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旅行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Travel 所属 作品: 旅行的艺术
8.2 (7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译者: 南治国 / 彭俊豪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4
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德波顿是一个知识渊厚且富有逻辑思辨能力的作者。他曾经是大学的哲学讲师,有着深厚的哲学素养,从苏格拉底、洪堡,到爱默生、尼采,他都有过系统的阅读。此外,对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他也有广泛的涉猎。因此,在论及“旅行”这一近平陈词滥调的题材时,他不仅时时表现出理性的悟觉,而且还能结合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文学家的创作,参照凡·高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
2020年3月27日 已读
非常浅显易懂、轻快有趣,是任何人都可以上手而且启发思考的书。总之没有探索之心和发现美的眼睛去过多少地方都是白搭~
散文 艺术 英国 阿兰·德波顿
前山夏牧场 豆瓣
所属 作品: 羊道·前山夏牧场
9.2 (31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7
“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为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是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艰辛壮阔的迁徙之路。他们盛装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贫穷、爱情……他们是真正的“在路上”。
“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编辑推荐】
飞于山河之上,隐于草芥之中。这一次,李娟带着全新的自己和的神秘亲笔信呼啸而来,翻开书,看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打开耳朵听牧草在合唱。
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经典之作羊道系列最新版。阅读远在世界边缘的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领略他们深深根植大地、与自然紧密相依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了解他们的艰辛、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的自然和他们的乐观,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随书附赠有声书,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李敬泽、梁文道、柴静、王安忆赞赏推荐。
2020年3月19日 已读
第一次看李娟,真是天才的作家。除了对游牧生活本身的惊奇玩味,还是更被她字里行间透露的那种赤城的灵性打动。阅读的这段时间一直遇到各种烦闷冗杂,感谢李娟给了我一个可以逃离的世界。
中国文学 散文 李娟 游牧 随笔
认得几个字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认得几个字
8.7 (59 个评分) 作者: 张大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8
89篇温馨逗趣之作,涵盖台版《认得几个字》+《送给孩子的字》
最终又落回于孩子们的生活情境。张大春渊博深厚的文字学和历史知识,以及浓浓的人文关怀,加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言无忌,皆为这些我们看似熟悉的汉字做了既准确又生动,甚至有些意外的注解。而在小说家张大春的笔下,这些日常中父亲对儿女的教导、儿女与父亲的对谈也生出了无限的丰富乐趣,可谓既是有趣的家庭课堂,又是意味深长的情感教育。
“之所以误读、误写、误以为是,其深刻的心理因素是我们对于认字这件事想得太简单。”张大春在书中告诉我们,认字不仅对孩子们重要,对每个自以为长大了的大人同样重要。从我们熟之又熟的口头禅,到当红组合“纵贯线”的歌词,张大春悉数收入了《认得几个字》的认字谱系中,从而不断地问孩子、问自己、也问读者:你认得字吗?
对于认字这件事,我们往往想得太简单。
2018年12月28日 已读
充满一种“您懂得真多”的氛围(当然我确实也学到一些事)。点点童趣相当好看。
中国 台湾 张大春 教育 散文
人间草木 豆瓣
所属 作品: 人间草木
9.0 (79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 - 1
《人间草木》(汪曾祺著)是汪曾祺优秀的散文集。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个。汪曾祺先生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一手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
2017年7月3日 已读
写吃的部分在《五味》里也看过一些了,还是一样好,恨自己做菜没天赋。写联大往事如沐春风,好羡慕。怀念几位师友,怀念沈师犹见真情,读完潸然泪下。赞美汪老,永远赞美。
散文 汪曾祺
五味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五味
8.8 (38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4
汪曾祺既不是达官贵人,又不是商贾巨富,因此所食、所喜的多是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他谈萝卜、豆腐,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则津津有味,满嘴噙香。汪曾祺在《葵・薤》里说,自己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怡阿谁”时,尽管他“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想见汪曾祺老人也是多愁善感,性情中人,遇事有激情,有感动,有愤慨。
但汪曾祺并不止于见花流泪,感别伤心,而是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葵到底是什么物种,他从《毛诗品物图考》追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恰巧在武昌见到了古书中的葵―――冬苋菜,终于放下了一件心事,总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当然,汪曾祺的心思可不仅仅在考古,而自有深意,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一尝”,“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中国人讲究寓教于乐,汪曾祺也不例外,在其他几篇谈美食例如《吃食与文学》的文章里,他犹如邻家老妪,絮絮叨叨地讲自己的创作观点和人生感悟,可是你竟然一点也不讨厌他,反而觉得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小老头。
2012年12月23日 已读
喜欢老爷子的地方除了文笔简练之外又多了口味宽泛,此真“馋人”(而非吃货)也。巴特出版社咱能好好编个文集么?老毛爱吃火宫殿臭豆腐的段子出现了三次我一次也没吃上的感觉你懂么?必须减一星><
散文 汪曾祺 生活 随笔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豆瓣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 所属 作品: Der König verneigt sich und tötet
9.1 (77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塔·米勒 译者: 李贻琼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 10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是一部散文集,寓意丰富。作者运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独到性”,讲述了她在秘密警察的监督下,颠沛流离的灰暗生活。她在极权统治扭曲语言的现状下,选择以冷峻、超现实的诗性语言,表达对现实环境的不安全感。
2012年12月2日 已读
独裁迫害下的反体制作家是诺贝尔主流?当然姿势水平甩微博公知几条长安街,以及好文笔。#整个十一月居然就读了一本书怪不得幸福感这么低#
反体制 德语 散文 诺贝尔文学奖 赫塔•米勒
今生今世 豆瓣
所属 作品: 今生今世
7.4 (51 个评分) 作者: 胡兰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9
《今生今世》是胡兰成坎坷一生的自传,他到日本后写成,书名为张爱玲所取。书中,他多情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和爱情。
2012年10月28日 已读
为了避免把书评写成《九评胡兰成》,我还是别写了。(脑残粉表示情绪很激动!)
