样的情况下更加不可原谅。但是,本人尽力而为地用他们自己的特有的视角去展示他们所经历的包括悲剧性迫害在内的一切——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民族实体的存在,而是作为这种存在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