回忆录 张爱玲 散文 胡兰成
山居闲话 豆瓣
所属 作品: 山居闲话
作者: 徐志摩 2009 - 1
《山居闲话:徐志摩随笔》收录的是徐志摩的随笔。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他的诗作一样,他的散文随笔也表现了极强的个性色彩,构成了剖析自我、情理融合、高度诗化三位一体的别一艺术世界。
流言 豆瓣
所属 作品: 流言
9.1 (16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6
《流言》收录《私语》《烬余录》等颇具张爱玲自传性的散文,《童言无忌》《姑姑语录》《公寓生活记趣》等有助于了解张爱玲家人、生活的散文,以及《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能更好地理解张爱玲创作的文章。
点击链接进入:
《张爱玲全集(套装共12册)》
《张爱玲全集:六月新娘》
《异乡记》
《易经》
《张爱玲外集:雷峰塔》
《张爱玲全集: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
《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1》
《半生缘》
《重访边城》
《流言》
《红楼梦魇》
《怨女》
《小团圆》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
《色,戒(简体版)》
《张爱玲私语录》
《传奇未完:张爱玲1920-1995》
看张及其他 豆瓣
作者: 陈子善 2009 - 9
本书是一册精致的读书随笔小集。作者陈子善先生,是三十年来大陆研究、发掘张爱玲其人其作的第一人。他的文字,善于在史料的钩沉中生发读书之趣,一向得读者喜爱。本书中,他把最大的篇幅给了张爱玲,涉及这位深受海内外推崇的民国才女作家的生平、创作及佚作的发掘考订等。另外,亦有多篇关于叶灵凤、陈从周、周作人、金性尧、彭燕郊、谷林、季羡林等前辈学人、作家的文字,寄以深情,感慨在焉。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豆瓣
所属 作品: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9.3 (36 个评分) 作者: 张岱 译者: 夏咸淳 / 程维荣 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 5
《陶庵梦忆》展示了明末色彩斑斓的市民阶层的生活情态,书中所载多琐屑之事,涉及城市胜概、山川景物、风俗人情、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2012年6月15日 已读
直到今天第一次在语文书上读到《湖心亭看雪》那种空明和畅的感觉记忆犹新。
古典 张岱 散文 明清
生命是个面纸盒 豆瓣
作者: 李碧华 2008 - 11
谜团般的面纸盒,爱情、运气、健康……一张一张地抽,应用的抽不应用的也抽,多抽了,重叠了,浪费了,不在意。以为还有?不知何时,蓦地是最后一张……你恐慌、悲哀,想把仅余的尽情珍惜,但已太晚。人人面对“最后一抽”,都措手不及,还是好好利用自己面纸盒中每日递减的日子吧,我们浪费不起。
稻草人手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稻草人手記
9.1 (41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3
本卷收录散文16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记述了三毛在加纳利群岛上的生活。
《稻草人手记》笔调幽默,点点滴滴尽述生活情趣,一个率性女子不加矫饰的灿然风貌跃然纸上,令人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掩卷长叹。
流言 豆瓣
所属 作品: 流言
9.3 (47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
《流言》是张爱玲的随笔散文集,可以说是大珠小珠满玉盘。张爱玲称爱默生“警句很多”。在这本书中我们倒可以看到张爱玲满篇的警句佳句。如“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到底是上海人);“中国人喜欢法律,也喜欢犯法”(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多数的女人非得‘做下不对的事’方才快乐,婚姻仿佛不够不对的”(谈女人)等,不胜枚举。
《流言》的初版本配有多幅张爱玲自己创作的幽默生动的插图,张爱玲的绘画天才从中得到了清晰的显示。初版本同时刊有三幅各具神韵的张爱玲个人玉照,照片说明文字分别是她《再版序》中的两句名言:“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梦里花落知多少 豆瓣
所属 作品: 梦里花落知多少
8.6 (42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4
本卷收录散文24篇,记述了荷西过世后三毛的生活。
《梦里花落知多少》记述了荷西的意外去世给三毛生活带来的变化,平静的语调掩藏不了死别的伤痛,哀恸过后的坚强,让这位深情女子更加美丽。
2011年3月13日 已读
比《稻草人手记》伤感很多。仍然动人
三毛 台湾 散文